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5512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docx

第11课时实践活动关注我们及活动空间实验学校张彤彤

实践活动——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99-10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小数四则运算、统计、测量等知识。

2.经历观察、调查、测量等活动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调查、测量等学习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导学提纲。

学具准备:

卷尺、笔、记录表、计算器。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

大家知道吗?

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

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

据此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在什么地方活动吗?

出示学生体育锻炼时的照片。

 

教师引导:

大家说一说,在进行各项活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谈话:

大家知道吗?

我们学校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国家对于规范化学校规定的小学生的人均占地面积是多少?

我们学校学生的人均占地面积是否真的达到标准了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

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活动场地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导学提纲:

1.调查我省规范化学校(小学)生平均占地面积。

(1)调查内容:

①调查小学生活动场地的范围。

②调查小学生活动场地的要求。

(2)调查方法:

①网络查询;

②图书室查阅资料;

③询问学校领导和老师;

④电话咨询专业人员……

2.调查本校学生活动空间,整理数据,填好调查表。

(分工合作,测量记录数据)

(1)调查步骤:

①调查学校学生人数,

②测量各个活动场所的大小。

③整理、计算测量的数据,

(2)分工调查收集资料。

场地名称

教室

操场

活动室

花园

走廊

楼后空地

……

面积(平方米)

活动场地总面积(平方米)

学校人数

生均活动场地面积(平方米)

3.我们龙虎小学生均活动场地面积达到农村小学的标准了吗?

你想对学校提出哪些建议?

(导学提纲课前完成数据收集)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调查规范化学校(小学)生均占地面积。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小学生活动场地的要求的资料”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自由发言。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想看吗?

课件出示资料:

师:

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我们龙虎小学属于哪一范围的要求?

生:

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的信息是有规律的,我们龙虎小学属于10个班农村学校生均占地面积是35平方米的要求。

师:

我们龙虎小学的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这个要求了吗?

生:

达到了,没有达到标准……

师: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

用活动场地的总面积除以学生的总人数。

(二)调查本校学生活动空间。

1.学生活动场地的范围。

学生活动场地包括教室、操场、走廊、楼后空地、花园……

2.测量各个教室的面积。

学生汇报:

生1:

用卷尺测出每个教室都是长是9.5米,宽7米。

面积66.5平方米。

生2:

我们小组测量的教室长是9米,宽是7米,面积是63平方米。

……

接着教师质疑:

为什么各小组汇报结果不一样?

生3:

我们测量需沿一条直线测量,测量时有一定误差。

友情提示:

每个教室都是一样的,先数一下有几个教室,观察每一个教室的形状是我们学过的规则图形,都是长方形,用卷尺测出它的长宽。

测量过程中一般精确到厘米,以米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生1:

龙虎小学6个教学班,66.5平方米乘以6等于399平方米。

友情提示:

一般实际测量时都会有误差,需要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

测量3次或4次,用3次或4次的和除以测量的次数,结果就是测的数据。

3.测量楼后空地的面积:

楼后空地的面积较大,可以采用步测的测量的方法。

步测:

要使学生了解它的实用意义,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步测。

(1)怎样测量自己一步的平均长度。

课件展示:

如右图,最好反复测3次求出

相距50米的两点间的平均步数,再算出每步的平均长度,记在笔记本上。

步行时要强调按照平时迈步的大小,提醒学生,在实际进行步测时,注意迈步均匀,防止步子忽大忽小,向前走时尽量保持直线行进。

这样测出来的结果就比较准确。

(2)让学生步测指定两点间的距离(这距离教师要在课前用工具量好,并测定出直线),记下所走的步数,再根据自己每步的平均长度算出两点间的距离。

(3)公布用工具量得的结果,每个学生算出自己的步测结果与工具测量结果相差多少。

相差少的说明步测比较准确。

4.计算平均步长,可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算出。

(1)计算平均步长。

小明走5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78步,第二次走79步,第三次走80步,它的平均步长是多少?

(得数保留二位小数)

可以这样计算:

(78+79+80)÷3 

=237÷3 =79(步) 

50÷79≈0.63(米)

答:

每步平均步长0.63米。

 

(2)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自己的平均步长和测得两地间的步数,就可求出两地的距离及面积。

那么,量得学校楼后长150步,宽10步。

预设计算:

(0.63×150)×(0.63×10)

=94.5×6.3

=595.35平方米。

5.测量操场的面积:

操场的面积很大,可以采用目测的方法。

课件展示目测资料:

目测时,教师可先量出一段距离(如50米),并每隔10米插上标杆。

然后让同样高的学生分别站在10米、20米、30米、40米、50米的地方,其它同学进行观测,看一看人和标杆的大小,以及分别到自己所站的地方这段距离的远近。

然后分组换一个地方进行练习。

每个学生记下每次目测的结果,看谁的目测结果比较接近实际距离。

一般误差在10%内就很好,误差在20%内的比较好。

对于目测,积累的经验越多就越准确。

另外,要提醒学生,目测时有些地形易造成错觉,如在开阔地方进行目测,容易把长的距离估测得偏短,而在狭窄的地方进行目测,容易把距离估测得偏长。

(强调:

目测结果误差最大)

6.实际测量操场的面积。

最准确方法就是实际测量,沿一条直线测量。

操场的长,宽,计算出其面积。

需多次测量。

(1)汇报学生的测量结果。

(2)教师质疑:

同样用工具测量为什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生:

测量过程中有误差。

师:

怎样减少误差呢?

课件展示:

友情提示。

①测量时在一条直线上测量。

②两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

③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叫第三个人把另一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

④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

⑤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

测定直线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

预设:

操场长80米,宽40米,面积3200平方米。

7.计算。

根据测量场地的形状,应用图形面积公式计算出自己测量的场地面积,如长方形用长×宽求面积,梯形用(上底+下底)×高÷2求面积……

(三)上报数据,展示台展示。

场地名称

教室

操场

活动室

花园

走廊

楼后空地

凌云山

面积(平方米)

399

3200

66.5

1500

80

595.35

400

活动场地总面积(平方米)

学校人数

生均活动场地面积(平方米)

6240.85

297

21

(四)分析、对比调查数据

我们龙虎小学生均活动场地面积达到山东省农村小学的标准了吗?

你想对学校提出哪些建议?

预设:

我们学校没有达到标准,应扩建学校操场,增加学校活动场地,学校建设舞蹈室,专用音乐室……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了解了本校学生活动的范围,体现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很高。

巩固了测量方法和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懂得学以致用,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根据本校学生活动空间的情况,从是否将所有的活动空间都充分利用,采用什么方法扩大活动空间,学校需要扩大哪些活动场地的面积,怎样有效利用现有活动空间等多方面给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

整理成文字资料,并交给学校领导。

如:

建议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健康成长,我们也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变化。

近期我们对学校的活动场所进行了测量计算,发现我校的生均占地面积和规范化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通过调查分析和广泛听取同学们的意见,为了扩大活动空间,我们向学校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学校操场的面积。

二、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如教学楼和围墙之间的空地,在这里可以安放小型的体育器材。

三、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设计小型游戏,减少场地狭小带来的影响。

四、购买能够折叠的体育器材。

五、有效利用走廊的墙壁和边角处,墙壁上可以设计不同的知识园地,走廊边角处设置图书角,供同学们课间阅读。

……

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努力。

五年级全体同学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我们学校实施三三五教学模式以来,各个教室新增一些展示黑板,同学们根据这节课探究学习,实际测量、计算一下五年级学生生均展示黑板的展示面积是多少?

小组合作,动手测量、收集、计算,全班交流。

预设汇报:

展示黑板总面积

五年级学生人数

生均展示黑板的面积

15平方米

20人

0.75平方米

2.回家先用目测的方法目测出自己家房子的长和宽,再用步测的方法步测出房子的长和宽,最后用工具测量出实际的长和宽,看你的目测和步测与实际测量的结果是不是有误差。

板书设计:

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

实际测量

步测

目测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本课亮点:

(1)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用估量(猜测、目测、步测)来进行,学生平时也在使用。

用工具测量不常用,只是当要求严格时才用工具去测量。

在实践测量中掌握、巩固目测、步测、用工具测量的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应用意识。

数学是客观世界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学生每天都见到操场,操场有多大,学生都想知道,因此学习起来特别认真。

通过目测和实际测量,知道了操场的面积和学校的占地面积。

学习的材料来自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养成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良好态度。

(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本数学教学内容有极强的操作性,要准确地测量一条直线,只靠讲解是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只有通过实践操作、实地测量,才能掌握测量的方法,才能正确地测量。

让学生来到操场上,去目测、去步测、用工具去测量,在实践操作中完成教学目标。

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

确定直线,测量长度,一个人难以完成,要同学间的相互合作。

几个同学的合作才能提高测量的效率。

(4)抓准教学起点,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营造的思考悬念,以引发学生对所设疑点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己学了规则图形的面积,只要测量出操场的长和宽,求出操场的面积不成问题。

“操场有多大?

”用现实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争论,在争论中明确操场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来衡量。

在争论中明白长度单位不能用“步”,在争论中明白测量工具不够长时要先确定一条直线。

(5)整合教材,顺应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探索过程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拓展思路,进行探索。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做到发现新知、理解新知,从而解决问题来达到教学目标。

2.使用建议:

要在课前完成导学提纲,本课的教学内容需1节课完成。

学习本课之前,需复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3.需要破解的问题:

目测和步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测量方法,是我们在不需有得到太准确的数据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会经常用到。

教学时,我是用课件以学习资料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我想学生是不会真正应用与实际生活中的,能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用处呢?

 

张彤彤枣庄实验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