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435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docx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90021785

 

一、二队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号:

采13032号

工作面名称:

13032

编制人:

陈宇飞

施工负责人:

孟锁军、赵来峰

批准日期:

2012年3月20日

 

17011工作面作业规程

会审签字

生产科:

安全科:

机电科:

调度室:

技术科:

通风队:

副总工程师:

分管矿长:

总工程师:

 

(注:

题目为2号宋体,单位为小2号宋体)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处理意见

 

三、会议纪要

 

四、会审意见原始记录

 

(注:

标题为小三号宋体)

目录(小二号宋体字)

第一章ⅩⅩⅩⅩⅩ…………………………………………………………1

(小四号宋体字)

第二章ⅩⅩⅩⅩⅩ…………………………………………………………3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煤层名称

二1煤

水平名称

+40m水平

采区名称

17011工作面

工作面名称

17011

地面标高

+425m

井下标高/m

地面位置

该面地面投影位置:

南至福利烟煤煤矿以北550m,北至申家门以南320m,东至西为教学三矿边界,西至F5断层以东260m,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工作面对应地面物为田野,无建筑物及水体

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

  工作面西部为教学三矿采空区,东部为主井进风巷和回风巷,南部为11011采空区,北部为18061采空区

走向长度

(m)

胶带顺槽:

轨道顺槽:

倾斜长(m)

230

面积(m2)

44800

平均

第二节煤层

工作面煤层情况表

煤层厚度

(m)

煤层结构

简单

煤层倾角

5-16

8

开采煤层

二1

煤种

贫煤

稳定程度

较稳定

硬度

煤层情况

描述

根据揭露的地质情况表明,该区段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底板变化不大,厚度不均,从3.5-5米不等,平均走向260度,平均倾角8度。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平均厚度(m)

特征

老顶

厚砂岩

1-2

直接顶

泥岩

伪顶

黑色炭质泥岩

直接底

泥岩

砂质泥岩

老底

砂质泥岩

1

附:

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第四节地质构造

一、断层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工作面断层情况表

序号

构造

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m)

对回采影响程度

1

2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分析

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直接充水层位煤层基本顶砂岩,厚0.5m,富水性弱。

根据18061工作面的实际揭露的水文情况预计,该含水层对开采17011工作面造成一定威胁。

二、其它水源的分析

17011运输巷掘进过程中所揭露,不导水,因此1701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受断层水害威胁,本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洒水降尘后积存的水,水量较小,对钻采无影响。

三、涌水量

1、正常涌出量:

2、最大涌出量: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

瓦斯

本矿属于低瓦斯矿井,但该工作面有可能局部瓦斯较大,需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积聚。

CO2

煤尘爆炸指数

具有爆炸性,指数为20﹪

煤的自燃倾向性

无自然发火史

地温

地压

二、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

受采动影响,17011上付巷范围内矿压显现明显,老采区18061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作用,使17011上付巷工字钢支护变形严重。

三、地质部门的建议

要及时观测顶板围岩的变化,发现顶板破碎严重要及时加强支护。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1、地质储量

2、可采储量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长度)/12

    

 

第二章采煤方法

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情况

工作面设计共布置2条准备巷道,下付巷运输顺槽内安设一部SPJ—800带式输送机,一部40T型刮板输送机。

上付巷回风顺槽安设一部SPJ—800带式输送机,一部40T型刮板输送机。

二、工作面运输巷顺槽

工作面下付巷运输均为矩形断面,设计巷高2.2m,巷宽2.6,断面;运输巷均采用工字钢支护;用于进风、运煤及辅助运输。

三、工作面回风顺槽

工作面上付巷回风巷尾巷,均为矩形断面,设计巷高2.2m,巷宽2.6,断面;全工字钢支护。

四、工作面切眼

工作面开切眼为矩形断面,设计巷高2.2m,巷宽2.6,断面;全工字钢支护;用于安装单体液压支柱,设备及连接两巷,现成通风、生产系统。

五、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巷道

工作面上付巷设计2个水仓,下付巷设计2个水仓及1个硐室,作为库房。

  附:

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

附:

工作面胶带顺槽、轨道顺槽和开切眼素描图

第二节采煤工艺

一、采煤工艺

1、采高控制:

2m

2、循环进尺:

1m

附:

工作面示意图

二、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W=LShγC

W—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长度,160m;

S—正规循环推进长度,取1m;

h—

γ—3;

C-回采率,95%;

三、提高回采率措施

第三节设备配置

一、主要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1、刮板输送机2部。

型号40T

电机功率KW

运输能力t/h

链速m/s

2、带式输送机2部。

型号SPJ—800

电机功率KW

运输能力t/h

带宽800mm

带速m/s

二、采面主要机械设备技术特征

刮板输送机3部。

型号40T

电机功率KW

运输能力t/h

链速m/s

  附:

工作面回采时设备布置示意图

第三章顶板控制

第一节支护设计

一、顶板支护设计

1、支护阻力验算

根据容重计算公式:

   P1=(q+1)××γSHCosα

    式中:

P1───工作面顶板支护需要支架的工作阻力,kN;

    9.8───9.8N/kg;

    S───支架平均支护面积,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取**m2;

    H───采空区顶板垮落高度,H=M/K-1;

    式中:

M──平均采高,*m;

    K──岩石碎胀系数,根据岩性取值;

   2、支护强度验算

根据采高计算公式:

P2=8hγ×9.8

    式中:

P2───工作面顶板支护需要的支护强度,MPa;

8───根据城郊矿顶板管理经验,顶板垮落高度取8倍采高;

h───工作面平均采高,取*m;

    γ───顶板岩石容重,取根据顶板岩性取值;

    ───9.8N/kg;

    3、同煤层矿压观测或预计工作面矿压参数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同煤层实测

本面选取或预计

1

直接顶厚度

m

基本顶厚度

m

直接底厚度

m

2

直接顶初采垮落步距

m

3

来压步距

m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m2

最大平均顶底移近量

mm

来压现象强度

4

来压步距

m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m2

最大平均顶底移近量

mm

来压现象强度

5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m2

最大平均顶底移近量

mm

6

直接顶悬顶情况

m

7

底板容许比压

MPa

8

直接类型

9

基本顶级别

10

巷道超前影响范围

m

二、支护材料选择

三、乳化液泵站

   1、泵站选型、数量

  2、泵站设置位置 

3、设备列车防滑措施

4、泵站使用规定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一、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

1、液压支架支护质量要求

2、保证支架初撑力措施

3、控顶距和端面距要求

二、正常工作时期特殊支护方式

1、顶板破碎时期的支护方式及措施

2、工作面发生片帮时的支护方式及措施

三、回柱放顶与其它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

1、平行作业时的安全距离

2、回柱放顶时的安全事项

四、特殊时期的顶板控制

(一)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控制

1、工作面来压期间的顶板控制

  2、工作面停采时要编制专门的停采措施,以加强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二)过构造及顶板破碎时的顶板控制

    1、工作面在过断层时编制专门的过断层措施,以加强工作面的顶板控制。

    2、工作面顶板破碎发生冒顶时的顶板控制

   附:

工作面冒顶支护平剖面图

五、敲帮问顶制度

第三节轨道顺槽、胶带顺槽及端头顶板控制

一、工作面轨道顺槽、胶带顺槽顶板控制

(一)轨道顺槽、胶带顺槽的超前支护

(二)轨道顺槽、胶带顺槽的加强支护

二、工作面安全出口的管理

(一)支护形式

(二)支护质量要求

(三)与其它工序的衔接关系

三、支护材料的使用数量和存放管理

第四节支架工作压力在线监测

一、矿压观测内容

二、矿压观测方法

附:

工作面回采时工作面、轨道顺槽、胶带顺槽支护平剖面图

第四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运输

一、辅助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工作面需用的材料、设备等物资,采用1.0t矿车、等,采用人工托运到工作面。

二、运输路线

(一)运煤路线:

17011工作面—17011下付巷—6部皮带巷—1部皮带巷—地面

(二)运料路线:

西风井—风井底车场—回风大巷—17011上下付巷—工作面

附:

工作面绞车及安全设施布置示意图

附:

工作面回采时运输系统图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一、通风系统

(一)风量计算

   1、根据工作面人数计算:

Q1=4N

    式中:

Q1───工作面人员呼吸所需风量,m3/min

    4───每人每分钟需要新鲜风量,按人体正常需要取4m3/min

    N───工作面每班最多工作人数取*

   2、根据瓦斯涌出量计算:

Q2=100qKc

    式中:

Q2───工作面排瓦斯所需风量,m3/min

    q───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根据城郊矿瓦斯鉴定结果取*m3/min

    Kc───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系数,取*

   3、根据工作面的温度计算:

Q3=60•Vc•Sc•Ki

    式中:

Q3───工作面降温所需风量,m3/min

    60───秒与分单位换算系数

    Vc───工作面适宜风速,进风温度在*~*℃范围内取*m/s

Sc───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经测量计算得*m2

    Ki───工作面长度系数取*

 

(二)工作面风速验算

  1、最大控顶距下的最小风速:

Vmin=Q/Smax

式中:

Smax——工作面最大有效通风断面,经测量计算得*m2

2、最小控顶距下的最大风速:

Vmax=Q/Smin

式中:

Smin——工作面最小有效通风断面,经测量计算得*m2

二、通风路线

1、进风风流路线:

主副井—6部皮带巷—17011下付巷—工作面

2、回风流路线:

工作面—17011上付巷—回风大巷—风井底车场—西风井

附:

工作面通风系统图

三、瓦斯防治

(一)瓦斯检查

1、运输巷的风速,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避免不合理的串联通风。

2、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

运输巷空气成分和温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和第一百零二条规定。

3、必须有专职瓦斯检查员按规定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严格执行瓦斯检查管理规定,及时填写瓦斯检查记录;加强瓦斯牌板的管理,每班至少检查2次,班与班、次与次间隔时间为3~4h。

4、瓦斯传感器有安全检测人员7d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一次,每隔7d对瓦斯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每天必须由专人检查瓦斯传感器显示是否正常,并使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与瓦斯传感器进行对照,检查结果应及时上报,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瓦斯检查地点分别设在:

工作面回风口处、工作面回风流。

瓦斯检查牌板应设置在回风巷中距工作面50m附近,检查结果要及时填写,并及时向安全科、调度室汇报。

(二)瓦斯监测

1、检测路线

地面中心站—风井大巷—17011下付巷

2、工作面安全监控设备情况表

设备型号

型瓦斯传感器

型检测线

断电仪

型开关

型电源

型分站

数量

安设位置

控制区域

17011下付巷

信号电缆敷设要求

电源电缆敷设要求

备注

3、工作面运输巷瓦斯检测

(1)17011工作面上下付巷必须安设瓦斯传感器。

(2)瓦斯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和安设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百七十条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标校,保证探头灵敏可靠。

监测系统必须由专人进行维护,确保系统的灵敏可靠。

当瓦斯超限或监控系统报警时,要按规定安排撤人,并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四、综合防尘系统

(一)防尘管路系统

17011工作面防尘用水,由地面灌水池—主副井—6部皮带巷—17011上下付巷—回风大巷

(二)防尘措施

1、17011回风巷上下出口10—20m范围内各设一道净化水幕,喷头不少于3个,且雾化良好,要覆盖住全断面。

2、各运煤转载点安设喷雾设施,并坚持正常使用。

3、工人佩戴防尘口罩,搞好个体防尘。

4、必须配备足够的供洒水灭尘用的高压软管。

5、17011上下付巷每天用水冲刷一次,保证无煤尘沉积,并填写好洒水记录。

  附:

工作面防尘系统图

(三)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措施

五、通讯监控系统

六、综合防火措施

 第三节排水系统

一、排水设计

二、水泵选型及排水管路布置

(一)胶带顺槽水泵选择及排水管路布置

(二)轨道顺槽水泵选择及排水管路布置

(三)其它说明

三、排水路线

1、胶带顺槽排水路线

2、轨道顺槽排水路线

附:

工作面排水系统图

第四节供电

一、概况

二、设备选型

三、电压等级

四、工作面移变变电站与配电点位置的确定

五、负荷统计及移动变电站选择

六、供电设备的选型及供电系统的拟定

七、高压电缆截面校验

八、低压电缆选择及校验

九、短路电流的计算

十、热稳定与开关分断能力校验

十一、过流保护整定

附:

工作面供电系统图

工作面轨道顺槽供电系统图

工作面胶带顺槽供电系统

第五节通信、照明

 一、通信系统

 二、照明系统

附:

工作面通讯、照明示意图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一、作业方式

二、劳动组织

第二节作业循环

一、正规循环

二、日产量计算

日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Q=D×L×H×γ×C

    式中:

Q───日产量,t

D───日进度,取*m

L───工作面长度,m

H───工作面采高,取*m

γ───煤的容重,取*t/m3

C───回采率,取*%

附:

工作面回采时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综采工作面人员配备

检修班

生产一班

生产二班

工种合计

上下端头工

超前维护工

电工

1

水泵工

1

转载机司机

刮板输送机司机

移刮板输送机工

6

支架工

胶带输送机司机

运料工

送馍工

清煤工

验收员

班长

跟班队长

井下库房

2

采煤机司机

出矸和拣矸人员

地面库房

地面杂工

各班合计

合计

各班出勤率

在册人数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煤的容重

t/m3

2

煤层厚度

m

3

煤层倾角

°

8

4

工业储量

t

5

回采率

95

6

可采储量

t

7

工作面倾斜长

m

230

8

工作面走向长

m

160

9

工作面采高

m

2

10

作业形式

二采一准

11

滚筒截深

mm

12

日循环数

1

13

循环产量

t

14

日产量

t

15

月正规循环率

16

月产量

t

30

17

可采期

个月

12

18

回采工效

t/工

19

坑木消耗

m3/万吨

20

截齿消耗

个/万吨

21

乳化油消耗

kg/万吨

22

机械油消耗

kg/万吨

第六章煤质管理

一、煤质指标和要求

二、原煤灰分控制

三、原煤水分控制

四、杂物的管理

五、提高块煤率的措施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顶板

一、特殊时期工作面作业安全施工措施

(一)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

(二)工作面初采调斜安全技术措施

二、工作面及两巷的支护质量要求

第三节防治水

第四节爆破

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测

第六节运输

一、一般运输安全措施

二、对拉绞车使用安全措施

三、无极绳绞车的使用与维护

第七节机电

一、一般规定

二、采煤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三、刮板输送机和转载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四、胶带输送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节液压支架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第九节其它

一、工作面起吊重物

二、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一、灾害应急措施

二、自救方式、抢救方法

三、避灾路线

1、工作面火灾、瓦斯和煤尘灾害避灾路线

2、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

附:

工作面回采时避灾路线图

附录

编制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