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6722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docx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

一村一品自查报告

第一篇:

xx年度一村一品资金自查报告第二篇:

“一村一品”调研报告第三篇:

“一村一品”发展调研报告第四篇:

关于一村一品农业的调查报告第五篇:

一村一品更多相关范文

xx年度一村一品资金自查报告

县农业局:

科蒙乡接到贵局《关于检查xx年一村一品资金落实情况的通知》的通知后,及时召开党政班子及相关人员专题会议,对自查工作进行了立即部署和明确分工。

经查,我乡xx年一村一品资金10万元,已全部用于尼勒克县鸿星洋葱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现将管理使用情况报告于后:

一、项目基本情况

根据合作社自身管理要求,合作社内设生产技术、检测、市场营销、财务室、日常事务办公室等机构,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如:

合作社岗位责任制度、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合作社现金管理制度、合作社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同时按照社员的集中程度,,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在股份设置与利益分配上,我社综合考虑了洋葱的种植规模、经营水平、科技效能和洋葱农入社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全社共计5股,注册资金2500元;全社社员(包括发起社员)为200人,每个社员(含法人)都要认购股份,每人最少入股股金不得少于100元。

该合作社洋葱种植面积xx亩,并于xx年办理商标“吉仁台”,在xx年办理产品绿色认证。

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效

项目于xx年12月开始动工,xx年5月结束。

项目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围绕一村一品发展,着力打造集收购、加工、储藏、保鲜、运输、销售、配送、监管、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强对有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大户自行开展的小型农产品储藏和加工业发展的扶持,培育一批一村一品发展带头人,完善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体系。

及研究决定由合作社成员去外地学习考察费24000元,用于秋后洋葱的包装购置编织袋费用26500元,宣传该合作社的产品宣传材料费9500元,尼勒克县鸿星洋葱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参加科学种植,优良选中、病虫害的预防等方面的学习综合费用6000元,租车费8000元,该合作社的大棚维修26000元。

以带动我乡经济发展。

三、自查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其项目资金不存在挪用、截留等违规、违纪的现象,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未发现其他问题。

只是培训时间短,经费不足,覆盖面小。

四、对于问题的处理情况

1、对于培训资金短缺,将争取上级支持和通过发展蔬菜、开发森林资源的收益陆续解决。

2、进一步加强对培训人员的后续资助,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覆盖面。

尽可能的吸收广大群众。

建立完善管护制度,使得培训取得实效。

以上报告,请核查。

科蒙乡人民政府

xx年6月3日

发展“一村一品”增加农民收入——龙门镇观山村发

展茭白产业的调研报告

xx年5月12日为了更好的了解一村一品发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实关注感受一村一品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并进一步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特此利用假期时间,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通过走访部分农户,对本人所在的龙门镇观山村一村一品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现将汇报如下:

一、一村一品的定义及发展背景

所谓的一村一品就是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和优势,集中力量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手段。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大分县率先推行一村一品运动,振兴了农村经济,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成功典范。

陕西是全国一村一品发展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做得最好的省份之一。

xx年省政府更是提出了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即在陕西省选择1000个村进行示范,辐射带动10000个村的发展。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二、基本情况与产业现状

1、地理位置:

在镇政府驻地西南1.7公里处,海拔115米。

古称下园和观兰山。

村委会设在观山,辖5个自然村:

观兰山、溪州尾、后井、土楼角、福地厝。

观山村东至龙门,西至湖山,南至翠坑,北到金狮。

2、人口与土地面积:

观山村共分11个小组,共有人口3165人,面积5平方公里,农田760亩,森林1640亩。

3、近年情况:

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全村人民与时俱进,争先发展,乡村村组水泥路全部铺通,田间道路宽广畅通,降低了村民劳动强度,提高了村民劳动效率。

人畜饮水基本解决,电话、电器基本普及,医疗卫生设施齐备,医保、农保平均达到90%以上,村委办工条件趋于现代化,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种植也主要以水稻为主,种植面积约为700亩,亩产750斤左右。

多年以来村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xx元左右。

从xx年开始全村采用"统一规划、分户种殖"的模式,大力发展茭白种植产业,截止xx年,现有120户500余人从事茭白种植,村农民人均收入也达到了3500元左右。

三、主要经验

1、必须选准一个切合实际的产业。

观山村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从xx元增长到3500元,关键在于寻找到了一个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茭白种殖产业。

2、必须有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

该村"两委"班子团结有力,在茭白产业的发展上十年如一日,一张蓝图绘到底,把茭白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总抓手。

3、互帮互助,良性发展。

俗话说,同行使对手。

然而观山村的广大农户亲如一家,自发成立“茭白种植协会”共同交流切磋,氛围融洽,相互帮扶,增进了感情。

大家抱成一团,资源共

享,共同致富。

全村茭白种植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

三、一村一品发展存在问题

1、是市场信息不灵,盲目生产多,产业效率低而不稳。

2、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与产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投入很少,只能用作工作奖励,不能保障产业发展。

3、是农业技术服务跟不上,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从目前的一村一品项目上看,无论是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水平,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

4、是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一村一品发展,信用贷款难度大,对一些很好的项目心有余而力不足。

5、合作组织未发挥作用。

限于政策、人才、组织化等方面的原因,该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产业化组织在产销连接、信息服务、利益协调中的主体作用还不明显。

四、一村一品发展建议

1、积极加强调控。

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利益中间流失大,生产者得到的收益,而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能力有限,必须加强政府的调控,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不断健全市场体系。

2、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要继续把发展茭白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深化认识,完

善决策和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将茭白产业持之以恒的抓下去。

3、打造强势品牌,提升竞争能力。

要立足资源优势,开展品牌创建,尽快注册自已的品牌,努力打造名优产品。

同时,要向农民宣传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标准化技术规程,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

4、健全服务机制,拓展发展空间。

一要强化科技支撑。

整合现有的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加大科技推广培训力度,满足农民群众发展茭白产业的技术服务需求。

二要加强村组干部和农民培训,提高发展茭白产业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

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显著成效。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把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突破口,以发挥资源、传统和区位优势为前提,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全县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5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3%,其中“一村一品”示范村18个。

全县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4大类35个,其中食用菌17个,蔬菜种植6个,小杂粮种植2个,畜牧业9个,林果业4个,农产品加工2个,民间工艺及观光农业4个。

xx年,全县“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9952万元,从业人员xx6人,主导产业人均收入1

达6422元。

(一)主导产业日益凸显

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全县18个示范村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优质杂粮、绿色蔬菜、食用菌、林畜产品、剪纸文化五大特色产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12家,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合作社62个,带动2.4万户农户从事特色产业生产经营活动。

在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由种养业为主向特色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的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向产业化经营、社会服务转变。

全县“一村一品”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随着示范村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示范村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xx年,全县18个示范村特色产业经营收入达6386万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6238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39元。

农民收入的增加,示范村农民在良种的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改变,示范村农民的科技素质得到提高。

(三)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链条”的思路,建基地、强龙头、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龙头、基地、农户有效连接起来,围绕优势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开发、加工、销售等后续产业不断延伸,形成了食用菌生产加工、林畜产品加工、小杂粮加工等产业链,这些产业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

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拓展了生产经营领域,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四)经营逐步走向产业化

全县立足五大特色产业优势,扶持壮大了一批新兴企业。

全县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各类合作经济组织359个,其中6家企业被确定为市级“513”工程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合作社连农户等多种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市场拉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非农三产型等多种“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进程。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是搞好“一村一品”工作的关键

为加强对“一村一品”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农委主任为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了县农委,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事务。

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定人员,专职负责此项工作,为全县“一村一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科学规划是引领“一村一品”正确发展的方向我县“一村一品”工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培育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产业经营为目标,着力培育食用菌、小杂粮、蔬菜、林畜

产品等特色产业。

为了提升五大主导产业,促进“一村一品”发展,结合实际,制定了《**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xx年——xx年)》,“一村一品”示范村及专业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短期发展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三)突出重点是确保有限资金捆绑使用的重要举措“一村一品”项目资金对农村产业化发展仅仅是杯水车薪,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对于启动好、引导好和实施好项目至关重要。

因此,我县将“一村一品”项目纳入农村产业化考核目标,对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镇**村按照“项目不变,集中使用资金”的原则,围绕抓好“一村一品”示范工作,在全村重点推进食用菌种植产业,积极试验示范,大胆尝试新技术,仅集中制菌种和菌袋生产,就为大棚户增收不少。

xx年,全村食用菌年产值302万元,主导产业人均收入达6315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

(四)搞好各类适用技术培训是优化服务的集中体现在推进“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全县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培养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一村一品”优秀技术骨干。

组织村负责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经纪人和种养大户参观考察“一村一品”典型,学习借鉴山东的生产经营管理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思路,提高“一村一品”

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县农委、扶贫办加强了对“一村一品”示范村及专业村农民的技术培训,为发展“一村一品”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一村一品”项目高端起步奠定了工作基础。

各乡镇农技站围绕“一村一品”,制定服务措施,强化服务职能。

每个示范村都有一名包扶领导和一名专职技术干部,做到包扶到村,技术服务到户,确保“一村一品”顺利实施。

三、存在问题

我县在推进“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

一是群众思想观念守旧,认识不到位。

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许多群众惧怕风险,存在求稳心理,思想不够解放,参与“一村一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千家万户的农民没有完全融入“一村一品”建设的整体,导致部分村的“一村一品”建设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商品率低,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健康发展。

二是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农田水利基础条件较差,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欠账较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降雨丰沛、农业丰收,降雨少,则农业减产,土地流转慢,不利于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低。

我县龙头

企业与先进地区相比,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满天星斗,不见月亮”,作坊式的企业多,规模化、集约化的企业相对较少;粗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循环项目少。

我县最大的资源是农产品资源,农产品精深加工相对滞后,与农业大县地位极不相称,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是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品牌意识不强。

“一村一品”发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农民群众的质量品牌意识还不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和必然选择。

从目前形成的专业村看,无论是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模,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水平,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

五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县矿产资源少,工业企业较少,社会投资渠道少,在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上,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金融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因企业及农户自有资金严重不足,不能保障产业发展,资金仍是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瓶颈。

四、发展建议

一是把发展一村一品真正放在“三农”工作重要位臵,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协调机制,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合力抓,形成各级联动,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二是省、市要加大对一村一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

支持力度,增加项目,增加资金投入,信贷部门要加大对一村一品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做到申请一笔,信贷一笔,见效一笔。

三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一村一品示范村、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准备一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洽谈,力争引进一批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实业型企业来我县加快发展一村一品。

四是积极加强调控。

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利益中间流失大,生产者得到的收益,而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能力有限,必须加强政府的调控,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不断健全市场体系。

二〇一四年七月二十日

关于一村一品农业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下移工作重心,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加大推进力度,县乡制定文件、出台优惠、考核与奖励政策,目前“一村一品”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一村一品”带动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不断显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突破性成效日益突出。

但是,调查发现,“一村一品”工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应逐步加以完善和解决。

一、“一村一品”发展现状

1、领导重视。

“一村一品”为突破的新农村建设路子,是经过选择培植主导产业而逐步形成的。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一段时期以来,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很不适应,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要解决好这一矛盾,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走规模经营的路子,培植一批主导产业,让一些当地有优势、市场有潜力、经济效益高、农民能赚钱的产业和产品发展起来,形成规模效应。

为此,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地农业资源、传统优势、技术人才和市场需求,对全县农村各个产业逐一进行论证,从中确立了有机蔬菜种植、蔬菜制种、食用菌、苗木花卉、宁阳大枣、经济林等三十多个以村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

2、措施得当。

县委、县政府借鉴现代工业的管理模式,通过抓龙头、建基地,扩市场、联农户等措施,引导组织农民向主导产业靠拢,向“一村一品”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

一是抓好基地建设,扩大规模经营;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为农民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是抓好龙头,强化牵动功能。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靠拢、向主导产业靠近、向规模经营推进,带动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

为稳定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质量,县委县政府政府重点从四个方面推进:

一是大力实施种子工程。

加强农作物优质品种的推广和新品种的选育,加强品种资源保护,提高统一供种率和良种覆盖率。

二是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

近几年围绕特色产业,县农业局利用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项目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促进了特色产业良好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是实施标准化生产。

围绕特色产品,在产地环境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操作,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目前全县特色农产品已有30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种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四是叫响农产品名牌。

县委县政府为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积极帮助农产品生产单位注册商标,并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单位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扩大我县农产品知名度。

3、成效显著。

目前我县已形成特色专业村85个,且发展势头良好。

今年乡饮乡金马村多方筹资200多万元,新建藕池600个,面积300亩,平均亩产量可达5000公斤,群众最少收入1.5万元;宁阳镇庙西村采用“郑龙模式”发展定单有机蔬菜300亩,土地入股,年底分红,采取合作社形式运作,麦收后种植的绿菜花已进入收获期,平均亩产800公斤,亩收入1400元;毛豆已收割完毕,平均亩产1000公斤,平均亩收入1600元。

综观全县“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情况,主要呈现出“四化”特点:

一是规模化效益初步显现;二是特色化基地不断扩大;三是品牌化生产日益显效;四是市场化辐射逐步拓宽。

4、存在问题及对策。

(1)农产品流通难、销售难仍是困扰农民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问题。

除了定单农业解决了农民流通难、销售难的问题外,虽然“一村一品”规模逐步扩大,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销售,一直是困扰农民及至农业产业发展的大问题。

各级政府应及时向农民提供信息,指导和帮助农民解决好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买难卖难的问题,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

(2)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仍然不能很好地链接。

目前很多好技术不能被充分地应用,农业生产不是缺少技术,而是缺少技术推广的人员、渠道与载体。

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强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农业农技推广部门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多向农民提供和传授适宜本地农业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知识。

(3)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法律护农力度差。

一些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等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影响了“一村一品”规模的发展,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相对弱势的农民又往往不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

加大普及法制下乡的力度,帮助农民学法、懂法、会用法,增强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农村和谐环境。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安全。

二、“一村一品”发展建议

“一村一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实施“一村一品”的实践中,通过调查了解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是发(请关注:

)展“一村一品”的关键。

“一村一品”作为一种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是关键,龙头企业规模越大、水平越高,牵动力就越强,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就越高。

因此,只有按照市场需求,选准龙头企业,并从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从政策上给予优惠,从内部管理上实现突破,才能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一村一品”快速发展。

二是建好商品基地是发展“一村一品”的基础。

“一村一品”是建立在农产品生产上的,基地的规模决定龙头企业的规模。

在基地建设上,一定要立足优势,面向市场,科学论证,合理规划,配套建设。

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展“单体成规模、总体成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是发展“一村一品”的动力。

“一村一品”是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要求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作为整体发展,这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来保证。

依靠科技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种养加一体化,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四是培育品牌是发展“一村一品”的根本。

发展“一村一品”最终的落脚点,是发展能够占领市场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品牌是“一村一品”的生命所在,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有品牌、有特色,才能有市场、有效益。

要不断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发展“一村一品”,最终目的是要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让产品成商品、让商品成名品、让名品进名店,以产品的畅销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要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包装销售上下功夫、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要重视品牌建设,增强商品生产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营销意识,争创名牌、巩固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信誉度和知名度;要高度重视农产品促销宣传工作,在国内各大城市开办农产品销售窗口,让优势特色产品在市场上叫得响。

要通过以企带村、基地辐射、互利共赢等形式,吸引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品牌农业开发,促进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村一品示范奖推荐表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