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8039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 教案.docx

2901人教版物理质量和密度教案

课题

第七章第一节质量

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

2.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重点

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天平使用方法

难点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教具

演示

铁钉、铁锤、木桌、木凳、托盘天平、彩色挂图等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问:

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

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

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

这样我们可以说:

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

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学生回答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我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用符号:

“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

千克(kg)

(2)其他单位:

吨(t);克(g);毫克(mg)。

(3)进率: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

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

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3)天平的使用

A.盘天平的调节: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观察实物

回顾小学学的重量单位

查看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观察天平构造,对照书本,指出每一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设计

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C.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教师强调:

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

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

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4)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小结:

(在板书中小结)

三.思考与作业

如何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四板书

第七章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

1.什么叫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

国际单位:

千克(kg)

其他单位:

吨(t);克(g);毫克(mg)

进率:

1000进

二.质量测量

1.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

天平

2.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

三.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P103:

1;2

五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二节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执教

教学

目标

1.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知道怎样测量小于天平感量的细小物体的质量

重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

难点

正确使用游码,正确读出游码指示的质量数

教具

演示

托盘天平和砝码、烧杯两个,体积相同的长方木块,铝块,铁块,水。

学生

托盘天平和砝码、烧杯两个,体积相同的长方木块,铝块,铁块,水。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1.什么叫物体的质量?

它的单位是什么?

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利用天平来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回答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明确实验目的:

熟悉使用天平的步骤和规则,学习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观察

(1)让学生说出天平的主要构成部分。

(2)引导学生观察天平的“铭牌”

提问:

铭牌上标的:

“称量”和“感量”是什么意思?

明确:

称量表示天平每次最多允许称的物体质量;感量表示天平能称出的最小质量,天平的感量越小,它的准确度就越高。

(3)引导学生观察标尺的称量范围和标尺上的最小刻度值。

3.明确天平使用方法

(1)提问:

使用天平前首先要对天平进行什么操作?

(调节)

(2)提问:

用天平称物理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哪个盘?

砝码放在哪个盘?

用什么方法取砝码?

4.实验步骤:

(1)先把天平调节平衡

(2)测固体(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把数据填入表1

(3)测液体(水)的质量(把数据填入表2中)

A.测空杯的质量m1

B.把水倒入杯中

观察天平并回答问题

回答

做实验

教学过程设计

C.再称杯和水的总质量m2

D.计算出杯中水的质量m

5.小结本节的知识,及指出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6.问题讨论

(1)将一段1cm长的棉线放在天平的左盘里,能称出它的质量吗?

想一想怎样才能测出这段棉线的质量?

(2)怎样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

(3)容器里盛有质量为1kg的饱满的大米,如果给你一架天平,你能测出容器里大米的粒数大约是多少吗?

说说你的方法。

思考讨论

三.思考与作业

《课课通》

四板书

第二节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和砝码,体积相同的长方木块,铝块,铁块,水,烧杯2个

三.实验步骤《实验书》P16-17

四.实验记录

五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三节密度

执教

教学

目标

1.掌握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重点

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

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教具

演示

天平砝码,木块2个,石块2个,量筒,水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

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

数据如下: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质量/体积(克/厘米3)

木块1

5

10

0.5

木块2

10

20

0.5

石块1

10

4

2.5

石块2

20

8

2.5

(2)分析数据

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C.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

ρ=m/V;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

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分析

练习ρ的写法

练习单位的化法

教学过程设计

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题:

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

已知:

m=1.97t=1.97×103kg;V=0.25m3

求:

ρ

解:

答:

铁块的密度是7.9×103kg/m3

2.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

这说明什么?

(3)公式

的物理意义。

4.巩固练习:

《课课通》

5.小结

计算

与速度的物理意义对比说出密度的物理意义

思考,讨论

完成练习

三.思考与作业

P107:

1

四板书

第三节密度

1.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

“ρ”表示

2.密度公式:

3.密度单位:

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密度物理意义:

ρ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五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四节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2.知道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

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教具

演示

学生

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石块,线细,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1、复习:

什么是物质的密度?

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观察图7-6、图7-7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

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

看样测固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

(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

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

总体积V2

③用V2-V1,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

看书

观察量筒

观察及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3.学生分组实验:

测石块的密度

提问:

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强调:

这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实验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

测盐水的密度

提问:

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指出:

(1)本实验测盐水的质量的方法与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

(2)为了计算方法,盐水的体积应尽量取整数。

学生实验操作。

把两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填入黑板的表格内。

分析数据是否合理。

5.讨论课本:

想想议议

6.小结

学生实验操作

三.思考与作业

本节课课通习题

四板书

第四节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目的:

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原理:

据密度公式:

3.器材:

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2个)石块,细线,水,盐水。

4.步骤:

参书P107

五说明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五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执教

教学

目标

1.会查密度表。

记住水的密度

2.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

演示

运动会奖牌、1卷铝线、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出示:

运动会奖牌、1卷铝线,问怎样知道这块金牌是不是纯金的?

不用尺量,怎样知道这一大卷铝线的长度?

请观察课本图7-8,怎样知道石碑的质量呢?

用前面学过的密度知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密度表

(1)查密度表,知道每种物质密度表示的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2)通过阅读密度表,了解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密度大小规律

2.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质量。

公式:

可算出质量。

其中物质的密度可以查密度表,而体积如果没有直接给出,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出,如果是规则的物体,可用体积公式求出来。

让学生据P108的数据求出石碑的质量。

3.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的体积

公式:

可算出物体的体积。

要得出铝线的长度,可先测出铝的质量,后据

求出体积,再测出铝的半径r,由

算出它的截面积S,由

就可求出这卷铝线的长度。

例:

这卷铝线的质量是5.4kg,横截面积是2mm2,求它的长度。

查密度表

计算石碑质量

计算铝线的长度

教学过程设计

4.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公式:

,只要用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利用这个公式求出这种物质的密度,然后查密度表就可知道这物体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

例:

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

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例题:

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煤油?

分析:

此题是求煤油的质量

所以先求出满瓶水的体积,然后再求出满瓶煤油的质量。

已知:

m=1kg,V水=V煤,ρ水=1000kg/m3,ρ煤油=800kg/m3

求:

m煤油

解:

由公式

可以求出1kg水的体积

答:

学生计算

三.思考与作业

P111:

1;本节课课通

四板书

第五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一.密度表

记住水的密度:

ρ水=1.0×103kg/m3

二.密度知识应用

1.求质量:

2.求体积:

3.鉴别物体:

五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