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077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docx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期末复习指导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课程终结考试。

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

满分100分,由贵州电大统一命题,在同一时间实行全省统一考试。

本课程终结考试的依据是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英语成人本科科教学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教学大纲以及《中国现当代名著导读》教材。

考试覆盖知识点及要求:

练习一

一、填空题

1.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吕纬甫。

2.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

“眉间尺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3.《莫须有先生传》是著名作家废名的作品。

4.《子夜》中,吴荪甫与赵伯韬矛盾的激化,是由于他与汪派政客杜竹斋联合组织益中信托公司引起的。

5.屠维岳和莫干丞是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是作品中吴荪甫手下的两员干将。

6.《边城》的结尾处写道: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在这里,“这个人”是指傩送。

7.在《正红旗下》里,老舍作为满族的后裔,讲述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写得传神的人物是福海。

8.与“京派”相对应“海派”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包括有新感觉派之类的先锋前卫的文学,其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其代表性小说《梅雨之夕》的作者是新感觉派的著名作家施蛰存。

9.“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这句出自哪篇小说《呼兰河传》的第三章第一句。

10.《倾城之恋》写的是范柳原和白流苏的婚恋故事。

11.《李有才》中的李有才,外号叫气不死。

二、名词解释(任选2题)

1.文学研究会:

五四时期著名的文学社团。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发起。

主要刊物是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和新创办的《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诗》月刊。

后来,冰心、朱自清、庐隐等著名作家成为该会会员,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学社团。

它没有统一的文学主张,但他们的共同态度是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反对封建文学、鸳鸯蝴蝶派文学和游戏文学,因而被称为“为人生派”,在创作中表现出现实主义的特色。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因《小说月报》停刊而自动解散。

2.新感觉派:

三十年代著名的小说流派。

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所以,其小说又称“现代派小说”。

其代表人物有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他们主要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和意识流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内心冲突,以快速、跳跃的节奏来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该派最有成就和影响的作家是施蛰存,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石秀》等。

此外,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白金的女体塑像》、《夜总会的五个人》,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等也是该派有影响的作品。

3.东北作家群:

三十年代著名的准文学流派。

形成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白朗、罗烽、骆宾基等陆续流亡到关内的东北籍青年作家组成。

其作品主要描写处在民族危难之中的东北地区的生活和抗日斗争。

其代表作是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

东北作家群的创作为发展第二期的文学增添了新的因素,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文学时期即将到来。

三、简答题(选择做3题)

1.简述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的分析。

在九十年代以前,人们一直是站在启蒙主义的立场上来评价《在酒楼上》这部作品的。

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小说中叙事者“我”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

而吕纬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事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

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正是这样一种视点和立场,传统文学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酒楼上》表现了辛亥革命时期激进的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历史局限性,以及社会势力的强大,从而总结了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历史教训。

  九十年代以后,人们在重写文学史的新的视域下,借鉴英美“新批评”对文学作品细读的方法,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吕纬甫所讲述的两个故事中。

在小说中,大量的篇幅是吕纬甫所讲述的两个故事,一个是他千里迢迢回故乡为三岁上死掉的小弟弟迁坟的故事;一个是他为当年邻居的女孩子顺姑送剪绒花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吕纬甫讲得非常详细,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篇幅。

为什么鲁迅要花大力气不厌其烦地讲这两个故事呢?

从启蒙主义的立场着眼,写这两件事是为了表现吕纬甫的“颓唐消沉”,“随波逐流”地做一些“无聊的事”。

然而当我们暂时忘掉叙事者潜在的审视的目光,只是关注吕纬甫讲述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的情绪。

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认为,吕纬甫所做的两件事可能就是鲁迅真正激赏的带有鲜明鲁迅特征的事情,从中让人感受到一种诗意的光芒。

如掘坟的事情,在鲁迅看来,“坟”是过去生命的象征,坟里沉埋的是生命的记忆,而掘坟的行为则象征着对已逝生命的追寻。

正因如此,吕纬甫称他宣布掘坟的命令是“一个在我的生命中最为伟大的命令”。

而挖到最后,坟中踪影全无,空空如也,这一细节正反映了鲁迅的“虚空”的心理体验。

因此,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中叙事者“我”的声音更能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

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是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

从而,“我”和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对话关系。

小说更深层次的语义就是由这种对话关系所昭示的。

“我”与吕纬甫的潜在对话,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

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

这种辩难性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把握和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在文本层面上的印证。

鲁迅小说的这种对话性特征决定了鲁迅小说世界的开放性和多重阐释性,很难以单一的标准来判断。

2.结合作品谈谈废名小说的特点。

①用诗人独具的眼光和敏感的心灵,在二、三十年代的农村中寻觅、捕捉田园的遗风,描写哀而不伤的故事,塑造安于自然、达观超脱的人物,是废名田园诗小说的主要内容。

如《菱荡》在恬静的描写中荡漾着淳朴的民风,陈聋子、洗衣女人等都能安于平淡,达观自足,在浇菜、采菱、洗衣等日常劳作中优哉游哉,陶然自乐。

《桥·灯笼》描写史家奶奶和琴子谈天,从中我们看到了恬淡中的优雅,充满着浓厚的抒情气氛。

废名小说的这种被净化了的故事和人物,与现实生活“隔了模糊的界”,给人一种雾中看花的朦胧美。

  ②以诗的手段抒情造境,描写氛围情趣,是废名小说的主要艺术形式。

废名小说重细节而不注重情节,重生活情趣而不注重命运性格,突出描写小说的艺术意境,因而他的小说被人称之为诗化小说。

《菱荡》从不同的视角写了陶家村的美景:

从远处鸟瞰,重重排列的白壁瓦屋,鳞次栉比的苍翠竹林,潺潺流淌的河水,构成了一幅如画般的风景;坐在枫树下,仰眺菱荡圩,重重远山横卧,菱荡圩象“花蓝”时而装绿叶,时而装红花,茂密的树林掩映的村庄藏匿着白墙小庙,林中偶而听到斧头斫木的声音却难寻伐木人,使人想到王维的诗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站在坝上俯视菱荡,周遭围着密密的常青树,岸边绿草丛中散着野花,半荡菱叶,半荡白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韵。

太阳当顶时,水天一样闪光耀眼,唧唧的水响和寂寞的钓者相映成趣。

在这种如诗如画的环境中的菱荡人,互相之间和谐融洽,热心相待。

菱荡与人融为一体,鲜明地呈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趣。

  ③用绝句的方式来写小说,形成了废名小说语言的独具特点。

即语言的跳跃性,字句之间缺少联系,往往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去填充想象中,语言高度简洁、凝练。

同时,废名的语言能雅能俗,雅而不离田园味,俗而绝不土气,各有韵味。

如《桥·灯笼》中有一句话:

“琴子答,眼睛没有离开灯火,―――忽然她替史家庄唯一的一棵梅花开了一树花!

”在这里,琴子一边与史家奶奶聊天,一边却在想象着梅树开花的情形,这之间没有交代,但眼前的灯火、想象中的梅花、以及祖孙俩充满生活情趣的谈话,构成了一种淡雅的意境。

3.结合长篇小说《子夜》谈谈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在30年代,一种主要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深广度,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方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而且影响深远,这就是所谓“社会剖析小说”。

其特点可以归纳为:

一、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二、人物大多具有典型性和阶级性;三、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矛盾直接相关。

这种又被称为“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小说模式,主要是由茅盾在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的“人生派”小说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从原来的张扬个性为主改变为全景式反映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为主,成为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标志,这也正是“社会分析派”区别于其它文学流派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就可以说,“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范式,从而决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独有的地位,茅盾在这一流派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子夜》和《林家铺子》等一批具有社会剖析小说特点的作品,代表着这一流派的最高成就。

(请结合作品分析)

4.简述《边城》的艺术特色

《边城》是一部把湘西风土人情、自然景物和人事命运融为一体的抒情小说。

在作品中,作者描写了湘西优美的山水风光、淳朴的风土人情,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纯美的文学世界,并以这一世界与都市社会的丑恶相对照,用这种牧歌情调的湘西人生形式,来批判现代都市文明的弊端。

沈从文小说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的是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风俗人情的协调与融合,作者总是用水一般流动的笔致,在诗一般的意境中来展开小说的叙述,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民族韵味。

  《边城》的语言明净质朴、蕴藉自然,是一种散文诗一般的抒情语言。

沈从文追求一种有真意、去伪饰、具个性的美文效果,他总能在生机勃勃的湘西口语的基础上,吸纳书面语言、文言文的长处,形成纯正、自然、质朴、蕴藉的语言风格。

5.结合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从“评书“体的小说这一角度来谈谈赵树理小说在结构、描写、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赵树理现代评书体小说的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赵树理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的框架,而汲取了章回体小说讲究情节连贯性和完整性的结构特点:

开头总要设法介绍清楚人物,故事连贯到底,最后必定交代人物的结局、下落,做到故事来龙去脉清楚,有头有尾。

如《李有才板话》中先介绍李有才这个人物和他的外号的来历,接着通过几个故事,逐一交代阎家山的社会关系、人物关系和矛盾斗争,最后是大团圆式的结局。

在故事叙述过程中,又借鉴了传统说书艺术中的“扣子”手法,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并保持故事中的种种关节来吸引读者。

整个叙事,脉络清楚,结构完整,又时有波澜,能够抓住读者。

  其次,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汲取了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现其性格,很少静止的景物与心理描写。

  第三、赵树理小说叙事风格明快、简约,富于幽默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对小说语言艺术探索的成功,他不但在人物对话上,而且在一般的叙述描写中,都是口语化的,他的语言具有明白如话的特点,而且汲取了传统说书艺术的长处,能琅琅上口,具有可朗读性。

6.简述《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表现的是城市平民的命运悲剧,对于这一悲剧的认识,通常认为小说的成功在于其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

从而描绘了旧中国城市底层社会的黑暗图景,批判了祥子农民式的个人奋斗的弱点。

但是,如果换一个视角,从城市文明病和人性的关系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就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就是祥子的悲剧是一个关于人性与现代文明相对立的悲剧,小说所表现的主要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

  在小说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写了祥子堕落的过程,祥子作为现代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善良愿望的毁灭,是有社会原因的,小说所写的“逃匪”“侦探”等的欺压,包括虎妞对祥子精神上的剥夺,都映现了二三十年代那个动荡的社会背景,使祥子的悲剧有了社会批判的内涵。

但作家同时揭示和批判祥子自身固有的缺陷。

他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要赚钱,“不得哥儿们”。

这些缺陷决定了他的孤独、脆弱,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步趋向堕落的深渊。

老舍在城市下层平民身上所发现的不敢正视现实,自欺欺人的幻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奋斗破灭后的苟且忍让,都表现了“老中国的儿女”的弱点,都属于“批判国民性的弱点”的范畴。

  在作品中,作者自觉地表现和思考城市文明病是如何与人性冲突的。

祥子为什么会堕落?

他是被腐败的环境锁住,不得不堕落。

作者说他写《骆驼祥子》的目的就是“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地狱是什么样子”,这个地狱就是那个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道德伦丧的社会,也是被金钱所腐蚀了的人伦关系。

像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变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等,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祥子正是在这种“心狱”中,一步步给自己纯洁的心灵泼上污水,一步步走向沉沦,成为城市丑恶风景的一部分。

因此,小说揭示了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和兽性”。

老舍对城市“欲”(主要是情欲、物欲)的嫌恶,对城市人伦关系中的“丑”的反感,主要出于道德的审视。

读者从《骆驼祥子》中看到的城市病态社会的阴暗龌龊的图景中,从中能感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深深的忧虑。

7.简述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

施蛰存的小说热衷于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的眼光,观察人物的深层心理,尤其是性心理。

多表现大都市人物在两性吸引中的苦闷情绪和朝秦暮楚的生活方式,揭示大都市生活的急迫节奏对人物的冲击。

8.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打破小说与其它非小说之间的障碍,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散文、诗之间的小说样式,被称为诗化小说。

在小说的结构、语言等方面,她的小说是散文化的,而在描写的感情抒发上则是充满着诗情画意,她总能以诗人的眼睛来观察自然与社会,在对自然的精致的品味中,表现自然别致而细腻的情感;也善于发现并描绘故乡风俗、人情中蕴含的诗意。

  ②小说描写自由地出入现时与回忆、现实与梦幻、成年与童年之间,善于捕捉人、景的细节,并融进作者强烈的感情,风格明丽、凄婉、内含英武之气。

  ③语言上,常以一种充满灵性的稚拙的笔致(鲁迅称为“越轨的笔致”)追求表达上的情调和韵味。

如:

  呼兰河这座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几乎是无以复加的稚拙,单调重复的句型、同义反复,看似类似于“废话”,但从中我们却能惊异地感到其中的情调和韵味。

平淡、漫散之中,透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情致,单纯质朴之中上,能体会出其中的盎然情趣。

四、论述题(任选1题)

1.结合鲁迅的小说,谈谈你对“鲁迅气氛”的理解。

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忧愤深广”,这与五四时期的激进、热情、感伤不同,表现为深沉蕴藉,透露出一种“苦的寂寞”,流露出内心的绝望与苍凉,我们把鲁迅小说的这种特点称之为“鲁迅气氛”。

“鲁迅气氛”在小说《在酒楼上》的表现具体与小说的下列特点相关:

①、人物之间的对话关系,小说的开放性和多重阐释性;②、小说表现的作者心灵深处的冲突;③、回忆的心态。

(回忆是现实的救赎方式,标志着现实生活的缺失,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心理的慰藉和心灵的归宿感。

  《在酒楼上》是由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来叙述的,但叙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作品的主人公。

可是这个“我”又不是简单的旁观者,而是一个独立的角色。

不但对作品的环境氛围和抒情基调承担着极大的作用,而且自身就融入到小说情节中,和主人公构成对话关系,甚至成为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对偶式人物。

“他们似乎是一对有着独特心灵感应的孪生人,虽各各不同,又密切相关,骨头连筋。

”(汪晖《反抗绝望》第33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

)究其实,这种对偶式主人公,都各自是作者鲁迅内心的两个侧面,他们的对话背后,正隐藏着20年代中期鲁迅内心深处的冲突。

据周作人回忆,《在酒楼上》写到的为小兄弟迁坟的情节,取自作者自己的经历。

对照鲁迅的经验和感受,那么,我们也会觉得吕纬甫内心那种对于母亲、对于传统道德的妥协,那种面对辛亥革命后的现实所形成的颓唐而又自责的心态,也是鲁迅曾经有过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酒楼上》的叙事特点是将鲁迅自己的内心体验一分为二,化成两个人物―――两个孪生兄弟式的人物,一部分以单纯独白的主观的方式呈现,另一部分则以客观的、非“我”的形式呈现。

这种独特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自身经验过的许多矛盾以及绝望、悲苦的心态,是鲁迅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尝试。

这在鲁迅小说中也是为数不多的。

这种将矛盾着的自己一分为二地转化为两个艺术形象的方法,我们认为是最具有“鲁迅气氛”的。

(请参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2.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中多处出现“墙”这一意象,你认为所谓“城”或“墙”的象征意义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倾城之恋》中主要有两个空间意象:

一个是上海白公馆;另一个是香港。

在作者笔下,上海的白公馆是一个压抑窒息、单调无聊的死灭世界。

小说开篇就写道:

“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

‘我们用的是老钟。

’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

他们的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作为一个时间意象,它浓缩了白公馆那种陈陈相因的旧时代面影,与后面描写到的神仙洞府般的白公馆里的种种陈设共同创设了一个死灭世界。

白流苏正是从这样一个凝固的家常时间逃出来的,她要拒绝白公馆的时间轨道,开创私人生命时间。

在此,白公馆的时间被赋予了极强的指代意味,代表了年衰、绝望、丑、现实与死亡。

因此,上海虽然在小说中也是十里洋场,也有灯红酒绿,但在作者笔下,就像“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这种苍凉,与白流苏周围冷漠、残酷的人际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出昏暗、阴森、沉闷,令人感到无限恐怖的氛围,充满着被压抑的悲观绝望的情绪。

而另一个空间――香港,表面看来,到处是新奇和洋气,跳舞、郊游、海滩、逛商场、贵族社会的社交活动,等等,但在作者笔下也是充满了虚空的心理体验的。

:

战前,白流苏旅居香港的寓所是“空房,一间又一间——清空的世界……没有人影儿。

……呼喊着的空虚……”(教材178~179页)劫后“在那死的城市里,没有灯,没有人声,只有那莽莽的寒风……通入黑暗,通入虚空的虚空。

这里是什么都完了,,剩下点断墙颓垣,失去记忆的文明,人在黄昏中跌跌绊绊摸来摸去,像是找着点什么,其实是什么都完了。

”(教材183~184页)正如有些评论者认为的那样,张爱玲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具有末世意识的作家之一,而且这是一种彻底的对荒无的体认。

在她看来,人心早已虚空,劫难只是彻底地粉碎了历史与文明,一切伦理规范,道德秩序已溃散成一片瓦砾的荒漠,“什么都完了”,,寒风、黄昏、断墙颓垣更增加了这种精神劫难的可怖意味。

因此有人用荒凉、苍凉、悲凉来概括张爱玲小说的风格特征,我们从《倾城之恋》中的上海和香港正能感受到这种风格。

  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是“墙”,“墙”是什么———“冷而粗糙”,“死的颜色”。

灰墙代表了一切无生命的东西,现在预言变成了现实。

可见张爱玲自始至终没有对现代文明有过任何希望。

张爱玲在《〈传奇〉再版序》中说:

“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张爱玲具有极敏锐的时代感,她甚至觉得时代仓促得比个人生命还要等不得,时代已在破坏,未来是更大的破坏,在破坏中等待破坏,难怪要生出荒凉。

而且这是种“惘惘的威胁”,是一种宿命的力量,人在破坏面前无能为力。

只有慌慌张张地追赶着现世中的急功近利。

同样,“墙”这一意象,也是悲风习习,透明透亮的人生顿悟,却浸透着如烟似雾的人生失落感,从而使团圆也变成灰冷的、悲凉的团圆。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

练习二

一、填空题

1.散文《追悼志摩》的作者是胡适。

2.中国现代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3.鲁迅的第一本杂文集是《野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北京近日多雨,你在长安道上不知也遇到否,想必能增你旅行的许多佳趣”。

这句出自周作人的散文《苦雨》。

6.《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生命”视角,而是从“生命”与

“死亡”的双向视角去想象“火”。

7.《鬼的生长》属于引起很多争议的“公抄文体”,亦即整篇文章大部分由抄书而成,这是周作人的特殊文体之一。

8.散文《月下老人祠下》的作者是俞平伯。

9.散文《儿女》的作者是朱自清。

10.《放猖》、《三竿两竿》的作者是废名。

11.《雁荡山的秋月》的作者是郁达夫。

12.“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

这句出自何其芳的独语。

13.沈从文的散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是选自《湘行散记》中的一篇,描绘坐船经历由桃源到沅陵一段水路的风物和心境。

14.《忆狗肉将军》的作者是林语堂。

15.《烛虚·五》表现了40年代后期沈从文创作所追求的“抽象的抒情”的创作特点。

16.张爱玲的《更衣记》是一篇相当独特的散文,以6000字左右的篇幅写出了服装的

“近代史”。

 

二、名词解释(任选2题)

1.语丝社:

五四时期著名的文学社团。

1924年10月成立于北京,由孙伏园、周作人、鲁迅等共同发起,其成员还有俞平伯、林语堂等。

主要刊物是同年创办的《语丝》周刊。

它主张“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

语丝社以散文成就而著称,其创作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并形成了以“任意而谈,庄谐杂出”为鲜明特色的“语丝文体”,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五四时期在影响和规模上仅次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重要新文学团体。

2.论语派:

三十年代著名的散文流派。

得名于1932年林语堂在上海创办的《论语》杂志。

主要人物除林语堂外,还有周作人等。

他们以“知识”和“趣味”为号召,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主张游离于现实斗争之外,标榜中立,给一些不满现实,又缺乏斗争勇气的作者和读者造就了一个“避风港”,同时也攻击左翼作家。

鲁迅、茅盾等与他们围绕散文创作的思想与形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三、简答题(任选做3题)

1.在《追悼志摩》一文中,作者所要追悼的对象,“社会上对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谅解的地方”——注意本文是怎样为他辩解的,由此对作者本人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胡适认为社会上不谅解徐志摩的行为,是因为“社会上批评他的人不曾懂得志摩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

徐志摩的“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胡适抓住社会上对徐志摩严厉批评的两件事――离婚和再婚来分析徐志摩的思想和性格。

作者以徐志摩与师友的书信作为依据,来说明徐志摩离婚是要“自由之偿还自由”,以“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这是一种追求“梦想的神圣境界”的行为。

从而说明徐志摩的可爱和纯洁的思想与性格。

其再婚也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行为,并引用徐志摩的话来说明: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这样,徐志摩的“人生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