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7603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题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亚洲的觉醒”时期与“亚洲革命风暴”时期相比,亚洲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的不同是(  )

A.亚洲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B.亚洲地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亚洲国家的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D.亚洲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2.(2011·湖北联考)提拉克曾经说:

“自治就是自己的统治,要把全部管理权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钥匙!

”这句话表明印度国民大会党激进派主张(  )

A.实行暴力革命

B.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C.让印度人参政

D.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3.下列国家反帝斗争中,矛头指向英国的有(  )

①印度 ②埃及 ③苏丹 ④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4.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国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面临外国势力的干涉

C.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两次推翻反革命政权

5.下图是苏联历史宣传画:

列宁主义——我们的旗帜!

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图中的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的召开

B.通过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C.布尔什维克的出现

D.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

6.(2011·天星网试题调研)列宁说:

“第二国际……在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力量进行预备性的、初步性的、最基本的组织方面,做了非常重要有益的工作……”其中“非常重要有益的工作”不包括(  )

A.反对修正主义

B.推动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

C.推动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

D.指导、帮助欧美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建立

7.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

A.列宁主义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

B.列宁主义适应了发达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C.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D.列宁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一国取胜的论断

8.在资本主义国家兴起和强大过程中,曾经直接推动战争的政策措施是(  )

①普鲁士“铁血政策” ②日本“大陆政策” ③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④德国“施里芬计划”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2011·合肥模拟)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刊登在英国《笨拙》杂志上的一幅漫画。

画面上,鹰的嘴中衔着一根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美国总统威尔逊对鹰说:

“啊!

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

”该漫画反映的实质是(  )

A.美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B.利用“中立”政策大发战争横财

C.借助大战之机向亚太地区扩展势力

D.打着和平的幌子谋求欧洲均势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矛盾复杂,当时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是(  )

A.英德矛盾B.俄德矛盾

C.法德矛盾D.意德矛盾

11.两图反映的世界历史发展的相同点是(  )

A.英法矛盾是欧洲的主要矛盾

B.欧洲大陆一体化

C.大国扩张,引发国际格局变动

D.欧洲战争及其战争性质

12.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殊死拼杀的一年。

这一年(  )

①战争重心在西线 ②德国速决战计划破产 ③德国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④协约国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13、14题各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

“继俄国1905年的运动之后,民主革命席卷了整个亚洲……世界资本主义的新侵略彻底唤醒了亚洲。

材料二 (日俄战争)亚洲一个小王国(日本)对欧洲一个强大国家的这一胜利是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事件给整个殖民地世界以巨大希望和极大刺激,……使各地被压迫民族激动不已……

——《全球通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亚洲觉醒”的含义是什么?

(3分)

(2)为什么说“世界资本主义新侵略彻底唤醒了亚洲”?

(6分)

(3)材料二对“东方觉醒”的预见是否正确?

对“东方觉醒”的原因分析是否全面?

为什么?

(5分)

(4)从材料三的四幅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什么新的特点?

(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她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马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

这里指刚果)让出。

……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

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

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变更!

——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

原因是什么?

(8分)

(3)材料三中,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5分)

(4)综观上面三则材料,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有何特征?

(4分)

答案与解析

1.解析:

 比较“亚洲的觉醒”和“亚洲革命风暴”时期亚洲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突出亚洲觉醒时期的特点。

A、B、D三项都符合这两个时期。

答案:

 C

2.解析:

 19世纪下半期,印度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他们组织了印度国民大会党,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以提拉克为首的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独立。

材料就是印度国民大会党激进派观点的体现。

答案:

 B

3.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反帝斗争中,印度、埃及、苏丹主要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埃塞俄比亚主要抗击意大利的殖民侵略。

答案:

 B

4.解析:

 依据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情况不难作答。

答案:

 D

5.解析:

 本题考查列宁主义的诞生,属于知识的再现问题。

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答案:

 D

6.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旨在考查第二国际的主要活动。

第二国际是在欧美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建立起来的背景下建立,D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

 D

7.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A、B两项分别与列宁主义诞生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不吻合,而D项是列宁主义的内容之一。

答案:

 C

8.解析:

 普鲁士的“铁血政策”推动了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日本的“大陆政策”推动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德国的“施里芬计划”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使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中国,没有导致战争,应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

 B

9.解析:

 本题为图片型选择题。

鹰的嘴中衔着的橄榄枝虽然象征和平,但鹰好战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

鹰实际上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本性。

透过历史现象看实质,不难看出美国以“中立”为掩护,大发战争横财。

答案:

 B

10.解析:

 本题有一定的迷惑性,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欧洲大陆”。

在一战之前欧洲有三对矛盾:

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三对矛盾的中心环节是英德矛盾,但是注意题干所要求的是“欧洲大陆”上,故答案为C。

答案:

 C

11.解析:

 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拿破仑对外战争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与封建势力的矛盾,而一战反映的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性质是不一样的,排除D项;这两幅图都反映了欧洲两大势力的对立,而不是统一,排除B项。

答案:

 C

12.解析:

 在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中,由于法、英、比军队的抵抗和俄军在东线的进攻,德国速决战计划破产,排除含②的选项。

答案:

 D

13.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回答应侧重于亚洲觉醒的概念、原因、特点。

答案:

 

(1)含义:

20世纪初,亚洲许多国家出现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3分)

(2)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勾结亚洲封建势力加强了对亚洲的侵略和瓜分,加深了亚洲的民族危机,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同时随着帝国主义侵略,亚洲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起来。

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形成壮大,促使了亚洲出现反帝反封建

的民族觉醒。

(6分)

(3)不正确,更不全面。

因为“日本对欧洲一个强大国家的胜利”是日俄战争,这场战争本身是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又是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的胜利实际上是被日本侵略各国人民的灾难。

(5分)

(4)新特点:

领导和力量:

由农民阶级和封建王公转向新领导即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斗争方式:

从武装起义为主发展到多种斗争形式,包括罢工、游行等。

(6分)

14.解析:

 本题围绕一战前英德矛盾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解答时应注意分析19世纪末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英国协调同法国、俄国的矛盾,而组成了三国协约与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争霸世界。

答案:

 

(1)由联合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

(3分)

(2)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也不再满足英国在殖民地方面的“恩惠”,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

因为随着德国实力的增长及超过英法,它要求争取适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对外扩张的野心急剧增强。

(8分)

(3)表面维护法国殖民地,实际上是联合法国抵制自己的劲敌德国,以维护其既得的殖民霸主地位。

(5分)

(4)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它们彼此勾结和斗争的关系变幻无常,而它们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正是由各自的利益决定的。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