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5135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docx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docx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参考

 

《荷花》教学参考

按教材定制/内容可编辑/提高备课效率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荷花》教学参考

 3 荷花

 一、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课文中以“我”被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为铺垫,引入课文重点描述部分──一池美丽的荷花。

荷花色彩鲜丽、形态各异,看似一大幅活的画。

接着作者展开想象,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花,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读者,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二是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荷花,如没有见过荷花,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观赏并了解荷花的生长情况,以增加对荷花的感性认识,也可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如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荷花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教学本课生字,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

“挨”读一声,注意和“挨”(读二声)在意义上的区别;“莲蓬”的“蓬”读轻声。

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注意形近字的区别:

裳和常、蜻和晴。

注意分辨、记忆字形,比如,裳与衣服有关,下边是衣字;蜻与虫子有关,左边是虫字旁;蹈与用脚跳舞有关,左边是足字旁。

写的时候注意字的笔画和书写顺序,“蹈”的第十五笔是“”,“佛”的第四笔是“”。

 

 3.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课文,教学导入时,可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对荷花的感性认识。

如“你见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再出示有关图片资料或借助其他教学手段来展示一幅幅荷花图。

让学生充分了解荷花,体会荷花的美。

然后再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

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教学时可以在初读时大致理清作者的思路。

然后抓住描写荷花的重点段落(第二—四段),反复朗读课文,重点学习。

作者在描写荷花的时候,由荷花的形状写到荷花的颜色,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局部,条理清楚,语言朴实,给人以一种美的感觉。

教学时,要抓住作者对荷花各部分的描写和想象,反复朗读,从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喜爱荷花的感情。

 

 4.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展开想象,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呢?

“冒”字用得好在哪里?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想象它们都有怎样的姿势?

让语句描写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说出自己的想象,可不受课文内容的局限。

再如,“一大幅活的画”,想象一下活的画是什么样的?

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一难点,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

再引导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叶的各种美妙的姿态,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从而理解“活的画”的意思。

对于第四段作者的想象部分,可以提出,“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会想些什么?

”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并把她当作有感情的人来想象,才能体会到作者出于对荷花的深深情感,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

最后一句“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实写照。

 

 5.朗读指导。

本文语句优美,富有韵律,感情充沛,读起来琅琅上口。

在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荷花的优美姿态表现出来,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写出了花的各种优美姿态,在读的时候,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强调荷花长势的不同特点。

其中,“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体现开花大小程度的对比;“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体现出各种花姿态的不同。

在语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中,体现荷花的动态美。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以作者的亲身感受写出来的,要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把自己当作一朵美丽的荷花,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课后思考练习题及文中泡泡。

 

 第1题,“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结合课堂朗读进行,教师启发学生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主人公,好像自己也来到了公园看荷花,亲眼看到了荷花的美丽姿态,体验到了主人公的美好心境。

这样,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文内容中去,读起来充满感情。

对于喜欢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但背前教师要提出要求,比如,可以是几个小自然段,可以是一大自然段,不能仅背诵由一两句话组成的自然段。

课文语言优美,可以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同时做好背诵的交流和检查工作。

也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前说一说为什么自己要选择这一部分背诵。

 

 第2题“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重点是通过讨论领悟:

用彩笔画出来的是色彩明丽的画面,而一池荷花就是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面,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那么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第3题“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

”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也可以在课文内容理解基础之上练习,重点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学习课文内容后,可以提出问题来让学生独立思考,要给学生一些时间,充分展开想象。

可以体会作者像身着白衣裳翩翩起舞的荷花,在和蜻蜓、小鱼交谈的情景,从中受到启发,由此想象开去,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与课文描写不同的内容。

从看到、听到、想象到的等方面展开想象。

最后让学生把想象到的内容进行口头交流,看谁的想象更丰富。

 

 “小练笔”是写自己喜欢的花。

目的是引导进行经常性的写片断训练,以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重点让学生先了解一下,课文是怎样写荷花的,哪些是具体描写,哪些是对荷花的想象。

然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最喜欢哪种花,这些花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自己怎样把花描写下来。

想好后可以随堂完成。

 

 文中泡泡“‘冒’用得真好”,目的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要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冒”的字面意思:

原意是液体或气体往外或往上涌,这里是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卓尔不群。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句,体会句子描写的内容景象,体会用词的好处。

再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词用得好,比如,“挨挨挤挤”“饱胀得马上要破裂”等。

文末泡泡“‘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这是理解句子内涵的练习,因为在看荷花的时候,我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一池美丽的荷花中的一朵荷花,沉浸在其中,感情高度投入,所以忘记了自己是在看荷花。

说明荷花的美丽所产生的巨大魅力。

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再交流。

 

 7.课后扩展。

课文学习后,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找到的有关歌颂荷花的诗文交流一下。

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荷花,了解它被历代人们所喜爱的原因。

这也能为写自己喜欢的花的习作,打开思路。

 

 四、参考资料

 

 叶圣陶 (1894—1988)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

名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1912年中学毕业后,曾任中小学教员。

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1923—1930年任商务印书馆国文部编辑,主编过《文学周刊》《小说月报》。

1930年任开明书店编辑,主编《中学生》杂志,并相继在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执教。

建国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等职。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十分可贵。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是他教育思想的精髓。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著作有与夏尊合著的《文心》《文章讲话》等,与朱自清合著的《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教科书有《开明国语课本》《幼童国语读本》《儿童国语读本》等;儿童文学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童话选》等;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等,诗有《箧存集》;散文有《未厌居习作》《小记十篇》等;他的《瀑布》《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曾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

有《叶圣陶文集》(3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问世。

 

 荷花 又称“莲花”、“水芙蓉”。

根茎肥壮,长圆柱形,里面有许多条管形空腔。

茎上有许多节,根状茎横生在浅水的泥里,又称作“藕”。

荷花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等,有清香。

花托呈杯状,里面有十几个蜂窝式的圆孔,每个孔内有一粒坚果,叫莲子。

藕可以作蔬菜,莲子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叶、花梗、莲心、莲须可入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