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336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随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随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随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随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随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教学随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教学随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教学随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教学随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随笔.docx

《教学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随笔.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随笔.docx

教学随笔

大一班2015年12月教学随笔

早晨,我在迎接孩子入园。

"老师我带药了。

"娇娇满怀期待着看着我。

他爸爸说:

"老师,她这两天不知道怎么了。

一个劲的要吃药,还要把药带到幼儿园来吃,实在没有办法,我给他带了一片维生素片。

"我一时不得其解,这是怎么回事?

我没有马上问她,过了一会,在她玩玩具的时候和我聊天,她略带羞怯地说:

"老师会叫小朋友吃药,还会摸摸头,我也想让老师喜欢我。

"原来如此,她是想让老师因她有"病"而多注意她!

平时在班中带药的小朋友,午饭后会,坐在椅子上等老师叫名字来吃药,又由于小朋友不舒服,我总会怜爱地用手摸摸他们的头。

这只是件平凡的小事,或者可以说摸头也是下意识的动作,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小朋友会怎么想。

孩子的做法让我想到了许多。

在班里,教师往往注意两种孩子,一种是各方面发展出色的孩子,另一种是能力弱或者淘气的孩子。

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老师注意自己,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情。

娇娇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愿望,所以用吃药的办法来表达。

我理解孩子,同时我也感谢她提醒了我,一定要注意到每一个孩子,我的眼神,动作应尽量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爱。

李香复

教学随笔

那天中午又到了吃饭的时间,小朋友们都围坐在一起吃饭,大约过了十多分钟后,我看见一个小朋友依偎在桌子上不吃饭。

再看看他的碗里还有半碗饭,菜也不怎么动。

我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他摇摇头表示身体好的。

于是我就故意来到他的面前夸张的说:

“哇你怎么饭还有那么多啊?

你的饭都不听你嘴巴的口令了,是不是饭它说你不乖就不给你吃啊?

”说到这里他开始咯咯的笑了,可能老师的话让他觉得好玩了吧。

我脑海里闪出了一个想法:

他是男孩子应该喜欢奥特曼吧?

哈哈机会来了。

于是我拿起勺羹往饭碗里盛了点饭说:

“奥特曼的飞机着落拉,机舱快打开。

”话还没说完他就把嘴巴张的大大的,一口就把饭吃了。

可能想玩第2次吧,他很快的咀嚼了嘴里的饭。

接着我又弄了点菜,在他面前晃来晃去说:

“怪兽来啦,怪兽来啦,快来吃怪兽啊。

”他觉得特别好玩就大口的吃了起来。

我本想再盛的结果他抢过勺羹说:

“老师我自己来。

”看着他一会儿就把饭和菜吃光了,而且把菜汤也喝了,还是班里第一个吃完的呢。

以前听他妈妈说在家吃饭还会讲条件,比如一碗饭去掉一半才会吃,而且是连哄带骗的,弄得家人吃一顿饭都很累。

现在家里人说他吃饭吃得又快又好。

看到他这样我及时的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他开心地笑了。

李香复

教学随笔

每次中餐后我们都会要求孩子将自己的桌子擦干净,并将盘子等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可以最近发现总是发现在整理餐具的周围很不干净,在我的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在放餐具时比较大意,有时还能听见盆子放下去时发出来的重声,孩子们在我的叮咛中才能有所好转,但是班级中也有几个上进的孩子,总会自觉地指出来,“老师,他们又倒到外面了。

”“刚才放盆子的声音可重了。

”面对这些细小的问题,也为了提高餐后的整理习惯,我对孩子进行了一番谈话,还请孩子们进行了餐后的管理工作,想不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一次中餐后,涵涵总是班级进餐名列前茅的孩子,涵涵主动的对我说:

“老师,今天你能请我管理吗?

”为看他一脸的信心,就满口答应了,因为平时他做事不稳定,于是我就请做事谨慎的妍妍合作。

两个人在餐具的地方一坐,就开始工作了。

刚坐下就问我,老师,那他们没吃完来倒了,怎么办啊,唉,我发现涵涵还是个心细的孩子,在做事之前还会问好要求,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我就把要求给他说了一遍,他一个劲的点了点头。

这时只见我班偏食的思思端着盆子来放,涵涵立马指出来跟我说:

“她肉没有吃完,赶快回去吃,米饭也还有。

”“吃饭吃饭,就是要吃饱嘛,他边说边看着我。

我朝他的可爱笑了笑,突然问我:

“老师,那真的吃不下了怎么办啊。

”米饭一定要吃完,米饭倒掉了可怜,肉可以留一块。

对涵涵今天的这些话语,我突然感觉到他变的很细心了,而且也会有一种体谅别人,关心别人的情感,真是让人出乎意料。

我说涵涵说的对,米饭一定要吃完,身体才会长好长高。

涵涵笑笑的坐在了管理的位置上,看他可爱的又有些大人般的话语我发现涵涵一下子长大了。

孩子们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宝贝,也是老师心中的一颗会发光发亮的种子,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有的孩子的闪光点是暴露在外的,而有的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都是藏在里面的,作为老师要用明锐的眼睛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并给平时不是很信任。

担心总是做好事情的孩子,给他一个机会,你就会看着一份心的希望和收获,就像涵涵一样,孩子的主动性、自觉性都在小小的管理员中看出来了,不是说每一颗种子都会发光发亮,至少你会看到这颗种子在不停的进步,总有一天也会发光发亮。

 

王坤

教学随笔

在这短短的点名时间里,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幼儿之间也相互了解了,老师也了解了孩子的一些喜好,增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锻炼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还会发觉这些好时机,好机会,和大家分享。

  每天吃过早饭是我班的点名时间,点名就是给幼儿考勤,记录幼儿的出勤率,在以往都是老师叫到谁的名子谁就喊声“到”,老师做好记录,时间长了,幼儿失去兴趣,有时,还乱答“到”,这天,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点名时间做些语言练习,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幼儿的胆量,而且也是幼儿和老师相互了解的好时机,于是,我利用点名时间,每天一个话题,让幼儿讨论。

  每天我都会选择幼儿喜欢的话题,如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

它怎样叫?

怎样走?

喜欢吃什么水果?

喜欢吃什么菜?

有时也会让幼儿自己提出话题,如说说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

介绍自己家的人,好朋友等。

根据天气或节日讨论一些自己知道的知识。

如老师叫到谁的名字谁就站在幼儿面前大声地和小朋友打生招呼:

“嗨,大家好,我是XXX。

我喜欢小白兔,它蹦蹦跳跳的很可爱。

”在活动中,幼儿相互学习,了解,进步很大。

我班新来的幼儿陈新越胆子很小,从不敢在老师面前说话,通过点名游戏,她敢在老师和幼儿面前大声的介绍自己,就连他的妈妈都说她不象以前那样扭扭捏捏了。

我班的郭震羽,咬字不清,发音不准,同过点名游戏,老师纠正他不准的音,他现在发音很准,进步也很大。

在这短短的点名时间里,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幼儿之间也相互了解了,老师也了解了孩子的一些喜好,增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锻炼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还会发觉这些好时机,好机会,和大家分享。

 

王坤

 

随堂听课记录

活动时间:

2015年12月2号

活动人数:

39人

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

1、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

  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

  提问:

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

(闹钟的闹铃)

  ⑵家里还有哪些钟?

是什么形状的?

  (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⑶钟有什么作用?

  (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

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

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

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

(长度不同)

  教师:

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我们在看看数字,

  提问:

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

(12)

  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

(6)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

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

请你们猜猜谁回赢?

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

(教师操作钟表)

  提问:

⑴谁跑的快?

(分针)

  议论:

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

教师反复操作。

  总结:

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

教师:

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

别急,老师来告诉你。

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在看分针。

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六点钟”

  拨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四、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点,8点,9点,10点……12点

五、全体练习。

  请幼儿按照一日生活时间表“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另外请小动物来检查。

六、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讲游戏规则:

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

老狼在前面问“小羊,小羊几点了?

”老狼呢就双手拿着一个钟,然后拨的时间,,小羊一起说几点了。

如果老狼拨到6点,那就要吃小羊了。

  2、请几名幼儿和老师先示范一次。

 

随堂听课记录

活动时间:

2015年12月8号

活动人数:

39人

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教师先出示挂图中装满礼物的船(其他部分遮挡住或出示模型船),让幼儿猜这只船的来历,激起幼儿的讲述兴趣。

  师: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船?

上面有什么?

可以叫做什么船?

引导幼儿围绕这只船充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

  

(二)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不同角色的行为,理解礼物船的来历和去向。

  师问:

  1.这只船是谁做的?

  2.这只船开始是什么样的?

后来有哪些变化?

  3.是谁使这只船变化的?

  4.小船最后漂到了谁的家?

(幼儿回答)

  (三)幼儿动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幼儿分组自由讲述。

教师巡回参与各组活动,引导幼儿专心倾听,积极大胆讲述。

  (四)引进讲述经验。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幼儿归纳讲述思路。

1.是谁第一个要给小熊过生日?

它给小熊做了什么样的礼物?

用什么装着送去呢?

2谁是第一个看见礼物船的?

它给礼物船增加了什么?

3.接下来有哪些小动物把自己的礼物放上船?

4.最后,小船事实上怎么漂到了小熊家?

小熊心里感到怎么样?

(提问幼儿按顺序目答)

  (五)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礼物船”的情境表演。

  全体幼儿分为几组,分别扮演各个角色。

请两位幼儿双手对拉,撑开手臂作小船状,小船不断地漂下……

  表演后,请幼儿按以上提供的经验,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有感情地讲述图中的内容。

其中教师注意提示幼儿去感受和体验图中人物的真诚友谊和美好的情感。

  (六)小结。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

利用美工活动教会幼儿制作小礼物。

  语言:

让幼儿学习基本的祝愿语句和礼貌用语。

  社会:

提高幼儿的文明意识及行为。

(启发幼儿思考什么礼物最合适,怎样的送礼方法更新更好)

  五、生活中渗透教师可组织幼儿参与幼儿的生日会,增加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增进幼儿之间真诚、友好的情感。

  六、环境中渗透为幼儿提供一些物品、彩纸、丝带,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此外,营造一些节日的气氛,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

七、家庭中渗透建议家长带幼儿去参加朋友的宴会,学讲一些祝愿语句和礼貌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习惯。

 

随堂听课记录

活动时间:

2015年12月15号

活动人数:

39人

活动过程

一、猜测活动:

  师:

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它们就躲在你们的椅子下,找出来看看是谁呀?

  幼:

是钥匙、小木块、玻璃球?

  师:

今天我们要和这些物品宝宝做一个玩水的游戏,把它们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呢?

你们猜猜看?

  幼:

———师:

你们说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我也不清楚,那就请小朋友每人选一样东西放到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

然后把你看到的结果告诉老师。

  二、幼儿操作活动:

感知沉与浮的现象。

  三、认识沉与浮:

  师:

刚才你跟谁玩了,发现它怎么了?

小朋友真棒,你们在玩中发现了沉与浮的现象,那你会用身体动作做一做沉与浮的现象吗?

  四、记录活动:

  1.师:

老师这里也有两位物品,它们是谁呀?

它们会沉还是会浮呢?

我也来玩一玩吧,我的鹅卵石是沉下去的,瓶盖是浮在水面上的,我要把这个发现用标记记录下来,你们会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吗?

  2.交代操作要求:

  师:

首先把第一位物品宝宝的现象记录好,接着再跟其他物品宝宝都玩一玩,把你的发现全部记录好。

明白了吗?

  3.幼儿操作记录。

  4.幼儿讲解操作结果。

  五、游戏:

找家。

  师:

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大家在玩中都了解了这些物品宝宝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现在物品宝宝们也要回家了,可是它们家的门牌号已经改了,看!

这有2个盒子,这就是物品宝宝们的家。

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分别是谁的家?

请小朋友把物品宝宝送回家吧。

  师:

大家都为物品宝宝找到了家,那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找的对吗?

  六、今天我们与物品宝宝们玩得很开心。

有一对小朋友也来凑热闹了。

  瞧!

他们来了。

出示两个球,沉与浮,水的背景图。

  它叫浮浮,它叫沉沉,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可是它们从来没有手拉手一起做过游戏。

因为浮浮只能呆在水面上,到不了水底,而沉沉呢一直呆在水底,不会浮到水面上来。

咳!

真是伤脑筋啊!

小朋友们帮忙想想办法,好让这对好朋友一起手拉手做游戏。

  1.教师用橡皮泥师范如何从沉到浮。

  2.幼儿操作。

  3.将自己尝试结果告诉老师。

  七、结束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知道了许多物品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我们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大家不知道它们在水中的特性,小朋友们回去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我们周围还有一些什么东西在水里是沉还是浮。

 

 随堂听课记录

活动时间:

2015年12月23号

活动人数:

39人

活动过程:

  1、出示已有的水果,让幼儿讨论水果的味道怎样?

吃水果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2、请幼儿拿看一看自己认识各种水果,“用嘴尝一尝”、“用鼻子闻一闻”等方法。

请幼儿闭上眼,依次闻水果味道,分辨水果。

  请幼儿分别摸苹果和弥猴桃,说一说感觉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光滑的”“粗糙的”。

针对“光滑”和“粗糙”让幼儿充分感受和表达。

  3、组织幼儿唱《吃水果》的歌曲,引导幼儿多吃水果,吃各种各样的水果。

  4、教师逐一出示各种水果,请幼儿说出名称,巩固幼儿对水果的认知。

  教师提出问题:

  做客为故事情节开展活动,水果招待客人。

还可以做些什么活动?

分别用摸、看、闻、尝等不同的方法感受并区别。

然后请小朋友共同分享鲜果,请幼儿讲述他们味道的不同。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一下,自己爱吃哪些水果,不爱吃的水果又有哪些?

今后做到不挑吃水果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