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1744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docx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转变发展思路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转变发展思路是当前安徽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安徽整体概况——华东最穷的省份。

有人说,安徽有世界级的名山——黄山,有两条黄金水道——淮河、长江,有华东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尤其让中部和西部等省份最羡慕的是“安徽是最靠近长三角的省份”,接受长三角的辐射和影响力最多。

在中国的版图上,安徽是一个紧邻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省份,自然生态资源丰腴、人文历史积淀深厚、人口数量和密度大。

传统上是一个资源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

自从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的非均衡发展与梯度发展,安徽成为一个尚欠发达的“后发”省份。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省份常常成为中国区域发展进程中的热点和焦点。

1978年小岗村的“大包干”引发了中国农村改革——被称为中国改革的发源。

安徽率先进行农业税费改革——成为中国取消农业税的开端。

在东部沿海工业化城市化“先发”进程中,安徽输出了800万—1000万农民工,是中国近30年来人口红利的重点供给省区。

近几年来,安徽发展迅速,我省“十一五”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弯道超车”的速度让安徽人民精神振奋,令全国刮目相看,成为国际国内比较看好的中国区域发展的新生力量。

安徽?

江西?

但横向比,也存在着一些差距。

我们清楚地看到安徽还很落后,甚至成了华东最穷的省份。

(二)首先我们来看看安徽经济发展总体布局

有人指出安徽的发展需要理清思路、找准定位,确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找到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才能把安徽的事情办好,才能使安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发展滞后的因素——观念路后,思路不清

就拿在华东来说就成了最穷的身份,多么尴尬的境地,住在富人区的穷人生活是什么样的,穷且不说,会被人看不起的。

除了先天不足外,重要的是内在因素的影响:

但导致安徽经济相对滞后的原因最突出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内因——思想观念落后

●农业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

头顶农业大省的帽子,未能完成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农业强省的转变。

观念上。

小富即安。

在家庭承包责任制阶段,安徽的农业优势在体制转换中得到释放,全省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很快。

农民也从长期缺吃少穿一下子步入温饱。

体制上。

在完成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长期以来都是一家一户式生产,没有及时进行土地使用权属的流动,无法采用先进的劳动工具,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行不成规模经营效益。

 

思路上。

单纯就农业抓农业,没有对于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或就地转化,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是◎农业的工业化,公司+农户?

即要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工业化,生产技术工业化,依靠科学技术,拉长产业链,实行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价值。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加工对象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就地安置

没有适时发展乡镇企业,致使大量的劳动力无法就地转移,劳动力资源优势变成经济发展的包袱和经济发展的劣势。

浙江省在改革开放之初,与安徽的经济规模大致相当,但是由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集体和个人财富的积累,反过来推动城镇化建设。

特别是培育了一批向鲁冠球那样一批乡镇企业家,使浙江省的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并且已经建成杭州、宁波这样的千亿元的城市,今天的经济实力已经数倍于安徽。

措施上。

自我束缚的过多,发展步子迈的不大。

●资源的优势也未显现。

外省人说:

安徽有世界级的名山--黄山;有两条黄金水道---淮河、长江;有华东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充足的人才资源;更让中部和西部等省份最羡慕的是安徽最接近长三角(资源消耗型企业居多,守着众多的旅游资源和本地产业开发力度远远不够?

城市名片没有打响,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天柱山、“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世界文化遗产有黄山的西递、宏村;湖泊有太平湖、巢湖;更有出过两代国家领导人的文房四宝之乡---江南诗画之地的宣城地区,那么以皖南为例,既然拥有如此众多的旅游资源,为何不好好的利用和开发呢?

大家都知道旅游也是无烟产业。

人口优势没有发挥——农民工输出地—在东部沿海工业化城市化“先发”进程中,安徽输出了800万—1000万农民工,是中国近30年来人口红利的重点供给省区。

●战略发展方向的错误定位。

沿江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同一流域的苏南地区,面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毗邻的“苏南模式”和九十年代的“上海浦东开发”及“浙江模式”,相邻的皖江流域却是无动于衷的闭关自守者!

  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开始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一直在沉浸过去小岗村辉煌的安徽如梦初醒,茫然四顾,发现周围的兄弟省份都在飞速的发展,东边的江浙两省早已把安徽甩的远远的,北边的河南在打造着中原经济圈,西部的湖北正建立大武汉都市圈,江西开发着昌九工业区!

湖南打造长株潭城市群,在中部省份和全国其他省份振耳发聩大发展的时机里,唯有安徽经济大面积塌陷。

 现在南京把沿江城市群的芜湖、马鞍山、滁州、巢湖划为“南京都市经济圈”;徐州把淮北、宿州划为“徐州经济都市圈”;杭州则把黄山划为“杭州经济都市圈”;在安徽的经济版图上,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城市群,在中国15个城市群竞争力排名倒数第一位,她本身所辖的几个县依然贫穷,长丰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对于合肥城市群的六安、巢湖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影响力及辐射力;在福布斯发布的2006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榜中合肥只排到第53位,比芜湖排名第38位还落后15个名次。

沿淮城市群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国土面积占全省28%,人口占全省44.2%。

沿淮城市群特别是所辖广大乡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安徽经济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2、外因——国家政策的影响。

●安徽处境尴尬。

在开放东部沿海时,安徽被当成了“西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时,安徽又成了“东部”。

等到2005年,中央确立“中部崛起”战略,终于和安徽“沾上了边”,但安徽又不是一个重点区域。

始终处于“不东不西”尴尬位置。

长三角为何一直对安徽紧关着大门?

难道是嫌贫爱富.

●同时安徽还是一个最冤的省份。

有人说:

安徽被国家定位为农业大省,注定发展是缓慢的,因为安徽省的农村面貌,在全国十二个农业大省中是最富有代表性的;如果就农村的改革而言,在全国就更具有典型意义。

被称作新中国农村三大改革的土地改革,“大包干”和农村税费改革,后两项改革,就源自安徽。

淮河污染严重和一次又一次洪水牺牲着安徽!

2007——这已经是建国以来我们安徽12年第15次分洪了,在中国,没有再比一次又一次的失去家园更痛苦了。

    

  那么国家对安徽这样本来就十分贫穷的农业大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开闸泄洪,有没有通盘考虑过怎么样把泄洪区的人民迁移到安全的地方居住呢?

既然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能建好,以目前盛世中国的财力能否把淮河水患治理好呢?

如果不采取强有力手段和发扬大禹治水精神来治理淮河水患,那么必将导致安徽皖北有些地方将一直在贫困的基础线上循环!

 在这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两极分化的今天,谁又会来同情贫困的安徽人民呢?

●一系列负面新闻事件的发生:

严重的伤害着安徽人民的感情和败坏安徽的风气、形象!

这几年来,安徽官场正上演着前仆后继的官员接连落下马事件,已经成了国人认为安徽就是中国最大的贪污腐败温床滋生地,一大堆腐败窝案,触目惊心、世所罕见!

再加上一系列负面新闻事件,加奶粉,假药、、、把一个本来就已十分贫穷的安徽折腾的贫上加贫、雪上加霜,弄的全省上下乌烟瘴气、声名狼藉!

严重伤害着安徽人民的感情,严重败坏安徽的形象和风气,让安徽人民承受太多舆论方面的心头之痛!

措施上。

自我束缚的过多,发展步子迈的不大。

当前,安徽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战略目标是实现跨越发展,并率先从中部地区崛起,这就要求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少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挥水平的差距应当是逐步缩小的。

安徽本身作为中部的一个省份,地理上又毗邻长三角,因而要调整发展思路,以合作者的姿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为此,安徽首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通过政策、投资的引导,力争在优势领域形成强势和话语权;其次,避免求大求全、盲目跟风,避免在不具备优势的领域硬拼,同时,也要避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工业的老路。

 

调整思路,形成安徽的强势战略

首先,要调整安徽的战略规划。

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战略,有助于树立一个自信的“安徽印象”。

安徽要实现率先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基本标志应当是逐步缩小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完全凭借自身的内生力量,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

因而,借助外部力量,尤其是通过来自外部的大规模投资牵引经济加速发展就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而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来看,产业转移又往往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最主要的载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二、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中的优势与短板

(一)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优势明显

1.安徽区位优势明显。

安徽承东启西,历史上被称为“吴头楚尾”之地。

得益于长江与淮河两条黄金水道得天独厚的优势,安徽自古商贾通达,是重要的货物贸易中转站。

安徽的发展,皖北和皖南差异较大,这也为安徽区位的兼容性提供了更多可能,其中皖北通河南、江苏等地,皖南通浙江、江西等地,可以说区位上安徽与周边省份的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皖北、江淮大地的辽阔平原也使得安徽的农业经济相对发达,自古就是产粮大省,各种农作物品种丰富、品质优良,这些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

安徽近年来在国家整体交通区位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不断凸显。

以合肥为中心已经形成了“米”字形高速铁路网。

《安徽省现代铁路交通体系建设规划(2017-2021)》更是提出,到2021年,我省的高铁运行里程将达到2800公里。

从1986年全省开工建设第一条高速公路到2017年底,30年时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673公里,预计到2020年更是可以达到52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⑦。

目前安徽民航机场方面共有5个机场正在通航,4个机场已获得民航局批复在建,还有2个机场规划中。

同时规划了18个A类通用机场。

其中,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4E等级的高规格机场。

从安徽在整个长三角区域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格局可以大致看出,安徽正成为联结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纽带,成为长三角战略延伸的广阔腹地,成为长三角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

2.安徽与长三角其他区域文化联系密切。

在经商文化上,皖南徽文化对浙商影响颇大。

当时的徽商奉行亦儒亦贾的处事原则,主要从事以盐业为主的商贸往来,而浙商与徽州以盐业等为纽带,受其处事原则影响颇深,直至如今浙商生意原则中仍有受徽商影响的影子,造就了现在发达的浙商派系。

在文学文化上,安徽的桐城派深深影响着长三角其他区域的文学创作等,当时的“江南才子”大多受桐城派影响。

在语言文化上,安徽皖中及沿江地区与江苏中南部地区同属于中国方言中的“吴语”体系。

在行政文化上,安徽与江苏曾同属于江南省,行政渊源颇深。

 3.安徽依靠国家政策之抓手,在长三角区域中定位明确。

安徽因区位、自身条件等原因,依靠国家多方政策扶持,发展机遇良好。

作为中部地区,安徽依托中部崛起战略,在发展过程中与中部其他5省相互依靠;作为长三角地区,安徽依托腹地优势,借助东部沿海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契机,助力东部沿海优先发展;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为机遇,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助力本省工业发展;作为劳动力大省,安徽每年向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输出大规模劳动力,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又为安徽劳动力返乡创业、返乡就业提供了基础条件;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农产品数量大、品质优,为安徽创新型农业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4.安徽依靠厚积薄发之实力,为长三角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

这种动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安徽的教育基础决定的人才动力,二是安徽的科研基础决定的创新动力。

截至2017年末,安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9所,其中省属高校107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属于中国科學院直属,合肥工业大学属于教育部直属,均为部属重点大学;安徽大学为省属国家重点大学;归安徽省人民政府直管本科院校有28所。

可以看出安徽高校资源非常丰富,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不同学科背景高校均有所分布。

良好的教育资源带来的是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规模化、阶梯性,各种专业性、实用性、技术性、复合型人才等均有专业院校进行系统培养。

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院士工作站209家;全省共有研究与开发机构6018家,中央驻皖科研院所16家,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共249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9家,国家工业设计中心6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家。

众多科研机构,既有注重于基础研究的,也有偏向实用旨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既有服务于国家的大科学工程,导向战略性、前瞻性领域的,也有立足于安徽实际,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助力的;既有产学研相结合的,寓教于研,寓研于产的,也有依托企业研究生产一体化的。

多种类、多层次、多角度的科研局势,为安徽的创新能力再提升提供了巨大支持。

目前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创新协同发展一直是发展的重要一环,推动长三角地区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

(二)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仍有短板

1.安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差,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长期以来安徽在整个国家战略中处于“不东不西”的尴尬地位⑧,后来安徽主动对接,考虑区位等综合因素,最终融入长三角地区。

过去我们所说的长三角地区常习惯指“小长三角”地区,即苏浙沪地区。

之所以安徽一开始不属于长三角地区,这也与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

安徽相较于长三角其他地区而言,作为内陆省份,没有机遇赶上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东风,加之淮河水患常年影响等各方面原因,发展有一定的滞后。

如今在全国各省份积极发展的背景下,尤其是长三角其他地区利用自身优势领跑全国发展的背景下,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可以说在经济总量和发展基础上,是最为薄弱的一个省份。

2.安徽省内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

安徽的发展主要以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呈现出南北走向式发展。

皖北地区由于长期受淮河水患、近中原文化讲究按部就班缺乏一定的敢闯敢干勇于人先的精神等影响,发展较为落后。

改革开放40年来,曾经的江淮小邑合肥厚积薄发,依托创新和人才培养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领跑全省。

借助于省会合肥的辐射带动,皖中地区协同发展,成绩亮眼。

皖南地区因为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厚的人文底蕴等,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于以自然生态为主的生态经济等,近年来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不断向往,使得皖南地区的知名度不断上升,未来的发展将朝着更加可持续化、人文化、民生化迈进。

3.安徽因为历史原因,各地区协作性不强,发展中大多处于跟跑,主动意识不足。

这主要源自于历史上对于江南省的分割,让安徽失去了整体的文化认同,皖北地区更加偏向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而皖南地区则是徽文化的典型代表。

这种文化分割,造成安徽全省发展的整体协作性不强,而这也是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最大的短板。

长期以来,安徽既无法像东部沿海地区一样借助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率先发展,又受制于地理区位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累加,使得安徽的发展缺乏一种主动意识,往往是各方面都想靠,各方面都想要,而“等靠要”的思想曾经一度限制了安徽的发展。

观念上的守旧,对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一旦观念上解放了,安徽发展的后劲是十足的。

三、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中的定位

(一)安徽省作为长三角的“腹地区”

(二)安徽积极参与长三角分工

1.坚持一条原则

正因为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中所面对的机遇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短板,所以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一定注意把握发展的一条原则,那就是“张弛有度”。

安徽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铆足了劲赶快车、吃饱饭,但可以寻求打破常规,以打破制度的藩篱等走出一条全新的创新之路。

具体来说,“弛”主要指的是,安徽的发展要照顾到曾经的薄弱基础,尤其是各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加之皖北地区全国重要产粮地区的重担以及皖南地区丰富人文、生态环境的不可复制。

安徽的发展,“弛”主要体现在:

保障粮食等农业的供应以及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张”主要指的是,安徽跟跑多年,如果总是跟跑,永远在他人之后,如何实现安徽发展,尤其是安徽速度、安徽奇迹,这就需要打破常规,从体制机制、人才培养、创新环境、对外开放等方面主动作为。

“张”主要体现在:

打造安徽创新型省份发展的升级版;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东向利用长江黄金水道靠海发展,西向利用中欧班列等快速铁路运输沿内陆发展;借助“放管服”的东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以大服务型政府,辅之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安徽政务创新发展。

2.把握两条主线

这两条主线,一条叫作“自主”,一条叫作“承接”。

安徽的发展,既然各地区特点不同、优势各异,那就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以不同地区优势为基础,走不同发展道路,以“自主”和“承接”这两条主线,走出各具特色又优势互补的道路。

具体来说,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强大的科教能力使得合肥的发展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皖中地区凭借合肥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是“同城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可以抱团组成自主创新试验场,通过长三角地区创新协同发展机制的有益促进,走出一条创新侧重点独特、创新环境独特、创新成果转化独特的“三独特”道路。

所以这里所说的两条主线之一的“自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是自主创新的自主,也是创新独特的自主。

安徽其他地区,尤其是皖北地区,则可以充分利用其人口基数大、平原开阔等特点,走出一条“承接”之路。

承接的主要是长三角其他地区的较为成熟的产业。

皖北地区首先需要做的是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其次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提升人员能力、素质,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产业工人、技术能手,最后就是在承接产业上下功夫,承接什么样的产业,怎样做好承接,怎样在承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发展。

因此作为与“自主”并列的另一条主线,“承接”主要体现在,既是承接人才和智慧,也是承接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优势产业,更是承接之后不断地顺势而为,将承接的效应最大化,以承接为契机扩大发展,借助承接的加速度实现发展的大阔步。

3.依靠三大引擎

安徽在长三角地区发展中的优势明显,如何最大化利用优势,满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重点要充分利用好安徽的三大优势,变优势为发展的引擎。

这三大引擎分别是:

教育、创新、人才。

纵观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各省市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每个省市都有自身教育特色,安徽的教育资源和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不是最丰厚的,但是安徽的教育水平从历史文化的积淀上,底蕴深厚,安徽尊师重教的传统观点深入人心。

完善的教育体系支撑带来的是完善的人才体系⑨。

因此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要牢牢把握教育这一大引擎,教育不光是學历教育,还体现在人的精神塑造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上,对各种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上,安徽应博采大家之所长,进一步丰富教育内涵。

创新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包容性创新协同可以发挥三省一市集成创新的叠加优势⑩。

安徽的创新能力,从安徽成为全国第二家创新型试点省份可以看出,其创新发展的基础较强。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安徽利用好创新优势,主要应该是更加关注基础创新、应用创新领域。

安徽的发展厚积薄发,安徽的区域为“小长三角”的腹地,既然不是对外的最前沿,那就沉下心来埋头苦干。

不以眼前的一时经济利益论成败,不以单纯GDP数量的增长考核绩效,安徽的创新应该更加地韬光养晦,安徽的创新应该以甘愿做冷板凳的精神,聚焦基础科学、前沿科学,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态度,下好创新先手棋。

当然,创新成果的转化也是安徽要聚力的重要一环。

可以依托创新进行产业布局,以创新为产业发展先导,走出一条创新驱动下的成果转化增值之路。

最后一大引擎是人才。

自古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容易出人才,因为人才痛定思痛,懂得于苦中谋变。

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可以成为前沿发展的人才供应地,通过人才在长三角其他地区学习先进技术经验等,再以返乡创业、返乡就业的形式,将先进的发展理念、方法等为我所用。

当然,人才的交流也不限于“请进来”,安徽的人才也可以“走出去”,通过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促进思想的火花碰撞,带来知识、技术等的交流。

(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实质就是发挥各区域优势,以协同发展、互补发展推动区域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一环,安徽应该找到自身各区域的优势,融合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谋求合力。

具体来说,安徽应该充分发挥好四大区域与长三角其他区域的对接。

首先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

这一区域发展的重点是自主创新,可以通过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的合作,共同在高科技产业发展领域协同推进。

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长三角创新平台合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

借助于合芜蚌的科教、人才、创新资源,安徽在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可以以此区域为发力点,聚焦产学研的国际前沿,成为安徽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领头羊。

其次是皖江城市带。

从地理区位而言,安徽与长三角其他区域之间的联系,要充分借助长江的黄金水道优势。

借助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长江沿岸之皖江地区有望成为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第二个发力区域。

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长江水道的运输功能,发展省际互联互通产业,主要代表如航道运输等;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长江通向大海的自然区位,帮助安徽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安徽的实体产业,依托皖江其他区域的仓储物流等,发展远洋航海型外向经济;还有一方面就是长江沿岸的生态保护,这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一环,充分发挥上下游之间的联系,以共同维护、共同开发、共同保护为原则,共享长江生态发展的红利。

再次是皖南地区。

随着杭黄高铁这一中国最美高铁在2018年12月25日正式通车,皖南地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联系更为紧密。

借助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如今人们对于健康、养身、休闲、旅游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巨大契机,皖南地区成为第三个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融合的抓手。

皖南地区优美的自然生态可以成为大健康产业的良好选择地。

通过打造长三角地区后花园的定位,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旅游休闲养身文化福地。

具体来说,可以发展养老特色小镇等,以先进的发展理念,借助皖南优美的自然生态,打造长三角养老产业基地。

最后是皖北地区。

这是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短板,但是短板也意味着可以利用的空间大,发展的后劲足。

未来的皖北振兴应当借助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契机,定位长三角地区坚实的后盾。

具体来说,后盾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重要的粮食生产、仓储基地,同时要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二是重要的人才培养输出基地,通过劳动力的再培训,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尤其是产业工人、现代农民等,借助长三角其他地区先进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既为我所用,也服务于人;三是重要的产业试验基地,对于一些创新型、引领型示范产业,可以借助皖北地区的区位优势进行先行先试,以小范围的试验不断探索迎合市场尤其是能够打开国际市场的产业。

结语

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那一刻起,对于整个长三角地区而言,机遇与挑战同时到来。

对于安徽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一国家战略契机,走出安徽特色道路,这是安徽的再一次机遇。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认清安徽发展的形势,既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应该边等边靠。

只有充分认识到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定位,咬定目标不放松,不断追梦,才能一直在路上,永远在前进,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目标才能尽快实现。

 

这就要求积极融入长三角,加快安徽发展的步伐

一方面、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是安徽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力

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