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4436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docx

炼铁厂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

炼铁厂

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计划

2008年炼铁厂在公司的领导下,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紧紧围绕四条主线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生产经营基本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

进入7月份以后,钢铁市场大幅度下滑,生产经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炼铁厂积极响应公司降本增效活动,成立“降本增效小组”,把降本增效工作放到首位。

现将2008年炼铁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08年1—10月份经济技术指标汇总表

指标月份

全铁

利用

综合焦比

焦比

煤比

综合

合格率

休风率

慢风率

平均

生铁

成本

系数

品位

风温

含硅

T

t/m3d

kg/T

kg/T

kg/T

%

C

%

元/t。

Fe

1

84268。

18

3。

58

525.95

411.34

141。

63

56.97

100

1.47

0。

68

1169

0。

47

2729.52

2

77135。

42

3。

50

525.13

411.48

135。

56

57。

01

100

1.07

1.29

1171

0。

47

2712.04

3

77686.90

3.46

522.97

418。

92

122.40

57。

73

100

2。

90

1。

64

1164

0。

48

2722。

04

4

79997。

90

3。

51

524.08

412.26

135。

21

57。

65

100

1.20

1。

45

1158

0.47

2720。

46

5

82497.80

3。

51

516。

45

396。

08

135。

19

57.82

100

0.68

3.00

1163

0.45

2711。

64

6

84246。

75

3.70

517.73

403.56

135。

31

57.80

100

1.28

1。

41

1164

0。

47

2697.78

7

78327。

22

3.33

522.86

404。

50

135.64

57.68

100

1.34

2.66

1164

0.46

2692.81

8

71387。

00

3.26

517。

70

404.47

133.87

57。

63

100

3.44

2.39

1153

0。

46

2701。

1

9

59200.92

3.40

528。

98

411.48

135。

76

57.56

100

1.46

1.55

1166

0。

47

3384。

17

10

26714.78

3.29

536。

60

433.27

121。

19

57.57

100

0.00

0.45

1158

0.47

3372.30

累计

721462.87

3。

47

522.78

409。

02

134。

07

57。

54

100

1。

58

1。

76

1163

0。

47

2790.81

1、生铁产量

2008年1—10月,炼铁厂两座高炉(1#炉8月23日停炉)保持了炉况的相对稳定,产量得到了深入的挖潜,公司计划生铁产量为756200吨,炼铁厂实际共完成产量721462。

87吨,欠产34737。

13吨,完成率95.41%。

两座高炉的平均利用系数达到3.47t/m3.d(其中,1#高炉完成生铁产量136529。

95吨,利用系数3。

33t/m3.d,3#炉完成生铁产量584932。

92吨,利用系数3。

50t/m3。

d).

2008年影响生产因素分析如下:

(1)原燃料影响

1)烧结矿、球团矿质量问题

1~8月份由于烧结生产能力不足(1#、3#炉生产),高炉配吃部分外购矿、球,外购矿(天都、建龙、丰南矿)强度差(天都矿强度最差为64.8%),含粉较高(建龙矿矿含粉最高为18。

2%),信通球、铜兴球小球碎球多,自产矿受铁粉、白灰质量的影响品位、碱度波动较大,导致高炉调剂难度增加,炉况稳定性差;另外为降低成本以及缓解库存压力,烧结从8月27日开始配吃10%FMG粉,后逐步上调比例至50%,配吃期间烧结矿质量差(9月份烧结矿强度仅为70.83%,小粒级含量增加,槽下测量5~10mm为38。

77%,含粉为5。

88%),球团1~7月份配吃钒钛粉比例在20~40%之间,8月配吃比例增至100%,钒钛粉比例上调渣中TiO2上升,加之烧结矿中天联白灰(Al2O3高)配吃比例高,造成渣、铁粘稠,影响炉况顺行,制约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进一步提升.

2)焦碳质量问题

1~10月份受采购及库存影响,高炉变焦较频,给高炉操作带来一定困难,另外焦炭进厂不均衡,主焦库存量低,严重时主焦断档,高炉被迫大幅减少主焦而增加辅焦配比,配吃大量辅焦时起不到骨架作用,影响炉况长期稳定顺行。

其中3月25日3#炉因主焦断档全吃裕泰焦;4月29日75%配吃新到货石家庄焦;8月26日3#炉配吃12.5%亚太焦(强度88。

6%,灰分14。

12%),37。

5%石家庄焦;10月1日配吃12.5%宏天焦(强度为87.8%),12.5%亚太焦,37.5%石家庄焦时,导致高炉频繁滑尺,煤气流失常.为保顺行,高炉调整操作方针,降低煤比,炉温中限控制,放开边缘气流等措施,操作制度频繁波动,给正常生产及产能发挥带来较大困难。

3)喷吹用煤质量

无烟煤:

除夏阳煤外质量均较差,尤其是佳昊煤,含硫普遍都在0.8%以上,含水(平均18%以上,3月份含水最高达22%),导致高炉喷吹煤粉含内水高(在2%以上),另外龙乡煤灰分最高达21。

37%,影响喷吹质量,且使燃料中还原剂含量少,使焦比及渣量增加。

烟煤:

1~10月份高炉喷吹烟煤为紫光、资光、惠利、茂源烟煤,其中紫光煤质量较好;资光、惠利煤批次质量不均,资光灰分含量高达20.33%,含硫最高达0。

97%,惠利挥发份最高为39.95%,含硫最高为0。

9%。

另外烟煤库存量时有紧张,5月21~24日出现了合格烟煤断档全喷无烟煤的情况。

(2)外界因素影响

1)受钢材市场及环保因素影响,1#炉于8月23日正式停炉。

2)7月份以后钢材市场大幅度下滑,为躲避风险3#炉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停炉年修.

2、生铁质量完成情况

2008年两座高炉坚持以“稳定顺行炉况"为中心的操作方针,根据原燃料变化情况和实际炉温、炉渣碱度,准确调整球比和负荷,1~10月两座高炉生铁合格率均达到100%,比计划99.9%上升了0.1%。

3、综合焦比完成情况

2008年由于原燃料市场波动较大,生铁成本较高,为响应公司号召,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炼铁厂采取了一系列降焦比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10月份高炉平均综合焦比为522。

78Kg/T,净焦比为409。

02Kg/T,煤比为134.07Kg/T,平均综合焦比比计划低8。

52Kg/T,为降低铁前成本提供了重要保证.特别是9月份在烧结配吃FMG粉高达40%,球团配吃钒钛粉高达100%条件下,综合焦比仍控制在较低水平(9月份综合焦比为528。

98Kg/T)。

二、二期技改(1350M3高炉项目)工作

1350m3高炉项目部于2008年6月5日正式宣布成立,前期工作已陆续展开。

项目部于8月12日完成了初设审查论证,对在施工设计时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双方进行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8月22日—28日去重钢、新余钢铁、襄樊大力等考察了大功率降补固态软启动装置;9月份关键设备的考察方案确定后,18日-—27日去交大赛尔、西冶、陕鼓、长治、长沙、承钢等地进行了考察(考察内容:

炉顶设备、炉前设备、风机、各类软启动、水渣处理、炉型等),考察后9月29日已对几个关键环节拿出了初步报告;另外耐材考察计划已经制定完成,待审核并确定考察时间(后因项目暂缓推迟考察)。

三、加强综合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1、强化基础管理,健全各项制度

2008年,炼铁厂坚持落实、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按照专业化管理的思路,各作业区落实并推进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修订并完善分厂内部管理制度,及时宣传公司各种规章制度。

狠抓基层建设、基础管理。

规范交接班制度、岗位点检和专业点检,减少生产事故,确保炉况顺行。

加强成本管控。

各作业区可控成本与员工奖金挂钩,超罚节奖,提高了员工的成本意识。

落实三项管理制度,培养普通员工的自律、自控意识,发挥其聪明才智,挖掘降本增效的潜力。

2、加大高炉工艺管理及考核,对关键岗位进行培训

加强员工培训管理,尤其是关键岗位员工,通过自学、培训讲课、交接班点评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其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水平;推行高炉标准化操作,组织高炉作业长和主操手学习、培训;加强高炉工艺检查及考核力度,定期对各岗位进行巡回检查考核,做到了日考核日公布.

3、推行高炉标准化操作

为逐步推行高炉标准化操作,一方面,组织对高炉作业长和主操手进行《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

与此同时,对作业长与主操手进行考试,强化标准化操作意识,9月份对炉前工和主、副操进行了技术比武培训与考试,提升了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为推进标准化操作的有效实施,稳定高炉操作,结合生产实际,炼铁厂多次修订下发了《炼铁厂工艺纪律考核办法》,工艺联查制度化。

同时对作业长操作及失常炉况的处理,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针对原燃料变化,及时召开专题会,较好地规范了高炉操作,避免了炉况出现大的波动。

4、设备管理

设备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决定企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设备管理,对保证企业生产秩序,提高企业生产效益,促进技术进步有重要意义.炼铁厂2008年在加强设备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零故障活动

a、大力推行岗位点检制,每天定时收发岗位点检表,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处理并反馈,通过岗位点检,加强设备管理。

b、编写并且不断完善设备的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给油脂标准.

c、在加强生产、点检、维修三方点检的同时,实施区域负责制并定期对重点设备运转情况组织巡查,有效地将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d、加强点检员与维修的沟通,每日16点前在炼铁检修作业区集合、总结当日检修情况并安排次日工作。

e、对检修质量、备件质量严格把关,规范点检员签字确认流程。

f、每天关键设备自查并将运行情况及相关数据统计、汇总,做到心中有数。

2)点检实效

a、1、2008年1—10月份共点检出设备隐患879项,并及时处理均未造成设备故障。

b、2008年1-10月份3#炉共组织定修10次,计划检修项目1013项,实际完成1006项.

c、2008年1-8月份1#炉共组织定修5次,计划检修项目385项,实际完成385项.

d、截止2008年10月份3#炉月平均故障率0.34%,比去年同期月平均故障率0.47%降低了0。

13个百分点。

e、截止2008年8月份1#炉月平均故障率0.18%,比去年同期月平均故障率0.25%降低了0.07个百分点。

3)5S活动

a、严格要求并督促岗位对现场卫生、设备卫生及时清理。

b、点检作业区定期对设备卫生、现场备件摆放情况组织联查并通报.

c、监督维修对检修后现场的清理工作,并把检修废品、废件集中处理。

d、积极参加公司及分厂的培训活动提高点检员自身素质。

e、组织并邀请设备厂长对生产、点检、维修三方进行设备点检培训。

4)、考核

a、根据点检员岗位职责与考核标准,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台了点检员管理办法。

b、制定了岗位点检考核细则。

5、加强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工作

2008年炼铁厂把工作重点放在降低铁前成本上,特别是7月份以后,市场形势发生急剧变化,钢材市场大幅度下滑,炼铁厂承接公司精神成立了“降本增效”小组并为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制订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方案,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1)优化配料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a、配吃块矿

块矿其品位与球团品位相近,但块矿单价比球团矿单价低,因此2008年炼铁厂把提高块矿比作为降低炼铁成本的有利措施,并制定了《配吃块矿方案》,在保证高炉顺行的前提下,加大对块矿的配吃比例,1~10月份块矿比为1.8%,最高达4.5%,配吃期间保持了炉况顺行,同时有效降低了生铁成本.

b、配吃粒焦

2008年初焦炭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决定用低价粒焦代替部分焦炭来降低生铁成本,为此炼铁厂制定了《粒焦配吃方案》,2月29日1#炉开始配吃(150Kg/批),由于采购困难(只购进254。

34吨),配吃时间短对降低成本效果不明显。

c、配吃次焦

为保证企业生产运营的资金链,8~9月份炼铁厂根据采购及库存情况,制订了详细《焦炭低价料配吃方案》,合理配吃小批量焦炭,清理库存,并加大对石焦的配吃比例,8月7日1#炉开始配吃30%天成焦炭(低价低质焦炭),15日将其配比上调至50%;同时3#炉增加石家庄焦炭配吃比例到37。

5%,亚太焦配吃12.5%,主焦比例降到12.5%;自9月5日起天宇焦炭及天成焦炭因质量过差(共2095吨)按焦丁配吃,焦丁比为40kg/t,到9月27日天宇与天成焦炭均配吃完毕。

d、配吃FMG粉

炼铁厂于8月27日开始配吃10%FMG粉的烧结矿,28日后逐步上调比例至40%,至9月20日配比上提到50%,配吃期间烧结矿质量变差(9月份烧结矿强度仅为70.83%,小粒级含量增加,槽下测量5~10mm为38。

77%,含粉为5。

88%),导致煤气流不稳。

针对这一特点,为确保3#炉炉况稳定顺行,炼铁厂制订了《配吃FMG粉操作方针》,为FMG粉配吃比例上调提供了保障,配吃期间高炉虽操作难度明显增大,但保持了高炉的稳定顺行,且技术经济指标也未出现大的波动(8、9月份综合焦比平均为522.81kg/t,较1—7月份仅上升了0。

69kg/t),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e、配吃钒钛粉

为降低生产成本1~10月份球团中配加一定数量的钒钛粉,1~7月份配吃比例在20~40%之间,8月配吃比例增至100%,钒钛粉比例上调渣中TiO2上升,加之天联白灰(Al2O3高)配吃比例高,易铁水粘罐严重,另外8月份以后由于炼钢限产,铸铁较多铁损升高(8-10月份铁损为2.62%),受以上因素影响8-10月份吨铁矿耗(1.6850t/t)较1-7月份上升了0.0249t/t,但较计划值1。

6953t/t低0.0103t/t,在成本控制范围之内,且保持了高炉的稳定顺行,燃料比也得到有效控制。

2)挖掘生产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

a、降低综合焦比

2008年炼铁厂为降低焦比,采取措施如下:

制定、实施《炉温激励方案》、《风温考核方案》,对炉温、风温进行激励,加大喷煤比及焦丁的配吃量,优化高炉操作,杜绝大的炉况失常,稳定[Si]偏差,实现低硅冶炼,详见《炼铁厂降焦比攻关方案》,通过以上措施2008年综合焦比比计划下降了8。

52Kg/t,大大降低了铁前成本。

b、主要技改贡献

3月19日将原烟煤给煤机皮带秤更换成速比为48的减速机(原减速机速比为59),提高称重量,使烟煤额定量达到每小时30吨,设定29吨,将烟煤配比提到40%,为降本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1月2日对580m3高炉上料系统进行改造并于1月16日投入使用,该改造项目实施后,降低了烧结矿的返矿率,改善入炉烧结矿粒级, 为降低炼铁成本起到积极作用。

       

3)加强管控,杜绝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a、在新的形势下,7月份对各作业区可控费用重新修订,制定激励办法,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提高员工的成本管控意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附《作业区制造费用考核暂行规定》

b、对设备、备件进行修旧利废,领料时严格按支领料程序领料,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从源头上降低了原燃料成本,有效的控制了可控费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了生铁成本,2008年1~10月份平均生铁考核成本为2790。

81元/t,比计划成本节约9。

44元/t。

6、大力推行三项管理制度,组织成立自主管理圈,开展提案制度

(1)自主管理

2008年,炼铁厂圆满组织完成了第六、七、八届三届自主管理活动,针对成本、生产、能源、维护、环保、其它等六方面开展活动,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第六届公司级发表会上,动力作业区的“腾飞圈”获得二等奖;第七届公司发表会上,喷煤作业区的“共慧圈”获得三等奖;第八届公司级发表会上,原料作业区的“洁聚美化圈"获得三等奖,同时还荣获环保贡献奖.截止到11月份,共发布自主管理活动成果32项,创经济效益1146万余元。

(2)提案制度

2008年炼铁厂积极组织并大力宣传提案制度,与07年相比,提案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很大的提高,08年月标杆值为18件,1~10月份,炼铁厂共受理提案206件,超出计划26件,其中实施完成提案145件,实施完成率为72。

8%,预估年创效益达500多万元,其它为无形效益,对环保、减少安全隐患和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3)方针管理

2008年炼铁厂积极响应公司号召,每月进行三级方针检讨,并在月初组织召开分厂内部的方针检讨会,其中兼容了月可控成本分析,各作业区通过对未完项进行检讨,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使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项指标得到了全面提升,另外各专业处室对各作业区需协调解决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充分发挥了方针检讨会的作用。

7、宣传报道

2008年以来,炼铁厂宣传报导工作一直紧紧围绕公司生产动态这一总体思路,及时、全面宣传炼铁生产、技改、节能降耗等各项工作,截止到目前为止共完成稿件130余篇,较去年同期有了较大提升;橱窗内容每月更换一期,主要是公司总体方针、分厂生产动态、表扬、通报、员工文章及员工每月绩效成绩,使员工了解公司、分厂动态及个人月度绩效成绩,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及主人翁责任感,树立炼铁厂的良好形象。

5.12四川地震后,公司组织了募捐活动,炼铁厂员工充分发扬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响应公司号召,两次捐款累计22102元。

8、安全环保

(1)安全方面

a、建立健全分厂、作业区、班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b、全年通过全员三次煤气知识、安全规程、交通安全、事故预案及典型事故案例培训让员工充分认识事故给企业、家庭、及个人所造成的损失和痛苦,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转变思想观念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对炉前、铸铁、天车等重点岗位人员进行摸底,对年龄偏大,身体条件差的进行调岗。

c、全年通过公司、分厂每周一次联查,并以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和迎接国家安监总局检查为契机,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下发整改通知单40份、联查通报每周份各项隐患责任到人限期整改,整改率100%。

对煤气报警仪、安全阀进行效验确保使用效果;对热风系统煤气高、低温和低压加设声光报警;对3处铁路口加装护拦、道杆、声光报警。

d、更新、增设现场安全标志牌80余块,起到很好的安全提示作用,对作业现场尤其是检修作业现场及时进行清理,消除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

e、分厂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厂长为主任、副厂长为副主任,综合室主任、安全员、各作业长为成员、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为兼职安全员的立体化安全管理网络,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修改分厂安全生产考核细则注重可操作性,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通过培训、学习、教育引导职工“人人学安全,人人讲安全”的人性化管理,结合对习惯性违章违纪采取强有力的必要考核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

f、分厂对外协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安全培训,所属作业区负责日常管理.

g、大中修严格执行确认制、挂牌制、互保制,提前逐项制定安全作业程序(SJP),重点项目制定严密的安全措施,责任到人,检修开始前执行点检、检修、岗位三方确认,分厂抽调五名有安全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检修期间配合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检查监护,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制止违章.

(2)环保方面

a、分厂制定环保事故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治理小组.

b、对厂区主要污染源点进行排查,逐项制定治理措施,落实责任人.

c、合理规划厂区设立2个备件存放点,3处垃圾点,1处废钢点各种原材料场地合理规划,达到了定置管理要求。

d、结合公司开展的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分厂成立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小组,重点制定出铁厂烟尘治理方案;上料系统粉尘治理方案;原料作业区成立洁聚美化活动圈,对中转站粉尘进行控制;对散装原料进行苫盖;对厂区进行绿化,现场不定期喷水;组织义务劳动清理岗位、设备、现场卫生并长期保持,通过以上措施使粉尘、烟尘排放量大大降低,现场整洁,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检查。

四、工作中的亮点:

1、各项指标全面提升

生铁合格率:

1-10月两座高炉生铁合格率均达到100%,比计划99。

9%上升了0。

1%.

炉温内控率:

1-10月两座高炉炉温内控率平均为87.35%,比计划80%上升了7.35%。

综合焦比:

1—10月份高炉平均综合焦比为522。

78Kg/T,净焦比为409。

02Kg/T,煤比为134。

07Kg/T,比计划综合焦比531.3Kg/T降低了8。

52Kg/T。

2、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1-10月份炼铁厂从降低综合焦比、控制各作业区可控费用、优化配料等方面入手来降低生铁成本取得了显著成效,1-10月份吨铁成本平均为2790。

81元,比计划2800.25元降低了9.44元,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五、存在问题

1、高炉标准化操作还有待进一步精细化和规范化;

2、基础管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管理上仍存在不足,考核需进一步细化;

3、需要继续摸索配吃FMG粉及钒钛粉的冶炼技术;

4、铁前成本需进一步挖潜.

六、2009年重点工作计划

1、加强环保治理与现场安全管理,强化系统运行管理和工序过程控制

责任人:

滕天权、作业区作业长

主要措施:

1)加强教育,尤其是新入厂工人及转岗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重点是班组一级安全教育。

2)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全年对全厂员工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炼铁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知识》、《预防高温液体泄漏》培训不少于两次.

3)继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作业区一级安全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人,作好岗位因子辩识工作,使员工明白自己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4)坚持周联查及日巡检制度。

端正检查态度,确保检查质量.

5)加大考核力度。

对各作业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整改的;对下发的隐患整改未按时完成且无正当理由的;对违章违纪行为进行严肃考核。

6)完善检修安全作业程序(SJP)。

7)加强对高炉本体,热风系统等煤气区域的检查检测;普及煤气知识,对接触到煤气的岗位进行重点演练,减少或杜绝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8)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前、班后会及班组安全活动质量,保证公司的安全工作精神及安排,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安全员不定期参加各作业区班组安全会议。

9)加大现场检查清理力度,持续推进5S管理。

2、强化设备点检,杜绝设备事故(责任人:

祁建华)

1)落实岗位、专业、维修三方点检,岗位点检按照点检钟要求进行点检,填写点检记录表(每天一张),点检员结合点检表作好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护,由专业点检对岗位点检进行监督、考核,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降低设备故障休风率。

2)对影响高炉休、慢风设备的使用周期进行统计,对到使用周期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换.

3)设备事故做到举一反三,对出现事故的同类设备要高度重视,认真检查,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4)要求各作业区作业长每天对各自所管辖范围的设备运行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