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护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229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出血的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鼻出血的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鼻出血的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鼻出血的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鼻出血的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鼻出血的护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鼻出血的护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鼻出血的护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鼻出血的护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鼻出血的护理.docx

《鼻出血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出血的护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鼻出血的护理.docx

鼻出血的护理

鼻出血的护理

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耳鼻喉科的兰柳艳老师。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鼻出血的护理。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急症。

我将从概述、病因、护理评估、治疗要点及护理这五方面进行讲述。

这次讲课的重点是护理这方面内容。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epistaxis)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

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

多数出血可自止。

鼻出血虽可发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与血管的分布有密切关系。

临床上可按鼻出血发生的部位分为上鼻出血、前鼻出血和后鼻出血3个易出血.

(一)上鼻出血区

  上鼻出血的血液供给系来自筛前或筛后动脉的分支,属于颈内动脉系统。

  

(二)后鼻出血区

  其血液供给系来自蝶腭动脉或其分支属于颈外动脉系统。

  (三)前鼻出血区

  前鼻出血区的部位是在鼻中隔的前下方为筛前动脉、蝶腭动脉、腭大动脉和上唇动脉末指支的吻合网该区称为立特(Little)区。

在此区前,鼻小柱后有一静脉吻合网称为克氏网丛。

该处覆以薄层较膜,而缺乏薄膜下层组织检查时,常见局部小血管怒张,多为鼻底的上升血管有时出血点靠近鼻前庭的皮肤效膜交界处,所谓“鼻中隔出血性息肉”,亦好发于此处

那么鼻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病因包括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两部分。

(一)局部原因

1.鼻和鼻窦外伤或医源性损伤鼻骨、鼻中隔或鼻窦骨折及鼻窦压力骤变,挖鼻、用力擤鼻、剧烈喷嚏、鼻腔异物、鼻或鼻窦手术经鼻插管等损伤血管或黏膜未及时发现或未妥善处理均可引起鼻出血。

严重的鼻和鼻窦外伤科合并前颅底或中颅底骨折,一旦损伤筛钱动脉或颈内动脉,则出血较剧,可危及生命。

2.鼻腔和鼻窦炎症  鼻腔和鼻窦各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均可损伤鼻粘膜而致出血。

3.鼻中隔病变  鼻中隔偏曲、糜烂、溃疡、穿孔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鼻出血。

4.鼻部及鼻咽部肿瘤  鼻、鼻窦、鼻咽部恶性肿瘤早期可少量反复出血,晚期可因肿瘤组织侵犯大血管而引起大出血,良性肿瘤如鼻咽纤维血管瘤则出血量较多。

(二)全身原因

凡可引起血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均可能发生鼻出血。

1.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流感,出血热,麻疹,疟疾,鼻白喉,伤寒和传染性肝炎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管硬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出血多因动脉压升高所致,因此,出血前常有头昏、头痛、血液往上涌的不适感。

3.血液病凝血机制异常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量或质异常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常伴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

常为双侧鼻腔持续渗血,反复发生。

4.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P或钙缺乏等。

5.其他如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磷、汞、砷、苯等中毒,长期使用水杨酸类药物;女性内分泌失调等。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或家属发病前的健康状况,有无与鼻出血有关的局部因素或全身性疾病,有无家族史,有无接触风沙或气候干燥的生活史,发病后的诊治经过等。

(二)身体状况

根据不同的病因、年龄、鼻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多少及出血次数不同,鼻出血症状及体征变化较大。

1.儿童及青少年多在鼻腔前部的“易出血区”,即鼻中隔前下方的“利特尔动脉丛”或“克氏静脉丛”,中老年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后段的鼻-鼻咽静脉丛及鼻中隔后部动脉。

出血量较多且较凶猛,不易止血。

局部原因引起出血者多为单侧出血,全身性疾病多引起双侧或交替性出血。

2.出血量多少不一,可为涕中带血、滴血、流血或血流如注。

病人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达500ml时,可出现头昏、口渴、乏力、面色苍白;失血量在500~1000ml时,可出汗、血压下降、脉速无力、若收缩压低于80mmHg,提示血容量已损失约1/4.

3.出血可间歇反复,亦可呈持续性。

长期反复出血病人可出现贫血貌。

(三)辅助检查

1.鼻腔检查为最直接的检查方法,借此可以初步了解出血是双侧活单侧、出血部位,为下一步止血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2.鼻咽部检查可以判断鼻咽部有无新生物、有无明确出血点。

3.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出血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因子等及其他相关检查,了解病人全身情况。

(四)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常因大出血或反复出血而情绪紧张和恐惧,病人家属往往情绪很激动,唯恐医护人员对病人诊治不及时,造成更严重的不良后果。

因此,专业护士应在积极配合医生抢救的同时,注意评估病人及家属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和期望。

【治疗要点】

(一)出血量较少、出血部位明确者

可进行简易止血法,用手指紧捏病人两侧鼻翼10~15分钟,冷敷前额和后颈;或用1%麻黄碱棉片塞入鼻腔暂时止血。

(二)反复少量出血且能找到出血点者

可用化学药物烧灼法或电烧灼法破坏出血点组织,使血管封闭或凝固而达到止血目的。

临床上常用的化学药物有30%~50%硝酸银或30%三氯醋酸。

烧灼时要注意范围越小越好,避免灼烧过深,避免灼烧时间过长,避免同时烧灼鼻中隔两侧对称部位,以免损伤正常组织或引起鼻中隔穿孔。

(三)对于出血较剧、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

应迅速给予鼻腔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术。

有以下几种方式:

1.鼻腔可吸收性材料填塞适用于渗血面积较大的鼻出血。

填塞时仍须加以压力,必要时可辅以小块凡士林油纱条以加大压力。

此法的优点是填塞物可被组织吸收,可避免因取出填塞物时造成鼻粘膜损伤而再出血。

2.鼻腔纱条填塞是较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

常用材料为凡士林油纱条、抗生素油膏纱条,碘仿纱条。

填塞后如仍有血液流出,则需改为后鼻孔填塞法。

凡士林油纱条填塞时间一般1~2天,抗生素油纱条和典仿纱条填塞可适当增长留置时间。

3.后鼻孔填塞法鼻腔纱条填塞未能奏效者,可采用此法。

4.部分病人可行鼻内镜下止血术。

5.极少数病人若鼻腔填塞无效,可根据出血部位行相应的血管栓塞术或结扎术。

全身治疗严重的鼻出血病人活行前鼻孔填塞的病人应全身使用止血剂、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必要时输血。

全身行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护理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潜在并发症:

出血性休克

2.恐惧:

与反复出血、出血量较多及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3.自理能力下降:

与病人大量失血后虚弱、前后鼻孔填塞引起的疼痛、需减少活动等有关

4.知识缺乏:

缺乏鼻腔填塞后的自我护理知识及预防鼻腔再次出血的有关知识

护理目标

1.病人鼻出血减少或停止,无出血性休克发生。

2.病人能控制情绪,恐惧感减轻。

3.在护士的帮助下满足各种基本需求。

4.获得并掌握有关鼻出血的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止血的护理

●前后鼻孔填塞病人的护理

●需行血管栓塞术或结扎术,做好术前准备

●行鼻内镜下止血术,注意观察术后有无再次出血

●健康指导

止血的护理

1.对于出血量较少、需要进行简易止血法的病人,教会其家属正确的止血方法。

2.对于需要进行烧灼止血者,应告知病人大概的程序及可能带来的不适,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3.对疑有休克者,应取头低平卧位,密切监测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止血药、补液、交叉配血、吸氧等,并协助医生做好鼻腔填塞术。

前后鼻孔填塞病人的护理

1.填塞前向病人简单说明填塞的必要性,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等不适,取得病人配合。

2.填塞过程中密切与医生配合,如牵拉后鼻孔纱球丝线,安慰鼓励病人等。

3.填塞后嘱病人尽量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减少活动,此期帮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

定时向鼻腔内滴入液状石蜡润滑纱条。

4.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有无休克表现,及时通知医生。

嘱病人勿将后鼻孔的出血咽下,防止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呕吐,且不利估计出血量。

5.注意观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尤其是对年老体弱病人,观察有无嗜睡、反应迟钝等缺氧症状,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

6.鼓励并协助病人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可少量多餐,增加液体摄人。

嘱病人进食时缓慢咽下,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7.帮助病人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嘴唇干裂和口腔感染,每次进食后用漱口水漱口。

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止血药,补充血容量。

8.避免打喷嚏、咳嗽、用力擤鼻、弯腰低头,防止纱条松动;避免外力碰撞鼻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摒气,防止再次出血。

9.继续观察鼻腔有无活动性出血,并准备好床旁插灯、吸引器、鼻止血包,以备病人再次出血时紧急处理。

10.注意观察后鼻孔纱球丝线的固定是否牢固,有无断裂、松动,发现上述情况及时处理,防止后鼻孔纱球脱落而引起窒息。

11.告知病人前后鼻孔填塞的时间,使病人有心理准备,增加耐受不适的能力。

健康指导

1.如病人出院后需继续用药,教会病人正确使用滴鼻药的方法。

2.出院后4~6周内避免用力擤鼻、重体力劳动或运动,打喷嚏时张开嘴减少鼻腔压力,避免用含有水杨酸钠的药物。

3.告知病人鼻出血要以预防为主,平时不挖鼻,有相关的全身疾病或鼻部疾病应积极治疗。

4.鼻腔黏膜干燥时应注意增加液体摄人,增加居住空间湿度,或涂以金霉素油膏解除。

5.饮食中要注意维生素的摄人,不偏食,忌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

6.少量出血可自行处理,如一次出血量较多,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护理评价

1.鼻腔出血减少或停止。

2.恐惧感减轻或消除,情绪稳定。

3.鼻腔填塞期间各种需求得到满足。

4.掌握有关鼻出血的预防保健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