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0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赫尔巴特(德国)

《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这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杜威(美国)

《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

卢梭(法国)

《爱弥儿》

康德(德国)

《教育论》

洛克(英国)

《教育漫画》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⑴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⑵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

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⑷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⑴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⑵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⑷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途径(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②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

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⑶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

⑷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技术的再生产

②教育推进了科学的体制化

③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7、信息技术与教育:

⑴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⑶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8、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①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9、学校文化的特征:

⑴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⑵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⑶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⑷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0、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②同伴群体的影响、③师生的交互作用、④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⑤社区的影响

11、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②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③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④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身心发展的概念

①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

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意向的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②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⑴内发论:

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⑵外铄论: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洛克、华生)

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要由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教育要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

4、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的意义: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5、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6、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②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③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④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第四章教育目的

1、广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

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的层次: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①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②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③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1、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社会地位

㈠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㈡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

(1)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2)学生的人身权(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并要求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尽到特殊的保护责任。

㈢学生的义务

①是遵守法律、法规。

②是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③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④是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3、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①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②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4、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5、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㈠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㈡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6、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①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我国学生喜欢的教师前五种品质是:

热爱、同情、尊重学生;

知识广博、肯教人;

耐心温和、容易接近;

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

教学方法好。

②教师不良个个性,我国学生不喜欢的教师前五条品质是:

经常骂人、讨厌学生;

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

上课拖延时间、下课不理学生;

偏爱、不公正;

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7、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㈠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㈡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㈢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教师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六章课程

1、课程:

指课业及进程。

广义的课程:

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课程的分类:

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Ⅰ、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

①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②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③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基础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从而一定程度来说,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

Ⅱ、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

①国家课程(一级课程)、②地方课程(二级课程)、③学校课程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具体的制约因素有: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4、课程设计:

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①教学计划(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三个基本特征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②教学大纲、③教科书。

5、教学计划:

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教学计划的构成:

①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②培养目标、③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④课时安排、⑤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⑥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

6、教学大纲:

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的构成:

①说明部分②正文部分

7、教材:

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科书又称课本:

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8、课程计划的内容:

①教学科目的设置②学科顺序③课时分配④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9、教科书的作用:

①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要求,在认真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为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而编制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②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③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④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10、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①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③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

④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⑤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⑥启发性

⑦可读性

⑧便于学生的学习

11、⑴课程实施:

指将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⑵课程实施的结构:

①安排课程表(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②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包括:

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

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学习特点有四个方面的特性:

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学习特点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④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⑥组织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

⑶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①课程实施方案的自身因素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②学校和教师的水平也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③地区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实施的因素

12、课程评价:

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①目标评价模式(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斯克里文提出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③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美国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有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课程评价的过程的一些基本问题:

①评价概念是否合适

②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

③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第二步,搜集信息

第三步,组织材料

第四步,分析资料

第五步,报告结果

第七章教学(上)

1、教学: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学月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的内涵:

①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②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组成

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第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第二,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第三,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任务的决定,要受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4、教学过程:

㈠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①认识的间接性②认识的交往性③认识的教育性④有领导的认识)

5、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即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两者的辩证关系,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6、教学过程的结构: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①引起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7、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指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便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9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8、教学方法:

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一是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二是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三是学生特点,四是教学时间、设备、条件,五是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0、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⑴讲述法: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①讲授内容要由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⑵谈话法:

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思维兴奋,即负有挑战性和启发性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⑶讨论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①讨论的问题要由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队学生进行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⑷演示法:

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的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⑸练习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可以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

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可以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类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⑹实验法: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