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7387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6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

《第二章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名师导航

知识梳理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人和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水和矿物质对二氧化碳的溶解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①人类消耗的_______急剧增加,排放

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②_______遭到破坏,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答案:

含碳燃料 植被 温室效应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溶于水的气体。

加大压强、降低温度能变成固体,俗称“_______”。

干冰_______时吸收大量的热。

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_______是二氧化碳。

答案:

无色 无味 大 能 干冰 升华 液态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能,______也不支持_______,也不支持_______。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_______,说明它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

若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

若把上述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说明碳酸_______分解,所以,实验室里没有碳酸存在。

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若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Ca(OH)2

CaCO3↓+H2O

答案:

1.燃烧 燃烧 呼吸 熄灭

2.碳酸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水+二氧化碳

碳酸 H2O+CO2

H2CO3 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易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四、二氧化碳的用途

因为它不支持_______,不能_

______

,而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所以可用来_______;能参与_______,可用来作气体肥料;能与水、食盐等生成纯碱等物质,可作化工原料;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热量,可作_______,冷藏食物或人工降雨、制造云雾等。

答案:

燃烧 燃烧 大 灭火 光合作用 制冷剂

五、二氧化碳

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所需要的药品是_______。

2.反应原理

文字表达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

符号表达式为:

CaCO3+HCl

CaCl2+H2O+CO2↑

3.实验装置

制二氧化碳时反应物都是_______体和_______体,反应_______加热,所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需要的仪器可以是:

大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单孔塞。

也可以用下列仪

器:

锥形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且_______溶于水,还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故只能采用_______收集。

图2-13

4.二氧化碳的检验与验满方法

(1)检验:

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方法是将被检验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证明是二氧化碳,否则不是。

(2)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_______,证明已收集满;否则,未满。

5.一般采取的操作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3)倒入稀盐酸;(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答案:

1.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2.碳酸钙+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3.固 液 不 大 能 向上排空气法

4.

(1)浑浊

(2)熄灭

六、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原理:

高温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副产品是二氧化碳。

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七、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是______________。

分解反应是______

________。

答案: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一种

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疑难突破

实验室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多种,如:

碳的燃烧、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高温分解石灰石、含碳化合物的燃烧、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以及大理石与稀硫酸的反应等等,为什么单单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呢?

剖析:

碳的燃烧,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高温分解石灰石制二氧化碳成本高、操作麻烦、纯度低,不适宜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而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

大理石(或石灰石)是块状固体,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不易溶于水,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隔了硫酸与碳酸钙的接触,所以反应很快停止了。

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不需加热,而且反应速率适中,易于收集。

问题探究

问题1:

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不仅能溶于水,而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你可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该反应的发生呢?

探究:

如图所示,取四朵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纸花,进行实验。

图2-14

①用装有稀醋酸的喷水器向第一朵花喷稀醋酸。

现象:

紫色石蕊纸花变成红色。

结论:

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

②用装有蒸馏水的喷水器向第二朵花喷蒸馏水。

现象:

紫色石蕊纸花没有发生变化。

结论:

水不能使石蕊变颜色。

③将第三朵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现象:

紫色石蕊纸花没有发生变化。

结论:

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颜色。

④用装有蒸馏水的喷水器向第四朵花喷水后,再将喷有水的花放入另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内。

现象:

紫色石蕊纸花变成红色。

结论: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问题2:

设计一个化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图2-15

探究:

方案一:

如上图所示,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瓶,瓶口加塞子,插入玻璃管(红墨水封在管中),其中一个瓶为空气,另一瓶中充入高浓度二氧化碳,同时放在阳光中照射,一段时间后,盛高浓度二氧化碳瓶中的红墨水比另一瓶上升得快,表明其温度升高快,气体受热膨胀。

证明二氧化碳对太阳光热量吸收率比空气高。

方案二:

如下图所示的两个瓶共用一根玻璃管,一滴水滴(红墨水),在阳光下照射观察水滴移动情况。

图2-16

典题精讲

例1:

如图2-17所示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静止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过一会儿,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图2-17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气体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当试管内的液面处于图示位置时,则试管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______外界大气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试管内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来检验。

(5)欲达到该实验目的,装置必须置于有_____________环境中。

思路解析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要有二氧化碳气体和光照,故通入的气体a应为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来制取CO2气体,通入气体a的目的是让植物吸收CO2气体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结果产生了氧气,而氧气不易溶于水,故试管内的气体为氧气,其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试管内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另一条件是要有光照,所以必须在有阳光的环境中。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让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3)小于

(4)带火星的木条 (5)阳光(光照)

例2:

某兴趣小组用图2-19所示的装置做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某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并轻轻振荡试管。

图2-19

(1)描述产生的现象:

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试管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水压入试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答案:

(1)试管内形成一段红色水柱

(2)CO2+H2O

H2CO3

知识导学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需要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

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措施:

①改善燃料的结构: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更多使用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

②增强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如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森林等。

其密度通过倾倒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的实验来认识,其溶解性结合课本小实验和制汽水

等生活实例理

解。

干冰不是冰,而是固态二氧化碳。

不支持燃烧是相对的,指它不支持非还原性物质燃烧,却能支持一些还原性很强的(如活泼金属镁)物质燃烧。

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不是二氧化碳的作用,而是生成的碳酸的作用。

这地方比较容易出错。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方式。

药品的选

用要注意:

(1)不能选用浓盐酸,因浓盐酸挥发性太强,能挥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2)不能选用硫酸,因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沉淀

包在碳酸钙的表面,会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3)不能用碳酸钠、碳酸钾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它们易溶于水,反应速率大,难以收集。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据此,气体发生装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类是:

固体与固体需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如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需要的仪器有:

大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导管的单孔塞等。

另一类是:

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如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需要的仪器可以是:

大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单孔塞。

也可以用下列仪器:

锥形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还应注意三点:

第一,所收集气体若有毒性,能用排水法就不要用排空气法,以防污染空气。

第二,导管必须伸到集气瓶底部,这样才能把集气瓶内的气体充分排净。

第三,如果不知道所收集气体的密度,可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再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比较,比29大的密度就比空气的大,比29小的密度就比空气的小。

二氧化碳的检验与验满方法不同。

检验是验证这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需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

而验满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否则,未满。

制取气体时,一般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时,一般先装固体药品,再装液体药品。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属于化学反应,而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要求多变一,分解反应要求一变多。

疑难导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药品的原则一般遵循:

①药品来源广、价廉 ②条件:

装置、操作简单 ③产气速率适中、纯度高 ④安全,副产物污染小或零污染。

要说明碳的燃烧,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高温分解石灰石制二氧化碳不符合原则①②③;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不符合原则②;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不能进行。

分析清楚产生二氧化碳的各种途径:

碳的燃烧、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高温分解石灰石、含

碳化合物的燃烧、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以及大理石与稀硫酸的反应等等是否符合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则即可。

问题导思

这是一道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的探究题目。

我们可以采用排除的方法。

利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知识点,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以后,石蕊试液也可变成红色。

我们首先通过实验(Ⅰ)说明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又通过实验(Ⅱ)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在实验(Ⅲ)中又证明了干燥的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既然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那么二氧化碳的溶液中除了水和二氧化碳以外,还应有其他新物质。

由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所以我们可以推断有碳酸生成。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在二氧化碳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和水,只要排除了这两种物质可以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就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有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把实验设计成直接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这样并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二氧化碳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散失,使体系温度升高。

设计实验要与普通空气对比验证二氧化碳有温室效应,此实验是人们研究地球温室效应的实验基础。

方案一的设计思路是利用在阳光照射下充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塑料瓶比充入空气的的塑料瓶的温度高,使得封在管中的红墨水发生移动,通过移动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可以验证二氧化碳有温室效应。

方案二的设计思路是利用在阳光照射下充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塑料瓶比充入空气的的塑料瓶的温度高,使得封在管中的红墨水发生移动,通过移动的方向是向左还是向右可以验证二氧化碳有温室效应。

典题导考

绿色通道

这是一道化学与生物相结合的题目,应用生物学科上的光合作用知识解答化学问题,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黑色陷阱

要知道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正好与光合作用相反。

典题变式

如图2-18所示装置,可用来证明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试完成下列问题:

图2-18

(1)A处锥形瓶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B处锥形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3)C处玻璃罩为什么不能透光?

__________。

(4)能表示这个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和_______。

_______

(5)D处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证明通入的空气中已经没有二氧化碳

(3)让绿色植物在暗处只能进行作用

(4)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CO2+Ca(OH)2

CaCO3↓+H2O

黑色陷阱

解此类题时往往不一定想得那么全面,有的同学只想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而忽略了液面的上升。

典题变式

将一充满干燥、纯净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图2-20

答案:

溶液进入试管,且最终充满整个试管,进入试管的溶液变浑浊 CO2+Ca(OH)2

CaCO3↓+H2O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学习化学就要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可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

B.测定某地雨水的pH=5.7——某地下了酸雨

C.盐酸能除铁锈——盐酸能与铁反应

D.金刚石坚硬、石墨很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大小和数目不同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呈碱性

B.b点到c点之间没有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C.该图对应的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所含物质与b点一致

3.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碳原子容易得到4个电子,可推测常温下碳化学性质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时碳原子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的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4.下列四种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A.NH4ClB.NH4NO3C.NH4HCO3D.(NH4)2SO4

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AlO﹣﹣氧化铝B.2N﹣﹣2个氮元素

C.H+﹣﹣1个氢离子D.Cl2﹣﹣2个氯原子

6.竹炭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为(C6H10O5)n。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炭纤维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竹炭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每个(C6Hl0O5)n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

D.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0:

5

7.现代航天科学技术测得:

三氧化二碳(C2O3)是太阳系中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2O3有毒性

B.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C.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

B.海水的凝固点比水高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汽油作溶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

9.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10.小军欲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

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B.Z>Y>XC.Y>X>ZD.X>Z>Y

11.菏泽因牡丹而出名,牡丹籽油因为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远销国内外,其中富含亚麻酸,其化学式为C18H30O2.下列有关亚麻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麻酸属于氧化物

B.亚麻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C.亚麻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

15:

1

D.一个亚麻酸分子里含有一个氧分子

12.说法正确的是()

A.1molO2含有6.02

1023个氧分子

B.1molH2O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

C.等物质的量的CO2比CO多一个氧原子

D.等质量的O2和O3,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

13.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

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

14.已知

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

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15.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X、Y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B.XY2C.XY3D.X3Y

二、填空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请从①熟石灰②硝酸铵③稀盐酸④碘酒⑤干冰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

(1)可用作氮肥的是_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

(3)可用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是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

17.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问题:

(1)根据下列粒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

③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反应前后种类不变:

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反应中A、C两种粒子的个数比_____

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化学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__。

A用含铅工业明胶作药物胶囊,以降低生产成本

B将废弃的电子产品(电子垃圾)掩埋地下或焚烧处理,以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C提倡购物时少用塑料袋或不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D在腊肉、香肠等食品中加入大量亚硝酸钠(NaNO2),以防腐、增色

(2)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中,碳具有________性(选填“氧化”或“还原”)。

(3)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取少量尿素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________(填“能”或“不能”)嗅到刺激性气味,尿素属于________肥。

三、简答题

19.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制作“叶脉书签”需用

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

质量分数为

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

②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

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

③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砝码。

B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④若用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

)配制

质量分数为

的氢氧化钠溶液,需

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

;配制时应选用_____

的量筒量取水(填“

”或“

”).

(2)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

是_____(填化学式)

②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填化学式)。

20.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Na2CO3),主要流程如图:

(1)在①〜③三个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2)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

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1℃时,Na2CO3的溶解度是____g。

②t2℃时,NaCl的溶解度___Na2CO3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③要从海水中提取NaCl,应采用的方法是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④若把10g的Na2C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t1℃的Na2CO3溶液的质量是__g。

四、实验题

2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生成的氢气中常混有少量水蒸气,可通过盛有_____的F装置除去水蒸气,混合气体应从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