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5805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docx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

“知识媒体”的内涵与本地化研究

  【摘要】“知识媒体”的概念已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但人们对“知识媒体”的内涵及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仍存在着模糊认识,甚至将它与“计算机多媒体”及“电化教育”等量齐观。

本文立足于我国教育的现状,从探究事物的本质出发,阐述了“知识媒体”的引入对我国教育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知识媒体,多媒体,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7)03―0016―03

  

  “知识媒体”(KnowledgeMedia)是与媒体技术、通信技术、认知科学及远程教育等相关的概念,它的产生与发展也必然与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有紧密关系。

所以,考查“知识媒体”对教育的影响,应当在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进行。

  

  一、“知识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媒体”这一术语是MarkStefik1986年首次提出来的。

当时,他运用“KnowledgeMedia”是为了表征“将人工智能技术和因特网结合起来”(couplingartificialintelligencetechnologywiththeInternet)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所以,“知识媒体”概念一经产生就蕴含了整合思想。

“知识媒体”作为技术不仅包涵了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也包涵了“网络”、“多媒体”等媒体技术,在其内涵发展演变过程中,网络多媒体一直被视为“知识媒体”的物质支持系统,人们真正受益的是可以借助多种媒体实现知识的共享、理解和创新。

“知识媒体”被用于教学中,得到发展的是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革新。

  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认知科学的发展,“知识媒体”在远程教育领域越来越显示出潜力。

Eisenstadt和Vincent(1998)甚至将应用各种媒体进行的教学活动以及如何应用媒体开展教学的技术也包含于“知识媒体”中[1]。

按他们的理论,时下流行的网络技术能够将不同地域的人们聚拢在一起形成教学编组,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实现知识共享和教学交互,恰恰体现了“知识媒体”的本质特征,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知识媒体”的创造性应用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知识媒体”逐渐成为开展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平台,对其内涵的表述越来越精当,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英国开放大学知识媒体研究所对“知识媒体”做了如下描述:

  'KnowledgeMedia'encompassesabroadprogrammeofresearchintonewlearner-centredtechnologies,includingInternet-enhancedcollaborationmedia,multimediaenvironmentsfordisabledlearners,intelligentagents,organisationalmemories,digitaldocuments,scientificvisualisationandsimulationtools,informalandformalrepresentationsofknowledge-inshort,innovativeapproachestosharing,accessing,andunderstandingknowledge.(引自:

http:

//library.open.ac.uk/bysubject/kmi/)

  这一描述实质上把“知识媒体”定义为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技术。

在这种模式中包括网络多媒体在内的有形技术(各种媒体、工具等)构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而教学过程中各种工具的应用技术和教学资源(各种知识)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构成开展自主教学的智能技术成分。

  在远程教育中“知识媒体”虽然属于技术成分,但应用它进行教学时,要优先考虑学习规律和认知科学,然后才是媒体技术。

“知识媒体”引入教育领域,被认为是基于“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概念,是用系统方法对传播过程中的缺陷进行的理论补救。

是为了克服第一代和第二代远程教育系统的低效益而进行的改革。

“将第一代、第二代远程教育系统的信息传输子系统抽象为控制系统模型,是只有前向通道而没有反馈回路的、控制精度较低的开环控制系统。

显然,进一步优化远程教育信息传输子系统的关键,是在现有基础上引进反馈环节,形成既有前向通道又有反馈回路、控制精度较高的闭环控制系统。

”[2]

  

  二、知识媒体的特点

  

  1.开放性

  首先,知识媒体的开放性表现为技术的广泛性。

按照Eisenstadt和Vincent(2000)的理论:

一切有助于知识的共享、获取和理解的创新技术都可以称为知识媒体。

那么,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及教学技术都属于知识媒体的应用,电视、计算机、光盘、网络及未来创造的通讯技术都可纳入知识媒体的范畴。

  其次,知识媒体的开放性还表现为它的目的性。

无论知识媒体的表现形式如何,它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有助于知识的共享、获取和理解。

在这一原则基础上,知识媒体的应用者可以灵活地选择与知识共享、理解相关的各种媒体。

  最后,知识媒体的开放性还表现为教学时空的开放和教育对象的开放。

任何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度和内容进行学习,而不受时间、地点或身份的限制。

  2.整合性

  知识媒体是在媒体技术、通讯技术、认知科学等基础上开发的教育技术,开发者是遵照教育科学、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及教育技术学的原理和规律进行设计开发的;而教学交互活动和知识传播只有借助知识媒体才能达到更高的质量。

所以知识媒体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了整合的特点,而非拼凑或简单组合。

  3.智能性

  所谓智能性,一方面是知识媒体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支持服务适应于更广泛的学习风格;另一方面,学习者通过知识媒体可以实现人与媒体、人与人的多向交互。

智能媒体既可以提供智能化学习软件,又可以为学习者与学习者或学习者与教师(专家)之间搭建交流的平台。

  4.选择性

  在应用知识媒体时,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可选性和灵活性;但是,人类的知识是复杂的、多样的,我们相信没有一种媒体是全能媒体,也没有一种知识适合所有媒体的表现优势。

知识媒体追求机会(access)、成本(cost)和灵活性(flexibility)(Daniel,2000)的统一,也就必然体现出较之以前的技术更强的选择性,以期获得更高的绩效。

  

  三、知识媒体对远程教育的作用

  

  新事物的产生条件是问题(矛盾)的存在,新事物发展的前提是它的有用性,即它可以解决现存的问题。

“知识媒体”一直被认为是解决远程教育中存在的“教学问题”的技术力量。

  1.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Dainel认为:

虽然许多大学正在开展远程教育,并且都在追求“开放教育”,然而,在实践中“仍未能实现教育观念的开放”[3],从他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现行的远程教育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我们现行的教育并没达到应有的开放程度,教育平等的问题需要解决;

  

(2)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技术)无法满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时空”的开放和“教育对象”的开放。

  (3)“知识媒体”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技术。

它可以解决传统课堂中的问题。

  (4)“知识媒体”的应用可以借助互联网和万维网来实现。

  在Dainel看来,如果我们能够适当地应用知识媒体,“我们就能进一步完善我们所提供的远程学习机会的质量。

  2.知识媒体对远程教育的作用

  关于“知识媒体”对远程教育的作用,Dainel认为:

[4]“知识媒体”能够

(1)开发新的课程材料,并提供传输课程材料的技术;

(2)提供教学交互平台,完善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功能;(3)实现灵活高效的教学管理;(4)为开展远程教育研究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

  虽然Dainel讲述的是开放大学的研究领域的问题,但对一般教育的意义也不失为一种参考。

知识媒体作为一种技术既包括物质技术又包括智能技术,计算机、远程通讯、网络等技术对教育的作用已为大众所了解,这里不必赘述;在智能技术方面,知识媒体追求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认知科学共同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促进知识的共享、获取和理解的学习环境,这与当前我们提倡的自主教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可谓不谋而合。

以构建人机之间多向交互系统为平台进行课程整合,对于“教育现代化”、“教育的民主化”的发展一定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我国对“知识媒体”的研究现状

  

  虽然“知识媒体”对远程教育的作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它的介入,“远距离教育在教学指导理论、学习模式、技术手段的使用、反馈机制的建立及教学范围等领域显示出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5]

  1.我国对知识媒体的认知程度

  “知识媒体”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尽管引入这一名词之初是在远程教育领域。

但人们对此名称的应用却较为广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知识媒体实验室也在不断增多。

用google搜索“KnowledgeMedia”可以得到约633,000个条目;若改搜“KnowledgeMedialab”则可得到约31,000个条目。

可见,学者们对于“知识媒体”的概念已经接受,且认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事物,所以才会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研究。

在我国,对“知识媒体”的认识与开发还不全面、不系统。

作者用google搜索关于“知识媒体”的中文网站和网页,得到了相关条目约14,500项。

我国一些知名高校如北京师大、东北师大、浙江师大等也建立了“知识媒体实验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相比之下,我国对“知识媒体”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知识媒体”的概念只是在教育教学专业领域进行传播。

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知识媒体”与“媒体”、“多媒体”、“电教手段”等还没有区分开来,所以,“知识媒体”被大众普遍接受还尚需时日。

  从研究机构来看,我国对“知识媒体”的研究工作主要由传统高校承担,而不是独立的远程高校,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我国学者对“知识媒体”的研究情况

  尽管还局限于专业领域,“知识媒体”引入我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而且,我国学者对知识媒体的内涵和特征的研究已从“引进”阶段转向本地化研究阶段。

我国学者对知识媒体进行了界定:

[6]

  

(1)我们可以把以多媒体、远程通信、虚拟现实及认知科学有机融合后媒体集合称之为“知识媒体”;

(2)如果泛义的理解,知识媒体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技术,只要能够促进人类的学习,增强创造力,促进知识的建构,有助于知识的共享、获取和理解的方法,都可以称之为知识媒体。

(3)知识媒体其核心在于促进人类的学习,促进知识的共享。

  我国学者认为“知识媒体”可以帮助远程教育机构“构建面向学习者和教师的集成化网络教学环境,将师生组织在一个虚拟的集合之中,实现资源共享、时空不限、交互协作……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极大的便利”[7]

  不过总体看来,我们对“知识媒体”的认识还不充分,将这个技术进行本地化改造并为我所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技术的实施都不应简单套用一种模式,必需根据我国国情对新技术进行本地化改造,以追求最大的教学效益为目标,这是我们引入“知识媒体”的最终目的。

  

  五、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知识媒体”对远程教育的推动作用是直接的,同时,对一般教育教学问题也不失为一种借鉴。

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技术的理论研究广泛开展,取得了许成果,基本上能够达到指导教学实践的需要,但对学习规律和认知科学的研究和认识仍处于表层和专业化。

  2.由于人口众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不能真正实现教育平等。

  3.教学实践人员还没真正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

所以,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条件开展广泛的教学活动,更不能用系统方法开发优秀的教学软件,教学活动的低效益状况普遍存在。

  4.教学实践中没有实现教育的民主化。

课程内容存在过强的“纲性”;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中心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教育制度(尤其是评价制度)还不完善。

  5.以信息技术带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的阻力重重,最为严重的是:

科学主义理念过重,人们对有形技术的重视程度过高,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却束之高阁。

  6.学术交流不广泛,人们意识较为封闭。

  以上问题都是我们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吸纳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我们引入“知识媒体”的主要原因。

由于“知识媒体”相对于传统的电化教育手段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借助“知识媒体”对远程教育进行改进,进而解决一般性的教育问题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六、小结

  “知识媒体”的名称在国内外已为众多人士认识并接受,其必蕴含着强大潜力。

我国的电化教育开展的范围基本上覆盖全国,硬件建设可以满足一般性的教学需要。

以“知识媒体”为基础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与国内另外三大互联网即中国科技网、中国邮电网、中国金桥网(CSTNET、CHINANET、CHINAGBN)实现了互联,为发展数字化远程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以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中心,辐射各地方教育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卫星地面站的卫星电视教育网络已经运行,为开展以“知识媒体”为基础的第三代远程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知识媒体实验室”都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对“知识媒体”理论的本地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知名高校为开展以“知识媒体”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实践探索。

  当然,对“知识媒体”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需要我们仔细考查,对它的应用需要更为慎重。

毕竟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教育,进而带动国家各行业高速发展和人的发展。

所以,我们应本着“拿来主义”的思想对“知识媒体”进行本地化改造才是我们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G.MatthewBonham.IPVideoconferencinginGraduateProfessionalEducation:

CollaborativeLearningforPublicManagement[EB/OL].http:

//www.spa.msu.ru

  /5/62_1.php

  [2]黄勋敬.远程教育不能只有因特网[EB/OL].http:

//www.online-edu.org/html/technology/paltform/20011015/99,60,0.html

  [3][4]丹尼尔著、丁兴富译.巨型大学、虚拟大学和知识媒体:

我们能否同时拥有数量和质量?

[J].开放教育研究,1998,(5)

  [5][6]余胜泉、何克抗.基于Internet网络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A].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论文集[C].1999,6,中国澳门

  [7]朱祖顺.基于WWW的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J].远程教育杂志,2003,

(1)

  

  ResearchontheConnotationandLocalizationoftheKnowledgeMedia

  WangYajing

  Baodi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Baoding,Hebei,071051

  Abstract:

Theconceptof“KnowledgeMedia”hasbeenrecognizedbymoreandmorepeople,butpeopledonotrecognizethenatureof“KnowledgeMedia”anditsguidelinetotheeducationpracticeclearly.Evenitisrecognizedthesameas“computermulti-media”and“e-education”.Basedonthepresentsituationofeducationinourcountry,wedemonstratetheinfluenceoftheintroductionofknowledgemediatotheeducationinourcountryproceedingfromtheinwardnatureofthings.

  Keywords:

KnowledgeMedia,Multi-media,DistanceEduc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