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723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4.认识感官教案(2课时)

第2单元用感官观察

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观察是人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也是小学生学科学的重要方法。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借助观察获得发现,进而形成合理的解释和结论。

科学离不开事实的证据,而事实证据的获得则离不开观察。

观察是所有科学的基础。

从个体的认识来看,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为学习小学科学课程做准备。

所以本套教材在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之后,即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这些都是人类探究世界的本能的观察行为。

本单元将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为载体,在解决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到好奇的小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观察伴随着今后科学探究的每一步,逐渐学会各种观察的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品质。

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内容。

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

举例说出动物"丨以通过眼、邱、鼻等感知环境。

10.1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

识别眼、邱、鼻、舌、皮肤等器官。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由三课组成:

《认识感官》《感官总动员》《借助工具观察》。

对于感官功能的认知和体验,采用了由分到总,由单一到综合的设计思路,三课之间也具有层层递进的内在逻辑。

总体上来说,是对科学方法,即观察能力的训练。

第一课,从明确什么是感官人手,分别用眼、耳、鼻、舌、皮肤进行察,认识感官的功能。

第二课,用两种、三种感官来品茶和观察蜡烛,并在|察细观察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第三课,当学生发现用肉眼和放大工具看到了不一样的指纹,用耳朵和借助听诊器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后,会引发对观察工具浓厚的兴趣。

通过了解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知道是越来越先进的工具提高了人类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三课也呈现了人类观察活动不断深入、观察工具不断完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单元教学目标

识别感觉器官,运用某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通过做动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获得关于事物的更多信息。

使用简单的工具帮助感官观察事物,发现工具延伸了感官的功能。

与同学共同完成观察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感受发现的乐趣。

单元活动框架

 

教学内容

4.认识感官

课时安排

2-1

总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

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难点:

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教学预设

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

观看图片,认识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皮肤遍布全身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整理学生对感官的已有认识,明确感觉器官的概念,激发兴趣,引人利用感官进行的观察活动。

教学过程:

针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本环节设计可以引领学生观看教材中可爱的图片,采用游戏、故事、漫画等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注意事项:

特别强调,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感官。

活动二:

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小动物,描述小动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设计意图:

用眼睛看是学生最熟悉的观察方法,所以教学设计从用眼睛看开始,带领学生进入观察的第一步。

做“找小动物”的活动,是一个儿童及成人都特别喜欢的游戏,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用眼睛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在学生交流己找到哪种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

这个小动物是什么样的?

从而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描述观察对象,以提升学生的描述技能。

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

你讲给大家听的时候,可以说说小动物个头的大小,身休的形状、颜色;如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名的虫子或动物。

注意事项:

刚入学的小朋友描述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用一些科学同汇表达,但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述,也不必对学生的描述准确度作太高的要求。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教学内容

4.认识感官

课时安排

2-2

总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

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难点:

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教学预设

个性化备课

活动三:

用其他感觉器官观察物体。

描述物体在气味、味道、轻重、厚薄、粗细、光滑等方面的特征。

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包括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尝、用皮肤触摸四个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知道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包括动用其他感官去观察。

教学过程:

设计一:

创设故事情境或其他问题情境将这几个并列且各自独立的活动整合成几个综合的活动。

将用眼睛看和用耳朵听的观察活动整合起来,创设走进森林的情境去发现图片中的小动物,利用录音机听森林中的风声雨声流水声、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等;将用鼻闻和用舌尝的活动整合起来,去辨别盒子里究竟是哪种水果等;快下课时,领学生到操场上用手、脚等感受草地、沙地、水泥地,说出自己的不同感觉。

(主采)

设计二:

由于在第二课感官总动员的教学中,安排了品茶的活动,故可以将本课中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的活动,放在第二课与品茶活动整合,这样本课用1课时教学就可以完成。

或者将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的活动作为个别学生的演示活动,这样也可以用1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备选)

关于用皮肤观察活动的建议:

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活动,触摸的材料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范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容易找到的材料进行观察;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材料让学生触摸和感觉。

学生用手触摸石头(水泥)地面和木课桌,描述不同的感觉。

描述不同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冷、热、光滑、粗糙、软、硬等词语来描述。

教师组织活动时,使学生知道皮肤的触觉功能不仅仅是手才有的。

关于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活动的建议:

选择气味比较明显的水果或蔬菜,如柠檬、芒果、橘子、洋葱、韭菜等,切成块,装盒。

观察的顺序通常是一看二闻三尝,开展本活动,要组织学生先闻再品尝。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气味和味道的描述经常会有混淆,教学时要强调闻到的是气味,尝到的是味道。

描述感觉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香香的、淡淡的、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等词语来描述。

注意事项: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时间较短,通常能持续集中15〜20分钟,教学时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动静结合。

特别注意从一开始上科学课时,就要求学生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认真听同学讲话的好习惯。

强调对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闻和尝。

活动四:

读图,了解有些动物的感觉器官很灵敏。

设计意图:

利用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将对人的感觉器官的认识推演到动物世界,加深对感觉器官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资料或观看视频资料。

然后组织学生拓展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感觉器官也有了不起的功能?

进一步提出问题:

既然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作用,当一种感官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引入对下一节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8.暗箱里的秘密教案

教学内容

8.暗箱里的秘密

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认识什么是暗箱。

.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暗箱。

.猜想暗盒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解暗箱的方法。

.在解暗箱的过程中,如果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磋商、重新取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猜暗盒里障碍物的位置。

难点:

使用多种方法,体察小球滚动时暗盒里的状况。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小暗盒。

教学预设

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

猜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说明什么是暗箱,并将学生的视角聚焦到解暗箱上来,为下一步学习怎样解暗箱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编一个童话故事来介绍画面,也可直接利用电子教材中狼追兔子的动画片,让学生边看动画片边想故事。

活动手册中的另一个场景图可以用来辅助教学。

由于一年级学生很难用语言将猜想结果表达清楚,所以让学生画出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注意事项:

画兔子逃跑路线时,学生可能会画出不同的样式,只要路线符合“一分为二”的特征即可。

活动二:

解暗箱。

设计意图: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交代了暗箱里的物体,只让学生猜测障碍物在什么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经历一次解暗箱的实践。

教学过程:

本活动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动手、动耳猜测暗盒里的情况,教师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如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让小球在盒子里滚起来,动作快好还是慢好,用什么来感觉等等。

本活动不要求学生快速猜出障碍物的位置且意见统一,所以教师在引导时,要让学生明白,实验要多做几次;当发生争执时,要学会倾听与交流。

注意事项: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特别是在产生争议的时候,学生总试图打开暗盒。

对此,教师一定要提出明确要求:

不能打开暗盒,并在学生解暗箱的过程中给予提醒。

学生解此暗箱主要依靠听觉和触觉,要提醒全班学生尽量保持安静。

活动三:

了解生活中解暗箱的事例。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对什么是暗箱的认识,让他们了解生活中有很多“暗箱”,以及解暗箱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不必只限于介绍教材中提及的三个事例,可以补充一些学生能理解的生活实例,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的关注度。

教材中介绍的第一个解暗箱事例,学生有体验,可以以学生发表意见为主;第二、三个事例学生可能不太熟悉或完全不知道,需要教师予以解说或播放相关视频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注意事项:

如果有学生说探雷器是金属探测器,教师应予肯定。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