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遗传定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1294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生物 遗传定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 遗传定律.docx

《生物 遗传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 遗传定律.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 遗传定律.docx

生物遗传定律

遗传规律相关题型

题型1 遗传学中的概率计算

典例剖析1

 某种哺乳动物的短毛(A)、直毛(B)、黑色(C)为显性,基因型为AaBbCc和

AaBBCc的个体杂交,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和黑色长直毛个体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解析 由于Aa×Aa→产生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2;表现型为长毛的概率为1/4。

Bb×BB→产生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1/2;表现型为直毛的概率为1。

Cc×Cc→产生基因型为cc的概率为1/4;表现型为黑色的概率为3/4。

所以,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为(1/2)×(1/2)×(1/4)=1/16;产生黑色长直毛个体的概率为(1/4)×1×(3/4)=3/16。

答案 1/16和3/16

技法点拨

 首先要将各对基因分开,单独计算每对基因杂交后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概率,最后将各数值相乘。

即子代某基因型出现的概率=亲本中每对基因杂交产生对应的子代基因型概率的乘积;子代某表现型的概率=亲本中每对基因杂交产生对应的子代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跟踪训练

 

1.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D性状显性、E性状显性、F性状隐性的概率为________。

(2)该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ddeeff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该杂交后代中,子代基因型不同于两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1)

 

(2)

 (3)

 

解析 先将双亲性状拆分为三组,即dd×Dd、Ee×Ee及Ff×ff,按照分离定律分别求出各组的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然后再分别予以乘积,即:

(1)该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D显、E显、F隐的概率为:

×

×

(2)该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ddeeff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3)该杂交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数所占比例=1-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数所占比例=1-(ddEeFf数所占比例+DdEeff数所占比例)=1-(

×

×

×

×

)=1-

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1-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1-(ddE__F__所占比例+D__E__ff所占比例)=1-(

×

×

×

×

)=

典例剖析2

 一个正常的男子与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的孩子。

则两人再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设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

首先,用基因根的形式推出该男子的基因型为AaXBY,该女子的基因型为aaXBXb。

然后,分别计算出正常的概率和患病的概率,填入下表。

则孩子患病的概率=1-正常的概率=1-(1/2)×(3/4)=5/8。

项目

只考虑甲病

只考虑乙病

基因型组合

Aa×aa

XBY×XBXb

患病的概率

1/2

1/4

正常的概率

1/2

3/4

答案 5/8

技法点拨

 有关两种遗传病患病概率的计算,可用小表格的形式得出

项目

只考虑甲病

只考虑乙病

患病的概率

a

b

正常的概率

1-a

1-b

则只患甲病的概率=患甲病的概率×乙病正常的概率=a(1-b);只患乙病的概率=患乙病的概率×甲病正常的概率=b(1-a);只患一种病的概率=只患甲病的概率+只患乙病的概率=a(1-b)+b(1-a)=a+b-2ab;两病兼患的概率=患甲病的概率×患乙病的概率=ab;正常的概率=甲病正常的概率×乙病正常的概率=(1-a)(1-b);患病的概率=1-正常的概率=1-(1-a)(1-b)=a+b-ab。

跟踪训练

 

2.人类的先天性白内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低血钙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男性(血钙正常)和一个低血钙佝偻病女性(眼球正常)婚配,生有一个正常女孩。

该夫妇又生下一男一女双胞胎,则两个孩子均正常的可能性为

(  )

A.1/16B.1/8C.1/32D.1/64

答案 A

解析 设先天性白内障由基因A、a控制,低血钙佝偻病由基因B、b控制。

由于生有一个正常女孩,因此该夫妇的基因型是AaXbY、aaXBXb,该夫妇又生下一男一女双胞胎,则所生女儿正常的概率是1/4,儿子正常的概率是1/4,则两个孩子均正常的可能性为1/16。

典例剖析3

 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1人患囊性纤维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一个健康的男子与一个该病携带者的女子结婚,生一个患此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  )

A.1/25B.1/100

C.1/204D.1/625

解析 从“每2500人就有1人患囊性纤维病”得出a的基因频率为1/50,则A的基因频率为1-1/50=49/5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为(49/50)×(49/50),Aa的基因型频率为2×(49/50)×(1/50)。

在健康男子中Aa所占的概率为[2×(49/50)×(1/50)]÷[2×(49/50)×(1/50)+(49/50)×(49/50)]=2/51,进而可知,一个健康的男子与一个该病携带者的女子的后代中出现得病女孩的概率为(2/51)×(1/4)×(1/2)=1/204。

答案 C

技法点拨

 涉及遗传平衡定律的有关概率计算

试题中出现“某地区几千人中有一个患某种病”的信息,暗示该病已达遗传平衡状态,必须用遗传平衡公式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再由基因型频率去计算遗传概率。

跟踪训练

 

3.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

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那么他们所生男孩中,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A.1/44B.1/88

C.7/2200D.3/800

答案 A

解析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该隐性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10,杂合子在人群中的基因型频率为18/100,则该正常的丈夫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8/99=2/11。

他们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2/11×1/4×1/2=1/44。

题型2 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类型

典例剖析4

 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深颜色而表现为白色。

现有褐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中黑色∶白色为( )

A.1∶3B.3∶1C.1∶4D.4∶1

解析 由题意可知,表现型为黑色的个体的基因型为B__ii,表现型为白色的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I__;表现型为褐色的个体的基因型为bbii。

亲本bbii和BBII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Ii。

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__I__:

bbI__∶B__ii∶bbii=9∶3∶3∶1,其表现型分别为白、白、黑、褐,故F2中黑色∶白色=3∶(9+3)=1∶4。

答案 C

典例剖析5

 家兔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G、g和C、c控制,其中G控制灰色,g控制黑色,且只有在C存在时,G、g控制的毛色才能显现出来,否则表现为白色。

现用一对纯合白色雄兔和纯合黑色雌兔进行杂交得F1均为灰色兔,若将F1与ccgg个体进行测交,则其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

A.1∶1B.1∶1∶1∶1

C.1∶1∶2D.3∶1

解析 由题意可知,亲本纯合白色雄兔的基因型为ccgg或ccGG,亲本纯合黑色雌兔的基因型为CCgg,因F1均为灰色兔,则其基因型必定为CcGg,故亲本中纯合白色雄兔的基因型只能为ccGG,将F1与ccgg个体进行测交,其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CcGg∶Ccgg∶ccGg∶ccgg=1∶1∶1∶1,后代性状分离比为灰色∶黑色∶白色=1∶1∶2。

答案 C

技法点拨

 生物的性状与基因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是一对基因对多个性状有影响,也可以是一个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

应用遗传规律时,既要掌握一般的规律和方法,更要注意对特殊情况的分析。

现将特殊条件下的比例关系总结如下:

条件

F2的表现型及比例

正常的完全显性

4种;9∶3∶3∶1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2种;9∶7

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3种;9∶3∶4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3种;9∶6∶1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2种;15∶1

如肤色,显性基因A和B可使黑色素量累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累加

5种;1∶4∶6∶4∶1

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如果其中一对基因含显性基因时,另一对基因就不能正常表达

3种;12∶3∶1

跟踪训练

 

4.某动物的体色有褐色的,也有白色的。

这两种体色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Z与z、W与w控制。

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时,该动物的体色就表现为褐色。

现有一对动物繁殖多胎,后代中褐色个体与白色个体的比值为7∶1。

试从理论上分析,这对动物可能是下列哪一组合(  )

A.ZzWw×ZzWwB.ZzWw×Zzww

C.Zzww×zzWwD.zzWw×zzww

答案 B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基因型为Z__W__、Z__ww、zzW__的个体,其表现型均为褐色,只有基因型为zzww的个体才为白色,而且子代中白色个体占1/8,因此可以判断该杂交组合为ZzWw×Zzww或ZzWw×zzWw。

题型3 由致死作用引发的特定比例改变

典例剖析6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B.雌∶雄=1∶2

C.雌∶雄=3∶1D.雌∶雄=4∶1

解析 根据题意可分两种情况来考虑,第一种情况是若卵细胞含Z染色体,则三个极体分别含Z、W、W染色体,卵细胞与其中之一结合后的情况是(ZZ)雄∶ZW(雌)=1∶2;第二种情况是若卵细胞含W染色体,则三个极体分别含W、Z、Z染色体,卵细胞与其中之一结合后的情况是WW(不存活)∶ZW(雌)=1∶2。

故综合两种情况,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雌∶雄=4∶1。

答案 D

技法点拨

 致死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的阶段,在配子期致死的称为配子致死,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的称为合子致死。

不论配子致死还是合子致死,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都要按照正常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在分析致死类型后,再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

跟踪训练

 

5.某种鼠群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纯合导致胚胎死亡,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2∶1B.9∶3∶3∶1

C.4∶2∶2∶1D.1∶1∶1∶1

答案 A

解析 可利用分枝法解答,由于是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第一对相对性状的后代基因组成为AA的胚胎致死,剩余为黄色(Aa)∶灰色(aa)=2∶1;第二对相对性状的后代基因组成为bb的胚胎致死,剩余为BB、Bb,全为短尾。

两对相对性状组合在一起,后代仅有黄色短尾和灰色短尾两种表现型,比例为2∶1。

题型4 应用自由组合定律处理基因型对性别的影响

典例剖析7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

已知正常株的基因

型为B__T__,基因型为bbT__的植株因下部雌花序不能正常发育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B__tt的植株因顶部雄花序转变为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因顶部长出的是雌花序而成为雌株。

对下列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的预测,错误的是

(  )

A.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9∶4∶3

B.bbTT×bbtt→全为雄株

C.bbTt×bbtt→雄株∶雌株=1∶1

D.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2∶1∶1

解析 BbTt×BbTt→B__T__∶bbT__∶B__tt∶bbtt=9∶3∶3∶1,故正常株∶雌株∶雄株=9∶4∶3;bbTT×bbtt→bbTt,全为雄株,bbTt×bbtt→bbTt∶bbtt=1∶1,故雄株∶雌株=1∶1,BbTt×bbtt→BbTt∶Bbtt∶bbtt∶bbTt=1∶1∶1∶1,故正常株∶雌株∶雄株=1∶2∶1。

答案 D

技法点拨

 

(1)根据题干信息,明确基因型与性别的关系。

(2)跳出性别一定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陷阱。

(3)应用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解决此类问题。

跟踪训练

 

6.Y(控制黄色)和y(控制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的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该种蝴蝶中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

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子代表现型判断出子代性别的是(  )

A.♀Yy×♂yyB.♀yy×♂YY

C.♀yy×♂yyD.♀Yy×Yy♂

答案 B

解析 B选项中杂交组合的后代的基因组成全为Yy,雄性均表现为黄色,雌性全为白色;A、D选项中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基因组成为yy的个体(白色)中既有雄性,又有雌性;C选项中杂交组合的后代中雌雄全为白色。

题型5 遗传病试题

典例剖析8

 如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家族系谱图,已知Ⅰ-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病发病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Ⅲ-2与Ⅲ-3结婚后生育完全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生育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生育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就甲病而言:

Ⅰ-3、Ⅰ-4患病而女儿正常,结合口诀“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患者,其基因型为AA或Aa,又因Ⅲ-4不患病,所以Ⅱ-4的基因型为Aa。

Ⅲ-2不患甲病,其基因型为aa,Ⅲ-3为甲病患者,因其母亲表现型正常,则Ⅲ-3的基因型为Aa。

就乙病而言:

Ⅰ-1、Ⅰ-2生育乙病患者Ⅱ-2,则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再由Ⅰ-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可知,乙病的致病基因只可能在X染色体上,即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的基因型为XbY。

由Ⅲ-5的基因型为XbY可知,Ⅱ-3的基因型为XBXb,Ⅱ-4的基因型为XBY,则Ⅲ-3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

综上所述,Ⅲ-2的基因型为aaXbY,Ⅲ-3的基因型为Aa(1/2)XBXB、Aa(1/2)XBXb。

逐病分析:

Ⅲ-2和Ⅲ-3婚配后,对于甲病,正常、患病概率分别为1/2、1/2,对于乙病,患病概率为(1/2)×(1/2)=1/4,正常概率为3/4。

则Ⅲ-2与Ⅲ-3生育的孩子中完全正常的概率=(1/2)×(3/4)=3/8,两病兼患的概率为(1/2)×(1/4)=1/8,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3/8-1/8=1/2。

答案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a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的 (3)3/8 1/2 1/8

技法点拨

1.“四定法”解答遗传病试题

(1)定性:

即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2)定位:

即确定基因的位置(在常染色体上或性染色体上)。

(3)定型:

即根据表现型及其遗传方式,大致确定基因型,再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及基因组成确定其基因型。

(4)定量:

即确定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概率。

根据已知个体的可能基因型,推理或计算相应个体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概率。

2.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计算题时,需要注意所求对象是在哪一个范围内所占的比例。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

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

需要避开另一性别,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

此种情况性别本身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因此,其在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在子代中的概率相等。

(5)若是性染色体上的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跟踪训练

 

7.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

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

C.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Xb

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为3/16

答案 B

解析 对于甲病来说,3、4和8号的患病情况说明甲病为显性遗传病,4号患病而8号不患病,说明不是伴性遗传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根据题意可知乙病是伴性遗传病。

3、4和7号的患病情况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所以3号和4号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则其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为(3/4)×(1/4)=3/16。

5号患甲病,含有A基因,因为9号不患病,所以5号甲病对应的基因型为Aa;对于乙病来说,5号正常而10号患病,所以5号基因型为XBXb,可得出5号的基因型为AaXBXb。

10号的患病基因是1号通过5号传递而来,但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3号。

实验技能突破5——遗传类实验设计方案

一、探究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方法

1.自交法:

F1自交,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3∶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9∶3∶3∶1或(3∶1)n(n≥3),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2.测交法:

F1测交,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1∶1∶1或(1∶1)n(n≥3),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典例剖析

 玉米紫冠(A)对非紫冠(a)、非糯(B)对糯(b)、非甜(D)对甜(d)有完全显性作用,3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现有3个纯种的玉米品系,即甲(aaBBDD)、乙(AAbbDD)和丙(AABBdd),某小组设计了获得aabbdd个体的杂交方案如下:

第一年:

种植品系甲与丙,让品系甲和丙杂交,获得F1的种子;

第二年:

种植F1和品系乙,让F1与品系乙杂交,获得F2的种子;

第三年;种植F2,让F2自交,获得F3的种子;

第四年:

种植F3,植株长成后,选择表现型为非紫冠糯甜的个体,使其自交,保留种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有__________种。

(3)F3中aabb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4)为了验证基因B、b与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在甲、乙、丙3个品系中选取材料,设计可行的杂交实验方案:

第一步:

取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得F1;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B、b与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1)由题干可知,aaBBDD(甲)×AABBdd(丙)→F1:

AaBBDd,表现型为紫冠非糯非甜。

(2)AaBBDd(F1)×AAbbDD(乙)→F2:

AABbDD、AABbDd、AaBbDD、AaBbDd,且比例为1∶1∶1∶1,全部表现为紫冠非糯非甜。

(3)F2中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各占1/4,让其自交得F3,只有AaBbDd自交后代中会出现aabbdd的个体,且概率为(1/64)×(1/4)=1/256。

(4)为了验证基因B、b与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测交法、自交法、单倍体育种法、花粉鉴定法等。

题中要求设计可行的杂交实验方案,可选用品系乙(bbDD)和丙(BBdd)杂交得F1(BbDd),F1自交得F2,F2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符合孟德尔的性状分离比(9∶3∶3∶1),则说明基因B、b与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 

(1)AaBBDd 紫冠非糯非甜 

(2)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 1 (3)1/256

(4)品系乙和丙 让F1个体自交,得F2 F2出现4种表现型(非糯非甜、非糯甜、糯非甜、糯甜),且比例为9∶3∶3∶1

技法点拨

 探究或验证两大遗传定律的方法注意事项

(1)看清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不需要分情况讨论直接写结果或结论,探究性实验则需要分情况讨论。

(2)看清题目中给定的亲本情况,确定用自交还是测交。

自交只需要一个亲本即可,而测交则需要两个亲本。

(3)不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单独研究时都符合分离定律,都会出现3∶1或1∶1这些比例,没法确定基因的位置也就没法证明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即时巩固

 

1.体色是划分鲤鱼品种并检验其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这是由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

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自交得F2,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样地点

取样总数

F2中性状的分离情况

黑鲤

红鲤

黑鲤∶红鲤

1号池

1699

1592

107

14.88∶1

2号池

62

58

4

14.50∶1

(1)鲤鱼体色中的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

鲤鱼的体色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