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757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P9

2.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

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中国资产阶级的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P15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

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P16

4.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P17-p18

5.5.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争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由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P31

6.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P32

7.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P34

8.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P35

9.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

P38

10.《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1)《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土地分为9等,好坏搭配,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

(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一“两”。

分得土地的农民都要参加农副产品的生产劳动,每“两”生产的农副产品,“除足其二十五户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钱银亦然,支出也由国库同一分配,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用国库以养。

意义:

《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P42

11.天京事变:

1856年8月,杨秀清自恃功高,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洪秀全召集韦昌辉率军进入天京并杀害杨秀清,引起变乱,太平军将士二万余人被杀,石达开出走败亡。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而爆发的一场内乱,它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分水岭”。

(*看一下)p44

12.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

(1)兴办洋务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p47

1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历史作用:

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第二,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第三,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P48

失败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其次洋务运动对国外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P49

14.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具有爱国思想的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令。

由于后党发动政变,变法只进行了103天,就失败了,除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维新派人士和参与或同情变法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革职,或遭放逐。

以慈溪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扼杀维新变法的政变,史称“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中,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P53

15.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P54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

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

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P55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P56

16.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并下令从1906年其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P58

17.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903年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写了《革命军》,陈天华写了《警世钟》和《猛回头》两本小册子。

P60

18.中国同盟会:

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推动下,中国革命团体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在日本东京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选孙中山为总理,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创《民报》为机关刊物。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P60

19.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P61

20.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权和主体的地位。

P65-P66

21.《临时约法》: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言论、结社、集会、著作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P66

22.1912年8月,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P69

23.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及教训

(1)失败原因:

p72-p73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尽管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对于他们的缺点,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就此流传广远,人们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绵延不绝。

许多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人,后来陆续参加中国共产党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这不是偶然的。

(书)p74

24.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

他们是反动势力(有时称顽固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

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的力量之一。

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P93

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P91-p93

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

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P93-p94

25.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P97

新文化运动:

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

这个运动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等资产阶级文化,反对专制、愚昧和旧道德旧文学等封建复古思想。

新文化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科学和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6.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陈独秀宣告:

“我们只有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为此,“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P98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p99

27.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李大钊是从爱国的立场出发,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

十月革命后,他于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在同年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1919年9月、11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P102

28.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p103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P104-p105

2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

P113

30.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共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明确地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这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即最低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这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纲领。

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这就是: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P116

31.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

P116

32.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方法做出了正式的决定。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在广州举行。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

在民权主义强调了民主权利。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P118

3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客观上,①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

②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

2.主观上,

①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后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②当时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

③当时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④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国的代表虽然在这次大革命中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出了一个错误的主意

⑤共产国际的错误领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意错误有直接影响。

国民革命失败教训:

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歌名武装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歌名武装。

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P120-p122

34.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P123

35.八七会议(汉口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P126

36.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P127

37.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阐明了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

P129

38.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P130

39.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坚持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至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名词解释)p131

40.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

P134

41.遵义会议:

1935年1月长征途中,中共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

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名词解释)p135

42.1935年10月19日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同红十五军团会合,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有了新的落脚点和战略基地。

至此,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936年10月。

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会师。

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P137

43.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实施: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独霸亚洲“大陆政策”。

①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

②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

③提出“满蒙”(东北)与日本利益相关

④日本采取断然措施维护在满利益。

1931,9,18(“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条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日本还策划华北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这一系列事变被称为“华北事变”。

P140-p141

44.卢沟桥事变:

1937.7.7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宛平城搜查。

在遭到中国驻军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芦沟桥。

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影响下,中国驻军奋起还击。

这就是芦沟桥事变,也叫“七七”事变。

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

P141

45.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蒋介石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的红军。

张、杨在哭谏无效的情况下,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派周恩来等与蒋介石谈判,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名词解释)p146

46.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P148

47.毛泽东于1938.5发表了《论持久战》,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强弱优劣对比,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将经

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胜利必将属于中国。

《论持久

战》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战略方针,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对全国抗战及其最后胜利起了极大的指导性作用。

(选择题)p151

48.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在皖南以8万余兵力包围袭击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千余人,蒋介石还诬称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阵亡。

这就是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

P155

49.1943年春,国民党顽固派策划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由于中国共产党及时进行揭露和斗争而被制止。

P155

50.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胜利,中国共产党总结反“摩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进步势力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P155

51.“三三制”原则: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

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名额。

“三三制”政权团结一切赞成抗日与民主的各阶级各阶层,投身到抗日战争中来,并对汉奸和反动派实行联合专政,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P156

5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

减租减息p157

53.1940年8月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P157

5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这次全会上,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他强调: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p160

会议基本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55.新民主主义理论:

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为了将丰富的中国革命实际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以便更好地指导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1937年8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

毛泽东首先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及发展的原因。

一、他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而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民主革命,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

二、毛泽东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即:

(1)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个共和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3)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特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