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0194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docx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

第一节农作制的概念、特性与功能

一、农作制的概念

农作制度(FarmingSystem)是指在一个区域或生产经营单位内,自然和人工环境与各类农业生物组成的多种亚系统及其直接关联的产后升级元的稳定统一体。

分析研究农作制的目的在于,通过决策制定、技术组装、经营管理等手段,合理调整农作制内各亚系统、子系统之间及其与产后升级元的关系、各层系统内组分之间的关系,改善农作制总体与各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提髙系统的生产力、增进经济效益、保护并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

在这个定义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农作制的落脚点是区域或农户;不仅只强调自然环境,而且将人工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农作制的主体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系统,不仅视作物或动物为主体的组成,而且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也都作为系统的组成成分;农作制的产出不仅包括农产品,而且环境既是对农作制的投入同时也是一种产出,人类在得到农产品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改善环境;“产后升级元”的边界主要限于加工、流通与交易等;农作制研究,既有宏观上的战略、布局、总体决策性的调整,也涉及微观上的为提高各亚系统和组成成分的功能的有关技术与经营管理措施;农作制的目的是提高生产力、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保护。

环境

自然资源

农业生物

大田作物

非资源性环境

人工植物

园艺作物

饲料作物

人工林草

产后升级元

自然植物

天然牧草

原生林木

X

生活因素

生产条件

社会经技术因素

饲养动物

野生动物

畜禽

鱼类

捕获动物

捕获鱼类

微生物

交易

流通

藏加工

农作制的组成与结构如图8-1所示。

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农作制是一种自然与人工的复合系统,它是生态、经济、技术系统的综合。

它的组成在自然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人工特征。

因此,对农作制的分析研究需要有自然与人工的系统观,避免单纯用自然生态观或人工生态观来处理农作系统的种种问题。

图8-1农作制组成

(资料来源:

引自刘巽浩《农作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二、农作制的特性

系统性

它是由无机与有机、一性生产与二性生产、技术与经济、总系统与亚系统、子系统以及辅系统等组成的相互关联的整体。

一个合理的农作制必须从系统角度进行整体部署,不能头痛医头,也不能一头沉。

宏观性

农作制也即农作系统,是从宏观到微观、从高层次到低层次的一种伞状结构,有髙屋建瓴之势。

一个合理的农作制必须从总体、全局、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促进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也不能把农作制等同于经常变动的年度生产计划。

3■人控性

农作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环境、人工选择并培养的生物的结合,通过人为的决策制定、技术组装与经营管理,达到提高生产力、经济效益与保护资源环境的三重目的。

因此,研究农作制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不能持单纯自然生态观点,甚至认为回归自然就是最髙标准。

综合性

农作制是多目标的,它的组成是多层多元的,它的手段是多方面的(生产、经营、管理),它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多学科、跨学科的。

因此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分清主次、相互配合,将多目标、多成分、多手段、多学科加以综合分析或融会贯通。

持续性

农作制研究,不仅从当前着手,而且从长远着眼。

强调农业生产、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不能因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一个良好的农作制,在它的整体上或主体上总是保持稳定的状态。

在人工调控下,能迅速修复被打破了的不平衡状态,使系统长期处在动态的平衡中。

当然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市场、技术、政策等的变动,农作制要作相应的调整。

区域性

任何农作制必须落脚于一个地区,以该地区的自然与人工环境为前提。

因此,研究农作制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忌一刀切。

引进外地、外国的经验与技术须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防止照搬照抄。

三、农作制的功能

农作制固有的含义、组成、内容、特性、目的,决定了农作制的重要功能。

通过环境改善、生物改良、决策制定、技术组装与经营管理体现农作制的下列作用。

1.协调功能

协调环境与生物及其产后升级元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与农业生物内部的关系以提高系统效率。

一方面,要使农业生物尽量与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适应,也使环境建设尽量满足农业生物的要求。

不仅农业生物要与各种环境相适应,而且要与加工、流通、市场等环节相适应,从而调整结构增进系统的功能。

随着进人WTO与全球化的进程,农作制的开放度将更加扩大。

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农作制的统筹协调功能。

另一方面,要协调好环境、生物内部的关系。

首先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是农业生物生存的基础,但是,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总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为了满足农业生物不断增长的需要,就要不断地改善自然环境并建设良好的人工环境。

其次是要协调好农业生物间的关系。

包括农牧、农林、林牧的关系以及农、林、牧内部不同生物间的关系。

总之,要协调好环境与农业生物间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的种种关系,以增进系统的效率,这是农作制最根本的功能。

整体部署功能

宏观上,农作制要为一个地区或单位农业(农林牧)总体、长远、持续而稳定发展奠定决策基础。

由于农作制的系统性、宏观性的特征,决定了它在迎接WT◦与经济全球化、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全局性部署、农业区划与规划、农牧结合、农工贸结合、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当我们了解该地农作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时,就可以对农业发展全局做到指挥若定,临阵不乱。

当我们知道哪里是干旱荒漠地区或者半干旱干草原地区时,就不会劳民伤财地到那里去植树造林。

微观上,为一个农户制订年度生产计划或调整结构提供宏观角度的考虑。

与中长期宏观战略不同,农户的年度生产计划受市场影响大,变动性也大。

但在农户调整结构时充分考虑到该地农作制的制约,这对正确决策并避免犯随波逐流的错误是有很大好处的。

组装功能

对一个农作制的分析、研究、设计,就是将各种生物组装成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生物结构,将环境、生物、技术、政策、市场、投人等多种因素组装成一个功能良好的系统。

选优促优功能

在自然界里,通过长期的遗传变异、优胜劣汰,选择出优势物种及其自然生态系统。

但由于缺乏人工的投入、建设、技术、政策等,这种自然选择十分缓慢。

而人们在分析农作制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的主动干预(投入、技术、政策等),不仅可以选出最优或较优的战略部署、技术、政策或对策等,而且可以使系统向更高层次发展,以提高其生产力、经济力和生态力。

四、中国农作制特征

与欧美不同,中国农作制具有髙度的复杂性与特色。

总体上,21世纪初中国农业仍处在传统农作制阶段,部分较发达地区正在由传统农作制向现代农作制过渡。

其主要特点是:

传统的小家庭自给分散经营是运行农作制的主体。

中国人多地少,户均耕地少,地块小而分散,人畜力仍占相当比重,自给性强,商品率低。

当前体制上实行的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对土地无所有权,有经营权。

每户平均经营耕地4000〜4667m2,如此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在世界上也是极少见的,它限制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研究中国的农作制也要从这一现实出发。

农作制的集约性。

由于人多地少、小农经营,致使土地生产率高而劳动生产率低是中国农作制的最大特点。

表现为精耕细作的传统与高投人高产出的农业系统特征:

单位面积产量髙,土地利用率高,复种指数高,间套复种多,农牧结合多,多种经营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与此同时,投人多,施肥多,灌溉多,耕作管理多。

因之,髙投入高产出是中国的农业系统特征。

农作制的基本内容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

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也是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

另一方面,农与牧(渔)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牢不可分。

相对地说,林业比重小,林与农、牧多呈分离状态,只有农田防护林对农田有某种保护作用。

除农牧林外,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小型家庭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二三产业等多种经营也是中国农作制的一个特色。

种植业亚系统是农作系统的主体。

自古以来,中国是以农为主以粮为主。

汉民族以及长城以南的其他少数民族都是农耕文化的耕耘者。

许多北方的草原民族融人中华大家庭后也纷纷下马务农。

近年来,尽管牧渔业与二三产业有较大发展,但种植业仍是基础与主体。

2008年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有41%来自第一产业(农业),49%来自二三产业。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在2008年的农业总产值中,农(种植业)、林、牧和渔各占50%、4%、37%和9%,而农民的收入中,分别占73%、3.5%、20.5%与3%。

可见,种植业仍是农业的大头。

在种植业中,粮食仍是不可动摇的主体,它占有最多的耕地面积和劳力。

在全国平均人均不到400kg粮食占有量的情况下,粮食将始终是中国农业的中心问题。

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蔬菜、果品、饲料等高价值作物也是必然的选择。

农牧结合是中国农作制的重要内容。

中国有牧区面积3.6亿km2,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7%,其中草原面积2.8亿km2,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质量差,退化严重,生产力甚低。

中国的畜牧业主体在农区。

历来中国农区的农民在农耕的同时普遍有养畜(禽)的传统。

作为一种家庭副业,利用农副产品(糠麸、豆粕、秸秆、青菜、野草以及部分谷物)作为畜禽的伺料,或者在种植制度中插入饲料谷物与绿色青伺料,又利用役畜作为动力,利用畜禽的排出物作为肥料,实行农牧结合。

近年来,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传统的家家户户的模式已逐渐向现代专业养畜方式转变,但这种农牧(渔)结合的方式仍在村乡范围内进行。

在中国当前这种小农经济的体制下,农牧的紧密结合可充分利用资源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是农产品增值普遍适用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今后农作制改革过程中,它将是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生态保护制度是农作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农作制的定义可见,它是客观环境与农业生物的有机统一。

农作制的研究不仅涉及生物,而且涉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中国的农业生物所处的环境有两大特点。

一是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均水土资源相对紧缺,旱涝、水土流失、沙化等生态问题较为严重。

二是人工创造的环境条件(如良田、良种、良法、灌溉、肥料、机械、资金、技术、政策、市场等)对弥补自然的不足与提高农作制的生产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提髙农作制的系统生产力,必须积极保护和改善自然与人工环境条件,并将此作为农作制研究的有机组成。

一方面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另一方面在自然资源环境基础之上,增加资金、技术、政策的投人,努力改善或改造资源环境,使之与农业生物高产优质髙效相适应。

二者缺一不可,既不能只顾产量与收入而破坏自然资源环境,影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要持单纯自然生态观点而排斥必需的人工投入。

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是中国农作制的主要目标。

农作制的目标是提高系统的生产力、经济力和生态力。

其中,经济力是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中国条件下,通过农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改善来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是农作制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农业、农民、农村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农作制的研究要围绕这一中心任务而展开,例如:

调整地区或农户的农作制及其农牧亚系统的结构并改善其功能,以提高货币的流通量与效率;扩大规模、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努力发展二三产业,将传统型小农农作制转变为现代型商品农作制,以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

第二节种植制度

从农作制的概念、组成、特点以及功能来看,农作制是包含农业生产系统、环境保护系统和资源利用系统的一门系统科学。

合理的农作制度必须以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复种、间作、套种和轮作等)为核心,以土壤管理制度(土壤耕作、施肥、排灌和防除杂草等)为保证,以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资源为原则,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为目标。

一、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原则

(一)种植制度的概念与意义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包括种什么作物,各种多少,种在哪里,即作物的布局;作物在耕地上一年种一茬还是几茬,以及哪一个生长季节或哪一年不种,即复种或休闲;种植作物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即单作、间作、混作和套作;不同生长季节或不同年份作物的种植顺序如何安排,即轮作或连作。

一个合理的种植制度,应该体现当地生产条件下农作物种植的优化方案。

它应该兼顾到以下方面:

能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能持续增产稳产并提高经济效益;能培肥地力,保护资源,维持农田生态平衡;能协调国家、地方和农户之间对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能促进畜牧业以及林、渔、副等业的全面发展;能协调种植业内部各种作物的关系,如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关系、夏粮与秋粮的关系、主粮与辅助粮的关系、饲料绿肥作物的安排等。

在生产实际中,上述各个方面不可能都同时得到满足,但应该存在一个相对较优的方案,这一方案就是合理的种植制度。

(二)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原则

1.合理利用种植业资琢,提高光能利用率

种植业资源的基本特性与合理利用。

资源的有限性及经济利用。

无论自然资源或是社会资源,在一定时限或一定地域内均存在数量上的上限,降水、光、热等气候资源也不例外。

因此,合理的种植制度在资源利用上应充分而经济有效,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

在具有多种可能选择的措施中,尽可能采取耗资较少的措施,或采用开发当地数量充裕资源的措施,以发挥资源的生产优势。

自然资源的可更新性与合理利用。

农业中的生物种群,通过生长、发育、繁殖年复一年地自我更新,土壤中的有机肥、矿质营养等资源也借助生物循环,循环往复地更新得以长期使用。

气候资源年际变化大,但仍可年年持续供应,永续利用,属可更新资源。

人力、畜力也属可更新资源范畴。

然而,农业资源的可更新性不是必然的,只有在合理利用下,在资源可供开发的潜力范围内,才能保持生物、土地、气候等资源的可更新性,超过其潜力范围的利用,会适得其反,资源的可更新性就会丧失。

因此,合理种植制度一定要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协调好农、林、牧、渔之间的关系,不宜农耕的土地应退耕还林、还牧,以增强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为农业生产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社会资源的可贮藏性与有效利用。

投人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机具、塑料制品、化石燃料,以及附属于工业原料的生产资料等物化的社会资源,不能循环往复长期使用,是不可更新资源,但却具有贮藏性能。

这类资源的大量使用,不仅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会加剧资源的消耗,导致某些资源的枯竭。

对这类资源应选择最佳时期和数量,做到有效利用。

提高光能利用率。

生产上作物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是很低的,一般只有0.1%〜1.0%,与理论值5%左右相比,存在着巨大潜力。

在南方地区,采用麦一稻一稻三熟制,年产量15000kg/hm2,光能利用率也只有2.8%,若光能利用率达5%,在四川攀枝花市,水稻产量可达42000kg/hm2,小麦产量可达30000kg/hm2,可见提高光能利用率对提髙作物产量潜力巨大。

在生产上提高光能利用率应从改良品种和改善环境两方面考虑。

提高土地利用率。

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建立合理农作制度的基本原则。

用地过程中地力的损耗主要有以下原因:

作物产品输出带走土壤营养物质;土壤耕作促进有机质的消耗;土壤侵蚀严重损坏地力。

通过作物自身的养地机制和人类的农事活动,可以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途径有:

增加投人,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单位播种面积产量;实行多熟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因地种植,合理作物布局;保护耕地,维持土地的持续生产能力。

2.协鐧社会需要,提高经济效簋

种植制度是全面组织作物生产的宏观战略措施。

种植制度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到作物生产自身的效益,而且对整个农作制甚至区域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

因此,在制定种植制度时,应综合分析社会各方面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确立与资源相适宜的种植业生产方案,尽可能实现作物生产的全面、持续增产增效,同时为养殖业等后续生产部门发展奠定基础。

要按照资源类型及分布,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使农田、森林、草地、水面占有比例得当,以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合理配置作物,实行合理轮作、间作、套种以及复种等,避免农作物单一种植,减少作物生产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二、作物布局

(―)作物布局的概念和意义

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实际上就是安排作物种植的种类、面积、比例和配置地点的一种作物生产部署。

因此,作物布局是解决种什么、种多少和种在哪里的问题。

作物布局中的作物,通常是指大田种植的作物,主要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绿肥作物等,有时也包括蔬菜、果树等。

作物布局所指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大到一个国家、省、地区、县,也可以小到一个自然村、一个农户;时间上可长可短,可以长到5年、10年等的作物布局规划,短到一年或一个生长季节的作物安排。

作物布局既可指作物类型的布局,如粮食作物布局、经济作物布局、绿肥伺料作物布局等;也可以指具体作物、品种,甚至于秧田的布局。

在我国南方多熟制地区,同一块土地上一年要种植二熟或二熟以上的作物,这样不仅在同一生长季节中,有不同作物合理布局,而且在不同生长季节之间,上下茬作物同样有一个合理布局的问题。

因此,在一年多熟地区,作物布局实际上还包括了连接上下季的熟制布局。

合理的作物布局应该综合平衡天、地、人、作物、畜禽、市场、价格、政策、交通和社会等各种因素。

根据需要和可能条件,瞻前顾后、统筹兼顾。

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合理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与社会资源,以最小的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物布局是整个农业生产和种植制度的中心环节。

它关系到作物的增产稳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多种经营、农林牧结合、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等农业整体发展的战略,同时也是农业区划,特别是种植业区划的主要依据和组成部分。

(二}决定作物布局的因素

决定作物布局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水平。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是基础。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是指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某地实际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程度,简单地说就是作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程度。

作物起源于野生植物,在其长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逐步获得了对周围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因此,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是系统发育的结果,具有很高的遗传力。

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包括温、光、水、气、土壤等,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实际上是对这些因素的适应程度。

适应性好,说明能种植某作物和可能获得较髙产量和效益;适应性差,说明种植的可能性小,或勉强种植,则产量低,效益差。

生态适应性较广的作物分布较广,种植的面积可能较大;生态适应性较差的作物分布较窄。

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多,作物布局的调整余地大,选择途径多;生态条件较差的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少,作物布局的调整余地小。

在制定作物布局时,要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以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克服资源劣势,扬长避短。

“顺天时,量地力,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

农产品的社会需求是导向。

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又是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自给性的需求,即直接用于生产者吃穿用等的需要;二是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农产品的社会需求状况和发展变化,制约作物布局类型,引导作物布局的发展方向。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作物生产的商品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市场对作物布局的制约和导向作用也愈加突出。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保障。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可以改善作物的生产条件如水利、肥料、劳力和农机具等,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解决能不能种植某一作物的问题。

同时,也为作物的全面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解决能否种好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作物布局调整时,必须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状况。

作物生态适应性、社会需求、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对作物布局的影响各具特色,同时彼此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自然状态下不能种植某作物的地区和季节,通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投入,可使种植该种作物成为可能。

社会对某种产品需求迫切性的增加,也会促进社会经济向该方面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的投入,从而促进该作物面积扩大、增加产品数量和改善质量。

(三)作物布局的步骤与内容

明确对产品的需求。

包括作物产品的自给性需求与商品性需求。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自给性需求部分可以根据本地历年经验和人口、经济发展等变化来加以测算,其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而可预测性比较大;而商品性需求的部分,主要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往往难以预测,因此需要了解市场价格、对外贸易、交通、加工、贮藏以及农村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査明作物生产环境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有:

热量条件,如>10°C的积温、年间最低最高温度等;水分条件,如年降水量及其分布、其他水源状况等;光照条件,如全年辐射量、日照时数及其分布等;地形地貌,如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土地条件,如面积、类型、利用状况、人地比等;土壤条件,如土壤类型、质地、肥力、酸碱性等;植被,如乔木、灌木、草等;灾害,如旱、涝、病虫害等。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

肥料条件,如肥料种类、数量、质量、施肥水平等;机械条件,如拖拉机、排灌机具、播种收获机械等;能源条件,如燃油、电力等;科技条件,如技术推广网络、病虫测报与防治能力等;以及人口、劳动力、文化水平、市场、价格、政策等。

确定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这是作物布局的难点和关键。

研究作物生态适应性的方法有:

作物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的平行分析法,地理播种法,地区间产量与产量变异系数比较法,产量、生长发育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生产力分析法等。

通过研究,区分出各种作物生态适应性的程度。

作物配置的确定。

在确定作物生态适应性的基础上,可以划分作物的生态区,从光、热、水、土等自然生态角度区分作物的生态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与不适宜区。

作物的生态区划是作物布局的内容之一,它提供了自然规律方面的可能范围。

另外,为了生产应用的目的,单纯从自然角度划分或选择适生地是不够的,必须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条件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作物的生态经济区划或适宜种植地区的选择。

这就要在光热水土的基础上考虑水利、肥料、劳力、交通、工业等条件。

在单一的各个作物适宜区与适生地选择的基础上,确定各种作物间的比例数量关系。

包括:

①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②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比例;③春夏收作物与秋收作物的比例;④主导作物和辅助作物的比例;⑤禾谷类与豆类的比例。

在确定作物结构(同时考虑到复种、轮作和种植方式)后,进一步要把它配置到各种类型土地上去,即拟定种植区划,在较小规模上(如农户)则直接进行作物在各块土地上的配置。

为此,按照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原则,尽可能把相适应相类似的作物划在一个种植区,划出作物现状分布图与计划(或远景)分布图。

可行性鉴定和生产资料的确保。

作物布局的可行性鉴定包括以下内容;是否能满足各方面需要;自然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利用和保护;经济效益是否合理;土壤肥力、肥料、水、资金、劳力是否基本平衡;加工贮藏、市场、贸易、交通等是否可行;科学技术、生产者素质是否可行;是否促进了农林牧、农工商的综合发展等。

如果鉴定的结果表明方案切实可行,那么作物布局的过程就已完成。

但是,为了确保作物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