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9189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八年级的语文学习即将结束,一年耕耘,一朝收获。

请拿起你的笔,仔细审题,认真做答,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

祝你旗开得胜!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2)题。

(4分)

商务印书馆今年3月付梓()出版了《草木情缘: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色彩斑澜的植物世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jiǒng()异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风姿,并追朔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厘清文学作品的写实与想像。

(中国社会科学网)

(1)请把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括号内。

(2分)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将词语写在横线上。

(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一提起电影明星赵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

B.“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

”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

C.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态度端正、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

D.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高的白石基上。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③②①④⑤B.①②⑤④③C.①⑤③④②D.③⑤①④②

6.阅读《名人传》片段,回答问题。

(6分)

“……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

……不,我不能忍受下去。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①上面语段中,“我”是,“这种疾病”是指。

《名人传》叙述了三位名人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除了“我”,还有和(4分)

②在《名人传》序中,罗曼·罗兰大声疾呼:

“打开窗子吧!

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

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

(2分)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行万里路,语文在路上:

过零丁洋,感受,”的豪情壮志;漫步赤壁,体会“,”的抑郁。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

(16分)

世上最温暖的花

①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朗,温馨着大地和农人的心。

春天,刚听到布谷鸟的鸣叫,人们就开始不停地忙碌了。

记忆中,母亲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双手染满了棉叶的颜色,衣裤鞋子沾满泥水,全身上下都带着棉田里特有的气息。

②在盛夏的热风中,棉花很快就长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开花时,棉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

棉花的花儿美如蝶翅,颜色不一,红的,白的,娇艳柔嫩。

有趣的是每一朵花的底部都包裹着一个棉桃,初如豌豆,逐日渐长,直至变成一个硕大的桃子形状,那花儿才黯然谢去。

等到了秋天,棉桃绽开,白色的橘瓣一样的果肉呈现眼前时,那才是真正的开花了,是它一生丰厚的积蓄在展示。

③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进棉花地一样。

等大多数花朵全白了,母亲带着我一起去摘棉花。

棉田里,母亲头裹方巾腰系棉兜,一会儿侧身,一会儿弯腰,五根手指同时伸向盛开的花瓣,一捏,就将一朵棉花收进棉兜里。

母亲的神情专注,动作娴熟,腰间的布兜也越来越鼓,看上去宛若幸福的孕妇,通体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④刚摘的棉花是潮湿的,还要在灿烂的晴天暴晒两日。

它们薄薄地摊开来,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门前。

有时候我也会帮忙翻晒,让每一点棉絮都尽情吸收阳光的味道和温暖,棉花的清香也会混合着一股湿漉漉的水汽时不时地撩着鼻翼。

等忙完一阵后,母亲会瞅个时间,忙着弹棉花、套棉被、缝棉衣、做棉鞋。

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掖了又掖,拍了又拍,看着平坦温厚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

⑤母亲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寒冷,留下了温暖。

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温暖而又幸福。

等我有了女儿后,每到冬天女儿都会穿着母亲做的小碎花棉裤棉袄,不罩外衣,中式的棉袄有些溜肩,使女孩子看上去清秀而娇好,一张小脸反而生动起来。

⑥棉花,世上最温暖的花,也是世上唯一拥有阳光气质的花朵。

棉不断,母爱不断,温暖不止。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日,只要有了棉,就有了温暖,就有了热度。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3期

8.文题“世上最温暖的花”有何含义?

(4分)

 

9.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④段加点词语“有了着落”含义的理解。

(3分)

 

10.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做点赏析。

(3分)

 

11.这篇抒情散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请说说文中的“棉花”象征了什么?

(2分)

12.文章最后一段说“棉不断,母爱不断,温暖不止”赞颂了浓浓的母爱。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两句话。

(4分)

母爱是一朵棉花,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母爱是,

;母爱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14分)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

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

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出来。

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②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

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

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

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

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

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④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

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

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

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

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原文有改动)

13.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分)

14.第⑥段划线句子“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作用是什么?

(3分)

 

15.第⑤段加点词语“至少”能否删掉?

为什么?

(3分)

 

16.阅读选文,写出文章是从哪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

(3分)

 

17.文中说“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

”人体的独特性除了用来破案,还具有哪些功能?

(写出一条即可,可以合理想象)(2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8-22题。

(18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

(2)百废具兴具:

(3)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4)薄暮冥冥薄:

1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0.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B.南极潇湘感极而悲者矣

C.浊浪排空而或长烟一空D.不以物喜以中有足乐者

21.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

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

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4分)

迁客骚人的情:

(1分)

古仁人的情:

(1分)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

(2分)

2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

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二)阅读元曲,回答问题。

(4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3.赏析加点的词“聚”和“怒”的表达效果。

(2分)

24.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四、综合性学习(8分)

某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总结的调查材料:

材料一: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二:

西风东进,洋节流行,奉为时尚。

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

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

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

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三:

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

如:

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25.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分)

26.你认为造成材料一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27.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

请发表你的看法。

(4分)

 

五、作文(60分)

28.一个窗台上有一朵小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

一句关心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个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生活中,你每天都可能收到这样的“花”,也可能送给别人这样的“花”。

请你以“我生活中的一朵花”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许抄袭套写。

④正文中如果出现本市(或县)的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

200

400

600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zǐ迥斑斓追溯

2.D

3.B

4.D(“太和殿”和“中和殿”后面逗号应为顿号。

5.A

6.(6分)

①贝多芬;耳聋(失聪);列夫·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

(每空1分)

②2分意到即可。

示例1:

《名人传》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作,表现了他们伟大的心灵。

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鲜花和快乐,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示例2:

面对挫折与困难,贝多芬凭借坚强不屈的精神,扼住命运的咽喉,实现了征服与超越;米开朗琪罗勇敢直面内心无止境的痛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托尔斯泰以其博大而深沉的爱,抚慰着大众的心灵。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自缘身在最高层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瀚海阑干百丈冰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8.棉花“是世上唯一拥有阳光气质的花朵”有热度,能驱走寒冷(2分);棉花也带有暖暖的母爱(2分)

9.“有了着落”是指母亲在冬天来临之前,已经为孩子准备好了棉被与棉衣,不再担心孩子受冻,心里踏实了。

(2分)

10示例1: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棉花吐蕊”比作“云掉进棉花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桃吐蕊的盛大盛景和棉花的洁白、柔软(1分),表达了作者对棉花的喜爱之情(1分)。

示例2: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把云人格化,赋予“云”以人的行为“不小心走失”(1分),表达了作者对棉花的喜爱之情(1分)。

11.象征母爱(2分)

12.示例: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风尘蒙沙的岁月也能清澈澄净;母爱是一盏灯,让你的心灵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14分)

13.(3分)交代说明对象人类个体具有独特性(1分);引出下文(1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4.(3分)举例子(1分),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2分)。

15.(3分)不能删去(1分)。

“至少”是不少于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不少于或超过90%。

去掉之后就变成90%了(1分),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分)。

16.(3分)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长相;指纹;步态;耳朵的形状;心跳。

(答对一点0.5分)

17.(2分)(写出一条即可,可以合理想象)

示例:

一、可以用指纹开门开锁。

二、用脸谱签到。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8-22题。

(18分)

18.(4分,每小题1分)

谪:

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具:

通“俱“,全、都。

微:

没有。

薄:

迫近。

19.(4分,每小题2分)

(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0.(3分D

21.(4分)以物喜以己悲(1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分);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2分)。

22.“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分,答“相同”同样给分)。

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必须分开答“范仲淹”和“欧阳修”,各0.5分,共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1分)

(二)阅读元曲,回答问题。

(4分)

23.“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雄伟气势。

24.这首元曲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8分)

25.洋风在中国风行,成为时尚,但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

(2分)

26.学校教育不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家庭和社会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也不够,青少年不了解传统节日。

(2分)

27.示例一:

应该摒弃。

我们不可沉醉于过洋节,应该大力弘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应该在多元文化的大潮中丢失了自我。

示例二:

应该保留。

我们主张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过自己的节日,但我们也应该接纳、包容西方文化,这样才有利于进步与发展。

(言之成理即可。

看法1分,理由3分)

五、写作(60分)

28.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标准

类别

A内容

B语言

C结构

评分细则

一类卷

(60-54分)

内容具体

中心明确

切合题意

(论点明确

论证充分)

语句通顺

没有语病

条理清楚

段落分明

以56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余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得满分);③具备B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

(53-46分)

内容较具体

中心明确

切合题意

(论点明确

论证比较充分)

语句通顺

偶有语病

条理

较清楚

段落

较分明

以4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余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③具备B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

(45-36分)

内容尚具体

中心较明确

基本符合题意

(论点基本明确

论证比较充分)

语句

较通顺

有少量

语病

条理

较清楚

以4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上述三项条件,获得基准分;②其中B项比较好的,酌情加分;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

(35-28分)

内容较空泛

中心不明确

与题目有些联系

(论点不明确

论证空泛)

语句

不通顺

语病严重

条理

不清楚

以3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另两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兼有上述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

(27-0分)

文不对题

(偏离题目)

文理不通

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