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7919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docx

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七

2013-2014学年高一寒假作业(七)化学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NO.##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

“中国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

”下列有关普通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C.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

.(双选)##NO.##某溶液中n(K+)=n(Na+)=n(Cl-)=2n(SO42-),则该溶液可能是()

A.KCl与Na2SO4的混合液

B.NaCl与K2SO4的混合

C.NaCl、KCl、Na2SO4的混合液

D.Na2SO4、K2SO4、KCl的混合液

.##NO.##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作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NO.##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

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NO.##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

B.浓H2SO4和Cu加热反应,表现浓H2SO4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D.蓝色硫酸铜晶体加入浓H2SO4后变白,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

.##NO.##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电解质分类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烧碱、小苏打、纯碱B.硅酸、纯碱、食盐、盐酸

C.盐酸、乙醇、氯化钠、碘酒D.硝酸、漂白粉、石灰石、二氧化碳

.##NO.##接触法制硫酸和氨氧化法制硝酸分别经过以下主要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2、3、4、5等四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反应2、4、6需要催化剂

D.3是化合反应,6是氧化还原反应

.##NO.##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H2SO4与铁粉反应:

2Fe+6H+=2Fe3++3H2↑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

C.石英与烧碱溶液反应SiO2+2OH-=SiO32-+H2O

D.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2++Fe=Fe3++Cu

.##NO.##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Zn+H2SO4=ZnSO4+H2↑B.2KClO3

2KCl+3O2↑

C.CaO+H2O=Ca(OH)2D.H2+Cl2

2HCl

.##NO.##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NO3ˉ、CO32-、Na+B.Na+、Ba2+、Mg2+、HCO3ˉ

C.NO3ˉ、Cu2+、K+、ClˉD.NO3ˉ、K+、AlO2ˉ、OHˉ

.##NO.##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C1、

、K+B.Fe3+、OH、

、Na+

C.Ca2+、

、C1、K+D.Ag+、

、Cl、K+

.##NO.##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许稀硫酸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Ba2+、Mg2+、NO

.CO

B.Na+、Al3+、Cl-、AlO2-

C.Ba2+、K+、Cl-、HCO

D.NH

.Fe3+、Ba2+、Cl-

.##NO.##某500mL溶液中含0.1molFe2+、0.2molFe3+,加入0.2mol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A.0.4mol/LB.0.6mol/LC.0.8mol/LD.1.0mol/L

.##NO.##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用加入适量NaCl溶液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

C.向某无色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

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溶液鉴别开

.##NO.##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

.##NO.##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B.1∶3∶1C.3∶3∶8D.1∶1∶4

.##NO.##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尾气,以防止环境污染。

下列既能吸收尾气,又能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是(  )

.##NO.##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NO.##向质量为30g的Fe、Fe2O3混合物中加人250mL4mol/L的稀HNO3恰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NO(标准状况)2.24L,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与上述混合物中铁元素质量相等的铁屑和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15.12LB.l0.08LC.2.24LD.3.36L

.##NO.##“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操作:

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D.管右端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NO.##(15分)

(1)测定Na2O和Na的混合物中金属钠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所示的几套仪器组合:

①用接口字母标出各仪器连接的顺序量筒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②有一块表面氧化成Na2O的金属钠,其质量为2.0g,实验后在量筒中收集到0.224L水,求样品中金属钠的质量分数是。

(假设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2)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

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

试回答下列问

题:

①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

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亚硝酸盐被还原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D.在上述变化中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②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两种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来区别

D.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③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④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

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将Fe2+转化为Fe3+,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C

l2 b.Fe c.H2O2 d.HNO3

⑤配平下列方程式:

.##NO.##(15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

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

Fe3+、Br2哪一个的氧化性更强?

(2)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

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

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

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4)应用与拓展

①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3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NO.##

(1)某学生用实验室常见的酸、碱、盐和金属为反应物,并利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如图所示的替代简易气体发生器的即开即停装置,该装置中装有铜丝网隔板,利用该装置可制取哪些气体_________________(答2种即可);

若将铜丝网隔板改为铁丝网隔板,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何种气体_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①写出C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学生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

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合理_______,(填“是或否”)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同学无法断定SO2和Na2O2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使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中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④为确认SO2和Na2O2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你认为应进行的操作按顺序排列是(填序号)________。

A.用带火星的细木条靠近干燥管口a,观察细木条是否着火燃烧.

B.将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

C.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

.(15分)##NO.##()()实验室用下面装置测定FeO和Fe2O3固体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D装置的硬质双通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

(1)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安全,在点燃D处的酒精灯之前,在b处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气密性完好,并且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操作后,点燃D处的酒精灯,在硬质双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若FeO和Fe2O3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1.2g,反应完全后,U型管的质量增加9.9g则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6)U型管E右边连接干燥管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无干燥管F,测得Fe2O3的质量将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一寒假作业(七)化学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1.B【解析】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

2.AB【解析】选AB。

A与B选项:

当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2:

1时符合题意;而CD均不能满足题意,排除。

3.D【解析】选D。

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须从上口倒出。

4.B【解析】选B。

A项,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NaHCO3溶液,NaOH溶液为强碱,腐蚀皮肤;

C项,收集氧气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倒吸;D项,应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

5.C【解析】蔗糖中无水分子,浓H2SO4使蔗糖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即为脱水性,故A正确;生成二氧化硫,说明浓硫酸表现氧化性(+6价降低到+4价),铜是不活泼金属,能反应,说明浓H2SO4有强氧化性;生成硫酸铜(盐)和水,表现浓H2SO4的酸性;故B正确;

常温下,铝与浓H2SO4发生钝化,即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故C错误;CuSO4.5H2O(蓝色晶体)失水变成CuSO4(白色粉末),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故D正确

6.A【解析】A符合题意,正确;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错;乙醇不是碱,碘酒不是电解质,C错;漂白粉、石灰石是混合物,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D错。

7.D【解析】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正确。

氨气的催化氧化不是化合反应,B不正确。

NO2溶于水生成硝酸,不需要催化剂,C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8.C【解析】A、D项的Fe3+均生成Fe2+,错;碳酸钙不溶于水,应写化学式,B错;C正确。

9.D【解析】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选D。

10.D【解析】A中能产生碳酸钙沉淀,本身不能大量共存。

无色溶液,说明不能含有铜离子,C不正确。

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说明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HCO3ˉ和氢离子、OH-均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正确。

如果溶液显碱性,则D正确,答案选D。

11.C【解析】A项Ba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B项Fe3+与OH-反应生成Fe(OH)3,C正确,D项Ag+与Cl-反应生成AgCl。

12.C【解析】Ba2+、Mg2+与CO

产生沉淀,A错误。

AlO2-与H+Al3+与OH-AlO2-与Al3+不共存。

C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许稀硫酸时沉淀分别为BaCO3/BaSO4,D产生红褐色沉淀。

13.C【解析】由2Fe3++Fe=3Fe2+可知,铁粉过量,最终溶液中的Fe2+的物质的量为0.4mol,其浓度为0.8mol/L

14.D【解析】选D。

A项中NaCl和硝酸银反应得AgCl沉淀,但又引入了新杂质NaNO3。

B项中NaOH也与CO2反应。

C项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g+。

15.C【解析】A项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生成氧气;B项氯水中的H+与发酵粉中的NaHCO3反应生成CO2;C项氯水滴入NaBr溶液中反应生成Br2和NaCl,没有气体产生;D项H2O与Na2O2反应产生O2.

16.D【解析】三种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硝酸、硝酸铁、硝酸铜。

所以反应的先后顺序是Fe+4HNO3=Fe(NO3)3+NO↑+2H2O、2Fe(NO3)3+Fe=3Fe(NO3)2、Cu(NO3)2+Fe=Fe(NO3)2+Cu。

所以根据图像可知硝酸的物质的量是4mol、生成硝酸铁1mol,则原溶液中的硝酸铁是1mol,而硝酸铜也是1mol,答案选D。

17.B【解析】选B。

A装置虽然能防止倒

吸,但会有氯化氢逸入空气而造成环境污染;B项中HCl极易溶于NaOH溶液,又可防止倒吸;C、D装置进气管插入了液面以下,不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18.D【解析】浓硫酸溶于水放热,A不正确,应该是把反应液倒入水中;B不正确,需要先点燃;C不正确,氯化铜溶液存在水解平衡,所以加热最终生成的是氢氧化铜;铜和盐酸不反应,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选D。

19.B【解析】根据题意Fe、Fe2O3混合物与稀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Fe(NO3)2,根据守恒知Fe(NO3)2的物质的量为(0.25x4-2.24/22.4)/2=0.45mol,则与上述混合物中铁元素质量相等的铁屑=0.45mol和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气体体积为0.45x22.4=10.08L,

20.A【解析】A项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错;D项当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未变色,表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

C项NaOH与氯气反应,可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21.

(1)①g-f-e-h;测量气体的体积②23.0%

(2)①D②B

③NO2-+Cl2+H2O==NO3-+2H++2Cl-

④C

⑤2、16、3、2、6、6、8

【解析】

(1)①钠溶于水生成氢气,因此可通过测量氢气的体积来计算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正确的顺序是g-f-e-h。

因此量筒的作用是测量气体的体积。

②在量筒中收集到0.224L水,则生成氢气是0.01mol,因此钠的物质的量是0.02mol,质量是0.46g,所以钠的质量分数是0.46÷2.

0=0.23,即质量分数是23%。

(2)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这说明维生素C能把铁离子还原生成亚铁离子,所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选项ABC都是正确的,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

(3)亚硝酸钠溶于水水解显碱性,而氯化钠溶于水显中性,选项A正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所以两种溶液都显黄色,选项B不正确;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选项C正确;亚硝酸银不能溶于水,但能溶液硝酸中,而氯化银不能溶液硝酸中,

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选B。

(4)观察到氯水褪色,说明氯水

被还原,故方程式是NO2-+Cl2+H2O==NO3-+2H++2Cl-。

(5)ad都能氧化亚铁离子,但能引入新的杂质,铁不能氧化亚铁离子,双氧水的还原产物是水,不引入杂质,所以正确额的答案选C。

(6)根据方程式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去3个电子;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得到1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依次是2

、16、3、2、6、6、8。

22.

(2)①Br2②Fe3+(3)注:

两方案不分顺序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d

溶液呈血红色

方案2

B

CCl4层呈无色

(4)①2Fe2++Br2=2Fe3++2Br-②1.2mol/L

【解析】

(2)①如果氧化性Fe3+>Br2,则加入溴水后,不能氧化亚铁离子,所以黄色是单质溴导致的。

②如果氧化性Br2>Fe3+,则单质溴就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而使溶液显黄色。

(3)要验证该反应是否发生,则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铁离子,也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单质溴

是否还存在,所以答案是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d

溶液呈血红色

方案2

B

CCl4层呈无色

(4)①单质溴能氧化亚铁离子,方程式为2Fe2++Br2=2Fe3++2Br-。

②设FeBr2的物质的量是x,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x+2x×1/3×1=0.1×2mol,降低x=0.12mol,所以浓度是1.2mol/L。

23.

(1)H2CO2H2S,H22Al+2OH-+2H2O==2AlO2-+3H2↑

(2)

2CO2+2Na2O2==2Na2CO3+O2

是,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将+4价的硫氧化为+6价的硫而生成硫酸钠。

③B装置用于干燥SO2气体,防止水蒸气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

D装置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同时吸收过量SO2气体,便于氧气的检验和防止污染空气

④A、B、D

【解析】

(1)固液不加热可制取的气体共三种:

H2、CO2、H2S。

而制后两种气体进均需用到酸,所以改用铁丝网时就不能制取了,只能换作碱性溶液和铝来制取的氢气了。

(2)④检验是否有氧气

的生成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

检验SO42—的存在一般是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24.

(1)关闭a,往球形漏斗中加水,球形漏斗下端有一段水柱高于容器中液面,则装置气密

(2)收集氢气验纯 

(3)除HCl、

 浓H2SO4、 除水蒸气或干燥氢气

(4)Fe2O3+3H2

2Fe+3H2O   FeO+H2

Fe+H2O(5)24g 

(6)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偏大

【解析】本题实验原理是锌与稀盐酸产生氢气,氢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B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C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D中发生两个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铁和氢气还原氧化亚铁),联想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加热D中硬质玻璃管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中产生的水蒸气被无水氯化钙吸收,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E增重质量偏大。

设混合物中FeO和Fe2O3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混合物总质量得72x+160y=31.2g;由U型管增重9.9g得x+3y=0.55mol,解得y=0.15mol、x=0.1mol,所以氧化铁质量为24g。

若无干燥管F,则氧化铁质量偏大。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