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249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x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二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

中期评估核心指标体系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

2011年1月27日

一、目的

建立实用、有效的核心指标体系,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进展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有益经验进行推广,找出执行中的不足并予以改进。

二、指标选取的原则

第一,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中心。

紧紧围

绕《实施方案》的核心改革任务和关键改革措施展开,反映改革措施与产出结果之间的逻辑和因果关系,并对下一步推进工作起到促进和导向作用。

第二,以过程监测和短期产出评估为重点。

侧重于医改

方案实施的过程监测和短期产出评估。

过程监测主要围绕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强医改政策执行能力建设等近期工作展开。

短期产出评估,侧重于群众得实惠、体制机制建设和满意度测量。

第三,以指标数据的可获得为基础。

指标数据应利于开

展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具有通用性,并且要易于采集,立足于基线数据可获得的基础上。

三、核心指标体系

(一)改革进展(侧重于重点改革任务的落实情况)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三项基本医保制度参加率

指标意义:

体现扩大医保覆盖面的工作进展和覆盖城乡

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

计算公式:

三项基本医保参加率1=(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加人数+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加人数+新农合参加人数)/区域内常住人口2数或户籍人口数X100%

注:

同时分别计算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率、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或城镇居民参保率和农村居民参保率。

数据来源:

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新农合)部门报表

(2)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1如累加超过100%,按100%计,并要详细说明原因

2统计数据来源:

统计局

指标意义:

体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大病”的保障水平和疾病经济风险分担程度。

计算公式:

1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当年参合人员实际

报销的住院费用/当年参合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总费用3X

100%;

2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当年参保人

员实际报销的住院费用/当年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总费

用X100%;

3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当年参保人

员实际报销的住院费用/当年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总费

用X100%。

数据来源:

统筹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报表

(3)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比例

指标意义:

体现门诊统筹4的工作进展和参保人群受益面

情况。

计算公式:

1新农合实行门诊统筹比例=新农合实行门诊统筹的地

区数/新农合统筹地区总数X100%;

3政策范围内住院总费用:

指符合报销目录内的住院总费用

4判定标准:

出台门诊统筹相关文件,并已实施。

2城镇居民医保实行门诊统筹比例=城镇居民医保实行

门诊统筹的地区数/城镇居民医保统筹地区总数X100%。

数据来源:

省级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报表

(4)医疗救助率

指标意义:

反映医疗救助制度建设进展。

计算公式:

医疗救助率=医疗救助总人次/户籍人口数X100%

数据来源:

省级民政部门报表

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5)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

指标意义:

反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进展情况。

计算公式: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5的县(区)数/区域内县(区)总数X100%;

数据来源:

省级卫生、发展改革部门报表

(6)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

指标意义:

反映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医生处方行为和医疗成本控制的情况。

计算公式:

基本药物使用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含

5判断标准:

实现了省级招标、统一配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

中药饮片)、省级增补药物销售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销售总额X100%

数据来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

(7)基本药物实际零售价格下降率

指标意义:

体现实施“零差率”等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运行情况。

计算公式:

、机构基于销售量的价格(之后)八机构基于销售量的价格(之前)

送机构基于销售量的价格(之前)

数据来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

指标意义:

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网络建设情况。

计算公式:

1县级医院达标率=拥有一所及以上二甲县级医院的县(区)数/辖区内县(区)数X100%;

2乡镇卫生院达标率=拥有一所及以上达标卫生院的乡

6此处包括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判定依据:

《关于

印发县医院、县中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办规财[2009]98号)

镇数/辖区内乡镇数X100%;

3村卫生室达标率=拥有达标村卫生室数/辖区内应建村卫生室数X100%;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率=达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

/辖区内应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X100%;

5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率=拥有达标社区卫生服务站数

/辖区内应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数X100%。

数据来源:

省级(县级)卫生、中医药、发展改革部门

(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比例

指标意义:

反映城市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情况和人事制度改革成效。

计算公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比例=(城市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

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总数+乡镇卫生院人员总数)X100%

数据来源:

县级卫生、中医药部门报表(同时请提供乡村医生数)

(10)千人口全科医师数

指标意义:

体现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情况。

计算公式:

千人口全科医师数=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

医师数/区域内常住人口数X1000

数据来源:

省级(县级)卫生、中医药部门报表

(1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比例

指标意义:

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情况。

计算公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比例=实行综合改革7的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X100%;

数据来源:

省(县)级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报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率

指标意义:

反映各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计算公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率=全部开展9类15项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项目的县(区、市)/辖区内县(区、市)总数X100%

注:

重点考核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高血压管理率、糖

尿病管理率三个指标。

数据来源:

省(县)级卫生部门报表

(13)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任务平均完成率

指标意义:

反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工作进展情况。

计算公式:

7判断标准:

县级部门已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文件(包括人事制度、绩效工资改革、补偿机制改革,请提供文号和文件电子版),且已开始实施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平均完成率=刀(各类公共卫生

服务专项任务完成率)/实施项目数

数据来源:

省级卫生部门报表

(14)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际水平

指标意义:

反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实际水平和公共财政投入的及时到位情况。

计算公式: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际水平=中央、省级、市级、县级财政按照人头给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际到位金额/同期辖区内常住人口;

数据来源:

各级卫生、财政部门报表

5、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暂不列量化指标,拟做专题的定性评估。

请省卫生行政部门报送省级及国家级试点城市改革的基本情况、初步成效、困难与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与建议等情况的文字报告。

6、加强医改执行能力建设

(15)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比例

指标意义:

反映政府对医改的重视程度和医改经费投入的落实情况。

计算公式:

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比例=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财政总支

出X100%

数据来源:

各级财政部门

(16)地方落实医改配套资金情况

指标意义:

反映地方政府对医改的重视程度和医改新增投入的落实情况。

统计口径:

省级及以下财政用于落实医改五项重点改革

的资金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

省级财政部门(报送省级及以下财政,用于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方面的资金投入情况)

(17)基层人员医改政策培训率

指标意义:

反映加强对基层医改执行人员进行政策解读的工作力度。

计算公式:

1县级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培训率=接受培训8的县(区、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数/县(区、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总数X100%;

2县级医改办主任培训率=接受培训9的县(区、市)医改办主任人数/县(区、市)医改办主任总数x100%;

8判定标准:

参加省级医改办组织的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关于集中开展县级及县以下基层人员医改培训的意见》(医改办函[2010]11号)

9判断标准:

参加省级医改办组织的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

《关于集中开展县级及县以下基层人员医改培训的意见》(医改办函[2010]11号)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把手”培训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把手”中接受培训10的人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x100%;

4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率=参加培训11的基层医务人员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总数x

100%。

数据来源:

省(县)级发展改革、卫生部门报表

(二)改革成效(侧重于老百姓得实惠和体制机制建设)

1、老百姓得实惠

(18)医药费用即时结算(结报)覆盖率

指标含义:

反映参保人员看病报销的方便程度。

计算公式:

1新农合医药费用即时结算(结报)率=新农合实现医药费用即时结算(结报)的统筹地区12数/新农合统筹地区总数X100%;

2城镇居民医药费用即时结算(结报)率=城镇居民医

保实现医药费用即时结算(结报)的统筹地区12数/城镇居

10判断标准:

参加省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

《关于集中开展县

级及县以下基层人员医改培训的意见》(医改办函[2010]11号)

11判断标准:

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其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天,机

构内部交流学习时间不少于4天。

《关于集中开展县级及县以下基层人员医改培训的意见》(医改办函[2010]11号)

12判定标准:

统筹地区内,参保人群中住院实现就医时只支付个人部分。

民医保统筹地区总数x100%;

3城镇职工医药费用即时结算(结报)率=城镇职工医保实现医药费用即时结算(结报)的统筹地区6数/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地区总数x100%;

数据来源:

省级(统筹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部门报表

(1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门诊次均费用

指标含义:

反映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门诊费用的减轻程度。

计算公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次均费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费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门诊总人次

注:

分析改革前后的变化

数据来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

(2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住院次均费用

指标含义:

反映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住院费用的减轻程度。

计算公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住院次均费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3说明: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4不包括村卫生室。

15说明: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总费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总人数

注:

分析改革前后的变化

数据来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

2、体制机制建设

(2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增长率

指标意义:

反映病人的就诊流向和分级诊疗机制的建立情况。

计算公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增长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当年门诊人次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年门诊人次)/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上年门诊人次数X100%

数据来源:

省(县)级卫生部门

(2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生素使用比例

指标意义:

反映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合理用药情况和激励

机制的建立情况。

计算公式:

1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零差率为时间节点)后试

点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生素使用率=含抗生素

的门诊处方数/同期门诊处方数X100%。

2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零差率为时间节点)前试

点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生素使用率=去年同期

含抗生素的门诊处方数/去年同期门诊处方数x100%

数据来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

(2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渠道变化情况

指标意义:

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效果。

计算公式:

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比例=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财政补助收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x100%(参考指标);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收入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收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x100%(参考指标);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收入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收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X100%(参考指标);

注:

分析改革前后的变化

数据来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

(24)社会办医市场占有率

指标意义:

反映多元办医格局形成情况。

计算公式:

社会办医市场占有率=社会办医机构年住院人数/区域内医疗机构年住院总人数X100%

数据来源:

省级卫生部门

3、满意度

(25)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指标意义:

反映居民对医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

务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

第三方社会调查

(26)基层医务人员对医改的满意度

指标意义:

反映基层医务人员对医改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

第三方社会调查

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中期评估核心指标体系一览表

附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中期评估核心指标体系一览表

指标内容

数据来源

一•改革进展(17项)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4项)

(1)三项基本医保制度参加率

人社、卫生部门

(2)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

人社、卫生部门

(3)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比例

人社、卫生部门

(4)医疗救助率

民政部门

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项)

(5)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

卫生部门

(6)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

(7)基本药物实际零售价格下降比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4项)

(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

卫生部门

(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比例

卫生部门

(10)千人口全科医师数

卫生部门

(1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比例

卫生部门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3项)

指标内容

数据来源

(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率

卫生部门

(13)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任务平均完成率

卫生部门

(14)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际水平

卫生、财政部门

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暂不列量化指标)

6.加强医改执行能力建设(3项)

(15)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比例

财政部门

(16)地方落实医改配套资金情况

财政部门

(17)基层人员医改政策培训率

发改、卫生部门

二.改革成效(11项)

1.老百姓得实惠(4项)

(18)医药费用即时结算(结报)覆盖率

人社、卫生部门

(1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次均费用

卫生部门

(2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次均费用

卫生部门

2.体制机制建设(4项)

(2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增长率

卫生部门

(2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生素使用比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

(2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渠道变化情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

(24)社会办医市场占有率

卫生部门

3.满意度(2项)

指标内容

数据来源

(25)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第三方社会调查

(26)基层医务人员对医改的满意度

第三方社会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