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8548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docx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

第三单元

1.理清思路,概括段意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一般要按照写景的顺序或作者的游踪来构思,我们可以按照文章段落的构成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并简要概括出每一段的大意,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鉴赏景物,体会情感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重在写景及表达感情。

首先要浏览全文,确定写景的语句,其次分析景物特征,并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3.探明义理,把握意图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并不单纯是为写景,大多都会借写景或游历阐明一定的道理或寄寓明确的写作意图。

阅读文章时,要重点把握体现义理或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也就是作者游览后的心得、感想。

4.概括主旨,明确中心

借助阅读分析,对作者在文中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的思想进行概括。

第8课 兰亭集序

在莺飞草长的季节,兰亭边的小溪,荡漾着诗意的涟漪。

圣地会稽,诗文相遇;暮春之初,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墨香飘逸,竹林葱郁,溪水汩汩,把酒临风,赋彩天地。

只是俯仰之间,一切皆为陈迹,而羲之你,却用诗意书写自己。

风雨凄凄,世相迷离,锦绣河山,胸中耸立。

你拿着毛笔,挥洒泼墨,传世的墨迹——《兰亭集序》,终于赋成,它也成了一代书法家的心迹。

王羲之(303~361),书法家,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善书法,有“书圣”之称。

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

伯父王导,历仕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将入相,官至太傅。

羲之幼时不善于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

朝廷公卿看重王羲之的才气,屡屡召其为官,他都辞谢。

初为秘书郎,后为征西将军庾亮参军,累迁长史、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后与太原王述不和,称病去职,归隐会稽,自适而终。

《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后人评曰: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集会。

集会上,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

之后王羲之将诸位的诗作汇编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的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百姓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

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时代的人,他们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士大夫们不满现状,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

正是在这种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上看似处于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实则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着的追求和留恋。

这种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1.序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文体。

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的著作,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此书。

序言有作者本人写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

“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是为赠序,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

2.骈文

“骈”在古代本为两马并驾之意,后来人们用“骈文”称在魏晋时期产生的一种新文体,也称骈俪文。

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

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

因其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

它在声韵上,讲究韵律和谐;在修辞上,注意藻饰和用典。

3.岁在癸丑

癸丑:

中国传统纪年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0年称“癸丑年”。

(1)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年法”。

(2)帝王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

4.修禊(xì)事也

禊事:

古代习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一种禊祭活动。

5.若合一契

契:

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纪年。

癸丑(ɡuǐchǒu):

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来纪年,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永和”这一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

两种纪年方法一般单用,这里叠用有清晰纪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音韵上的作用。

暮春:

春季的末一个月。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

介词结构后置。

禊(xì):

一种祭礼。

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贤、少、长: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层解 交代修禊事的时间、地点以及与会者。

以为:

“以(之)为”的省略,“之”代指“清流激湍”。

觞:

酒杯。

次:

旁边。

丝竹管弦:

指代音乐。

盛:

繁盛。

一觞一咏:

层解 本层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然后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

段解 本段描述了兰亭集宴的盛况。

然后点染出其优美的自然环境。

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妙处所。

段解 本段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

先用景物作烘托,“天朗气清”,则所见者真;“惠风和畅”,则观景之情至极。

由此说到“仰”“俯”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

①之:

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

俯仰:

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取诸:

从……取得。

诸,兼语词“之于”,“之”代所言内容。

悟言、放浪:

后省略了介词“于”,“于”与其宾语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

悟,通“晤”,面对面。

因:

介词,“依、随着”。

寄:

寄托。

所托:

指所爱好的事物。

放浪:

放纵,无拘束。

形骸:

身体、形体。

趣舍:

取舍。

趣,音qū,

层解 本层引出“死生”这一人生重大的问题。

作者联想到人有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

美丽山水,尽情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修:

形容词,

层解 本层主要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悲痛之慨。

时光流逝,时过境迁,人不可能永远保有美好的记忆,从而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

段解 本段抒发人生感慨。

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感到“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而时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

人总是要死的,不能永远保留那美好的回忆,所以“死生亦大矣”。

语作后置状语。

固:

本来。

一、齐:

意动用法,意为“把……看作一样”“把……看作相等”。

彭殇:

指长寿和短命。

彭,即彭祖,传说曾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之:

层解 表明作者对死生的看法,进一步深入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的思考。

层解 点出作者写作此序的主旨。

随着作者感情变化的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段解 本段交代作序的目的。

人生在变化,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

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一、通假字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趣”通“取”,趋向,取向)

二、古今异义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

今义:

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

今义:

a.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

b.次要的地位。

3.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

今义: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4.俯仰一世

古义:

今义:

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5.或取诸怀抱

古义:

今义:

a.抱在怀里;b.胸前;c.心里存有;d.心胸,打算。

6.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今义:

形容词,文雅;名词,指文化或文人。

答案 1.把……作为。

2.它(曲水)的岸边。

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

3.表凭借,文中是“用来……”的意思。

4.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5.胸怀抱负。

6.这次集会的诗文。

三、一词多义

1.临

2.次

3.致

4.修

5.期

6.之

四、词类活用

1.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名词用作动词)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士。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都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3.不知老之将至(年老之境,形容词用作名词)

4.所以游目骋怀(游,使……纵展。

骋,使……放开。

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数词的意动用法)

6.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五、文言句式

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句:

即“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3.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句:

即“不能于怀喻之”)

4.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句:

即“亦将于斯文有感”)

5.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

即“当其于所遇欣”)

6.仰观宇宙之大(定语后置句:

“宇宙之大”即“大宇宙”)

7.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

“引以为”即“引(之)以(之)为”]

8.映带左右[省略句:

即“映带(于)左右”]

9.悟言一室之内[省略句:

即“悟言(于)一室之内”]

王羲之,将瞬间定格为永恒

谢石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吊诡。

不少声名赫赫的圣君贤相,用尽了一辈子的心血,消耗了整整一生的艰辛,换来了自以为不菲的文治武功,而后人偏偏很难把他们记起。

他们何时走上辉煌的顶点?

何时又跌入自掘的深渊?

乃至他们的尊姓大名,在“是非成败转头空”的铁律中,都如过眼烟云,留不下什么痕迹,结果只能是被无情雨打风吹去。

恰恰相反,在时间的长河中,某些在当时并不起眼的普通士人,却在不经意的瞬间,举重若轻地完成了不可复制的无双伟业,“无意插柳”,一不小心,将瞬间定格为永恒,真正做到了有史必有此业,有史必有斯人。

王羲之偶然书写《兰亭集序》的“永和九年”,谁当皇帝,谁做宰相,发生了什么军国大事,都早已杳如黄鹤,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记起。

但这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已经五十一岁的会稽郡小科长王羲之和当地一群文人雅士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的小型聚会,却被历史铭记下来了。

唯一的原因,就是他这天突来“灵感”,信手书写了一篇324个汉字的短文章。

这篇文章就是至今还无人逾越,享有近两千年“第一行书”盛誉,使他当之无愧的一直稳居“书圣”宝座的《兰亭集序》。

这篇情书并茂的文章历经南北朝的推崇,到了唐代更加是烈火烹油,《兰亭集序》遇到了异代知己李世民。

这位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盖世雄主,本来就集文韬武略于一身,而且尤其对书法情有独钟。

特别对王羲之的字“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不但自己爱不释手,而且还命当时书法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等精心临摹,广为推介。

从此,该书的临摹本都被历代帝皇奉为至宝,各朝书家敬若圭臬。

王羲之能够以一书而独步千古是有他必然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的。

首先,王羲之的思维已经进入了一种“创新”所必需到达的人文精神境界。

其次,王羲之长期的热爱和执着,夯实了书法本身必需的专业功底。

其三,王羲之找到了一个临场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良好平台。

精神的锻造、专业的锤炼,使积蓄相当深厚的王羲之距离产生传世之作只有一步之遥。

如何找到一个“井喷”的突破口,如何得到一个临场最佳发挥的机缘,是可遇不可求的。

真是中国的书法有幸,机会终于降临了。

王羲之去的“兰亭”真是一个天设地造的展示“平台”:

周边的环境是“茂林修竹、清流急湍”的“崇山峻岭”,碰上的时间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暮春三月”;参加的人员“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有着共同语言的高人雅士;嬉玩的游戏又是“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的品酒聊天。

在这样的气氛中,王羲之由“幸可乐也”,到“岂不痛哉”,在深深感悟到“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时,于是一篇情理清新深远、书法遒媚劲健的扛鼎之作便横空出世。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也正因为如此,王羲之本人以后多次的重写,都无论如何达不到这一里程碑似的高峰。

就是这篇里程碑似的文章,正式全面完成了汉字书法仅单单表意到充分表情的巨大跨越。

“闲来临晋帖,兴到读唐诗。

”一篇文章,一幅书法,能够长期地成为整整一个朝代的标志性符号,我们不得不佩服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将瞬间定格为永恒的无穷魅力。

(选自三湘书画院院刊《艺术人生》第三期,有删改)

[鉴赏点评] 人生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一个人有多高的位置、多大的权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给后人留下一些令人回味的精神财富。

王羲之的成就令后人敬仰,他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化作了永恒的美丽。

一、思维建构

请把方框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答案 

乐事 

人生之悲

二、内容把握

本文以淡雅自然的文字,清幽秀美的描写,起伏跌宕的情思,记叙了

    和作者的观感。

其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作者

       ,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

    的思想倾向。

答案 

兰亭集会的盛况 

对死生的看法和高旷的宇宙情怀 

崇尚虚无

1.从文章内容上看,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盛况,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分条概括,并引用原文语句说明)

我的答案:

答案 ①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②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③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畅叙幽情”;④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人间四大美事俱矣)

2.文章的第3段转入议论,议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转而为“痛”的?

我的答案:

答案 

(1)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

(2)作者由“信可乐也”的感受,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忽然感到“老之将至”,因此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

“死生亦大矣”,自然转为“痛”。

3.第3段中结尾说“岂不痛哉”,作者因何而“痛”呢?

我的答案:

答案 

(1)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

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内室清谈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2)“痛”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

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也会很快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3)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

“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的无情的恐惧。

4.第4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我的答案:

答案 

(1)作者先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

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

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

(2)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

(3)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目的:

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集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

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5.“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我的答案:

答案 作者认为不管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

所以活着就要享受乐趣;死后一切皆无。

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东晋名士大多崇尚老庄,大谈玄理,认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在这里也驳斥当时盛行的死生等同的虚妄说法。

王羲之面对美景,先是快乐,继而悲痛,还想到了死亡。

这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

我的观点:

答案 观点一:

这是悲观的。

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则是年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

观点二:

我认为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致消极悲观。

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

观点三:

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作者在良辰美景面前能够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的人生是短暂的,好景是易逝的。

我们不能沉溺于乐事之中,要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下思考,要在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读写能力』

叙事、写景、抒情的有机统一

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

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

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山岭蜿蜒,清流映带。

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

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你目视耳闻的需求。

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

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到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进而产生了哲理的思辨。

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确地驳斥了老庄“齐寿夭,一生死”的生死观,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

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

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向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

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之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

『针对练笔』

运用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手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答:

答案 (示例)四季中,最喜欢的当属秋了,喜欢它的沧桑感。

喜欢一个人带着淡淡的清愁,在夕阳下,徜徉在小树林里,斑驳的阳光落在衰草上,一片片枯黄的叶子像蝴蝶一样轻轻地飘落,还有秋蝉的叫声,秋的况味就这么明朗起来了。

也喜欢陌上花开的春,只是盼春的味道是惆怅的。

初春,土地是无边的荒凉,像一块千疮百孔的褐色的破布把一切生机的东西全裹了进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有那么一株淡淡的近乎鹅黄色的绿从那破了的布洞里钻出来,一点一点地蔓延,蔓延,蔓延成漫天遍地的绿。

其过程是很挣扎的。

秋和春比较起来,秋,是心头的一缕忧伤;春,则是眉间的一抹明媚的惆怅。

『直击高考』

(2016·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

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

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

老人问茂先曰:

“君读书几何?

”茂先曰:

“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

”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

问老人曰:

“何书?

”曰:

“世史也。

”又至一室,藏书愈富。

又问:

“何书?

”老人曰:

“万国志也。

”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

问老人曰:

“何地?

”曰:

“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

”指二犬曰:

“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

茂先爽然自失。

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

“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

”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

甫出,门石忽然自闭。

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

茂先痴

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

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

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

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

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

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

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

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

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

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 ①张茂先:

名华,字茂先。

西晋文学家。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

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

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

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

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答案 C

解析 文中议及“嬴氏焚书史”,只是为了说明世间已无大量六国书籍,同洞山“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形成对比,强调洞山密室藏书之丰富,保存得完整,没有只字遗漏,而非选项C中“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

参考译文

晋代太康年间,张茂先担任建安从事,到洞山游玩。

(他)沿着溪流进入洞山深处(中心),见到一位老人枕着书躺在岩石上,茂先坐下和老人谈论交流。

看老人所枕的书,都是像蝌蚪一样古文字,没有一个字能辨认,茂先觉得很奇怪。

老人问茂先:

“你读了多少书?

”茂先回答:

“我没有读的,是近二十年内的书,假如是二十年以前的书,我本来就已经读完了。

”老人微笑着,拉着茂先的手臂快步走到石壁下面,忽然出现一扇门可以走进石壁,路非常宽,(两人)到了一间精雅的屋舍,里面藏有很多书。

(茂先)问老人:

“这些是什么书?

”(老人)回答:

“这些是世上的历史书。

”又到了一间房屋,里面收藏的书籍更加丰富。

(茂先)又问:

“这些是什么书?

”老人回答:

“是万国志。

”之后到了一间密室,门封得非常牢固,门口有两条黑狗守着,密室上面有题写的篆文“琅嬛福地”。

(茂先)问老人:

“这是什么地方?

”(老人)回答:

“这是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等贮藏的地方)。

”指着两条黑狗说:

“这是痴龙,守在这儿两千年了。

”(老人)打开门恭敬地引请茂先进去。

(茂先)看见的所收藏的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之前以及海外众多国家的事情,大多是他所没有听过的,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之类的书,也全在这里。

茂先感到茫然失落。

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茂先因此停留了两三天才离开,对老人说:

“他日携带干粮再次拜访,观看全部书籍。

”老人笑笑没有说话,送茂先出来。

茂先刚一出来,石门忽然自行关闭。

茂先回头看这个地方,只看见杂草和藤萝围绕岩石生长,石上也被苔藓覆盖,像原来一样没有一点缝隙。

茂先呆呆地长久站立看着,对着岩石拜了两拜后离开。

秦始皇嬴政焚烧书籍,有咸阳烧得正旺的大火(为证)。

这里却有保持完整的书籍,并没有遗漏一个字。

往前推究文字出现之前,结绳记事的内容这里也有记载。

向前看伏羲那时代的事情,已是其后的事情了。

海外有很多有名的国家,它们多如牛毛就像九州里的一颗黑痣。

读过的书有三十车,只是这儿藏书的千万分之一二。

(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