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54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8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

六、思考题

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再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

内容

运算律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会应用这些规律进行一些简单运算。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活的密切联系,律、结合律,体验它们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重点

1、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体验它们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难点

1、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体验它们的价值。

2、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具

准备

投影图片、电子课件

课时

安排

5教时

第1课时运算律

教材第56~58页

共5课时第1课时

新授

⒈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的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⒉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归纳、总结。

让学生体验运算的揭法的过程。

课件、多媒体

一,复习

⒈口算

42+3875+613+21

⒉揭示课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加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花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1、课前谈话。

师:

我们来玩个语言游戏好吗?

老师说个词,你们把它倒过来说一遍,比如,我说“喜欢”你们就说“欢喜”,会说吗?

好,现在开始:

“你们”(生:

们你)啊?

什么意思?

想“蒙”老师呀?

那可不行。

开个玩笑,不过学习可千万不能蒙人,对吧?

好,接着来,声音响亮些!

“好听”(生:

听好);

“好说”(生:

说好);

“好学”(生:

学好)。

师:

好!

这可都是你们自己说的哦!

“听好!

说好!

学好!

”老师希望大家在这节课的学习中都能做到这三点。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加法交换律

(1)出示课题图.

提问:

要求跳绳的人有多少人,应如何列式?

(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李老师把谁请来了,(出示福娃)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全国人民的体育锻炼的热情可高了,这是一个班级进行体育活动的情况。

我们一起看看吧!

(课件出示学生们体育活动场面图两部分图)

提问:

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提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

(2)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算式.

提问:

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

(提问:

谁能解决“跳绳的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

怎样列式计算?

(板贴:

列式计算)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是相同的?

又有什么是不同的?

说明:

这两个算式算出的都是跳绳的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

(师先后手示两式问:

这是用(生:

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女生人数加男生人数),师:

两式都表示(生:

求男生和女生一共的人数),师:

它们的结果计算结果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

(生:

等号相联)。

师手示28+17=17+28

引导观察比较:

请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两组等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观察发现)

学生在交流中得出和相同,两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两加数的位置。

(2)枚举归纳,积累感知。

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

38+1212+38420+3030+420123+235235+123

(猜想:

是不是其他的式子也有这样的规律?

咱们举些这样的算式来验证一下!

(板书:

举例验证)

你们能按这样的格式写出几道算式吗?

生说师即利用课件输入。

这样的式子你能写几个吗?

好,给你30秒钟,看谁写得多!

生“很多。

师点上省略号。

请写得比较多的学生谈谈:

你为什么写得这么快?

在写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人一组互相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1:

都是加法,等号左右的和相同,加数都同,但换了位置。

生2:

在加法里,加数的位置变了,和不变。

大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规律,其实还有更好的形式来表示,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写一写。

生说师板书。

(3)合作交流,概括规律。

]

出示: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4)个性创造,构建模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上几组算式.提问:

你们有什么发现?

能用字母或其他的一种方式表示出这一发现吗?

指出:

这个规律可以用加字母或符号来表示.

(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很多,写不完怎么办呢?

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些式子全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用符号、图形或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教师巡视,并选一些典型的进行板书。

交流:

谁愿意向其他同学介绍你的表示方法。

比较:

如果要向一个没学过这部分知识的同学介绍这个规律,你会选用哪个式子?

小结:

这个规律在数学界通常用“a+b=b+a”来表示。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谁给我们大家发现的这个规律起个名字?

这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板书:

加法交换律)

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板书:

得出结论))

(5)指出:

我们学过的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这个规律其实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你们记得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吗?

小练习:

计算并验算357+218=

提问:

刚才验算时,应用到了什么规律?

你能根据运算律填一填吗?

96+35=35+

204+=57+204

37+=59+

76+=+76

⒉教学加法结合律:

(刚才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规律的呢?

列式计算——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得出结论)下面我们就用这种研究方法来研究第二个问题,看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我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1)发现问题。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可先求出什么?

生:

可先求出跳绳人数(课件搬动,把跳绳的女生人像与男生人像靠在一起)。

师让生列综合算式。

生口头列式后,课件打出:

28+17+23。

就是先算(生:

先算跳绳的人数)。

课件打出:

(28+17)+23。

还可先算女生的(师再次搬动,把跳绳的女生图像与踢毽子的女生图像靠在一起),17+23+28。

男生有意见了,说,列式时还得把我们放在前面。

那怎么办?

28+(17+23)。

想一想,两式的结果相同吗?

两式完全一样吗?

两式都等于68人,两式的运算顺序不一样。

为什么运算顺序不同,结果却相同呢?

这两式都是求的总人数是多少,所以结果是相同的。

那这两式之间也可以(生:

用等号联结)。

引导观察:

比较两个算式,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你发现了什么?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你们能不能从加法交换律中得到启发,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数,写出你们的发现,自己尝试一下。

(4)师引导小结: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就是“(a+b)+c=a+(b+c).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条运算律。

(5)你能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吗?

(45+36)+64=45+(36+)

72+20+=72+(20+8)

560+(140+70)=(560+)+)

三、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评讲。

(1、你能把得数相同的连一连吗?

①72+16 

A、(75+25)+48

②45+(88+12) 

B、16+72

③75+(48+25) 

C、(45+88)+12

学生练后又出示:

④(84+68)+32 

D、84+(68+23)

这两题只用眼看不动笔,认为对的起立。

2、分组练习

45+(88+12) 

(45+88)+12

请左边两组同学口算左边一题,右边口算右边一题,,算出的起立,开始。

现在老师提供两题,请你们自己选一题口算,算好了起立。

(75+25)+48 

75+(48+25)

老师笑了起来:

看来大家都选做了哪题?

看来,运用运算律能使计算简便。

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些简便计算。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学习情况调查表

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1)会

(2)不熟练(3)不太会

用自己的话说说加法交换律

(1)能

(2)不熟练(3)说不好

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1)会

(2)不熟练(3)不太会

这节课自己的表现

(1)很棒

(2)良好(3)一般

2.送给学生的话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

数学中有无限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

3.课后思考

加法结合律在四个加数、五个加数甚至更多加数之间是否也存在?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乘法运算中是否也会有这样的规律存在?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58页第3题。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e=a+(b+c)

教科书第59页例题、“试一试”及第60页“想想做做”。

共5课时第2课时

1.让学生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的简便计算,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算法。

2.联系加法结合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加数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3.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计算的意。

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计算的意识

认识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小黑板,卡片

一、明确目标、课前预习:

1、预习课本第59—60页,会做的题目在课本上做一做。

2、说说学习加法运算律的好处。

3、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

4、根据加法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93+107=107+205+87=+205

+68=+32x+=601+

237+(a+63)=a+(+)

二、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学习引导

(一)例题

1、计算三个年级共有多少人参加跳绳比赛,我们可以

先算,还可以先算。

2、列式:

3、在计算这三个数相加时,先算()+()比较简便,因为它们的和是整()数。

学习引导

(二)

1、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75+201354+102105+216

2、通过上面三题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数加上一个接近整百数的计算,可以将其中一个接近整百数的加数看成是两个数的和,如246+408看成是246+(+),再应用加法律将246先加,再加。

学习引导(三)想想做做第6题。

1、读懂表格。

2、根据a、b所表示的数,求出a+b的和,填在表内。

3、观察表格,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和也会随着。

4、根据a、b所表示的数,求出a-b的和,填在表内。

三、归纳整理、拓展提高:

1、口头交流学习引导

(一)。

2、指名板演“想想做做”第2题。

3、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习计算238+402204+417

四、反馈检测、课后训练:

1、完成《补充习题》第35页。

2、填表

a

500

b

10

30

50

70

80

90

a+b

a-b

3、简便计算

144+(56+19)169+75+31(48+175)+52

235+102568+73+32+27278+304

4、甲乙丙丁四人合修一条路,甲修了128米,乙修了236米,丙修了172米,丁修了264米。

这条路共长多少米

课题三: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

共5课时第3课时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乘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的简便计算,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算法。

4.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计算的意识

探索乘法运算律,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计算。

小黑板,卡片、课件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谁还记得上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用字母怎样表示?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乘法运算律的知识。

二、例题教学

(一)乘法交换律的教学

1.出示场景图,说说图的意思。

2.根据题意,把等式填写完整。

感知3和5交换位置相乘,积不变。

3.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里说说有什么发现。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等式的共同特点)

4.用字母表示,归纳乘法交换律。

(二)乘法结合律的教学

1.学生独立解答例题中的问题

2.交流,得到等式。

3.观察比较这个等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再在小组里说说有什么发现?

5.小结:

归纳出乘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1.学生尝试、探索

2.交流反馈

说说简便在哪里?

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四、完成“想想做做”

第1题,先填空,再想想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第2题,先让学生算一算,再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计算过程,哪个算式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第3题,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计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说说:

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

五、全课小结

说说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课题四:

乘法运算律及相关的简便计算的练习

共5课时第4课时

练习课

1.通过计算进一步掌握简便算法,巩固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理解。

2.通过题组对比,引导学生体会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3.通过对乘法的验算,将验算方法与乘法交换律联系起来,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正确计算

卡片,小黑板

一、复习乘法运算律

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课堂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四人板演,交流时说说简便在哪里?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2.“想想做做”第5题

列出不同的算式求出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结合律的合理性。

3.“想想做做”第6题

选择一道题,进行验算,说说验算方法的依据

4.“想想做做”第7题

独立填表,观察比较,说说积是怎样变化的?

让学生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5.“想想做做”第8题

先独立选两组题计算

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之间的关系,从中能想到些什么?

使学生体会到应用乘法结合律,有时可以使一个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简便。

三、作业

“想想做做”第9、10题

课题五:

练习七

共5课时第5课时

1.通过综合练习,对本单元学习的简便算法进行整理。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运算律及相应的简便算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一、口算教科书第64页第1题

二、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这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哪些运算律?

分别用字母公式表示。

列表整理

交换律

结合律

加法

乘法

三、课堂练习

1.第2题独立完成,3人板演

指名说说简便在哪里?

为什么?

2.第3、4、5题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简便在哪里?

3.第6题指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计算时,要提醒学生尽量应用乘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提高计算技能。

四、全课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并质疑。

五、做练习册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

4.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5.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3、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课本上的图片

2教时

第65—67页

共2课时第1课时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的信息。

整理、分析信息,选择恰当的策略解决问题。

配套教材、设计的表格、多媒体课件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

小朋友,你买过东西吗?

出示情景图:

商店柜台

从图上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2、再出示小朋友图,问:

你知道小芳用去了多少钱?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说:

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要用到了两个有用的信息。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知找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应该剔除无关信息,形成一种贯彻课始终的思路。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具商店(出示例题图)

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你需要用到上面的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上字变色。

你能什么办法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使人一眼就看清楚。

学生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出示学生的表格形式: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这道题先算什么?

18÷

3=6(元) 

再算什么?

5=30(元)追问:

为什么可以用6×

5,强调理解小华和小明买的是同一种笔记本,单价不变。

出示情境图和问题时,让学生直接找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这时需要将这么多的信息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进行整理,整理成为了一种需要,整理的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

过渡:

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2、小军买了多少本,你们能先列表整理吗?

你是搜集哪些数学信息列表整理的?

(指名回答,师出示表格)

小军

42元

30元

(学生根据列表整理的情况进行解答。

列式为:

或 

30÷

5=6(元)

42÷

6=7(本) 

42÷

6=7(本)

3、(出示刚才的两张表格)如果把两次列的表格合并起来,(动态演示将表格式变为尖头式)你能说出括号里的得数吗?

3本 

18元

5本 

()元

()本 

42元

观察表格,哪些数量在发生变化呢?

(指名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