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精品教师课件 历史七大解题技巧.docx
《高三复习精品教师课件 历史七大解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精品教师课件 历史七大解题技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复习精品教师课件历史七大解题技巧
历史七大解题技巧
在高考解题过程中,除了要审清题目的类型、备选项干扰设置方法等要素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即在审题时,弄清题目的时间、空间限制,题目涉及的历史现象的性质、立场、相关理论和与教材的联系。
1.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
高考试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也有的题目,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
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这一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
如: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星教育试题调研《考前抢分必备》)
【例1】(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20题)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
“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
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
”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
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
人口爆炸性增长
C。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
各国间交往密切
命题分析:
题目要求回答的时间不是1750年,而是“再晚两个世纪”,即19世纪中期。
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工业革命的完成,人类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
题目假设古代希腊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来到英国。
前一个时期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后一个时期是在工业文明时代,他对社会陌生的原因根本上是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物质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把握题目中的有效信息“1750年”再晚“两个世纪”,然后根据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的主要阶段性特征找到正确答案。
选A。
学生失误的原因,一是没有重视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二是没有准确把握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性特征。
【例2】(2008年文综天津第17题)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
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
实业救国 B。
工商皆本 C。
重利轻义 D。
重商轻农
命题分析:
这道题中的材料“耻于言商,耻于言利”是指从中国古代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涉及的时间是中国古代社会;清末“状元企业家”这条信息反映出的时间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反映的史实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
读懂了材料的信息,弄清了题目中的时间,就能够把题目与教材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等章节对应起来思考,从而回忆起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当中的“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的影响。
从而选出正确答案A。
时间清晰了,答出正确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弄清题目的时间限制,是解题的第一步。
2.确定题目的空间因素。
狭义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间因素即指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地域因素。
高考有的试题,其空间因素不是直截了当地反映出来,而是隐含在题干、材料、材料注释、材料出处当中。
只有准确地把握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地域因素,才能够准确判断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地域性,从而建立与教材基础的纵向或横向联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如:
【例3】(2008年文综全国卷Ⅰ第22题)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
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A。
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
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
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
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命题分析:
这道题题干中交待的空间因素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没有具体交待具体的国家和城市。
但题中“1961年8月”、“1989年11月之后”等时间因素,间接地透露出“柏林墙”的建立和拆毁。
只有通过这两个有效的时间因素的准确领悟,才能够使学生建立起与教材中的“美苏争霸”、“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等章节的联系,从而发现题中两个历史现象发生在德国的柏林。
“柏林墙”修建是美苏对峙加强的产物,“柏林墙”的拆毁反映了东欧剧变、两德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史实,因此正确答案选B。
【例4】(2008年文综全国卷Ⅱ第21题)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
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A.1812年 B.1914年 C.1918年 D.1941年
命题分析:
图中的“奥匈帝国”、“莫斯科”、“彼得格勒”等有效信息告诉了我们图中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此B项和C项与题意相符合。
但图中阴影部分原属俄国范围,却被德国占领。
依据所学知识,建立起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节中的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于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规定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属德军占领等教材内容联系,从而选出正确答案C。
1.把握历史现象的性质或立场。
高考的每道试题,均涉及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只有明确了他们的性质立场,才能够迅速区分题目中的主要和次要、现象和本质等因素,才能够迅速确定正确选项。
如:
【例5】(2008年文综全国卷Ⅱ第18题)马基雅维利提出:
“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
”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
A。
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B。
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权
C。
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D。
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
命题分析: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
由此,学生可以把题目与世界近代史中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关于马基雅维利等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把握马基雅维利的理论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意大利国家的愿望,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统治的积极作用。
题中B项和D项明显与题中材料不相符合,C项已属于君权神授的观点,与马基雅维利的主张不一致。
通过对材料“以一双高贵的双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等有效信息的理解,找出正确答案A。
【例6】美国学者指出:
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
这主要是指
A。
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
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
苏联实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错误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弃社会主义的原则
命题分析:
选D。
这道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的“背叛了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这句话的内涵。
这句话意思是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党人提出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错误指导思想,违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从而导致了苏联解体。
确定了“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的阶级性质和阶级立场,就能够较为容易判断选项的错误设置,从而从题目中找到正确答案。
以上题例说明,确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或立场,是解题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然,确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和立场时,不能够一成不变地看问题。
无论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还是历史人物,都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即使是名人、伟人,也会因为时代和阶级局限性,难免在认识某一问题出现失误或偏差。
反之,也不能不加分析地看待其他与自己在意识形态领域不一致的历史人物,他们也有保持公正客观的可能性。
这也可能成为考生在高考考场上因为定势思维而导致失分的重要因素,任何方法都是“双刃剑”,正确、灵活运用才能够游刃有余。
2.明晰题目涉及的基本理论。
当前的历史高考试题,越来越多地渗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题目,都必须分析其涉及的基本理论,选择题也不例外。
考生在审题时,应自觉地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与英雄的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深入分析题目。
如:
【例7】(2008年文综全国卷Ⅱ第22题)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
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推行威权政治,经济高速发展。
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
这反映出在韩国
A。
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 B。
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
C。
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 D。
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
命题分析:
从题中材料来看,主要反映了上层建筑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原理。
韩国建国初期,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后来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威权政治,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韩国逐步确立了政党政治制度。
D项从本质上揭示了韩国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题目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的说法完全否定了欧美式政治体制的进步作用,C项也是过于绝对的表述,均以偏概全。
【例8】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改变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
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阶级对土地需要的减弱 B。
地主已经无土地可以分配
C。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变化 D。
克服杭日根据地的困难局面
命题分析:
选C。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在根据地推行的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改变了以前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做法,由消灭封建剥削到限制或减轻封建剥削。
这是生产关系中的一项重要调整。
题目涉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基本理论。
以上题例说明,只有明晰了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更清晰地认清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和考查重心,才能够更容易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途径。
考生在考场多数失误,也正是没有运用基本理论,理性地、辩证地理解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而是感性地看待这些历史要素,在答题中要么是缺乏深度、要么是文不对题、要么是不知所云。
5.提炼材料有效信息
提炼就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从历史高考材料题来看,试题中的材料有效信息主要分布在材料中的五个地方:
一是材料的开头与结尾。
因为高考命题是有时间和试卷长度(阅读量)限制的,命题者所选材料必须“精取”,不能无度。
二是材料中的省略号两侧,理由同前。
三是材料中出处,它往往可以说明材料的时空、属性、价值等,便于我们回归教材,运用相关知识来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
四是材料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名称等,它同样能帮助我们定位材料的时空、属性、价值,便于我们回归教材,运用相关知识来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
五是材料中的注释或说明,它实际上是告诉我们:
“这一材料重要,你们不懂就无法正确解答所设的问题”。
需要提炼的信息包括以下几种:
(1)找出材料间的联系。
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
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
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些知识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了。
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
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
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
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否则,脱离材料,一味照搬课本,盲目的否定,则会离题甚远。
【例9】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曰:
“学而优则仕”。
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
《易》《诗》《书》《礼》《乐》《春秋》)。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
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4)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
你怎样评价?
材料四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
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
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5)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6)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命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主题是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题目所出示的四段材料均围绕教育以及教育变革而展开。
其中,材料一分析的是儒学思想与科举考试之间的关系,需要了解春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主张,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材料二分析的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教育的变革,需要了解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举措及其作用;材料三分析的是晚清时期对教育课程的改革情况,需要了解晚清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及其影响;材料四分析的是15世纪至19世纪末的教育改革情况以及改革对19世纪末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
第
(1)小题是内涵式问题,“核心内容”可以通过“儒学”、《论语》、“六经”等有效信息得出是儒家学说;特点可以通过“学而优则仕”、“男儿欲遂平生志”等有效信息,分析出中国古代读书人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入仕”做官。
第
(2)小题是外延式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的意思,然后结合教材上的明代科举制度作答;答题时的要求和内容均较为简单。
第(3)小题第一问比较容易回答出是洋务派,因为题目的时间界定明确在“19世纪60年代”;第二问是内涵式问题,要按照题目的“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内容,回归教材上对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评价,从教材中提取“适应了洋务运动需要,培养了翻译、军事和科技等实用性人才”的评价。
第(4)小题是内涵式问题,而且是比较型题目;由于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等教材内容是高考不作要求的材料,解题要从材料提供的学科课程着手分析,从中提炼出添置西学课程,科目设置日趋全面,但经学仍然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评价要从客观上推动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仍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教育特征的局限性两个角度入手分析。
第(5)小题也是内涵式问题,材料虽然在教材上没有对应点,但材料的信息全部有效;从学科方面看,可以提炼出“自然科学学科增多”的结论;从“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看,可以得出“德国重视和鼓励科学研究”的结论;第二问要从教育的发展使“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这一评价着手分析,联系教材上德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所取得的成就,从科技发展,出现许多重大科技成就,德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二的角度组织答案。
第(6)小题要联系全部四段材料,从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角度,得出“优先发展教育”的结论。
参考答案:
(1)儒家学说(四书五经)。
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2)内容专取四书五经,文体采用八股文。
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加强了专制主义(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3)洋务派。
适应了洋务运动需要,培养了翻译、军事和科技等实用性人才。
(4)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5)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理性主义的影响增强)。
德国科技高度发展,如电磁波、X射线、发电机、内燃机等;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如汽车制造、电力、化工等;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工业产值居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6)要加快社会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从上题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内涵式、外延式还是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都要重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重视“有效信息”与教材内在联系,才能够在解题中占得先机。
6。
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
高考试题,选材大多非常新颖独特,是考生平时所没有接触过的。
但无论怎样变换考查形式,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们的本来“身影”。
因此,审题中回归教材,先确定其位置,对解题大有裨益。
回归教材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及其发生的时间、空间等因素进行确定。
如:
【例10】(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
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
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
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
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
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命题分析:
这道题所考查的英国近代文官选择制度,在历史教材上是空白,没有丁点只言片语。
但由于有“唐朝科举”和“工业革命”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和提示,表明其考查的重点仍然是中国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对英国文官制度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对英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所产生的影响。
由此,正确确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然后才能够把试题所要考查的内容与教材联系起来思考,为解题提供充分必要条件。
可以根据材料并联系教材上的评价:
“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学考试参加了政权,‘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主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进行分析、推理和概括,正确结论来。
参考答案:
(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公开考试,择优录取,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推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例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欧洲文明的共同背景下,欧洲确实存在着统一的根本因素。
这种因素有着共同的、根深蒂固的古代文化和犹太基督教的背景。
他们在同异族文化接触后,既显示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又表现出了欧洲文明的普遍性和统一性。
”
——引自(意大利)玛·格·梅吉奥妮著《欧洲统一,贤哲之梦》,《欧洲统一思想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材料二 当17~18世纪的康德、卢梭等提议成立“欧洲联盟”或“欧洲合众国”时,欧洲各大国几乎都是由王朝统治的。
当时的欧洲似乎离统一并不遥远,因为各王朝之间联姻众多,关系密切,各国君主可随意支配领土和人口。
可是,由于还不具备统一的坚实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即使有统一的形式也不可能有统一的内容。
——引自德尼兹、阿尔德伯特等著《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材料三 两次惨烈的世界大战使欧洲人重新思考战争与和平的观念。
事实证明,势力均衡并不是治愈战争的良药。
它只能保证大国的存在,并不能防止利益冲突的激化和战争。
势力均衡和利益协调都不能够保证和平,必须寻求新的更有效的途径,这就是联合,即一体化。
——引自李济时《欧洲统一:
从客观到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材料四 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
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大功:
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
——引自《欧洲由对抗走向统一,国家间引互制衡是必要条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作者认为“欧洲文明的普遍性和统一性”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欧洲17~18世纪“还不具备统一的坚实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走向统一的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因素。
(4)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欧洲统一进程中的大事。
(5)法国总统戴高乐“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的含义是什么?
“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是什么意思?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统一产生的历史影响。
命题分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欧洲统一的历史进程,涉及的是欧洲近代思想文化、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经济区域集团化等有关知识,与教材上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势力均衡”政策、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欧洲统一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等内容密切相关。
第
(1)小题是内涵式问题,可以根据材料联系教材中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相关知识回答。
第
(2)小题是外延式问题,可联系教材中关于17~18世纪欧洲的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的差异分析解题。
第(3)小题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