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1531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精简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大纲(2013-2014)

一、考试题型:

1、判断对错题,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答案必须填在小括号里)

2、简答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

3、论述题,1题,20分;(论述要充分)

4、材料分析题:

1题,20分。

二、复习要点(判断对错题除外)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3、《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4、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5、“洋务运动”的性质、评价。

6、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7、对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8、辛亥革命的评价。

9、1905年的三民主义。

10、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1、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哪三次“左”倾错误,原因是什么?

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12、近代日军侵华。

1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1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15、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6、叙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外国学习,探求国家出路的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2)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的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3)《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也并未付诸实施。

综上,它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

4、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P19】

(1)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发动系列侵略活动(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动摇了封建势力的地位和威信,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带来了契机。

5、“洋务运动”的性质、评价【P46】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为了谋求封建国家的“富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

历史意义: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局限性: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6、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P51】

(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起到了重要影响,如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等。

7、对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评价【P97】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历史意义:

(1)新文化运动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启蒙力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思潮;

(2)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3)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4)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局限性: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评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8、辛亥革命的评价(历史意义,历史局限性及经验教训)【P65】【P70】

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4)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局限性:

(1)从根本上来说,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2)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3)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4)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经验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9、1905年的三民主义(主要内容及评价)【P59】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王朝。

但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但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基本方案是:

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但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10、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

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

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

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

“一战”的影响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使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中国开始尝试走社会主义之路。

11、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哪三次“左”倾错误,原因是什么?

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三次“左倾”错误:

瞿秋白盲动主义,李立三冒险主义,王明教条主义。

这些“左倾”错误的主要内容有:

(1)在中国革命性质问题上,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把反对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

(2)在革命道路问题上,坚持城市中心论;

(3)在组织上,搞宗派主义;

(4)在军事上,采取军事教条主义,搞阵地战。

三次左倾错误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严重地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吸取教训:

我们无论在革命或是建设时期,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共产党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12、近代日军侵华

侵华战争:

(1)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2)1931年“九一八事变”;

(3)1937年“卢沟桥事变”。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信号,也是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影响:

(1)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全国人民在这场反侵略反帝的斗争中空前团结起来;

(2)在战争中,中国艰难地完成了军事的近代化,初步走向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和他的所领导的武装力量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3)日军的侵略破坏使中国的人员、物质、文化上蒙受巨大的损失,也一定程度上激化了中国内部官僚资本阶级与广大人民的矛盾。

1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P166】

意义:

(1)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

(3)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

基本经验:

(1)各国民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前提:

和平和发展是时代主题,避免过于偏激,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自由发挥。

 

1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P193】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这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15、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首先是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看到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2)十月革命的胜利,帮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提高了对工农群众伟大力量和组织群众进行直接斗争的认识,从而推动了知识分子同现实政治斗争结合、同工农群众结合的进程;

(3)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最深刻的影响,是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16、叙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外国学习,探求国家出路的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历程: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洋务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但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阶段特征:

地主阶级洋务派担负起近代化任务的主角;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年),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阶段特征:

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曲折前进阶段(1919-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

阶段特征:

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4)腾飞阶段(1949年至现在),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阶段特征:

中国正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健康迈进。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盲目的闭关锁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正确面对社会的进程,结合社会实际,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