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0280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

二级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

A.总需求

B.商品需求

C.投资品需求

D.消费品需求

【答案】A,(基础P19)

【解析】所谓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

27、()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A.劳动法的体系

B.劳动法的渊源

C.劳动法的原则

D.劳动法的内容

【答案】A,(基础P36)

【解析】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8、( )不属于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

A.战略分解

B.实际成效

C.绩效评价

D.战略评价标准

【答案】A,(基础P61)

【解析】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

战略评价标准、实际成效、绩效评价。

29、( )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每个成员的特征。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D,(基础P103)

【解析】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的每个成员的特质。

30、( )是人通过自己的社会性的生命活动,形成或获得的全部属性的总和,亦即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

A.人的本性

B.人的社会属性

C.人的特征

D.人的自然属性

【答案】A,(基础P137)

【解析】人性,即人的本性,是人通过自己的社会性的生命活动,形成或获得的全部属性的总和,亦即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

31、在企业生产过程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中,( )是能动主体。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劳动环境

【答案】A,(基础P184)

【解析】企业生产过程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如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环境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系统,其中劳动者是能动主体。

32、关于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

A.在逻辑上,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B.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相同的

C.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包含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

D.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包括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

【答案】B,P1

【解析】组织理论和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不等的,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所以B错误。

33、(  )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管理系统。

A.矩阵制

B.超事业部制

C.事业部制

D.模拟分权制

【答案】A,P5

【解析】矩阵制组织形式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管理系统。

这是一种横、纵两套系统交叉形成的复合组织结构组织。

34、在行业处于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会采取(  )。

A.增大数量战略

B.扩大地区战略

C.纵向整合战略

D.多种经营战略

【答案】A,P23

【解析】增大数量战略是在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只需采用简单的结构或形式。

扩大地区战略是在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纵向整合战略是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

多种经营战略是在行业进入成熟期。

35、改变某个科室的职能或新设一个职位属于( )的组织结构变革。

A.改良式

B.渐进式

C.计划式

D.爆破式

【答案】A,P27

【解析】改良式变革,即日常的小改小革,修修补补。

如局部改变某个科室的职能,新设一个职位等。

是企业中常用的方式。

36、( )是指通过充实岗位的工作内容,增加岗位技术技能含量,使岗位工作变得多样化。

A.工作满负荷

B.工作扩大化

C.工作丰富化

D.岗位的轮换

【答案】C,P35

【解析】工作丰富化是指在岗位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充实工作内容,增加岗位的技术和技能的含量,使岗位的工作更加多样化、充实化,消除因从事单调乏味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倦情绪,从心理、生理上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

 

37、人员培训开发计划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

A.培训的目标

B.培训费用的预算

C.培训的内容

D.培训人员的激励

【答案】D,P47

【解析】人员培训开发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

受训人员的数量、培训的目标、培训的方式方法、培训的内容、培训费用的预算等。

 

38、关于人力资源预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源预测能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B.动态的组织条件下,人力资源预测非常必要

C.静态的组织条件下,人力资源预测并非必要

D.人力资源预测不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答案】D,P56

【解析】人力资源预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之一是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所以选项D错误。

39、关于人力资源预测方法的论述,不正确的( )。

A.趋势外推法最为简单,其自变量只有一个

B.经济计量模型法不需要考虑自变量之间的影响

C.马尔可夫法可以进行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

D.马尔可夫法可以进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

【答案】B,P61--71

【解析】经济计量模型法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且考虑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所以B错误。

不需要考虑自变量之间的影响的是回归分析法。

40、( )可以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A.定员定额法

B.灰色预测模型

C.岗位分析法

D.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答案】D,P89--92

【解析】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人力资源信息库、管理人员接替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

41、销售工作要求执行者能说会道,秘书工作要求执行者细致周到。

这体现了员工素质测评的(  )原理。

A.个体差异

B.工作差异

C.人岗匹配

D.环境差异

【答案】B,P109

【解析】员工测评的另一个假设是:

不同的职位具有差异性。

首先是工作任务的差异,也就是工作内容的差异。

故选B。

42、面试评分中的量化往往是( )。

A.一次量化

B.二次量化

C.类别量化

D.模糊量化

【答案】A,P121

【解析】当一作为基数词解释时,一次量化是指素质测评的量化过程可以一次完成。

例如,面试评分中的量化往往是一次量化,面试的结果直接由主试的评分相加平均得到。

43、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将教育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最高层是(  )。

A.理解

B.应用

C.评价

D.分析

【答案】C,P119--120

【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认知目标分类学”,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即:

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最高层次)。

44、以昨天的记忆代替整个测评时期的全部表现,这属于员工素质测评的(  )。

A.晕轮效应

B.感情效应

C.近因误差

D.离散误差

【答案】C,P131

【解析】近因误差是由于测评人员对被测对象近期印象深刻、记忆清楚,而对远期表现印象模糊、记忆不清。

因此,以近期的记忆代替整个测评时期的全部实际表现,导致产生测评结果的误差。

45、(  )的阅卷方式是笔试测验的必然趋势。

A.统一化与针对性

B.多样化与针对性

C.统一化与普适性

D.多样化与普适性

【答案】B,P146

【解析】多样化和针对性的阅卷方式是笔试测验的必然趋势。

46、(  )是当前人员招聘面试发展的主流。

A.结构化面试

B.单独面试

C.非结构化面试

D.一次性面试

【答案】A,P151

【解析】面试的发展趋势主要有:

(1)面试形式丰富多样;

(2)结构化面试成为面试的主流;(3)提问的弹性化;(4)面试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5)面试考官的专业化;(6)面试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47、面试考官过分强调应聘者的不利因素,以致不能全面了解应聘者,这属于面试考官偏见中的(  )。

A.第一印象

B.对比效应

C.晕轮效应

D.感情效应

【答案】C,P159

【解析】晕轮效应,就是以点代面,从某一优点或缺陷出发去评价应聘者其他方面。

如过分强调应聘者的不利因素,以致不能全面了解这个人。

48、“你好像不太适合我们这里的工作,你看呢?

”属于(  )面试问题。

A.压力性

B.知识性

C.思维性

D.经验性

【答案】A,P164

【解析】压力性问题将应聘者置于一个充满压力的情境中,观察其反应,以对其稳定性、应变能力等进行考察。

如“你好像不太适合我们这里的工作,你看呢?

”“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

”等。

49、企业员工的劳动活动按照工作性质进行区分,不包括(  )劳动。

A.工艺性

B.技术性

C.辅助性

D.重复性

【答案】D,P193

【解析】按照企业员工的性质将其劳动活动分为:

工艺性劳动、辅助性劳动、技术和管理性劳动。

50、企业员工培训规划的基础是( )。

A.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B.培训需求分析

C.企业薪酬管理体系

D.组织结构分析

【答案】B,P211

【解析】员工培训规划是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根据企业各种培训资源的配置情况,对培训相关一系列工作做出的统一安排。

51、( )不是企业年度培训计划的组成部分。

A.目录模块

B.需求分析模块

C.计划概要模块

D.主体计划模块

【答案】B,P222

【解析】年度培训计划主要有:

封面模块、目录模块、计划概要模块、主体计划模块、附录模块五大模块。

52、科学有效的培训管理,需要在培训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控制中体现(  )的指导思想。

A.经济、高效

B.计划、有序

C.经济、适用

D.实用、有序

【答案】A,P233

【解析】实施科学有效的培训管理,就是要合理地确定职责,在培训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控制中体现经济高效的指导思想。

53、在企业成熟期,企业培训课程设计应以(  )为重点。

A.建设企业文化

B.提高创业者的营销公关能力

C.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D.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和技能

 

【答案】A,P238

【解析】成熟期应集中力量建设企业文化,将企业长期发展所必需的观念、规则和态度传播到每名员工中去,并提升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对企业的归属感。

选项B是创业初期重点,选项C、D是发展期重点。

54、岗位指南的优点不包括(  )。

A.重点突出

B.使用简易

C.精细深入

D.记忆方便

【答案】C,P256

【解析】岗位指南是对最常用最关键的任务的描述。

它具有重点突出、使用简易、查阅快捷、记忆方便等优点。

55、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应侧重于培养()。

A.经营理念

B.沟通技巧

C.专业知识

D.工作方法

【答案】A,P261、265

【解析】高层管理者培训的目的是培养经营理念、服务意识、战略规划能力…等,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应侧重分析与决策能力、计划与组织实施能力、思维方式与价值观。

选项B是中层管理者侧重培养的,选项C、D是基层管理者侧重培养的。

56、在进行管理人员培训需求分析时,工作任务分析的内容是(  )。

A.要求做到什么

B.实际做到什么

C.不应该做什么

D.应该做到什么

【答案】D,P264

【解析】管理人员培训需求分析,可围绕战略与环境分析(要求做到什么?

)、工作与任务分析(应该做到什么?

)、以及人员与绩效分析(实际做到什么?

 

57、编制管理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应坚持以(  )为中心。

A.服务培训对象

B.培训需求分析

C.确定培训目标

D.培训实施和效果评估

【答案】A,P266

【解析】管理人员培训开发计划的编制应坚持以“服务培训对象”为中心,以“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实施和效果评估”为基本点。

58、(  )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培训效果评估。

A.反应评估

B.学习评估

C.行为评估

D.结果评估

【答案】A,P292

【解析】反应评估是第一级评估,这个层面的评估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

59、对管理性组织和服务性组织的考评,一般不宜采用的指标是(  )。

A.工作方式

B.工作产出

C.组织气氛

D.工作效率

【答案】B,P319

【解析】对管理性组织和服务性组织,一般不会有客观的物质性成果的产出,因此考评中主要考评其整体素质、工作效率、出勤率、工作方式、组织的气氛等。

60、一般而言,(  )不是绩效考评指标的来源。

A.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

B.绩效短板与不足

C.组织战略与经营规划

D.员工薪酬福利水平

【答案】D,P324

【解析】一般而言,绩效考评指标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组织战略与经营规划;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绩效短板与不足。

61、绩效考评量表不包括(  )。

A.比率量表

B.等距量表

C.等级量表

D.差异量表

【答案】D,P334

【解析】从实验心理学和测量学的角度看,按照测量水平的不同,考评量表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名称(类别)量表、等级(位次)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62、设定KPI和指标值时,一般不会选择(  )作为参考标杆。

A.本地区中等水平的企业

B.国内领先地位的最优企业

C.本行业领先的最佳企业

D.世界领先地位的顶尖企业

【答案】A,P340

【解析】

在KPI指标和指标值的设定上,可以选择的参考企业至少存在三种情况:

一是本行业领先的最佳企业;

二是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最优企业;

三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顶尖企业。

63、当绩效指标的跟踪和监控耗时过多时,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A.缩短跟踪和监控的时间

B.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

C.设置更为精细的跟踪指标

D.由跟踪“正确率”指标转为跟踪“错误率”指标

【答案】D,P346

【解析】表4-9。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中:

对绩效指标的跟踪和监控耗时过多时,跟踪“正确率”比较困难,但可以跟踪“错误率”。

64、考量员工个人特质的效标属于(  )。

A.行为性效标

B.特征性效标

C.结果性效标

D.品质性效标

【答案】B,P359

【解析】根据内容的不同,效标可以分为特征性效标、行为性效标、结果性效标,其中,特征性效标即考量员工是怎样的一个人,侧重点是员工的个人特质。

65、绩效考评偏误中的(  ),容易增加工作压力,降低工作满意度,不利于调动业务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A.苛严误差

B.集中趋势

C.宽厚误差

D.晕轮误差

【答案】A,P363

【解析】

考评结果过于苛刻,对组织来说,容易造成紧张的组织氛围;对个体来说,容易增加工作压力,涣散员工的士气和斗志,降低工作满意度,不利于调动业务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6、因考评者主观因素造成的各种偏见,不包括

( )。

A.晕轮误差

B.自我中心效应

C.分布误差

D.评价标准误差

【答案】D,P365

【解析】图4-5。

评价标准的不明确是影响考评结果的客观原因。

其他的均为主观偏见造成的。

67、( )是基于胜任特征的考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更全面。

A.平衡计分卡

B.行为定位法

C.评价中心法

D.360度考评

【答案】D,P373

【解析】360度考评是基于胜任特征的一种考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考评结果更加全面、深刻。

68、(  )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

A.薪酬

B.工资

C.福利

D.奖金

【答案】A,P394

【解析】薪酬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包括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企业补充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

69、薪酬管理包括薪酬体系设计和(  )两个方面。

A.薪酬结构管理

B.薪酬日常管理

C.薪酬制度管理

D.薪酬预算管理

【答案】B,P397

【解析】薪酬管理包括薪酬体系设计、薪酬日常管理两个方面。

薪酬体系设计主要是薪酬水平设计、薪酬结构设计和薪酬构成设计;薪酬日常管理是由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组成的循环。

70、可以用工资总额占(  )的合理比重来推算合理的工资总额。

A.附加值

B.人工成本

C.营业额

D.福利总额

【答案】A,P398

【解析】计算合理的工资总额,可以采用工资总额与销售额的方法推算合理的工资总额,或采用盈亏平衡点方法推算合理的工资总额,还可以采用工资总额占附加值比例的方法来推算合理的工资总额。

71、企业要采取薪酬领先策略,薪酬水平要定在市场薪酬水平的(  )。

A.15到30分位

B.50分位

C.45分位

D.75甚至90分位

【答案】D,P403

【解析】市场领先策略,企业的薪酬水平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向75分位甚至90分位看齐。

72、某企业属于新兴行业,宜采用(  )的方式进行薪酬调查。

A.调查问卷

B.企业之间相互调查

C.委托中介机构

D.采集社会公开信息

【答案】C,P410

【解析】委托调查是指委托商业性、专业性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进行调查。

尤其是当企业需要确定薪酬水平的岗位难以在类似企业中找到对等的岗位时,或者该企业属于新兴行业时。

73、相比较而言,简单易行的市场薪酬调查方法是

()。

A.电话调查

B.面谈调查

C.文献收集

D.趋势分析

【答案】C,P418

【解析】文献收集法是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薪酬调查方法。

74、( )是以事为标准,事在人先,以事择人。

A.人员分类

B.职级分组

C.岗位分类

D.品位分类

【答案】C,P429

【解析】岗位分类以事为标准,事在人先,以事择人;而品位分类则以人为标准,人在事先,以人择事。

75、一般而言,(  )不属于团队薪酬的组成部分。

A.员工福利

B.激励性薪酬

C.基本薪酬

D.绩效认可奖励

【答案】A,P453

【解析】在团队薪酬制度中,主要有这样几种组成要素:

基本薪酬(主要形式)、激励性薪酬(金额需足够大)、绩效认可奖励。

76、从广义上讲,(  )是指医疗保障体系中除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其他所有医疗保险形式。

A.短期医疗保险

B.补充医疗保险

C.长期医疗保险

D.特殊医疗保险

【答案】B,P493

【解析】补充医疗保险从广义上讲,是指医疗保障体系中除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其他所有医疗保险形式。

77、关于劳动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B.劳动关系就是指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D.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属性

【答案】B,P499

【解析】

劳动关系具有如下特征:

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特点;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所以ACD正确。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不完全等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所以B错误。

78、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 )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其行为不违法。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答案】A,P504

【解析】《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三项措施:

放宽了订立劳动合同的时间要求,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如果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其行为不违法。

79、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劳务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  )元。

A.50万

B.100万

C.200万

D.500万

【答案】C,P510

【解析】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有关规定设立,并具备下列条件,其中,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

80、企业的工资指导线不包括(  )。

A.下线

B.均值线

C.基准线

D.预警线

【答案】B,P524

【解析】工资指导线有三条线:

上线(预警线)、基准线、下线。

81、企业的总工程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有()。

A.全面责任

B.担保责任

C.直接责任

D.安全卫生技术领导责任

【答案】D,P533

【解析】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安全卫生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卫生的负责人和专职人员对安全卫生负直接责任,总工程师负安全卫生技术领导责任。

82、作为劳动争议主体的职工一方当事人。

人数为( )以上,有共同争议理由的,属于集体劳动争议。

A.2人

B.5人

C.10人

D.20人 

【答案】C,P541

【解析】个别争议:

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10人以下,有共同争议理由的。

集体争议:

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10人以上,有共同争议理由的。

团体争议:

工会与用人单位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83、( )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A.企业职工代表

B.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C.同级工会代表

D.用人单位方面代表

【答案】A,P547

【解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

84、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

A.2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答案】C,P551

【解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85、拖欠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再收到法院的支付令后,如果属实的,可以在( )内完成支付,以避免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答案】A,P557

【解析】拖欠属实的,可以在支付期限内(15日内)支付,避免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二、多项选择题(86-125题,每题1分,共40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财政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 )。

A.降低利率     

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增减政府税收 

D.发展社会保险事业

E.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答案】BC,(基础P24)

【解析】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通过增减政府税收和预算支出水平来调节经济。

A、E属于货币政策的内容。

87、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  )之间的动态平衡。

A.外部环境

B.内部环境

C.企业实力

D.战略目标

E.人文环境

【答案】ACD,(基础P45)

【解析】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88、人的实际能力又可分为(  )。

A.一般能力

B.管理能力

C.特殊能力

D.适应能力

E.理解能力

【答案】AC,(基础P97)

【解析】心理学所指的能力,其一是指个人在某方面所表现出的实际能力;其二是指个人将来有机会通过学习,在行为上表现出的能力(潜在能力)。

其中,人的实际能力又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89、人本管理的原则包括(  )。

A.人的管理第一

B.和谐人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