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98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

(一)我爱牵牛花

去年,我家院子里种了许多牵牛花.它的嫩叶、花朵缀满了篱笆,把我家院子打扮得像一座美丽的别墅

牵牛花最乐于攀登,勇敢地越过障碍,向着高处攀登.它那纤细而坚韧的茎蔓,在篱笆上千方百计地穿过缝隙,围着篱笆杆缠呀缠,盘呀盘,把篱笆编织得不透风,就像巧姑娘在用竹篾纺织花篮,叉似在飞针走线制作美丽的刺绣.距篱笆不远处有一棵挺拔的柏树.牵牛花探出头,竟爬上了树干,一直爬到树梢,然后又 围着树冠缠绕.慢慢地,它竟盘踞了整株柏树.

牵牛花的攀登,是脚踏实地的.它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儿也不游离.它缠住葵花杆儿时,随着葵花的生长,竟把葵花杆勒下一道道深沟. 多大的缠劲和韧劲啊!

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罢休.到了深秋,它虽然枯萎了,却给人留下了那粒粒饱满的种子,黑如乌金,白似碎玉一一这是一味治疗疾病的良药.

牵牛花是平凡的.它奋斗一生,把花朵和果实留给人类.不屈不挠的牵牛花,多像一位不畏艰险、攀登不止的勇士啊!

这样可爱的花,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1.在加点的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别墅(shù shì yě)    不屈不挠(rǎo  náo)

2.用部首查字法查下列带点的字

攀登:

查部画葵花:

查部画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盘踞:

(2)千方百计:

(3)不屈不挠:

4.用“”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

5.仔细读短文,写出牵牛花“攀登”的特点

(1)

(2)

(3)

6.这篇短文赞美了牵牛花的精神.

(二)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

1.比一比,再组词

嫌喙框孤

赚缘柜狐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适合—平常—悠闲—忘记—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素一点儿则嫌白.

(2)他素以品行方正著称..

(3)周总理生活很简朴,晚餐也不过一荤一素..

(4)白鹭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

(5)这个孩子,绝顶聪明..

4.按文章内容填空.

(1)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精巧,以及时的韵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那,那全身的,那,那,则嫌长,则嫌短,则嫌白,则嫌黑.此句写出了白鹭都很适宜,所以说它是.

5.读语句,注意加点词语,体会其特色.

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水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6.分段,概括段意

(三)原则

我曾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不必太认真”,凡事过得去就行,无论对入还是对己.我一直把它看成优点,认为可以免生许多闲气.但那短短几分钟的经历,竟改变了我的这个看法.

那是1993年的除夕之夜,我在德国的明斯特参加留学生的春节晚会.晚会结束时,整个城市已经睡熟了,在这种时候,谁不想早点儿到家呢?

我和先生走得飞快,只差跑起来了.  刚走到路口,红绿灯就变了.迎向我们的行人灯转成了“止步”:

灯里那个小小的人影从绿色的、甩手迈步的形象变成了红色的、双臂悬垂的立正形象.

如果在另外的时候,我们肯定停下来等绿灯.

可这会儿是深夜了,马路上没有一辆车,即使有车驶来,五百米外就能看见.我们没有犹豫,走向马路……

“站住.”身后,飘过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的黑暗.我的心悚然一惊,原来是一对老夫妻.

我们转过身,歉然地望着那对老人.

老先生说:

“在是红灯,不能走,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

我的脸忽地烧了起来.我喃喃地道:

“对不起,我们看现在没车……”

老先生说:

“交通规则就是原则,不是看有没有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从那一刻起,我再没有闯过红灯,我也一直记着老先生的话: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1.连线

甩手迈步的声音

苍老的形象

沉寂的黑暗

生活的态度

2.照样子,给字组词,再把词扩成句子

色—(彩色)—(彩色的衣服)—(我有一件彩色的衣服.)

真—()—()—()

情—()—()—()

3.课文大搜索

我曾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对生活的态度是.后来由于一对老夫妻的教诲而改变,并记住了.

4.“晚会结束时,整个城市已经睡熟了,在这种时候,谁不想早点回家呢?

(1)我知道这句话中画横线部分用的修辞方法是.

(2)我能把这句话变为陈述句..

5.文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这段经历的:

(1)时间是

(2)地点是

(3)起因是(4)发展是

(5)结果是

6.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原则.

(四)金子

李家村的两个小女孩提着小篮子,拿着小铲去村南挖野菜.

呀!

这里有好大的一片野菜.孩子们的手又快又巧,不一会,小篮子里装满了野菜.小琴挖着,挖着,突然,刀尖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她用小铲一挑,从松软的土里挑出了一个黄澄澄、亮晶晶的小圆片.“夷!

这是什么呀?

”小琴叫起来.“这是不是金子?

英子把圆片掂了掂说:

“我看肯定是金子!

”于是她们急忙向村里跑去.

孩子们飞快地进了村,找到了正在开会的村长,抢着说捡金子的经过.

老村长带着笑看老村长笑呵呵地继续说:

“可我发现了更多的、更珍贵的、闪闪发亮的‘金子’”.

 

1.这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请你按要求填空.

起因:

经过:

结果:

2.用“||”给文章分段.写出各段的段意

3.读划横线的句子,这里老村长发现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五)卖镜子的人

从前,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

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

但是,他忙于经营,连饮食起居、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观逐渐邋遢(lātā),自己(竟然 虽然)丝毫没有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意也越来越清淡.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铺开摊子,好多人围过来看货,他就向大家宣传开了.

一位顾客手里拿着一面挑好的镜子,本(打算计算)买,但端详了一下他的脸,忽然“扑哧”一笑,放下镜子,扭头就走了.

卖镜子的人不明白 拉住一位老人问 怎么 我的话错了吗 老人慢慢地说:

“你的话倒是没错,不过,你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

卖镜子的人拿起镜子一照,(顿时及时)羞得满脸通红.原来他每天只是胡乱擦洗了一下脸,从没拿镜子好好照过自己.他的脸啊,竟像唱戏的大花脸似的.

他终于懂得了:

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宣传宣告)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没用.此后,他很注意梳洗整容了,生意也一天天好转了起来.

1、去掉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

2、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肮脏——(  )  糊涂——(  )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清淡:

 端详: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先写卖镜子的人起初      ,但是由于,

结果           .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提醒下,他终于明白了.

(六)修鞋老人

这时,太阳快要从西边落下去了,寒冷的西北风刮起了地上的沙土,人们顶着寒风,急急忙忙地走着.那补鞋的老人已经收拾好了补鞋箱,准备回家.爸爸见此情景,急忙走上去说:

“老大爷,你能给这孩子补补鞋吗?

他上体育课时鞋线开了.”老人望着怒号(háohào)的狂风,犹豫(yùxiàng)了一下,但又看我穿着破球鞋,就说:

“好吧!

老人重新打开补鞋箱,坐在凳子上,拿起我的鞋,看了看,就补了起来.我仔细地端详这位老人,他花白的头发,古铜的脸色,一双炯(jiǒngtong)炯有神的眼睛,额头上布满了皱纹.由于长年补鞋,他那双手上结满了厚厚的茧子,他一手拿着鞋锥(zhuīduì),一手拿着线,一针一针地缝着.天气太冷了,他不时停下来,用嘴对着手哈哈气.不一会儿,裂口缝住了,可他并没有停手,又一个个地把那快要开线的地方拉开,重新缝上,并自言自语地说:

“孩子穿的鞋不结实不行.”说着又仔仔细细缝补起来.可我心里却在想:

“哼,你还不是为了多收我的钱吗?

鞋补好了□老人的手也冻僵了□爸爸轻声问他□要多少钱哪□他伸出右手那两个贴胶布的手指□头也不抬地说□两毛□我愕然了□爸爸一边掏钱,一边问他一天能赚多少啊,他说:

“哎,什么钱不钱的,还不是为大家图个方便!

”老人的话像是一把小锤一下一下敲在我的心上……

1.给短文中加点为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狂风()的阳光()的老人

()的小草()的桃花()的掌声

3.给短文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犹豫:

(2)端详:

5.短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七)摔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这高贵的乐(lèyuè)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yōngyīng)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音乐,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临终(zhēngzhōng),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

“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碎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台,那和刚才差(chāchàchāi)不多的美妙乐音悠然而起… … 

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异常—()美妙—()惊叹—()珍贵—()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引人注目:

(2)技艺: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一些听众简直惊呆了”是因为

(2)“不少人惊叹”的是

(3)“四座震惊”是因为

(4)听众开始是为了而看演奏家的演出,后来是为了而看演出.

5.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并填空

(1)音乐家为什么这样做,这个嘛,各位是最清楚的.

音乐家之所以要这么做,是要告诉人们:

对演奏者来说,是决定演奏效果的关键;教育人们:

作为听众,才是最主要的.

(2)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场,那和刚才差不多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

①“刚才”演奏用的是的小提琴,“悠然而起”的乐音用的是的小提琴演奏的.

②这句话中,“”这个词表现了演奏的效果,“”这个词表现了这两把琴效果的比较.

(八)甜

我从小就爱吃玉米.玉米棒清脆可口,玉米粒又香又甜,多好吃啊!

可我家没种玉米.每当看到小伙伴们捧着玉米说笑的时候,我总是扫兴地走开.几次下来,我产生了一个坏念头.

有一天,我悄悄地溜进邻居家的玉米地,摘了一个玉米.“哪个掰我家玉米?

”冷不防一个声音传来,我看到邻居那怒气冲冲的脸,拼命地往家里跑去……

从那以后,伙伴们骂我“小偷”.我感到惭愧,抬不起头来.我咬着那个偷来的玉米,怎么也不觉得甜,心里只有苦楚.‖

第二年,我自己翻了一块地,向邻居讨了几十粒玉米种,全部种下.我每天给它们浇水、除草、捉虫,精心地照料着.我要重新抬起头来,希望全在着玉米上了.我心里常默默地说:

“玉米,玉米,快点长吧!

玉米熟了,我轻轻掰下玉米棒,我第一次吃着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玉米,觉得它是那样的甜,那样的香.我把玉米郑重地送到每个人手中,他们都称赞我.小妹妹高喊:

“真甜,真甜!

”大家都夸着:

“甜,真甜啊!

”我心里喜滋滋的,眼里充满了幸福的泪水.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骂我“小偷”了.我从劳动中尝到了最大的甜头.‖

劳动,它能使你得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愿每个人都能从辛勤的劳动中品尝甘甜.‖

1.“我第一次吃着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玉米,觉得它是那样甜,那样香.”文中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

2.“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骂我‘小偷’了.”文中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

3.文章的题目“甜”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

.

第二层意思是:

.

4.短文已用“‖”分成三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5.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九)合格的护士

在一家医院,一位年轻的护士第一次 担任责任护士,而且做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的助手.如果此次手术后她被外科医生评定合格,那么她将获得合格的护士证书.

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进行到黄昏,终于接近尾声,主刀的外科专家即将缝合患者的伤口,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他说:

“大夫,我们用了十块纱布,您只取出了九块.”外科专家道:

“这不可能,我已经都取出来了,脸不在妄加判断.”□不会的□女护士坚决抗议□□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中我们用了十块纱布□外科专家不耐烦地说:

“我是医生,我有权决定缝合伤口!

看着外科专家厌烦的脸,女护士一怔,但是她毫不退让,马上用更大的声音说道:

“正因为您是医生,您更不能这样做,况且我们都要对患者负责!

这时,外科专家冷漠的脸上才泛起一阵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左手心里握着的第十块纱布道:

“你是正确的,你是一个合格的护士!

这名护士出于对病人的负责,不因权威而怀疑自己,终于通过考验,拿到了合格证.   

1.在短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短文中找列词语的近义词.

繁杂—()严肃—()检验—()

3.我们学习过的课文《》和这篇短文在主题方面很相似.

4.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描写方法填入括号内.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1)“大夫,我们用了十块纱布,您只取出了九块.”()

(2)外科专家严峻的脸上泛起了欣慰的笑容……()

(3)他举起左手心里握着的第十块纱布……()

5.对这位年轻的护士来说,这次手术意味着什么?

(十)大器之才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置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

“象是当侦探吗?

”我回答:

“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的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小休时,他已经找出了3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有过了两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时,孩子的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搬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去.孩子听说转校很担心:

“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我一直记挂着他.没过多久,他又在我们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他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我们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应该有数,这小家伙决心如此坚定,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可我没有想到他—比尔·盖茨—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公司的总裁,美国首富.

1.给加点字注音.

聪颖好()学放回原处()穿来插()去

推荐()可为()天下不可为()之事.

2.解释词语

①聪颖:

②大器之才:

③不遗余力:

3.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①声音延长②解释说明③转折

4.请在文中写男孩不遗余力工作的句子下面画上“”

5.仔细阅读文中画“”的句子,你认为使“我”产生如此看法的根据是什么?

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当年那个的男孩,就是的天才、、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十一)秋色赋

多么可爱的秋色啊!

我真不明白,为什古代有的文人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凄凉阴沉?

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是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红得耀眼.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大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闪烁着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红果;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象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做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象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哦!

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

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春天()的秋色()的景象()的色彩

2.照样子写词语

黄澄澄

3.用“”画出文中两个比喻句.

4.从文中哪句话可看出作者更喜爱秋色?

5.作者为什么喜欢秋色?

用“”在文中标出来.

(十二)湖

我爱水.我爱的大海,爱的长江,爱的黄河,爱的小溪,但我更爱的湖.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湖是活的,像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悲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的那样美丽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小石子,把它激起一圈圈涟(lián)漪(yī)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绵”.“绵”上无穷无尽的圆坏,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闪,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见湖面上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

那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

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告诉你.

湖是美的……

1.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在第一自然段的空线线.

奔腾不息汹涌澎湃浩瀚深沉活泼可爱美丽温柔

2.将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本文作者把湖比作、和.这些比喻都非常形象.

4.文章写出湖的四个特点是、、、.

5.“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

(十三)走向大自然

朋友,你心里烦恼吗?

你身体疲惫吗?

走向大自然吧!

让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洗去你的烦恼.

让我们走向原野吧.原野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草地上开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仔细看看小草,它们好像是一个个士兵,人们踩它压它,它永远都不低头.

让我们投入山的怀抱吧!

远远看去,山并不高,可当你来到山脚下时,抬头一看,山竟然是一个巨人.山,不怕风吹雷打,日晒雨淋,永远站立着,它是多么令人钦佩呀!

让我们走向大海吧!

在海边听“哗啦哗啦”的水声,赤脚走过沙滩,感觉好舒服哇!

海,像一块蓝色的布,无边无际.它那宽广的心胸,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朋友,你有空吗?

请你走向大自然吧!

1.写出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2.文中写到让我们走向大自然的哪几个地方?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

4.第4自然段中,写在大海边,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感觉到了.

5.仿照文中第2至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十四)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公里,就来到九寨沟.()进入景区,()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壮丽).(陆续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珍惜)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2.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3.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自如,随处可见,如,

把比作.

4.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5.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这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

(十五)

1931年秋,王若飞同志不幸被捕.敌人知道他是我们党的干部,想从他的嘴里得到党的机密.‖

一天晚上,几个特务闯进牢房,掏出手枪,对准王若飞的胸口.带头的特务恶狠狠的说:

“现在只要你说一个“招”字,就放了你;不说,马上送你回老家!

王若飞坚定地说:

“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

敌人没有办法,气得像疯狗一样,他们把王若飞押到刑场上.王若飞站定了,抬头望着北面那巍峨的大青山.大青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

“这是最后的时刻了.再给你几分钟,好好考虑一下!

王若飞整了整衣领,迎着深秋的晚风,望着周围的山峦.他挺直身子,从容地说:

“用不着考虑了,开枪吧!

一分钟过去了,又一分钟过去了,等了好几分钟……敌人没有开枪.王若飞视死如归,厉声喝道:

“开枪吧!

混蛋们!

敌人还是没有开枪.

王若飞忽地转过身来,面对着敌人.敌人吓得后退了几步.王若飞轻蔑地说:

“你们这套把戏,对共产党人是没有用的!

”‖

敌人妄想用死来威胁王若飞,他们的阴谋又一次失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