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4673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6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docx

高考历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9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与君主专制的演进

『名师导语』

从汉至元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完善和成熟的时期,也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区域。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2018年全国Ⅰ卷在此命制了第41题。

考查内容主要涉及汉代地方治理与外戚干政、唐代三省六部制和藩镇割据、宋代社会阶层流动及乡约制度。

从新高考角度看,体现国家治理和社会公平、公正原则的重大制度创新仍将是命题的重要思路,需重点关注。

知识点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

(1)背景:

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

(2)措施:

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

(3)结果: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

(1)背景:

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宋代

(1)措施

(2)影响

4.元朝:

行省制度

(1)措施

(2)影响

宋代的官职差遣体制

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

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

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

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

——刘宗绪《古代官员研究综述》

知识点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代:

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

三省六部制

(1)内容

(2)影响

4.宋代: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古代君主专制的开明性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

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

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漫画解史】“推恩令”

信息提取:

“推恩令”规定:

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管辖。

王国越分越小,对于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

【漫画说史】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信息提取:

北宋将兵权、财权等都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在对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地方势力再也无力挑战中央。

自宋以后,内忧不再是国家面对的主要问题,而外患则往往会导致灭亡。

【构图解史】宋代“二府三司制”

信息提取: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确立了尚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实现了决策权与行政权的分离。

到宋代,军权和财权则完全从相权中分割出来,相权进一步衰落。

 

探究1 解读重要“历史概念”

1.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沿用到清末。

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记载: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三省六部制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

2.行省制度

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地方行政模式。

它是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

行省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1.(2018·课标全国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 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正确;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错误;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错误;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错。

答案 C

2.(2018·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调研)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

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

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

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

A.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

解析 “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是行省官员的权力运作方式,不是监督皇权,故A项错误;并不是只适用于军政权力,故B项错误;元代是将三省制改为一省制,是中央体制的问题,故C项错误;从这种运作体现了制衡,故D项正确。

答案 D

探究2 从“时空观念”角度解读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中央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1.(2017·课标全国Ⅰ,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 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A项错误。

题干表格反映了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变化,没有中央行政体制调整的信息,故B项错误。

题干表格说明汉景帝时期政府已经直接管辖了68个郡、国。

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前127年)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直接管辖的郡、国更多了,中央集权更加巩固。

这说明中央政府更有能力、更有实力解决边患(匈奴威胁),故C正确。

题干材料反映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故王国控制的区域逐步减少,D项错误。

答案 C

2.(2014·四川文综,4)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表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解析 从表中可知,历代最低一级行政区划均为县,其他层级均有变动,故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图表可知州的行政区划层级由一级到二级甚至降到三级,因此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最高一级行政区划由州到路再演进为省,省残留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痕迹,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而不是促进地方的自主性,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秦汉以来各朝代均为二级或三级行政区划,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探究3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君主专制的加强

1.君主专制下的内在矛盾及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并具有分散性、保守性的特点,以及封建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和法家提供的“集权”理论,是中国专制政治出现的重要影响。

2.古代中国削弱相权的方式

★宰相在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发挥着双重作用:

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皇权。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以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后来采取的补救措施就是设立内阁。

1.(2016·课标全国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 题干材料“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说明史官的史实记载对皇帝个人行为有重要影响,让皇帝不能为所欲为,故选A。

“全部真实可信”的说法过于绝对,史官所撰史书也有个人的主观思想,排除B;史官记事虽能影响皇帝个人行为,但与皇帝之间并不存在尖锐矛盾,排除C;“真实言行”包括正确的,也包括失误的。

从题干材料看出宋太祖不是“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而是不愿史书记录其“误失”,排除D。

答案 A

2.(2014·课标全国Ⅰ,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 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人伦秩序来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祭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其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

探究4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宋代的政治制度

1.宋代文官政治的确立(高考命题专家言论)

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这种政治体制的确立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核心论点:

唐代以来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科举制和以文治国方针的确立,都为宋代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高考命题专家言论)

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由于矫枉过正,后继者又不知变通,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后果。

如地方权力太弱,在反侵略战争中无力抵抗;对军队防范过甚,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居于弱势;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不当,造成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核心论点:

“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成为宋初治国的重要策略。

由于削弱地方权力不知变通,导致地方军队战斗力下降,边患严重;官僚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

1.(2019·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是以中书门下、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

此变化说明(  )

A.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

B.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C.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

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

解析 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制约,故A项错误;由三省六部制到“二府三司制”并没有体现中央官僚机构的进一步膨胀,故B项错误;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是在秦朝,故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制衡,“二府三司制”进行事权分割,而没有制衡体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

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

宋代(  )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解析 题干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再联系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决唐末以来上百年的藩镇割据问题,故A项正确;宋代开创了重文轻武的国策,非“结束”,故B项错误;以儒立国正统思想的形成是在西汉武帝时期,且题干中未提及,故C项错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考法1 唐代中后期的地方治理

【考题1】(2018·课标全国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 D

★明立意 从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切入,考查历史解释。

★抓关键 提取表格有效信息:

藩镇主要为“边疆型”;官员任免以“朝廷任命”为主;赋税供纳基本不上供;多拥“重兵”。

★清误区 本题属于表格数据类选择题,难度较大。

选项表述不准确是常见错误,如本题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藩镇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和藩镇之间攻伐不已。

河朔型藩镇自己任免官员、赋税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也并不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考法2 从中西对比角度认识宋代皇权的加强与制约

【考题2】(2019·广东深圳龙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

北宋前期通过“通进、印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

——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制约精神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

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

……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对国会的制约。

表现在:

总统有立法倡议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论权力制约原则》

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15分)

答案 内容:

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

作用:

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

(10分)

答案 不同:

宋代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美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宋代权力制约根本上是服务于皇权统治,而美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关键信息

信息1 由“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可得出纠正皇帝不当诏令,制约皇权滥用;由“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可得出驳回臣下错误奏章;由“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可得出对公文进行审查。

信息2 “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可以得出宋代权力制约实质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可以得出美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割。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中外关联类综合题。

(1)问,根据材料一逐条进行提炼并归纳核心要点。

(2)问,从实质和根本目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考点二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名师导语』

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

近五年全国卷在此考查力度较小,仅在2016年全国Ⅱ卷中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了科举制的社会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卷五年两次命题,考查了汉代察举制的影响及古代褒扬官员的标准。

新课标修订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关古代官员的培养、选拔、考核、监督等问题将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

1.汉代:

实行察举制。

汉武帝令邻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

(1)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重门第而不重才能。

(2)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一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

3.隋唐:

科举制

(1)形成:

(2)完善: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

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

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图解历史】科举制的影响

信息提取:

上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这说明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但世家大族把持朝局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漫画说史】范进中举

信息提取:

范进从20岁到54岁,整整考了35年,最终考取功名。

“范进中举”深刻揭露了明清科举制度的黑暗和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

探究1 解读重要“历史概念”

1.察举制

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先由皇帝下诏,令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各地品德高尚、才干出众、学识渊博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由朝廷直接任官,或经过某种形式的考核、面试(直至皇帝亲自策问)择优录用。

被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官吏和各级学校的学生。

察举科目包括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明经、尤异等。

这为被举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使真正优秀的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2.征辟制

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

(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解析 西汉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局面已经出现,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对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更有利,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升,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故B项正确;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使得世家大族能够控制人才选拔的主动权,进而形成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基础上的,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对地方官员控制的弱化,因此不能推断郡县制的基础动摇,故D项错误。

答案 B

探究2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2018·重庆高考模拟)南朝齐武帝宠信出身寒微的纪僧真,纪僧真想获得士大夫身份,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

可在见面后,士族领袖竟命人把纪僧真赶了出来。

这反映了当时(  )

A.皇权与士族特权相依仗B.士族把持官吏的任免权

C.士大夫自立于皇权之外D.社会等级制度十分森严

解析 由材料中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却被赶出,说明士族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立于皇权之外,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5·天津高考,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解析 由材料内容“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知军国大事最终是由皇帝裁决的,而不是由朝臣决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群臣的议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群臣议政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使皇帝在作出最终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故D项正确。

答案 D

探究3 从“唯物史观”角度辩证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推动世界文明

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1.(2019·安徽宣城模拟)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

苏轼感叹说:

“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

材料体现了北宋(  )

A.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

B.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

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

答案 B

2.(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品行,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C项错误;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答案 D

探究4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古代监察制度和科举制

1.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

一是御史监察系统即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职责是纠察官员,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即谏议制度,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

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

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白寿彝

核心论点:

古代监察制度主要服务于君主专制制度,这决定了其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主要由御史监察系统和谏官言谏系统组成,前者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后者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