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4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7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②人行道严重失修(包括栏杆、托架严重锈蚀,托架焊接强度不足),危及人身安全;

③人行道步行板整孔失效达50%;

①抗震设施缺少或失效;

②横向限位设施缺少或失效;

①安检设施应设未设;

②安检设施严重失修,危及人身安全(包括各种桥梁检修作业车,吊围栏、梯子等);

5.明桥面钢轨伸缩调节器劣化

⑴基本轨或尖轨损伤(组)

⑵连接零件缺损断裂松动(组)

①损伤达到《铁路线路维修规则》规定轻伤钢轨的标准;

②尖轨根端鞍形磨损深度超过1.5㎜。

①伸缩调节器螺栓缺损、断裂,丝扣损坏或杆径磨损超过3㎜;

②轨撑损坏;

尖轨、基本轨损伤程度低于A1级。

①轨撑作用不良;

②螺栓、道钉松动失效连续三个及以上。

螺栓、道钉松动或失效。

二、钢梁劣化等级评定

6.钢梁涂膜劣化(按钢梁重量计,单位:

吨)

⑴起泡、裂纹、脱落

⑵生锈

⑶粉化

总面积S≥33%

总面积S≥5%

3级

16%≤S<33%

3%≤S<5%

2级

S<16%

S<3%

1级

注:

具体评定方法见《铁路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TB/T2486—1994)。

7.钢梁裂纹劣化(处,见钢梁附图)

⑴主桁腹杆铆接接头处裂纹

⑵下承式桁梁的端横梁

与纵梁连接处下端裂纹

⑶上承式桁梁中纵梁支点裂纹

裂纹连通相邻铆钉或由铆钉裂至板边(见附图⑴—a)。

横向裂纹裂通下翼缘宽度,纵向裂纹裂穿全部连接钉孔(见附图⑶)

裂纹长度达50㎜(见附图⑴—b)

裂纹长度≥50㎜(见附图⑵)

铆钉头外有纵、横向裂纹(参见附图⑶)。

裂纹由铆钉孔扩展至铆钉头处,肉眼可见(见附图⑴—c)

裂纹长度<50㎜(见附图⑵)

⑷受拉翼缘焊接盖板端部裂纹

⑸主梁、纵梁、横梁受拉翼缘边

及焊缝处裂纹

⑹竖加劲肋下端或下端焊趾处

梁体腹板水平裂纹

L>150㎜或裂纹穿透翼缘板厚(见附图⑷)

L1>20㎜或L2>40㎜(见附图⑸)

h>100㎜(见附图⑹)

20㎜<L≤150㎜(见附图⑷)

20㎜≥L1≥5㎜或40㎜≥L2≥10㎜(见附图⑸)

20㎜<h≤100㎜(见附图⑹)

L≤20㎜(见附图⑷)

L1<5㎜或L2<10㎜(见附图⑸)

h≤20㎜(见附图⑹)或水平裂纹设止裂孔后不扩展。

⑺纵横梁端部

缺口处裂纹

⑻支承处、支承板与下翼缘焊缝处裂纹

⑼纵梁上翼缘

(角钢)裂纹

⑽平、纵联、横联

及其连接板处裂纹或断裂

⑾主梁竖加劲肋与受压翼缘连接焊缝开裂

⑿其它部位裂纹

h>10㎜(见附图⑺-a、b)或h>100㎜(见附图⑺-c)

h≤10㎜(见附图⑺-a、b)或h≤100㎜(见附图⑺-c)

(见附图⑼)

裂纹有发展。

(见附图⑻)

裂纹仍在扩展,有可能扩展至主要构件上(见附图⑽)。

裂纹无发展。

裂纹扩展很缓慢或停止扩展(见附图⑽)。

运营后很快出现并自行停止发展或完全脱开翼板。

8.钢梁异常变位劣化(处,见钢梁附图)

⑴主桁、主梁

挠度超限(孔)

⑵列车动活载作用

下的异常变位(孔)

⑶竖向弯曲

板梁、纵梁、横梁及工字梁

⑷横向弯曲

⑸盖板在翼缘角钢以外弯曲

⑹盖板上有洞孔,

但边缘无损伤

⑺腹板上有洞孔

挠度超过《桥检规》规定的通常值。

横向振幅超过《桥检规》行车安全限值。

弯曲矢度大于跨度的1/1000。

弯曲矢度大于自由长度的1/5000,并在任何情况下超过20㎜。

出现死挠度

横向振幅或自振频率超过《桥检规》通常值。

f>a或a>B/4(见附图⑿)。

洞孔直径达30㎜。

工字梁、纵、横梁的洞孔直径达50mm,板梁达80mm。

洞孔直径小于30㎜

小于上述值

桁梁

⑻腹板拉力

部位有弯曲

⑼腹板压力部位有弯曲

⑽联结系

杆件弯曲

⑾主梁压力

⑿主梁拉力杆件弯曲

⒀主梁腹杆

或联接杆件弯曲

⒁杆件上有洞孔

凸出部分直径达断面高度的0.2倍或深度达腹板厚度。

凸出部分直径达断面高度的0.1倍或深度达腹板厚度。

弯曲矢度大于自由长度的1/300。

弯曲矢度大于自由长度的1/1000。

弯曲矢度大于自由长度的1/500。

孔洞直径达杆件宽度的0.15倍或达30㎜或边缘有伤损。

小于上述值。

小于上述值且边缘无伤损。

9.钢梁梁端顶死(孔)、钢梁铆钉或高强度螺栓失效(处)、钢梁腐蚀劣化(孔)

⑴钢梁梁端顶死

⑵主桁节点和板梁对接接头铆、栓失效(标准见《劣化评定标准》单行本)

⑶主桁构件、板梁缝合铆钉松动

⑷纵横梁连接铆钉拔头松动

⑸联结系铆钉或螺栓松动

⑹纵梁受压翼缘,上承板梁主梁上翼缘腐蚀

⑺易积尘、水受拉构件水平板件处、平联节点板腐蚀

梁端顶紧已造成梁体变形或墩台混凝土溃碎或严重裂缝。

铆、栓失效数量n达节点铆、栓总数的20%及以上。

有拔头

受压板件断面削弱>20%。

相邻跨梁端或梁端与墩台顶紧。

10%≤n<20%

铆钉连续松动数量n>5个

有松动

受压板件断面削弱≤20%。

①相邻跨人行道顶紧;

②相邻跨梁端或梁端与墩台间隙小于2㎜,有顶紧的可能。

5%≤n<10%

铆钉连续松动数量:

n≤5个

蚀坑深达3㎜。

n<5%

个别铆钉松动

一般腐蚀。

10.桥梁承载能力及限界(包括钢梁和圬工梁拱)(孔)

⑴结构或构件现有承载力不足

⑵钢梁疲劳累积损伤

⑶桥梁限界不足

⑷线路与梁跨中心线偏差

K<1且K<Q

D≥1.0

K<1但K>Q

1.0>D≥0.8

实际限界不能满足最大级超限货物的装载限界加100㎜的要求(曲线时按规定加宽)。

0.8>D≥0.5

实际限界尚能满足上述要求(曲线时按规定加宽),但侵入建限-1。

偏差超过规定值

0.5>D≥0.2

K为检定承载系数,K=k/k中;

Q为运行活载的活载系数,Q=k0/k中,式中:

k—梁跨的容许换算均布活载,k0—运行活载的换算均布活载,计入冲击系数;

k中—标准活载的换算均布活载,计入冲击系数,见《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简称《桥检规》)。

钢梁疲劳累积损伤:

,ni—相应于运营应力谱中σi的应力循环次数。

Ni—相应于σi的应力循环破坏次数。

三、圬工梁拱劣化等级评定(孔)

11.圬工梁拱劣化

⑴防排水设施失效

⑵混凝土裂缝

⑶混凝土劣化

⑷梁体损伤

⑸钢筋锈蚀

①钢筋混凝土梁竖向、主拉应力方向裂缝宽度≥0.5㎜;

②预应力梁有竖向及主拉应力方向的裂缝

③预应力梁纵向裂缝≥0.3㎜并有发展。

①梁体混凝土局部溃碎及主筋变形、断裂;

②梁体支承部位混凝土局部溃碎;

③保护层脱落,已危及桥下行人及交通安全。

①钢筋混凝土梁主筋严重锈蚀,锈蚀量超过所在截面主筋6%;

②预应力钢筋表面已有锈坑。

①桥面板、主梁、锚具及其封堵渗水并伴有锈迹;

②道砟槽严重积水溢出梁体;

③梁体表面泛白浆;

④拱桥渗水、漏水。

①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0.3~0.5㎜;

②预应力梁纵向裂缝宽度0.2~0.3㎜或封端混凝土开裂;

③混凝土拱圈横、斜向裂缝宽度达0.3㎜,纵向裂缝宽度>0.5㎜;

④框构裂缝宽度>0.5㎜。

①混凝土中性化深度普遍超过25㎜或达钢筋表面;

②碱—集料反应导致沿管道或主筋裂缝;

③混凝土表面大面积粉化。

梁体混凝土有溃碎脱落迹象。

①钢筋混凝土梁沿主筋出现严重纵向裂缝,流出锈水;

②混凝土保护层鼓起,敲击发出空响;

③构造筋锈蚀已有断面缺损;

④预应力管道外露,预应力筋已有浮锈。

①梁体泄水孔附近长期潮湿,泄水管损坏或腐蚀严重;

②道砟槽积水。

①钢筋混凝土梁竖、纵向裂缝宽度0.2~0.3㎜,主拉应力裂缝宽度0.1~0.3㎜,其它裂缝宽度>0.2㎜;

②预应力梁纵向裂缝宽度<0.2㎜;

③混凝土拱圈横、斜向裂缝宽度0.2~0.3㎜,纵向裂缝宽度0.3~0.5㎜;

④框构桥裂缝宽度0.2~0.5㎜。

①中性化深度超过20㎜;

②混凝土表面开始粉化有发展趋势;

③混凝土内部有空洞。

梁体混凝土局部缺损(掉角及少量露筋等)

①构造筋有局部锈蚀或因保护层过薄有外露;

②预应力管道外露但钢筋未锈。

泄水管泄水不畅。

①钢筋混凝土梁竖、纵向裂缝宽度<0.2㎜,主拉应力裂缝宽度<0.1㎜。

②混凝土拱圈横、斜向裂缝宽度<0.2㎜,纵向裂缝宽度<0.3㎜。

①混凝土表面有细微网状裂缝;

②混凝土表面麻面失浆;

③混凝土保护层过薄。

梁体表面偶有锈迹。

⑹横隔板断裂

⑺上拱度异常

⑻梁体不能自由伸缩

⑼道砟厚度不足或超厚

⑽挠度过大

⑾横向振幅超限运行活载作用下

隔板连接断裂达总量1/2及以上,已危及行车安全。

梁端顶紧已造成梁或墩台混凝土溃碎和严重裂缝。

挠度大于《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限值

隔板连接断裂未达总量的1/2。

道砟层厚薄不匀,冲击系数增大,检定承载系数K<1

相邻跨梁端或梁端与桥台顶紧(无支座或就地灌注梁两端未留缝隙者除外)。

①道砟超厚、恒载增大,检定承载系数K<1;

②跨中道砟厚度不足200㎜

挠度大于《桥检规》限值有继续增大趋势。

梁体跨中横向最大振幅超出《桥检规》安全值。

①隔板混凝土裂缝宽度≥0.3㎜;

②联结钢板上后灌混凝土脱落;

跨度大于24m简支梁上拱度超过60㎜;

跨度不大于24m简支梁上拱度超过45㎜

道砟厚度小于250㎜或大于450㎜(框构桥除外)。

挠度大于《桥检规》限值但不发展。

梁体跨中横向最大振幅超出《桥检规》通常值。

①隔板混凝土有裂缝,宽度小于0.3㎜;

②联结钢板处后灌混凝土破碎或起壳。

四、支座劣化等级评定(个)

12.未按规定(包括规格和位置)安装各种支座,均评定为A1级。

13.铸钢支座劣化(变形凹陷:

是指辊轴支座底板)

⑴钢部件裂损或脱焊

⑵钢部件锈蚀、磨损

⑶销钉、锚栓剪断或锚栓松动

⑷牙板挤死、折断或辊轴连杆螺栓剪断

⑸活动支座不活动

⑹位移或转角超限

⑺上下座板与梁底及支承垫石不密贴或垫石劣化

主要部件折断。

变形凹陷≥3㎜。

裂缝深度达10㎜或主要受力部位脱焊。

变形凹陷达1㎜小于3㎜。

①销钉剪断;

②锚栓剪断数量≥50%。

支座不活动。

1位移纵向>5㎜、

横向>2㎜;

②倾斜度超过规定限值。

支承垫石裂损,影响支座受力。

①裂纹深度达5㎜但小于10㎜;

②非主要受力部位脱焊。

①变形凹陷<1㎜;

②锈蚀剥落。

①锚栓剪断数量达25%但小于50%;

②螺杆松动。

①牙板折断;

②辊轴连杆螺栓剪断。

位移纵向≤5㎜、横向≤2㎜。

①缝隙≥2㎜,深度≥支座相应边长25%;

②翻浆、积水。

微裂。

锈蚀。

锚栓剪断<25%、螺帽松动。

牙板挤死。

1㎜≤缝隙<2㎜,深度>50㎜。

14.板式橡胶支座劣化

⑴裂纹

⑵钢板外露或使用年度超限

⑶不均匀臌凸脱胶

⑷超限剪切

⑸支座位置串动或不密贴

裂缝宽度f>2㎜且水平裂缝连续长度达相应边长的50%。

外露长度大于100㎜。

tgα>0.45

串动量大于相应边长25%。

裂缝宽度f>2㎜且水平裂缝连续长度达相应边长的25%,但小于50%。

局部外露。

沿支座一侧外臌长度占相应边长的25%以上。

串动量小于或等于相应边长的25%或有脱空。

1㎜<f≤2㎜且水平裂缝连续长度达相应边长的25%,但小于50%。

使用年度超过20年。

沿支座一侧外臌长度占相应边长的10~25% 

不密贴。

f≤1㎜且水平裂缝连续长度小于相应边长的25%。

沿支座一侧外臌长度小于相应边长的10%。

15.盆式橡胶支座劣化

⑴钢件裂纹

及变形

⑵钢件脱焊

⑶聚四氟乙烯板磨损(外露高度h0)

⑷位移超限

⑸转角超限

⑹锚栓剪断

⑺钢盆锈蚀

盆环开裂

盆环脱焊

h0<0.2㎜

剪断数量达50%。

聚四氟乙烯板滑出不锈钢板达10㎜。

超出设计转角20%以上。

剪断数量达25%且小于50%。

其它部位开裂

非主要受力部位脱焊

0.2㎜≤h0<0.5㎜

聚四氟乙烯板滑出不锈钢板小于10㎜

超出设计转角10%~20%

剪断数量小于25%

支座下翻浆积水。

盆底四角翅起

0.5≤h0<1㎜

超出设计转角小于10%

钢盆锈蚀。

五、墩台劣化等级评定(个,见墩台附图)

16.墩台劣化

⑴从基础发展至墩台身的竖向裂缝

⑵复线墩台中间竖向裂缝

⑶墩台身的竖向裂缝

⑷墩台水平裂缝

⑸支承垫石下竖向裂缝

裂缝有发展(见附图1)

裂缝有发展(见附图2)

裂缝向墩帽或基础有发展(见附图3)

列车作用下裂缝有开合现象(见附图4)

裂缝有发展和开合现象(见附图5)

裂缝无发展(见附图1)

裂缝无发展(见附图2)

裂缝无发展(见附图3)

裂缝无开合现象(见附图4)

裂缝无发展和开合现象(见附图5)

⑹墩顶面裂缝

⑺桥台挡砟墙裂缝

⑻石砌墩台砌体裂缝、松动

⑼石砌墩台砌缝开裂

耳墙式桥台耳墙裂缝长度超过耳墙的1/2或挡砟墙断裂(见附图7)。

裂缝横向贯通并有开合现象

有发展,有开合现象(见附图8~13)。

放射状裂缝(见附图6)。

耳墙式桥台耳墙裂缝长度小于耳墙的1/2或挡砟墙竖向裂缝(见附图7)。

局部松动,开裂横向不贯通也无开合现象。

无发展,也无开合现象(见附图8~13)。

⑽墩台变位(倾斜、滑动、沉陷、冻起)

⑾墩台身内部空隙

⑿墩台身腐蚀剥落

⒀墩台身断裂

⒁基础或承台腐蚀、风化、

剥落、空洞(桩基除外)

变位影响桥上线路轨道几何状态超限或导致支座状态劣化达AA级。

墩台身断裂(水平裂纹环向裂通)。

导致墩台变位,影响行车安全(见附图14~15)。

变位引起梁端顶死或导致支座状态劣化达A1级。

影响墩台正常使用。

大面积腐蚀剥落达墩台身截面积10%以上。

侵入刚性角(见附图14~15)。

变位未造成上述病害。

内部有空隙。

局部腐蚀剥落小于墩台身截面积的10%。

深度>30㎜且面积>0.3㎡,未侵入刚性角(见附图14~15)。

⒂桩基础断裂、腐蚀、缺损

⒃墩台顶横向振幅超限

⒄墩台横向自振频率超限

影响承载能力

列车作用下墩台顶实测最大横向振幅超过《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通常值。

列车作用下墩台顶实测最大横向自振频率不能满足《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规定

墩台劣化等级评定各表中裂缝—指宽度《超过铁路桥隧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表3.5.4规定限值的裂缝。

六、桥渡水文劣化等级评定(有关符号含义见桥渡水文附图)

17.桥下净空、孔径及墩台基础过洪能力劣化

⑴桥下净空不足(座)

⑵桥墩台基础埋置深度不足(个)

⑶河道变迁(包括主槽摆动,流向改变)

劣化程度

净空判别比λha

埋深判别比λH

洪水水位在梁底以上。

λha<0

桥墩台冲至接近基底或局部冲空。

λH≤0.2

①洪水水位接近或平梁底;

②孔径不能通过规定频率的洪水。

0≤λha<0.2

河床冲刷严重,墩台基础埋深严重不足。

0.2<λH<0.6

①导致水流冲向路基而无防护者;

②河道严重淤积、下切以及朔源冲刷。

桥下净空不足,漂浮物通过受阻,出现阻拦现象。

0.2≤λha<0.8

墩台基础埋深不满足规定值。

0.6<λH<1.0

漂浮物通过受阻,但能通过,不需打捞。

0.8≤λha<1.0

式中符号含义及评定方法见《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简称《劣化标准》TB/T2820.7)。

ha’—桥下实际净空高度(m),ha—检规表9.3.2规定之桥下净空高度(m)。

ΔН′、ΔН含义见桥渡水文附图。

18.导治(河调)及防护设施劣化(处)

⑴导治(河调)设施

防护设施

⑵护锥损坏

⑶整孔防护体损坏

⑷墩台局部平面防护体损坏

高程判别比λΔhp

防护体冲毁,出现明显潜流。

防护体冲毁

λΔhp≥0.4

冲毁或未按规定设置

冲毁

局部冲坏,有危及上下游垂裙安全的冲坑。

防护体局部冲坏

0.4>λΔhp>0.2

局部冲坏

局部冲坏,明显下沉。

式中符号含义及评定方法见《劣化标准》(TB/T2820.7)。

Δhp′、Δhp含义见桥渡水文附图。

七、隧道劣化等级评定

19.隧道衬砌裂损及渗漏水劣化(处/米)

⑴衬砌变形或移动

⑵衬砌开裂、错动

⑶衬砌压溃

⑷衬砌渗漏水

山体滑动使衬砌移动、变形、下沉发展迅速,危及行车安全。

开裂或错台长度L>10m,宽度δ>5㎜,且继续发展或拱部开裂呈块状,危及行车安全。

拱顶压溃范围S>3㎡或衬砌掉块最大厚度大于衬砌厚度的1/4,危及行车安全。

水(沙)突然涌入隧道,淹没钢轨,危及行车安全;

电力牵引区段,拱部漏水直接传至接触网。

变形或移动速率V>10㎜/年。

1开裂、错台长度10m≥L≥5m,

宽度δ>5㎜;

②开裂、错台使衬砌呈块状,且有发展。

压溃范围3㎡≥S≥1㎡或有可能掉块。

隧底冒水、拱部滴水成线、严寒地区边墙淌水,翻浆冒泥严重,道床下沉,不能保持轨道几何尺寸,影响正常运行。

变形或移动速率10㎜/年≥V≥3㎜/年,且有新的变形出现。

开裂、错台长度L<5m,

且宽度5㎜≥δ≥3㎜。

压溃范围S<1㎡,剥落块体厚度小于3㎝。

隧道滴水、淌水、渗水及排水不良引起洞内局部道床翻浆冒泥。

有变形,但速率V<3㎜/年。

开裂、错台长度L<5m,且宽度<3㎜或一般龟裂或无发展状态。

压溃范围很小。

漏水使基床状态恶化,钢轨腐蚀,养护周期缩短,继续发展将会升至B级。

20.隧道冻害、衬砌腐蚀劣化(处/米)

⑴隧道冻害

⑵混凝土衬砌厚度不足

⑶混凝土衬砌强度不足

⑷砌块衬砌腐蚀

①冰溜、冰柱、冰锥等不断发展,侵入限界,危及行车安全;

②接触网及电力、通讯、信号架线上挂冰,危及行车安全和洞内作业人员安全;

③道床结冰(丘状冰锥),覆盖轨面,严重影响行车。

因施工缺陷或腐蚀致使衬砌厚度hi/h<0.60,且长度≥5m。

因施工缺陷或腐蚀致使衬砌混凝土强度qi/q<0.65,且长度≥5m;

拱部衬砌有可能掉落大块体(与砌块大小一样)。

冰楔和围岩冰胀的反复作用使衬砌变形、开裂并构成纵横交错的裂缝。

①衬砌厚度hi/h<0.60,且长度<5m。

②衬砌有效厚度0.60≤hi/h<0.75,且长度≥5m。

①衬砌混凝土强度qi/q<0.65,且长度<5m;

②混凝土强度0.65≤qi/q<0.75,且长度≥5m;

①接缝开裂,其深度≥10㎝;

②砌块错落大于1㎝,剥蚀深度≥4㎝。

①冻害致使洞内排水设备破坏;

②冻融使道床翻浆冒泥、轨道几何状态恶化;

③冻害造成衬砌变形、开裂,但未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