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2447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docx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

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

一、朱仁康论治银屑病

朱仁康认为“禀素血热”是银屑病的主要病因。

禀素血热,或感外六淫,侵袭肌肤,或心绪烦扰,七情内伤,或过食辛辣,饮食不节,使血热内蕴,外壅肌肤而成。

初发者常因热盛生风,风盛化燥,为血热风盛;久者阴血已伤,毒热未尽,肌肤失养,为血虚风燥;银屑病多郁热,易形成湿热,为风热兼湿或湿热化毒;或肾阳不足易夹寒,为风湿瘅滞等。

临床分为六型论治。

(一)内治法

1.血热风盛证多见于银屑病进行期。

初起多发于外感之后,新皮损不断出现,皮损鲜红、心烦口渴、大便干,脉弦滑,舌质红紫,苔黄。

证属:

由于血热内盛,外受风邪,内外合邪,血热风盛或伤营化燥,是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病。

治宜清热凉血,祛风解毒。

方用土茯苓汤或土茯苓丸或克银一方。

土茯苓汤:

土茯苓30g,生地黄30g,草河车15g,生槐花30g,紫草15g,山豆根9g,白鲜皮15g,大青叶15g,忍冬藤15g,甘草6g。

土茯苓丸:

土茯苓310g,草河车250g,山豆根250g,夏枯草250g,白鲜皮125g、黄药子125g。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次3丸,每日2次。

克银一方:

土茯苓30g,草河车15g,北豆根10g,白鲜皮15g,板蓝根15g,忍冬藤15g,威灵仙各10g,甘草6g。

2.血虚风燥型多见于银屑病静止期。

病久不退,皮肤干燥,皮损小如钱币,大如地图,色淡白或黯褐或黯紫,鳞屑干燥不易剥离,瘙痒剧烈,舌淡苔白或舌红少苔或舌黯有瘀斑,脉弦细。

证属:

风燥日久,伤阴耗血或为平素血虚之人。

治宜滋阴养血润燥、清热解毒,用养血润燥或山白草丸或克银二方。

养血润燥:

生熟地黄各15g,当归12g,桃仁9g,红花9g,丹参12g,玄参9g,天冬9g,麦冬9g,麻仁9g,甘草6g。

山白草丸:

山豆根90g,白鲜皮90g,草河车90g,大青叶45g,鱼腥草90g,夏枯草45g,炒三棱45g,炒莪术45g,王不留行45g。

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次3丸,每日2次。

克银二方:

生地黄30g,草河车15g,北豆根10g,白鲜皮15g,丹参15g,玄参15g,大青叶15g,连翘10g,麻仁10g。

3.风热兼湿证多见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褶处,皮疹潮红或黯红,搔之浸渍黄水或见糜烂,舌红苔黄脉濡滑。

治宜散风利湿清热,凉血解毒,用凉血除湿汤。

生地黄30g,忍冬藤15g,丹皮9g,赤芍9g,稀莶草9g,海桐皮9g,地肤子9g,白鲜皮9g,六一散(包)9g,二妙丸(包)9g。

加减:

若舌红苔黄腻者,用龙胆泻肝汤;舌苔白腻者,用除湿胃苓汤;流水多者,可加重苍术用量。

4.湿热化毒证为脓疱型银屑病或掌跖脓疱型银屑病,伴有身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属:

风热外受,湿热内蕴,外不得疏泄,内不得引导,郁久化毒,毒热内盛。

治宜理湿清热,搜风解毒;或治以凉血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或普济消毒饮。

理湿清热,搜风解毒:

土茯苓30g,乌蛇9g,生槐花9g,白鲜皮9g,秦艽9g,漏芦9g,黄连9g,苦参9g,苍术9g,白术9g,防风、大黄各6g。

五昧消毒饮: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g,紫背天葵6g。

普济消毒饮:

升麻3g,板蓝根15g,黄芩9g,玄参9g,连翘9g,牛蒡子各9g,桔梗3g,黄连6g,柴胡6g,陈皮各6g,马勃1.5g,僵蚕3g,甘草3g,薄荷(后下)各3g。

5.风湿痹滞证为关节型银屑病,肢体关节疼痛,轻者小关节红肿,重者肘膝、脊柱可变形,皮损赤红或黯红,鳞屑较厚,脉弦滑,苔薄白腻。

证属:

风湿之气相搏,瘅阻经络,气滞血瘀。

治宜通络活血,祛风除湿;或治以搜风除湿,败毒祛瘅。

主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或独活寄生汤。

方药组成:

通络活血,祛风除湿:

鸡血藤30g,桑寄生9g,当归12g,赤芍12g,桂枝9g,知母9g,防风9g,怀牛膝9g,忍冬藤15g,桑枝15g,络石藤9g,甘草6g。

桂枝芍药知母汤:

炮附子6g,麻黄6g,桂枝12g,芍药9g,白术12g,知母12g,防风12g,生姜15g,甘草6g。

加减:

关节痛加鸡血藤、秦艽;上肢为甚加姜黄、海风藤;下肢为甚加防己;关节变形加穿山甲、透骨草,或加全蝎、蜈蚣、蝉衣等驱风之品。

6.毒热伤营证为红皮病型银屑病,发病急骤,周身皮肤潮红、壮热面赤。

证属:

多由日久燥邪伤营,亦可因外用刺激性太强或剧毒药砒汞之类,毒热入营,蒸灼肌肤,气血两燔,伤阴耗液而成。

治以凉营滋阴,清热解毒。

主用清营汤,合养血润肤饮。

加减:

头皮甚者,可加升麻、荆芥;四肢甚者,可加威灵仙、桑枝;上肢为重者,可加川芎;下肢为重者,可加独活;脱屑多者,可加徐长卿;舌质紫黯者,加桃仁、红花、凌霄花;妇女月经不调者,可加当归、丹参等。

此外,久病者还可选用以下成药:

1.草河车30g,夏枯草30g,山豆根15g。

制成糖衣片,每15片含生药l帖量。

每日3次,每次4~8片。

4周为l疗程。

2.克银丸三号土茯苓30g,草河车30g,北豆根10g,白鲜皮30g。

本方由一号方化裁而成。

3.克银丸四号生地黄30g,丹参30g,北豆根10g,玄参30g,苦参10g,麻仁10g。

本方由二号方化裁而成。

(二)外治法

血热风盛证可用玉黄膏或黄柏膏;血虚风燥证可用红粉膏;湿热化毒证可用黄柏膏或红粉膏;风湿瘅滞证可用玉黄膏;毒热伤营证停用药膏。

皮损泛发周身或头面皮损勿用。

玉黄膏:

姜黄90g,当归30g,白芷9g,甘草30g,轻粉6g,冰片6g,蜂白蜡90~125g。

红粉膏:

玉黄膏30g,红粉6g。

黄柏膏:

黄柏30g,凡士林70g。

外擦,每日1次。

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现象,初次使用时可先选一块小皮损试用,然后再酌情使用。

二、李林论治银屑病

李林认为银屑病是因机体内有蕴积之热,外感风热之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宣透,郁滞肌肤而成。

临床辨证分七型论治.

(一)内治法

1.风热郁肤型多为初发或复发不久的患者,皮疹发展迅速,泛发全身,色红或深红,鳞屑易脱落,伴瘙痒、发热、咽干咽痛,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宜疏风解表,清热凉血。

方用消风散加减。

槐花10g,草河车15g,北豆根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牛蒡子10g,黄芩10g,白芷10g,板蓝根12g,丹皮12g。

加减:

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咽干肿痛者,加马勃、桔梗;口干甚者,加麦冬、石斛;大便秘结者,加大青叶。

2.血热风燥型多为初发或复发不久的患者,皮疹发展迅速,呈点滴状、钱币状或混合状,色鲜红或深红,散布于体表各处或几处,以躯干四肢为多,亦可从头面开始,逐渐扩展致全身,鳞屑干燥易脱落,偶见同形反应,伴瘙痒、心烦口渴、便秘溲黄,舌红赤,苔薄黄或根部黄厚,脉弦滑或滑数。

治宜凉血化斑,清热解毒。

方用克银一方。

生地黄30g,土茯苓30g,生石膏30g,草河车15g,北豆根6g,大青叶15g,白鲜皮15g,忍冬藤12g,丹皮12g,黄芩10g,知母10g,板蓝根15g。

加减:

红斑面积大者,加重生地、丹皮用量,再酌情加紫草、白茅根;心烦口渴者,加麦冬、黄连;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火麻仁。

3.血瘀风燥型多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皮损硬厚,小如钱币,大如地图,少数为蛎壳状,色紫黯或黯红,鳞屑较厚干燥不易剥离,新皮损较少出现,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不痒,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舌黯紫或黯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或沉涩。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方用丹参活血汤加减。

草河车15g,白鲜皮各15g,赤芍10g,红花10g,豆根6g,茜草10g,北丹参12g,泽兰10g。

加减:

皮损厚硬色紫黯者,加青皮、乌蛇理气通经,并加重活血化瘀药的用量;瘀中有热,皮损紫红者,加生地、丹皮以凉血;皮损为蛎壳状者,加苦参、木通等清热祛湿之品。

4.血虚风燥型患者体质虚弱,病久不退,皮损较薄,多为斑块状,色淡红或黯淡,鳞屑厚重,层层脱落,新皮损较少出现,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不痒.面色无华,肢体倦怠,或头晕、少眠、食欲不振,舌淡红,苔少或净,脉弦细或沉细数。

治宜养血和营、益气祛风。

方用养血润肤饮加减。

鸡血藤30g,熟地黄15g,白鲜皮15g,炙黄芪12g,党参12g,玄参12g,当归12g,白芍12g,麦冬10g,麻仁]0g。

加减:

若初发即为此证者,加土茯苓、北豆根、草河车等。

5.血燥阴伤型病程缠绵El久,皮损经久不愈,呈斑块状、环状、混合状,色淡红或黯红,干燥易裂,鳞屑干燥不易脱落,新皮损较少出现,伴有瘙痒或痒不甚,咽干唇燥,五心烦热或掌心发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弦细或细数。

治宜滋阴润燥、清热驱风。

方用养血润肤饮加减。

方药组成:

生地黄30g,熟地黄15g,草河车15g,何首乌15g,白鲜皮15g,刺蒺藜15g,当归12g,沙参12g,天冬10g,麦冬10g,北豆根10g。

6.风湿血热型好发于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胭窝、肘窝、乳房下部、阴部等,皮损基底转薄,色潮红或淡红,常融合成大片,局部湿润有渗液,鳞屑少而薄,伴微痒、身热、体倦,舌红苔黄或根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用萆薜渗湿汤加减。

生地黄30g,土茯苓30g,草河车15g,茯苓12g,泽泻12g,龙胆草10g,苦参10g,黄芩10g,萆解10g,苍术10g,丹皮10g,北豆根6g。

7.冲任不调型皮损的出现与女性经期、怀孕、分娩有密切关系,多数是在经前、产前发病或加重,也有再经后、产后发病或加重者。

皮疹色鲜红或淡红,伴微痒,周身不适,心烦口渴或头晕腰酸,舌红或淡红,苔薄,脉滑数或沉细。

治宜调摄冲任。

方用二仙汤。

生地黄30g,熟地黄20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仙茅10g,仙灵脾10g,巴戟天10g,菟丝子10g,当归10g,知母10g,黄柏10g。

(二)外治法

发病初期一般不用外用药,若内服药效果不显著,或病情处于静止期时,可外涂玉黄膏或红粉膏。

三、赵炳南论治银屑病

赵炳南认为血热是机体和体质的内在因素-是发病的主要根据,而血热可因七情、饮食、风邪或风邪夹杂燥热之邪客于皮肤,内外合邪而发病。

临床中赵炳南对寻常型银屑病主要分为血热和血燥两型。

热壅血络,风热燥盛,皮疹潮红不断出现者为血热型;病程日久,阴血内耗,血枯燥而难荣于外,皮疹呈硬币或大片状者为血燥型。

临床可分为四型论治。

(一)内治法

1.血热型多见于进行期银屑病。

皮损潮红,皮疹不断出现,舌红脉弦或数。

证属郁热内蕴,积于血分。

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用白庀一号加减。

生槐花30g,生地黄30g,紫草根15g,赤芍30g,鸡血藤30g,丹参15g,白茅根30g。

加减:

风盛痒甚者,加白鲜皮、刺蒺藜、防风;夹湿者,加苡仁、茵陈、防己、泽泻;大便燥结者,加大黄、栀子;因咽炎、扁桃体炎诱发者,加大青叶、板蓝根、连翘、元参。

2.血燥型多见于静止期银屑病。

病程较长,皮损多为斑片状,屑多干燥。

证属阴血不足.肌肤失养。

治以养血滋阴润肤。

用白庀二号加减。

土茯苓30g,当归30g,干生地黄30g,山药30g,鸡血藤30g,威灵仙30g,蜂房15g。

加减:

风盛痒甚者,加白鲜皮、刺蒺藜、苦参;血虚脉细者,加熟地黄、白芍;阴虚血热,舌红少苔者,加知母、地骨皮、槐花;脾虚湿盛、舌淡有齿痕者,加猪苓、茯苓、扁豆。

3.血瘀型多见于病程较长、病情顽固性银屑病。

皮损肥厚浸润,鳞屑厚重,舌黯或有瘀斑,证属经脉阻滞,气血凝结。

治以活血化瘀行气。

用白庀三号加减。

土茯苓30g,鬼箭羽30g,苡仁30g,桃仁15g,红花15g,白花蛇舌草30g,三棱15g,莪术15g,鸡血藤30g,丹参15g,重楼15g,陈皮10g。

加减:

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者,加柴胡、枳壳;女性患者若月经量少或有血块者,加益母草、丹参。

4.毒热型多见于红皮病型银屑病。

证属心火炽盛兼感毒邪,郁火流窜,入于营血,蒸灼肌肤而发。

治宜清营解毒,凉血护阴。

用解毒清营汤加减。

生玳瑁10g或羚羊角粉0.6g(冲服),生栀子10g,川连面6g(冲服),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板蓝根30g,白茅根30g,生地黄30g,车前草30g,生石膏30g,连翘15g,紫草根15g,丹皮15g,石斛15g,麦冬15g。

久病者可选用以下成药:

急性期可用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慢性期可用秦艽

丸、润肤丸;血瘀型可用银乐丸。

(二)外治法

血热型,治用清凉膏、香蜡膏、普连膏等。

血燥型,治用京红粉软膏、10%~20%黑豆馏油软膏、黑红软膏。

慢性肥厚型,治用30%黑豆馏油软膏、豆青膏。

药物组成

清凉膏:

当归30g、紫草6g、大黄面5g、香油300g、黄蜡120g。

京红粉软膏:

京红粉35g,利马锥(炼丹后剩余锅底的药粉)4g,白蜡4g,凡士林加到100g

黑红软膏:

为黑红软膏与黑豆馏油软膏混合而成。

四、张志礼论治银屑病

张志礼认为银屑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血热,血热可因七情内郁,气滞化热,心火亢盛,热伏营血;或过食辛辣,脾胃失和,气郁化热,复感风热而发病;或外感风热,风热燥盛,肌肤失养,气血失和,久之阴血内耗,夺津烁液,血枯风燥。

临床分为八型论治。

1.血热型多见于进行期。

症见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局部潮红,鳞屑不能掩盖红斑,常伴有心慌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象弦滑或数。

证属内有蕴热、郁于血分而成。

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药用凉血活血汤加减或白疤一号方。

凉血活血汤生地黄30g,白茅根30g,生槐花30g,鸡血藤30g,紫草根15g,茜草根15g,赤芍15g,丹参15g。

白庀一号方生地黄30g,鸡血藤30g,白茅根30g,生槐花30g,紫草根15g,赤芍15g,丹参15g。

加减:

病变以上半身为主者,可加红花、凌霄花各10g;病变以下半身为主者,可加板蓝根30g,瓜蒌根15g;风盛痒甚者,加白鲜皮、刺蒺藜各30g;若夹杂湿邪,舌质淡苔白腻,皮损浸润较深者,加薏米、茵陈各30g,防己10g;扁桃体炎诱发者,加大青叶30g,玄参15g,山豆根6g;舌质较黯或有瘀斑,皮疹深红者,加红花、莪术各10g;大便燥结者,加大黄、栀子各10g;邪热过盛者,可加清血散5~10g冲服(清血散:

生石膏、木香、玄参、升麻、滑石各100g。

上药煎汁,取皮硝1斤,合拌后阴干,研末备用。

2.血燥型多见于消退期病程较久,皮疹色淡,很少有新皮损出现,部分呈钱币状或大片融合,有明显浸润,表面鳞屑少,附着较紧;银屑病急性症状已不明显,全身症状不明显;舌质淡红或舌质淡舌尖红,舌苔少,脉缓或沉细。

证属血虚血燥、肌肤失养。

治宜养血活血润肤,健脾除湿,药用养血解毒汤或白庀二号方。

养血解毒汤生地黄30g,鸡血藤30g,土茯苓30g,薏米30g,丹参15g,当归10g,麦冬10g,天冬10g,白术10g,枳壳10g。

白庀二号方:

生地黄15g,鸡血藤30g,土茯苓30g,当归15g,蜂房15g,威灵仙15g,山药15g。

加减:

风盛痒甚者,加白鲜皮、刺蒺藜各30g,苦参15g;若脾虚湿盛,症见大便溏泻、下肢浮肿、舌质淡有齿痕者,可加茯苓15g,扁豆、猪苓各10g;若兼有阴虚血热,脉沉细,舌红少苔者,加槐花30g,地骨皮15g,知母10g;若血虚面色咣白,脉沉细无力者,加熟地黄、白芍各15g。

3.血瘀型此型多见于静止期,皮损肥厚,颜色暗红,经久不退,舌质紫黯或见瘀点或见瘀斑,脉涩或细缓。

证属湿毒内蕴,气血瘀滞。

治宜活血化瘀软坚,除湿解毒。

药用活血散瘀汤或白庀三号方。

活血散瘀汤:

鸡血藤30g,鬼箭羽30g,土茯苓30g,薏米30g,白花蛇舌草30g,三棱15g,莪术15g,桃仁15g,红花15g,丹参15g,重楼15g,陈皮10g。

白庀三号方:

鸡血藤30g,鬼箭羽30g,三棱15g,莪术15g,桃仁15g,红花15g,白花蛇舌草15g,陈皮10g。

加减:

月经量少或有血块者,可加用益母草;兼见肝郁气滞,情志不舒者,加柴胡、枳壳;阴阳失调者,加当归、熟地黄、首乌藤、钩藤。

4.湿热型此型相当于渗出型银屑病,患者皮损有糜烂渗出如湿疹样改变,多发于腋窝、乳下、会阴等处,鳞屑较薄,呈污褐粘腻状,痒重。

可伴胸腹胀满,口苦咽干,食少纳呆,白带量多,清稀或黄臭,大便干或先干后溏,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涩滑数。

证属湿热内蕴、郁久化热。

治宜清热利湿、凉血祛风。

土茯苓30g,生薏米30g,白鲜皮30g,六一散30g,生地黄15g,丹皮15g,苦参15g,泽泻15g,车前草15g,车前子15g,川萆解15g,生白术10g,生枳壳10g,生芡实10g,赤石脂10g,生黄柏10g。

5.热毒型为急性发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病史,常伴发热咽痛、全身不适,口干口苦,便秘溲黄,皮损呈泛发性点滴状或融合成片。

证属内有蕴热、外感毒邪。

治宜清热解毒、凉血除斑。

药用银翘散加减。

方药组成:

蒲公英30g,败酱草30g,板蓝根30g,大青叶30g,白茅根30g,白花蛇舌草30g,金银花15g,连翘15g,锦灯笼15g,山豆根15g,紫草15g,茜草根15g,元参15g,重楼15g。

加减:

咽部红肿者,可加赤小豆30g,牛蒡子15g,金莲花10g,金果榄10g;发热加黄芩、知母、生石膏;有红皮症倾向者,加羚羊角粉0.6g冲服。

6.寒湿型此型相当于关节型银屑病,常伴见急性进行期甚至红皮病样银屑病皮损,关节症状与皮肤表现常同时加重或减轻,指(趾)末端关节受累最为常见。

证属风、寒、湿毒三气杂至,痹阻经络。

急性期为风湿毒热侵袭肌肤。

治宜凉血解毒为主。

方药组成:

羚羊角粉0.6g(或生玳瑁粉3g)(分冲),白茅根30g,土茯苓30g,板蓝根30g,大青叶30g,白花蛇舌草各30g,生地黄15g,丹皮15g,赤芍15g,紫草根15g,秦艽15g,金银花15g,重楼15g,木瓜10g。

缓解期为肝肾阴虚,寒湿痹阻。

治宜滋补肝肾,温经通络。

方药用独活寄生汤合地黄汤加减。

鸡血藤30g,秦艽15g,天仙藤15g,桑寄生15g,丹参15g,黄芪15g,麦冬15g,乌蛇10g,全蝎10g,络石藤10g,木瓜10g,桂枝10g,桑枝10g,独活10g,羌活10g,红花1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

加减:

皮屑多时可加重养血药如当归、赤白芍、首乌藤等以润肤止痒,也可配合秦艽丸内服。

7.脓毒型此型相当于脓疱型银屑病,在银屑病基本损害上出现密集的粟粒状脓疱,部分融合呈脓糊状。

病情多呈周期性复发,皮肤潮红燔热,脓疱聚集,伴发热,心烦急,口渴口干,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舌红苔黄或少苔呈沟状纹舌,脉涩滑数。

证属湿热蕴久,兼感毒邪,郁火流窜,入于营血,蒸灼肌肤而致毒热炽盛,气血两燔。

治宜清热凉血、解毒除湿。

药用解毒凉血汤加减。

羚羊角粉0.6g(冲服),土茯苓30g,生薏米30g,白鲜皮30g,白茅根30g,板蓝根30g,大青叶30g,生地黄15g,丹皮15g,苦参15g,紫草15g,金银花15g,连翘15g,生石膏15g。

加减:

若病程迁延,病久伤阴,出现口干舌燥、便干尿黄,舌红无苔或沟纹舌,镜面舌,应注意凉血护阴,养阴益气,清解余毒。

药用解毒养阴汤加减:

南北沙参各15g,石斛15g,元参15g,黄芪15g,生地黄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赤芍15g,薏米30g,土茯苓30g,板蓝根20g,白花蛇舌草20g,重楼10g。

8.毒热型此型相当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急性期症见全身皮肤潮红掀热、肿胀、大量脱屑、毛发爪甲也可脱落,常伴发热烦躁、形寒身热、口干口渴,大秘溲赤。

证属毒热炽盛,郁火流窜,入于营血,以致蒸灼肌肤,血热血燥,皮红脱屑。

治宜清营解毒,凉血护阴。

生玳瑁粉10g或羚羊角粉0.6g(冲服),生地黄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白茅根30g,板蓝根30g,车前草30g,败酱草30g,生石膏30g,连翘15g,紫草根15g,丹皮15g,石斛15g,麦冬15g,生栀子10g,川连面6g。

后期热势渐退,阴液亏耗,气阴两伤,肌肤失养,以至肌肤甲错,层层剥落。

治宜养血滋阴润燥,清解余毒。

鸡血藤30g,何首乌30g,生地黄15g,丹参15g,当归10g,白芍10g。

五、金起凤论治银屑病

金起风认为银屑病多因七情内伤,或过食鱼腥、辛辣,致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外感风、热、燥邪,内外合邪,壅滞肌肤而发病。

临床主要分为血热、湿热、血燥三型治疗,各型中加减应用很丰富。

1.血热型相当于银屑病的进行期。

皮疹多呈点滴状或小斑片状,色鲜红或潮红,发展迅速,易泛发全身。

伴较显著瘙痒、咽干心烦,舌红苔黄,脉弦滑或滑数。

为血热毒盛,热壅血络。

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用消银一号方(消银解毒汤)。

水牛角片15g~30g,金银花15g~30g,蚤休30g,土茯苓30g,白鲜皮30g,生地黄25g,板蓝根25g,赤芍20g,丹皮15g,苦参10g~15g,生甘草6g。

加减:

若气分热盛,皮损鲜红,舌红、脉数者,加生石膏、黄连、山栀,生石膏清气分实热以护阴,黄连、山栀清心经实热以祛火;若热人营血,舌质绛红,加大方中水牛角片、丹皮、金银花的药量,或再加玳瑁粉以增强凉血解毒之效;若皮损色黯呈浸润斑块,舌质可有瘀斑、瘀点者,丹参、莪术以活血化瘀;若咽干口燥,加玄参、沙参养阴润喉;若因咽炎、扁桃体炎诱发者,加山豆根、连翘、玄参清咽利喉;脾虚便溏者,加白术、薏仁;大便秘结加生军。

2.湿热型:

皮损呈斑片状,基底潮红肿胀,伴有轻度渗液结痂,以四肢为甚,瘙痒以夜间为重;舌尖红苔腻黄,脉弦数。

证属湿热偏盛.郁转肌肤而发。

治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消银二号。

生地黄30g,金银花30g,白鲜皮30g,土茯苓30g,蚤休25g,泽泻15g,赤芍12g,龙胆草10g,炒栀子10g,盐黄柏10g,苦参10g。

加减:

渴喜凉饮者,加生石膏、天花粉;瘙痒剧烈者,加玳瑁、地肤子。

3.血燥型:

病程较久,皮损呈钱币状或大斑块状,浸润肥厚,色淡或黯红。

证属毒热蓄久,伤阴耗血,络瘀热伏,肌肤失养。

治宜育阴润燥、清热解毒,佐以活血化瘀,用消银三号或消银解毒汤。

消银三号:

生地黄30g,花粉30g,白茅根30g,丹参20~30g,蚤休25g,金银花15~30g,玄参、白鲜皮20g,当归15g,蜂房各15g,威灵仙12g。

消银解毒汤:

生地黄30g,天冬30g,鸡血藤30g,紫草20g,当归15g,何首乌15g,蜂房15g,玄参15g,鬼箭羽15g,麦冬10g。

加减:

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黄精;气滞血瘀甚者,上方去何首乌、蜂房、紫草,加三棱、莪术、红花;冲任不固,月经不调,或腰膝酸软者,加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补骨脂等。

六、许铣论治银屑病

许铣认为银屑病主要是因为血热,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日久伤阴,肌肤失养。

并强调,一是应慎用激素,二是应重视复发问题。

对银屑病共分为十一型,其中寻常型银屑病分为五型,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各分为两型。

(一)寻常型银屑病

1.风热型表现为初发或发病不久,皮损迅速发展,红色丘疹或红斑散发于躯干、四肢或全身,可有瘙痒,伴发热、周身不适,口渴、咽干、咽痛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脉浮。

治以清热凉血,疏风解表。

方药选用犀角地黄汤和银翘散加减:

生地黄、丹皮、赤芍、黄芩、金银花、连翘、桑叶、牛蒡子、板蓝根、北豆根、槐花、紫草、草河车、白鲜皮、生甘草等。

2.血热型初发或复发病时,皮疹呈点滴状或钱币状,发展迅速,皮疹色红,可分布于身体某处或全身,伴瘙痒,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或根部黄厚,脉弦滑或滑数。

治以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选用克银1号方加味:

土茯苓、北豆根、草河车、白鲜皮、生地黄、丹皮、赤芍、黄芩、槐花、紫草、板蓝根、大青叶、忍冬藤等。

3.血燥型表现为病程较长,皮疹颜色由红变淡,鳞屑比较多,部分皮损消退,舌质淡红,舌苔少,脉沉细。

治以清热凉血,养血滋阴润燥法为主。

方药选用克银2号方加味:

土茯苓、北豆根、草河车、白鲜皮、生地黄、当归、元参、麦冬、大青叶、麻仁等。

4.血瘀型临床可见皮损肥厚,颜色黯红,鳞屑干燥不易脱落,舌质黯红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治以活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