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0840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docx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

一、《陈毅》

陈毅五岁半就在一家书塾读书。

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都称他“小神童”。

//

一天,毛老师来到陈毅家,看到他正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看书。

因为他看书入了迷,火烧得太旺了,从锅里透出了糊味儿。

妈妈刚从井边洗菜回来,发现米饭烧糊了,气得火冒三丈,抄起刷子,就往灶前冲去。

“不要打孩子!

”毛老师连忙劝阻,“饭烧糊了,可以将就吃,这孩子专心用功,我就喜欢。

”说着,毛老师又亲切地对陈毅说:

“以后做事,要多多留心!

”陈毅点点头。

毛老师从陈毅手里那过书一看,原来是一篇还未教的课文,他已经用笔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

毛老师惊奇地问:

“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

”陈毅回答说:

“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打墨点的是生字。

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的课文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听课时,格外留心,再抓住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

毛老师十分高兴地称赞道:

“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今天我总算发现了你学习成绩好的‘秘诀’。

人们称赞你是‘小神童’,说你天资聪明,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勤奋,你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

”//

1. 短文已用“//”分为两段,写出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2. 同学们都称赞陈毅为“小神童”的原因有两点:

(1)

(2)

3.“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中的“学问”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学多问”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

“秘诀”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在文中划出具体描写陈毅学习成绩好的秘诀的语句。

 

二《秋天的香山公园》

秋天的香山公园,以它独特的美迎接着众多的游人。

走进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重叠,挺拔壮观。

山上长满了各种树

木,枝叶浓密,人走进去,便淹没在其中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

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

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

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央杂着深黄色、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

一阵爽人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在向游人频频招手。

人们不由赞叹:

“多美呀!

香山的红叶。

”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

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

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

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

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

一串连成片,鸡冠顶起了花冠。

那品种繁多的菊花,伸开了卷曲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

不管是什么花,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美丽的香山公园,使游人流连忘返。

1. 查字典。

“爽”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再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再查画。

字典中的解释有:

(1)明朗,清亮;

(2)率直,痛快;(3)舒服;(4)违背。

“爽人的秋风”中“爽”应取第()种解释。

2. 用“——”分别画出概括第3、4、5自然段意思的中心句。

3. 读第3自然段,作者是从()、()、()三方面描写红叶的。

4. 第5自然段,写了()、()、()三种花,是从()、()、()三方面介绍的。

5这篇短文中,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

6、用“﹏﹏”划出首尾照应的句子。

三《公园一角》

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园的一角。

这里有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别致的假山。

池里的水清润(rùn)得宛如一块天然的翡(fěi)翠,平滑无暇,清澈见底。

当微风拂过水面时,水面上就泛起层层鱼鳞般的波纹。

池中的假山是由好几块奇石巧妙地堆成,很精巧。

假山顶端喷出一股又细又高的水柱。

那水柱喷出后,又斜落下来,成了一串银白的水珠,晶莹耀眼。

微风吹过,犹如点点白梅撒在水面上,荡漾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yī),飘散在空中,仿佛给假山披上一层轻纱,格外美丽。

池中有许多色彩斑(bān)斓(lán)的金鱼,它们互相嬉(xī)戏,好不自在。

瞧,一条花尾金鱼刚浮到水面上,嗖的一下,转头又钻入水底下去了。

看,又来一条,眼睛大大的,鼓鼓的,穿着黑色的晚礼服,好像是要去参加隆重的盛会。

它昂着头,不停地摆动着尾巴,像是在炫耀自己:

“瞧,我多漂亮!

喷水池的周围,摆着一盆盆绽蕾吐艳的菊花。

粉红色的花蕊嵌在金黄的花瓣中,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微风吹来,菊花就像一个个少女在翩翩起舞。

小池.、假山、金鱼和菊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1.填空。

“翡翠”的“翡”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第一画名称是;

2.“翠”与“翡”相比,从“羽”的写法上,你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择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好:

a、非常b、很多c、表示同意d、优点很多

(1)它们互相嬉戏,好自在。

()

(2)池中的假山是由好几块奇石巧妙地堆成,很精巧。

()

盛:

a、用力很大,程度深b、兴盛、旺盛c、盛大、隆重

(1)春天是月季花盛开的季节。

()

(2)看,又来一条,眼睛大大的,鼓鼓的,穿着黑色的晚礼服,好像是要去参加隆重的盛会。

()

4.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夸耀。

()

(2)新奇,跟平常不同。

()

(3)形容轻快地跳舞。

()

(4)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

5.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波纹披上()()鲜艳

()的花蕊钻入()()道歉

6.造句

格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最少三处)。

8. 读短文,填空。

(1)短文第一段有顺序地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写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写______________,再具体写______________。

由面到点,具体细致,表达了作者对金鱼的_____________之情。

四《齐白石》

齐白石是我国杰出的画家,他的画举世闻名。

许多人纷纷拜访齐白石,要他介绍经验,传授画画的秘诀。

齐白石在一次接待客人时,诚恳地说:

“作画并无秘诀,全在一天也不能空闲。

这的确是他的经验之谈。

齐白石从四十六岁起就定居北京,从那时开始,他坚持每天都要画画,从来没有间断过。

他八十五岁那一年,有一天,一连画了四张画。

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够累的了。

但他还是继续画,坚持又画了一张。

画完以后,他在画上题了几行字:

“昨天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特此一张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1. 选择带点字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举:

a、往上抬;b、提出c、全;d、推选

举例()举世闻名()举目()

(2)杰:

a、才能出众的人;b、超过一般水平。

杰出()杰作()

2. 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3. 齐白石在自己的画上题了这么几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绪不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教一日闲过也”用文中的语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老鼠买鱼》

一天, 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

鱼行老板问:

“你们不愁吃喝,买那么多鱼干啥?

“虽不愁吃喝,可要平安无事总得破费些钱财呀!

”老鼠狡黠地笑了笑。

鱼行老板仍听不明白,却狠狠地敲起竹杠来。

一下子,鱼价抬高了几倍。

买完鱼后,小老鼠们有的把鱼扛在身上,有的举在头上,有的抱在手上。

这时一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头儿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老鼠头领说笨蛋咱们()不愁吃()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猫爱吃鱼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哈哈说着,露出得意的笑容。

小老鼠仍听不明白,但也不想去问了,心想:

头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跟着头儿干准没错。

()老鼠把鱼买完了,()街上没有鱼卖。

猫只好自认晦()气,运气不好。

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

“我()赚了钱,()上了老鼠的当。

1选择带点字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序号)

(1)费:

a:

费用b:

花费c:

复杂,不容易

费事()破费()费工夫()

(2)头:

a:

人身器官的一部分b:

物品多余部分c:

头目

d:

第一e:

量词

一头羊()头领()梳头()铅笔头()

2.找出短文中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

3.在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选择下列合适的关联词语填进短文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虽然、、、、、、却虽然、、、、、、但是

5.阅读短文填空

(1)鱼行老板开始听了老鼠的话,于是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瞧竹杠”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鱼行老板猛然醒悟,明白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

”这句话中“敌”指___________;“友”指____________。

“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这句话中的“”敌指____________;“友”指_________________。

(3)猫和鼠“化敌为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该市老鼠成灾。

6.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老鼠买鱼送给猫。

(2)老鼠成灾,给社会造成危害。

(3)老鼠给猫送鱼,达到化敌为友的目的,讽刺社会上敌我不分的丑陋现象。

(4)反映鱼行老板开始不明白,后来猛然醒悟。

六《林荫大道》

这是一条林荫大道,东起小营,西到花园村。

它宽十五米,可供四辆汽车并行(使驶)过,大道两旁,清秀挺(拔拨)的树和美丽的花儿交错相(印映),真是景色宜人。

高大的梧桐树枝叶茂盛,毛绒绒的梧桐果挂满树梢,整个树冠像撑起一把大伞,为人们遮挡夏日的(娇骄)阳,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一阵风吹来,发出哗哗的响声,(拂佛)去了人们连上的汗珠。

/大树下,美人蕉像美丽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大道两旁。

串串红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开得那么火红,那么热闹。

/

每天,无数行人、车辆在这条大道上来来往往,就像穿行在绿树红花的长廊里。

1. 划去文中括号里不适当的字。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

茂盛()()

遮挡()()

3.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理解词语。

树冠:

亭亭玉立:

4.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最少两句)

5.文章第二自然段已用“/”分了两层,请写出每层意思。

第一层

第二层

6.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按从_____到_____的观察顺序,写了四种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把树和花的形色写得具体,形象。

7.整篇文章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写出林荫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七《马拉松》

两千五百多年前,野心勃勃的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了侵略战争。

希腊人民奋起反抗,以一万人对付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在海边一个叫马拉松的小渔村和敌人展开了决战,结果大获全胜。

为了把胜利的喜讯报告给首都雅典翘首以待的同胞,战士菲利比斯不(故 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从马拉松出发,向雅典跑去。

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

到达雅典的时(后 候),他(已 以)经筋疲力尽了,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向迎接他的人们高呼:

“我们胜利啦!

”随即倒在地上,(在 再)也没有起来。

从此,马拉松这个距离雅典约42千米的海边小渔村逐渐被人们知晓。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

会前,一位法国人提议,把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作为一个比赛项目,用来纪念马拉松之战,纪念那位把胜利喜讯带给人民的英雄。

他的建议被大会组委会采纳。

  1920年,经过再次测量,确定这段距离为42千米195米。

后来,世界各地的马拉松长跑比赛都采用这个长度。

这就是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来历。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使用正确的字,用“﹏”标出来。

2、写出文中带点词的近义词。

 知晓—()提议—()

3、联系上下文填空。

(1)“马拉松”指(),又指()。

(2)在第二自然段中,“胜利的喜讯”是指()

从“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一句中可以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用尽最后的力气”和“高呼”这些词语里,我们可以想象菲利比斯当时想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题八:

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

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命 生机),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

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

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

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  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

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

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

呀!

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

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

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

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

“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小草,没有鲜花那样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挺拔  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坚强)!

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2、用“\”划去括号内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3、“疾”字是(     )结构的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

“疾”字在字典中有四个意思:

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应取第(  )种意思。

4、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生机勃勃的反义词是       。

欣赏的近义词是         。

 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的         感情,从文中找出一句最能表达这种感情的话,用“      ”画出来。

6、短文中的过渡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起    作用

 7、用“~~~~~”画出两句拟人句。

 

九、《眼睛》

我小时(侯候)有一双好眼睛,记得在课余时,我常和同学比赛,看谁(忘望)得远,看清楚,我得过好几次第一名。

大家都kuā()我是“神眼”。

升中学后,我成了小说(迷谜),经常(捧棒)着厚厚的小说看,连吃饭、睡觉有时都wànɡ()了。

屋子里光线暗了,我就把书凑近眼。

(座坐)累了,就躺在床上看。

这样时间长了,“神眼”变了近视眼。

眼睛近视后真是受罪啊!

看电影的时候,别人嫌jìn()我怕远。

看球赛,场上比分我看不见。

上课,坐第一排还看不清黑板的字。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了一(副幅)眼镜。

1、给文中的拼音写上汉字。

2、去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3、、短文用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眼睛近视以后受的罪?

4、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十、《“我自己想出来的!

”》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

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

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

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

“外婆,你看这个。

”外祖母一看:

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

外祖母问:

“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

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

1、照例子各写2个词。

兴冲冲:

许许多多: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保持()

成功()

3、从哪句话看出牛顿自豪,用“_____”画出来。

4、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短文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要学习牛顿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绿色的卫兵》

在美丽的原野上,站着一排排卫兵,他们穿着绿色的上衣,在阳光下挺着身子。

狂风打着旋儿,夹着黄沙吼叫着:

“我要进城!

我要进城!

”绿色的卫兵挽起手臂,结成一道长城:

“狂风不能进!

黄沙不能进!

风弱了,黄沙退了,我们的城市美丽又干净。

远处,一列火车开过来,随着滚滚浓烟响起刺耳的汽笛声:

“我要进城!

我要进城!

”绿色的卫兵援满满的叶片,连成一道围屏:

“烟雾不能进!

噪声不能进!

汽笛声小了,烟雾散了,我们的城市天气晴朗,空气清新。

在美丽的原野上,站着一排排绿色卫兵,给城市带来整洁,带来安宁。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晴朗的()清新的()

美丽的()整洁的()

安宁的()刺耳的()

2、“绿色卫兵”指的是谁?

为什么称他们为“绿色的卫兵”?

3、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污染?

你还知道有哪些污染?

4、严重的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我们应怎样尽量减少各种污染呢?

 

十二、《比金子还宝贵》

七月底的一天,山洪暴发(fāfà),铁路被冲垮,万名旅客被困在新疆哈密市火车站。

哈密的老百姓知道后,自发地把自家的食物和饮料送给被困旅客。

我们一家三口也加入了这个行(xínɡhánɡ)列。

被酷暑和饥饿折(zhēzhé)磨(mómò)的旅客,收到人们送来的食物,原来焦虑的脸上都露出了感激之情。

忽然,阵阵诱人的香味飘来,只见一位个体户已在露天为旅客炒菜呢!

旁边的一块牌子上端端正正地写着“免费供应“四个大字。

只见她动作敏捷,切菜、炒菜、端菜……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不住地往下滴,她也顾不得擦一把。

一位旅客感叹地说:

“我到过很多地方,像这样的个体户还头一次见到!

“哈密瓜,哈密瓜,免费供应,免费供应!

”一位维吾尔族老爷爷,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大声喊着。

原来他把自己准备到集市上卖的瓜拉到了这里。

他没要(yāoyào)一分钱,把满满的一车瓜全部送给了被困的旅客。

送饭的、送糕点的、送瓜果的、送茶水的……哈密人对待旅客就像对自家人一样。

一幕幕热情相助的场景,留在了被困旅客的脑海里,永远留在了我们记忆里。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写近义词。

感激()感叹()热情()

3、为了救助旅客,哈密人做了些什么?

4、说说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1)只见她动作敏捷,切菜、炒菜、端菜……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不住地往下滴。

(2)送饭的、送糕点的、送瓜果的、送茶水的……哈密人对待旅客就像对自家人一样。

5、“我们一家三口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中的“这个”指什么?

6、文章的题目是“比金子还宝贵”,你读了这篇文章,觉得什么比金子还宝贵呢?

十三、《拉链的发明》

1890年,有个叫贾德森的美国人,对当(dānɡdànɡ)时的日常生活用品感到不方便(piánbiàn)。

比如,手提包、口袋等物,除了用绳、带打结外,就是用扣子封口,既麻烦又不乐(yuèlè)观。

有一天,贾德森到铁匠铺(pūpù)买饭勺,他发现这里的饭勺吊得整齐、巧妙:

一根水平放置的棍子上,吊着上下两行饭勺,上面的棍子直接穿过勺柄孔,下面的勺柄朝下,通过勺部与上面的紧紧地咬合在一起。

贾德森望着那两排整齐的饭勺直发呆,把买饭勺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紧紧咬合在一起的两排饭勺,就成了贾德森设想中的“拉链”雏型。

经过多年的努力,贾德森根据凹凸齿整合的原理,终于发明了拉链。

现在,拉链广泛地使用在鞋、帽、服装、书包、提包、钱包等生活必需品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根据()设想()

美观()

2、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音节。

3、拉链的发明者是()国的()。

4、贾德森是受什么启发而发明了拉链?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拉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

(2)他把买饭勺的事忘得()了。

6、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贾德林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十四、《生活中的小镜头》

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

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

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高跟的,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入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闲似的。

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起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

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1、根据文中的描写填空。

()的手()手()的手

()的图书馆()脸蛋儿

()的空气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

热爱()沉醉()

反义词:

清新()宽敞()

3、根据意思写词语。

言语行动十分谨慎,不收疏忽。

()

4、找出写图书馆人很多的词语: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