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07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啜泣(chuò)   潜能(qiǎn)    扒窃(pá)    祈祷(qǐ)

B.骊歌(lí)     撺掇(chuān)   恣睢(zì)    襁褓(qiáng)

C.吊唁(yàn)    叱咤(chà)     处理(chù)   冗杂(rǒng)

D.锃亮(zèng)   哂笑(shěn)    踌躇(chú)   炽热(chì)

2.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原句:

它把坑口的石块碾成粉末,一点一点地撒落到峡谷的石缝里去。

改句:

坑口的石块被它碾成粉末,一点一点地撒落到峡谷的石缝里去。

B.原句:

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改句:

不知不觉地,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

C.原句: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改句: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不乐意再活一次?

D.原句: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改句:

那树虽然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但是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

3.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走进云台山,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美景:

       ,       ,       ,       。

身在山中,白云从身边飘过,犹如身在仙境之中。

①峰峦起伏跌宕②天空蔚蓝辽远③溪水清澈如镜④山谷一片清幽

A.④③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华为Mate20是全球首个搭载6项世界第一的7纳米国产芯片的手机。

B.王伟在辩论赛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全襄阳市上至市委书记,下至小学生,众志成城,誓把襄阳建设成全国文明城市。

D.没有人能强迫你买什么电脑、用什么手机,但你一定要懂得替自己的国家的科技发展添砖加瓦。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 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B.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C.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二、现代文阅读

(题文)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

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

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

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甲)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乙)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丙)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

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

(丁)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6.(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通过对壶口河床、水流、石头的描写来表现黄河能屈能伸的品格。

B.选段使用多种手段,描写黄河的声响、气势、景象,抒发作者的感受。

C.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巨大的水流被大洞吸着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D.选段引用《元和郡县图志》中的记载,意在说明,黄河现在比当年水量大流速快,致使壶口位置不断向上游移动。

7.(小题2)下列情与景不对应的一项是()

A.哀——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B.怒——洪流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

C.怨——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D.愁——河水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

8.(小题3)下列对选段划线句从不同角度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句:

使用“涌”“挤”“撞”等动词,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和力量,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词语运用)

B.乙句:

使用侧面描写,写猪毛被拔光之事,表现水浪之急、水力之大。

(表现手法)

C.丙句:

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壶口瀑布博大包容的胸怀。

(表达方式)

D.丁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河水柔中有刚的特点。

(修辞手法)

(题文)

乡野高人

①我行走在山野,迷路了。

②问道于田间一位老汉。

此刻江南的天空烟雨迷蒙,他穿蓑戴笠,躬身插秧。

当他直起腰时,愣愣地,看了我半天。

突然说,要不,去我家坐坐?

对于他的邀约,我感到好奇,也特别愿意。

③他的村庄,坐落在河边,一条浅浅的河,盈满清亮的溪水,河床散落大小参差的麻石,一座古朴的石桥高高架起,沟通两岸。

农妇捣衣声从桥下传出,在空寂的山野发出响亮的回声。

④跟随老汉来到他家。

他站在客厅靠墙的一只方桌前仰望正面的墙壁。

墙上,相框里两位老人面容慈善,挂着永恒的微笑,看堂屋里的人走来走去——想必是老汉的父母了。

老汉坐着,一直盯着相框看。

我一时无言,沉默。

突然,他指着相框,说:

“你瞧,这像是我画的。

⑤我愣在那里,半天不知道如何反应。

突兀的一句话,仿佛是对我心理的突袭,我的确猝不及防,因为那画画得太好了。

他背对着我,似乎心中有所料定,笑了,然后急促地去了房间,拿出一叠纸,冲着我,拍一拍,真的是我画的,这些都是我画的!

⑥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

老汉异常兴奋,此刻话语已如小河流水,绵绵不断。

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几乎人迹罕至、与世隔绝。

山里的人,不知山外有城。

见过世面的,只有几个村干部。

那时的老汉尚年轻,心里却一直埋着一桩心思。

看日渐衰落的爹娘,想给他们留个影,做身后的纪念。

打听好了去城里的车与路,下了排除万难的决心。

这时爹娘却先后病倒在床,难以长途跋涉了。

⑧某天,老汉扛着锄头上山挖树桩,遇见了一位写生的画家。

一支铅笔,一袋烟的功夫,就将眼前的东西搬到了纸上。

老汉觉得太神奇了,讷讷地向他请教,画家说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啊,但还是教了他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

于是,回家练。

开始,握惯了锄头的手握铅笔,戳出满纸筛眼一样的小窟窿。

老汉不放弃,见纸就画。

⑨终于,有一天,他看见鸟在纸上飞,小鸡小鸭在纸上奔跑戏水,门前的河和屋后的山都在纸上安妥了。

他开始画父母。

刚画,不是画丢耳朵,就是画斜了眼睛。

⑩爹娘忘了疼,咧嘴微笑,让他照着画。

而他满脑子,除了庄稼,就是画,梦里,一只手还在空中握笔飞舞。

⑪几年后,他把画好的像给爹娘看,爹娘边照镜子,边看画像,大笑,笑得嘴就一直没有合上。

⑫说到此,眼前的老汉,神情由亢奋而黯然:

“像画好没多长时日,爹娘就相继走了。

我这一辈子最不孬的地方,就是把爹娘的样子留下来了,一模一样,没有走模子。

⑬看一张张画,家禽、飞鸟、村庄、树木、河流、山川写意纸上,虽不求章法,但传神、生动,我一直处在惊愕中。

当我称他为“高人”时,老汉同样惊愕,他在误解中澄清:

“村里人都说我个子矮。

⑭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

⑮世事也怪,我接触到的有些人,大半辈子都在揪着自己的头发往上拔,刻意想成为高人,终究还是庸人。

有些人,只是想达成生活中的某种朴素愿望,一不小心,却成了高人。

9.(小题1)体会“我”看画过程中“老汉”的心理活动,按顺序填在括号里。

料定——________——________—惊愕

10.(小题2)分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

11.(小题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⑭段。

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

12.(小题4)阅读全文,概括老汉的性格特征。

13.(小题5)老农的朴素愿望是什么?

你有什么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怎么做?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日,一些高校对部分大学生作出退学处理。

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博士7年、硕士5年)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决定对这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

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因其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或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理由,且未经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西南交通大学对于“超出最长学习年限且未提出结业申请”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拟按学校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退学处理。

随着教育部严令各高校狠抓校园学术氛围,各985/211重点大学,纷纷开始实行严进严出的毕业管控制度,导致各高校退学率急剧上升,有部分学校甚至出现12%的退学比例,一些学生在高中时期被学校和家长压制的太厉害,一进了大学没人管了,就开始反弹,各种放纵自己,导致挂科太多补考没有通过,失去学分过多,自然也就被退学了。

(材料二)

大学生集体遭退学事件引发人们对其学习力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学习力是大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简称,它不仅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学业成长,而且直接决定大学生立足社会的竞争能力,学习力可分解为学习生理基础、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三部分。

学习生理基础主要包括“学习智力和学习体力”,学习智力是学习能力得以开发和提升的基础,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

学习体力则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精力,包括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

学习能力指对学习内容的接受,消化和理解能力,并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其本质就是学会思考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吸收力、学习转化力、学习反思力、学习合作力,学习创造力。

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主要包括“学习心态、目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力”,它决定了学生对学习行为的选择方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行为的质量。

其中,学习生理基础是学习力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学习能力是核心,学习态度是学习力的统帅。

(材料三)

对大学生学习力现状的调查。

(材料四)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整天都沉迷于虚幻的网上聊天或者是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白天上课就睡觉,生理机能发生紊乱,身体素质极度滑坡,很多大学生不重视自身身体机能状况,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导致学习体力欠佳。

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观因素主要是自我控制力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缺乏踏实作风。

大多数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层次不高。

大部分大学生对学习较有兴趣和热情,但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缺乏求知欲望,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学习主动性不强,处于“动力缺乏”状态。

提高大学生学习力和学校、老师、家庭都有关系,但关键因素还在于大学生自己。

惟有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力方可得以根本提升。

14.对以上四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高校严进严出的毕业管控制度及大学生缺乏自我管控能力都是大学生被退学的原因。

B.学习力分解为三部分,记忆力属于学习生理基础,学习反思力属于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属于学习态度。

C.材料二是对大学生学习力中学习能力因素的调查,分析可知,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体上有待提高。

D.提高大学生学习力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5.结合材料(四)部分大学生出现的问题,请你写出两点提高大学生学习力的建议。

________

三、句子默写

16.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

(3)古人善于触景抒情。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地势的转变表达开阔的胸襟;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大漠边关绮丽风光的赞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谊传

贾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以为廷尉。

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

诸生于是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①,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至孝文帝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②,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

奏之,孝文皇帝初即位,廉让未皇③也。

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节选自《汉书·贾谊传》

(注释)①超迁:

破格提拔。

②正朔:

正月初一。

这里指历法。

③廉让:

辞让。

未皇:

顾不及之意。

皇:

闲暇。

17.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天子后亦疏之

B.岁中/至太中大夫

C.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

D.其说皆自谊/发之

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通(__________) 

(2)是(__________) (3)害(__________)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2)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

20.我们读过《贾生》《长沙过贾谊宅》等诗。

贾谊怀才不遇,英年早逝,多引发历代文人感怀。

通读本文内容,你认为贾谊被贬长沙郁郁不得志的原因有哪些?

五、诗歌鉴赏

古诗词鉴赏(共4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1.词上阕运用        手法写景,展示了一幅               (特点)的山林景致。

(2分)

22.通过阅读,你从词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格?

(2分)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必说母亲用生命挽救危难中的孩子,警察用鲜血维护人民的利益,也不必说身处逆境者创造奇迹,单是一粒平凡的种子的萌发竟能把坚硬的骨骼分开,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便会引起一场台风,干涸数月的仙人掌却能开出鲜花,就足以令人惊叹不已。

即便是当我们从沉睡在像空气一样的幸福中悄然醒来,匆匆奔走在生命旅途而突然驻足,也会常常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平凡世界里、人生历程中,竟有那么多的人、景、物、事,是那样的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启人心智……令人情不自禁为之震惊、为之折服、为之崇敬、为之讴歌,而我们的灵魂也因之变得坚韧而强大,真诚而善良,睿智而完美。

那么就让我们为之深深地鞠躬吧!

要求:

以“向_______鞠躬”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2、

3、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外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