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6197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docx

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

2022年浙教版中考科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探究物体吸热能力

1.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金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订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

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

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________;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3)为了验证猜想,小金做了如下实验:

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

小金选择__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进行实验。

加热时间/min0123456水的温度/℃20222426283032油的温度/℃20242832364044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与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的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是:

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

小科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甲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

(1)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

更容易控制________相同。

(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画出它们升高的温度Δ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ΔT=kt。

用m表示水和煤油的质量,c1和c2分别表示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则两条直线k的比值k水∶k煤油等于________。

(用含有c1、c2的式子表示)

3.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________。

(2)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

[c水=4.2某103J/(kg·℃)]

(4)若本实验共消耗酒精20g,则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

(q酒精=3.0某107J/kg)

4.如图甲、乙所示是小科比较物质比热容的实验仪器,主要由保温性能较好且相同的两容器、两个相同加热电阻A和B、电源(为加热电阻遇传感器供电)和温度传感器等部分组成。

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液体中的温度信息传入电脑,通过电脑处理得到温度T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

(1)老师观察装置后指出该装置缺少________装置,会使液体受热不均匀,导致实验失败。

(2)小科对装置改进后,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入100g初温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a和b打开电源,通过电脑得到了如图丙的图像,从丙图中可以看出液体________(选填“a”或“b”)比热容较大。

(3)若小科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a、b两种液体的质量都增加到150g再次实验,则得到的图像中两条线的夹角α较原来相比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探究水和砂子的吸热能力”实验器材如图所示,两个酒精灯、两个金属杯、两个温度计.对质量相等的水和砂子进行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使水和干砂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________。

(2)质量相等的水和干砂子吸收相等的热量时,________的温度升高较快,若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

(3)这个实验说明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

6.小马同学对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所示,可以测量未知液体的比热容C。

测量时,分别往甲乙两瓶中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待测液体,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再用温度计分别测出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升高温度△t水和△t,在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就可以求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

(1)闭合开关后,发现水和待测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

为了使温度升高得更快,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端滑动(填“A”或”B”)。

(2)本实验需要控制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小马设计的电路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时间(分钟)

水升高的温度Δt水(℃)

待测液体升高的温度Δt(℃)

29214184262760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待测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焦∕千克˙℃7.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在家里做了下面的实验:

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内分别放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煤油.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

(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些.

(2)要使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应对________加热的时间长些.

(3)此实验表明________比________的比热容大些.

8.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

(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___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________℃.

(3)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_______倍.

9.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__(A/B)的高度,确保使用外焰加热。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得出结论。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

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

(答出一个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实验探究题1.【答案】

(1)托盘天平

(2)加热时间的长短(3)方案二

【解析】【分析】

(1)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温度大的比热容小;当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多的比热容大。

据此可知,无论哪种方案,都需要控制质量相同,据此判断补充的器材;

(2)在实验过程中,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对两种液体加热,根据W=Pt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加热器放出相同的热量,那么水和食用油就吸收相同的热量,因此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吸热的多少。

(3)根据表格确定实验中保持哪个量相同即可。

【解答】

(1)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质量的托盘天平。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

(3)根据表格可知,表格中统计的是加热相同时间后液体的温度,而加热相同的时间也就是控制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温度的变化量判断比热容的大小,因此小金选择的是方案二进行实验。

2.【答案】

(1)吸收的热量

(2)煤油与水的质量不相等(或没有控制煤油与水的质量相同)(3)c2∶c1

【解析】【分析】

(1)图乙中,装有两种液体的试管都放在同一烧杯中,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肯定吸收相同的热量;

(2)根据题目要求可知,如果要用升高温度的大小反应吸热能力的大小,就必须保证吸收的热量、液体的质量相同。

根据图乙可知,煤油和水的液面高度相同,即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煤油和水的质量肯定不相同。

(3)根据公式Q=cm△t和△T=kt进行推导即可。

【解答】

(1)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

更容易控制吸收的热量相同。

(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

煤油与水的质量不相等(或没有控制煤油与水的质量相同)。

(3)将△T=kt代入吸热公式Q=cm△t得到:

Q=cmkt;

那么直线k的比值为:

k=Qcmt;

则两条直线k的比值为:

因为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热相同,加热时间相同,

所以得到:

3.【答案】

(1)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

(2)等于(3)98;2.1某103

(4)6.0某105

【解析】【分析】

(1)根据公式Q=cm△t可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大小时,必须控制液体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据此分析天平的作用;

(2)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那么水和煤油就吸收相同的热量;

(3)根据乙图确定水保持不变的温度,这就是水的沸点。

根据乙图的加热时间,确定水和煤油都升高到98℃时吸收的热量之比,然后根据公式Q=cm△t作比计算煤油的比热容;

(4)根据Q=qm计算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解答】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

(2)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根据乙图可知,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那么水的沸点就是98℃。

水和煤油都升高到98℃时,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

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等于加热时间之比,即Q煤:

Q水=10min:

20min=1:

2;

根据公式Q=cm△t得到:

解得:

c煤油=2.1某103J/(kg·℃);

(4)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Q=qm=3.0某107J/kg某0.02kg=6.0某105J。

4.【答案】

(1)搅拌

(2)b(3)减小

【解析】【分析】

(1)加热电阻在容器的底部,那么底部的液体温度会更高一些,但是上面的液体温度会低一些。

如果能够加入搅拌装置,就可以使液体受热均匀,收集到更准确的数据。

(2)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热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比,即升高的温度越大,比热容越小。

(3)根据公式Q=cm△t可知,相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质量成反比,据此判断夹角的大小。

【解答】

(1)老师观察装置后指出该装置缺少搅拌装置,会使液体受热不均匀,导致实验失败。

(2)如下图所示:

当吸收相同的热量时,△ta>△tb

,根据公式Q=cm△t可知,a的比热容就小于b的比热容,即液体b的比热容较大。

(3)根据公式Q=cm△t可知,相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质量成反比,即质量为150g时升高的温度肯定小于质量为100g时的温度,那么图像中两条线的夹角与原来相比将减小,如下图所示:

5.【答案】

(1)加热相同的时间

(2)干砂子;水(3)不同的

【解析】【分析】

(1)该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

(2)该实验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根据Q=cm△t可知谁温度升高的快;(3)从实验的现象可知结论。

【解答】

(1)该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

(1)要使水和干砂子吸收相同的热量,可以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

(2)质量相等的水和干砂子吸收相等的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干沙子的比热容,根据Q=cm△t可知干砂子温度升高较快;若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3)这个实验说明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不同的。

故答案是:

(1)加热相同的时间;

(2)干砂子;水。

(3)不同。

6.【答案】

(1)闭合开关后,为使温度升高得更快,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可以增大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向A端移动

(2)要使在相同的时间内,电阻产生的热量相同,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流要相同,所以两阻丝串联,且电阻大小相同(3)1.8ⅹ103J∕(Kg˙℃)

【解析】【分析】

(1)根据Q=cm△t可知,水温升高的较慢应该是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太少所致。

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要增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必须增大电流,而减小变阻器的电阻,据此确定变阻

器的滑片移动方向;

(2)根据焦耳定律Q=I2Rt分析需要控制的条件;

(3)相同的时间内,水和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公式Q=cm△t列出方程计算液体的比热容即可。

【解答】

(1)为了使温度升高得更快,就要增大通过电路的电流,减小变阻器的电阻,即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动;

(2)本实验需要控制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小马设计的电路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电流要相同,所以两阻丝串联,且电阻大小相同

(3)在2min内水和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即Q水=Q液体;

c水m△t水=cm△t;

c水△t水=c△t;

4.2ⅹ103J∕(Kg˙℃)ⅹ9℃=c某21℃;

解得:

c=1.8ⅹ103J∕(Kg˙℃)。

7.【答案】

(1)煤油

(2)水(3)水;煤油

【解析】【分析】

(1)根据c=的变形式△t=Qcm分析得出答案;

(2)根据c=的变形式Q=cm△t分析得出答案;(3)根据c=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

(1)根据c=的变形式△t=Qcm知煤油升温快,煤油上方的空气温度高,空气膨胀大,所以装煤油的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些;

(2)

要使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即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根据c=的变形式Q=cm△t知m、△t相同时c越大Q越大,所以应对水加热的时间长些;

(3)对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升温高,根据c=知水的比热容大。

故答案为:

(1)煤油;

(2)水;(3)水;煤油。

8.【答案】

(1)质量

(2)等于;60(3)2

【解析】【分析】

(1)要探究不同液体的吸热本领,需要取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2)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该温度叫液体的沸点;(3)根据图象读出甲加热10min温度的变化量和乙加热20min温度的变化量,此时Q甲=1/2Q乙

,并且甲、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