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82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俗称酒精)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分子是由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

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3

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CO2与NaOH反应

B.

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D.

探究燃烧的条件

3.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浓盐酸挥发—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分子间间隔变大

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4.下列有关化学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不是冰,是固体二氧化碳

B.水银是液态的金属银

C.铅笔不含铅,主要含有石墨

D.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干冰升华

C.钢铁锈蚀

D.冰雪融化

6.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其它物质的燃烧,所以可以作燃料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7.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氢原子:

B.钠离子:

C.氯离子:

D.氧原子:

10.家庭中使硬水转化成软水的一般方法是()

A.煮沸

B.加明矾

C.加活性炭

D.过滤

11.下列推理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蔗糖、葡萄糖等有甜味,则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B.可以用取样灼烧的方法区别蚕丝和棉纱线

C.化学变化中原子、离子都不会改变

D.某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未闻到氨臭气味,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12.下列是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B.金刚石、石墨是碳单质,

是碳的化合物

C.金刚石、石墨和

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数目不同

13.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选项

方法

示例

A

类比法

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推测烧杯也可以直接加热

B

观察法

物质的变化中,观察到有发光、发热现象即可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分类法

根据所含物质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D

归纳法

二氧化锰可以做过氧化氢及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归纳出二氧化锰可以做所有化学反应催化剂

A.A

B.B

C.C

D.D

1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B.加水溶解可以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

C.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可除去硫酸亚铁中少量硫酸铜

D.加Ba(NO3)2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SO4

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b=6%

B.c=17%

C.d=8%

D.a=56%

二、填空题

16.我市某校在“国际化学年”中开展了以下趣味活动。

(1)“1+1<2”:

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充分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_____。

(2)“白纸显字”:

取一张白纸,用酚酞写字,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立即显示出红色字迹。

这一表演应用氨水的化学性质是_____。

(3)“指纹鉴定”:

向指纹上喷硝酸银溶液,指纹汗液中含有的_____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从而留下痕迹。

(4)“火球跳舞”:

加热硝酸钾至熔化,投入黄豆大的木炭,木炭由黑转红,在试管里不断上下跳动。

写出硝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17.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

(3)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是有毒气体,

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②在自然界中,

转化为

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______。

三、实验题

18.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应用中使用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2) 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小组收集到洗照片用过的硝酸银废液,利用废铁、废锌回收金属银。

他们将金属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溶液(忽略其他杂质),为了探究滤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他们做出以下猜想:

①溶质为硝酸锌             ②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③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   ④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银

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同学继续实验验证所得银粉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粉:

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证明了固体中含有铁粉。

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设计了如下测定固体中含银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

A.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

B.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

C.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记录其质量。

请回答:

①步骤B中判断已充分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______;

(2)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可选用______(填C或D)装置收集氧气.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满氧气后,应先______,再熄灭酒精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G装置来除去,则混合气体应从G装置的______端口(填“②”或“③”)通入,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气体,而不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原因是______.

(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热后又变成紫色的原因:

______.

(5)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实验室制取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______口(填“a”或“b”)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0.已知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设计实验)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_____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分别是:

①D装置中出现_____的现象;②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

生成物中有CO和CO2两种气体。

(问题讨论)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4)如D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含药品)实验前质量为112.5g,实验后质量为109.3g,则参与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_____g。

五、计算题

21.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50g置于烧杯中。

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消耗稀硫酸100g,使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三、实验题

1、

2、

四、科学探究题

1、

五、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