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5414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7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9页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9页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docx

春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94页

1.四季的歌

 

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首简短的儿童诗,一共有四节,每一节都配有一幅插图,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展开。

诗句的语言浅显而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就像一曲流淌着的音乐。

教学目标:

1、学会“走、冬、春、百、瓜、果、谷、北”8个字;会认“季、歌、唱、种、行、园、粮、食”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及人们生活的变化,感受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重点指导“瓜”字的写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设计理念

小语课标明确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生字的读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整体阅读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知道一年分哪四个季节?

教师:

请同学们听听赞美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

(教师范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读全文,思考: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3、指名朗读:

读你最喜欢的哪一节。

(随机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图)学生边读边看图。

4、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知道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有美丽的景色。

现在,我们再读一读四季的歌,细细地去体会四季的美。

二、分节细读

1、学习第一节

(1)全班齐读第一节。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学习第一行,体会“悄悄”的意思。

2、学习第二节

师:

春天也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夏天又悄悄地来了,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第二节想想,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3、学习第三节

你喜欢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礼物吗?

为什么?

(指导学生朗读:

稻谷金黄、粮食堆满仓,体会丰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4、学习第四节

自由朗读第四节。

说说你最喜欢冬天的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引导:

冬天北风呼啦,呼啦一次吹,下雪了。

你能说说下雪时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雪花飘舞,到处一片银白,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

齐读第四节

三、熟读背诵

师:

学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我们都感受到了四季的美丽,你们愿意把四季的歌记在心吗?

1、四名学生分春、夏、秋、冬朗读。

2、按春、夏、秋、冬顺序分组朗读。

3、指导背诵:

4、分春、夏、秋、冬指名背诵。

5、全文背诵。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去掉拼音认读生字卡片。

2、同位互相讨论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

3、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

4、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瓜”、“北”的写法。

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描红。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种水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水珠,了解水珠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水的自然循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什么东西是可以通过劳动种出来的呢?

你们家都种了些什么?

他们都是用什么种出来的?

你们想种什么?

有一个小朋友他的愿望可特殊了,她想种水珠,板书课题。

  二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三初读感知。

  四图文结合,认识水珠。

  五读文,了解水的作用。

  1“我”为什么要种水珠呢?

  2地上能长出小草、小树、小蘑菇,“我”羡慕极了,他那么喜欢水珠,就希望地里也能长出水珠来,可是水珠会出来吗?

  3水珠为什么不会长出来呢?

  4小结:

水珠和小树不一样,它没有生命,一落地变成了水,流进了土里,自然找不着了,也不可能长出来。

  5那水珠躲到土里干什么去了呢?

  6你们呢,想到哪里种水珠啊?

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小水珠是亮晶晶的,我可喜欢水珠了,看到地上能长草长花,就把水珠种到地里,可水珠一下就找不着了,因为它被花草树木吸收了。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画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读生字词。

  2我想种水珠,把水珠种到地里去,水珠能从地里长出来吗?

  二拓展,了解水的循环。

  1是呀,水珠种到地里是长不出来的,那它躲到地里干什么去了呢?

  2其实,水珠也不全跑到地里灌溉花草,它还去了许多地方,介绍水的循环:

这些水珠可淘气了,它们跑到江河里去了,又到处灌溉农田了,飞到天上看世界去了,有时变成云,有时变成雪,可有意思了。

  三语文实践。

  1引导学生做课后练习题。

  2自由读,指名读,看看这四句话有什么关系?

  四指导写字。

  1范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生观察。

  2、指名反馈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自由的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教师总结强调。

  4、学生书写,师巡视,个别辅导。

  5、作业点评,鼓励学生把字写好。

 

3、有趣的作业

 

教学目标:

1、学会“王、每、今、画、公、玉、兰、四”8个字,会认“代、表、教、定、课、桌、昨、完”7个字,认识5个偏旁“、人、、、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要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

1、教学生学会生字,认识新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关爱动物和植物,热爱大自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

前两天,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请你们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你们能给老师看看吗?

(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点评)

师:

有位老师也给他的学生布置了相同的作业,你们想知道那些小朋友带的是什么东西吗?

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三课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师:

谁愿意提醒大家,我们在初学一篇新课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读者准字音。

3、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把不懂的词做上记号。

)。

三、检查初读

1、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要求会认的字:

代、表、教、学、课、桌、昨、完

要学会的字:

王、每、今、画、公、玉、兰、回、。

2、指名读课文

①指名读。

(学生评价)

②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四、学习课文1-6自然段

1、师:

上星期,王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什么作业?

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让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听读)

生:

王老师要每个同学到大自然里找春天,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读课文,看插图)

(学生读第七自然段,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由此走进小丽的内心世界)

师:

王老师说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读读第八自然段。

(学生自读)

师:

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明白了什么?

生1:

小丽和同学们一样,把最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来了。

生2:

小丽不但找到了春天,她还懂得了去爱春天。

师:

其他同学呢?

生:

他们有的捉蝌蚪,有的摘柳枝,有的摘青草,这是不对的。

师:

为什么呢?

生:

因为动物也有生命,花草树木是供人们欣赏的,不能损坏。

师:

对呀!

任何花草树木和小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生命,关爱它们的生命。

(指导读老师的话,读出真心赞美小丽的语气)

师: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吧!

读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读全文)

[在教学中,注重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让学生联系生活去观察、去感悟,把学习语言和塑造人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

结束

师(播放有关春天景物的课件)配乐唱《春天在哪里》。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乐园

(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2、丰富语言的积累

3、感受语言表达的不同方式

4、积累成语,同时感受读书的乐趣

5、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2、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表达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汉语拼音字母表》

1、齐读

2、个别读

二、认一认,比一比

  这项活动中一共有四组字,都是笔画增减、细微变化的两两比较,学生通过读,通过观察和比较,会从中感受到汉字的有趣

1、教师将每组字制作成卡片,出示

2、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观察每组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异同

3、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并结合生活实际大致了解一下字的意思

4、对于能主动在生活中识字的学生,教师可以及时提出表扬

三、读一读,连一连

  左半部分是表示季节的四个短语,右半部分是四组表示季节特点的词语。

学生在连线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四季的特点。

1、学生自由读并连线

2、指名读连好的句子

3、全班将连好的四个短句顺着读一读,就会感到好似一首优美的小诗,节奏舒缓,琅琅上口。

四、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让学生读两组句子,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每组的第一句,语言表达十分简练,意思一目了然。

第二句与第一句相比,语言表达显得具体而生动。

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

2、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可以用画或者用动作来表达)

3、请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问一问学生喜欢的原因。

(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人们在生活中都会经常用到,只是表达者会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而进行选择。

因此,句子本身不存在优劣的问题,不要强求学生必须喜欢哪一句。

 

第二课时

一、读成语故事《开卷有益》,并和同学们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表达的意思是:

只要读书就会有收益。

1、学生自己读一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试着讲一讲故事

3、分小组讨论:

你平时喜欢读哪些书,把自己读书的感受和同学进行交流。

可以谈谈自己读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之后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向同学介绍自己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好的读书方法

二、探究与发现

  教材的主体部分是两组词语,从整体上看,这六个词语的意思均和春天有关(每一个词语中都含有一个“春”字)。

而且,顺着读一读,还会发现每一行的三个词语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看,春风吹来了!

“春回大地”后,“春风拂面”,万物生长,小鸟歌唱,“春光明媚”。

下雨啦!

“春风化雨”,“春暖花开”,百花齐放,“春色满圆”。

两组词语分别描述了春风、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1、引导学生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在读中,鼓励学生从每组词语中努力去发现什么。

2、学生在读中积累词语。

3、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

春天到了,你发现周围有了哪些变化?

春天里,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到人们的穿着、心情等等,都会发生变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去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几句话,还可以用画画等方式记录一棵小芽渐渐长大的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三、我的发现

  这个活动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将春天里的发现,春天里的感悟,通过为画面涂上颜色,通过在木牌上写自己想说的话,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表达。

1、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给予选择的空间。

通过观察,春天在每个孩子的眼中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作品。

小木牌上,学生可以写上一句赞美春天的诗,或一句提示大家都来爱护春天的话……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和画面表达的意境相吻合,和春天有关就可以,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表达。

3、提供展示的空间。

学生认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让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彼此的作品,互动评价,分享快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4.小画眉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

一只美丽的小画眉)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一只小画眉鸟。

你们觉得这只小画眉怎么样啊?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生互读检查课文,合作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各种形式的读,相机正音。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几位学生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读后评议。

三、朗读感悟,体会感情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观察课文中的图片,小画眉和谁在一起啊?

他们在哪里?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茂密”。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画眉跟妈妈一起住在茂密的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能知道什么?

新课标第一网

2.指名读课文,理解“关切”。

(教师指导:

如果我伤心了,妈妈也会关切的问我。

“关切”就是“关心”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同样能理解词语。

3.抓住关键词“关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读,同桌之间互相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是啊,小画眉为什么哭呢?

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2.学生读相关句子,相机出示小画眉说的第2句话。

“我觉得自己的动作比不上猴子灵活,力气不及大象大,翅膀又不像老鹰那样强壮。

①指名学生读这句话。

②小画眉和猴子比,谁的动作更灵活?

小画眉和大象比,谁的力气大呢?

小画眉和老鹰比,谁的翅膀更有力?

(在“比不上”“不及”“又不像”下面打上着重号)

3.小华美觉得样样不如别人,想想看,这时的小画眉的心情是怎样?

文章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小画眉此时的心情?

(悲伤)“悲伤”是什么意思?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悲伤”是伤心、难过的意思。

4.我们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小画眉的这种心情。

自由读——指名读——读后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四)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图片)这幅图描绘的就是我们刚才读的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我们能给它配上音,让它活起来吗?

(同桌分工)

2.指名分角色读对话,给画面配音。

老师相机知道,师生共同评价。

四、作业

把课文读通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齐读课文第1—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1.出示图片,回忆第2、3自然段内容,小画眉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伤心地哭了。

妈妈是怎样安慰她的呢?

2.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长处”是什么意思?

猴子、大象、老鹰的长处是什么?

(联系上节课的内容,知道“长处”就是“优点、特长”的意思。

猴子的长处是动作灵活,大象的长处是力气大,老鹰的长处是翅膀有力。

1.抓住关键词“和蔼“,指导学生朗读妈妈的话。

2.听了妈妈的话,小画眉有什么反应?

“不解”是什么意思?

3.抓住关键词“不解”,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4.小画眉到底有什么长处呢?

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板书:

唱动听的歌

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1.知道自己的长处的小画眉现在怎么样呢?

2.(出示图片:

文中第二幅图)指名学生回答。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你想对小画眉说些什么呢?

四、角色体验,加深感悟

1.在感悟朗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2.每个小组推荐读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

3.夸夸自己。

把自己的长处说给同学们听,还可以向大家展示特长。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读,齐读。

2.小组讨论:

怎么记住这些字?

3.汇报交流识记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区别“为”与“力”、“令”与“今”。

4.教师示范“以”,学生观察。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把自己的长处展示给爸爸、妈妈看。

板书设计:

5、找梦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找、到、知、看、没、关、好、合”,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构、觉、哪、枕、被、窝、窗”,认识两个偏旁“刂(立刀旁)”“矢(矢字旁)”。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向往美好世界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找、到、知、看、没、关、好、合”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梦境的美好、奇妙。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老师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想认识他吗?

(出示图片,伴着音乐。

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坐在船上)学生齐答(梦娃娃)。

2、梦娃娃真神奇,来无影去无踪,我们大家一起来找梦吧!

(板书课题)相机认识“找”字。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圈出文中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识字,小组长检查字音是否都读准了。

读准了就在同学的生字表旁签上名字,画上小星星当做奖励。

3、游戏巩固生字。

字卡做成星星图片,找星星指名读字。

4、师:

梦娃娃还没出现,不过他劝你们可别灰心。

让咱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里,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

学生再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读中想象

(一)学习第1节。

1、师:

你们听,梦娃娃说昨天晚上他到乐乐家作客了,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吧!

夜很深了,乐乐准备睡觉了。

他眼睛刚一闭上,梦娃娃就来了,乐乐做了一连串甜甜的美梦,你们猜一猜他做了什么梦?

同桌互相说一说。

2、老师相机范读第一句“我一睡觉,梦就来了。

”这是多美的梦呀!

我们也想做这样一个甜甜的梦,谁能读读这一句?

3、指名读,同学评议,采用多种形式练读。

4、大家的梦可真美呀!

可是“我一醒来,梦就去了。

”多可惜呀!

谁来读读第二句?

5、指名读,老师指导读,男女生赛读。

6、齐读第1小节。

(二)学习第2小节。

1、梦从哪里来?

又到哪里去?

(板书)乐乐坐在床上怎么也想不明白,谁来读读他的想法?

(出示第2节诗)指名读,老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全班齐读。

(三)学习第3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2、原来乐乐还没找到梦娃娃呢,我们帮乐乐一块找找吧!

谁先找?

指名读,师生评议,师生问答形式对读,全班同学配上动作齐读第3节。

(四)学习第4节。

1、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美的梦想,大家轻轻闭上眼睛,梦娃娃就会来到你们的身边。

老师范读第4节。

2、原来呀梦娃娃就在我们身边呢,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上节吧!

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全班齐读。

(五)整体读文。

梦是甜美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更是美好的,让我们一起去找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吧!

自读全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全文。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到、知”,认识新笔画“刂”和“矢”。

2、说说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3、老师指导书写。

4、生练写,老师巡视。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6、《明天再练吧》

教学目标

1、学会“明、再、已、习、当、员、言、床、美”9个字,会以“经、刮、敢、阴、趴、停、住、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能读出小鸭子不同情景下的不同语气。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与文本对话,明白童话中蕴涵的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位,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欢迎他吗?

(课件出示一只摇摇摆摆的鸭子……)

2、谁来学学鸭子走路的样子?

3、今天这只小鸭子要给我们讲讲它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画圈,不懂的词句找出来划上“横线”。

(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才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

三、认识生字,理解生词、扫清障碍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读。

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学生自学生字

四、朗读感情、品味积累

(一)创设情境,引导全文

1、课件出示:

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过来,他得意地对小伙伴们说:

“我已经下了决心要练习长跑,瞧着吧,将来我准能当了长跑运动员。

明天再练吧!

①听了小鸭子说的话,你了解了什么?

②谁来读读小鸭子说的话,应读出什么语气?

(骄傲)

③“准”还能用什么词来表达?

2、过渡:

小鸭子最后成为了一名长跑运动员吗?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小鸭子最后成为了一名长跑运动员吗?

你从哪一句知道的?

课件演示:

直到今天,小鸭子走起路来,还是一摇一摆,慢腾腾的。

3、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鸭子吗?

过渡:

小鸭子下决心当一名长跑运动员,可偏偏没有当成,是什么原因呢?

(三)读中品悟,积累语言

1、自读自悟2——4自然段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体会小鸭子怕苦、怕累,贪玩的脾性。

3、课件演示:

起风了……下雨了……红彤彤太阳挂天空。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练习,从中进一步体会小鸭子之所以没有当上长跑运动员,是因为他面对困难缺乏毅力和恒心。

4、2——4自然段里有你喜欢的词或句子吗?

画出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5、交流欣赏

如果学生找到的是词、可引导他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如果是句子,可建议他背下来。

课件演示:

自言自语阴沉沉(词)

风停了,雨住了,红彤彤的太阳,蓝蓝的天,

白云朵朵像船帆,美极了。

(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语言,为今后熟练运用语言奠定了基础)

五、回归整体、体验升华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结语:

同学位,小鸭子是一个有着美好愿望的孩子,可光有愿望还不行,更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小鸭子因为懒惰、贪玩,所以没有实现他的愿望。

3、你们想对小鸭子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此时融入情景,拓展思维,使学生在品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涵)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也遇到过小鸭子这样的问题吗?

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今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又会怎么去做呢?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7、少年孙中山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会本课“要、先、思、很、少、讲、于、气”9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批评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课堂上孙中山提问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融入情境,以疑促学。

   1.小朋友们,谁知道孙中山先生?

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   

2.今天我们来学习孙中山先生小时侯的故事,叫“少年孙中山”(板书课题)

   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教师范读课文,交流:

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

(各组选一段尝试自学)

学习任务:

a.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b.用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组词)。

c.先画出带有生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