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0039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docx

八下课外古诗词鉴赏

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

后形成鲜明对比。

2、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解释词语:

酬:

置:

长:

闻笛赋:

烂柯人:

二、《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4、解释词语:

折戟:

销:

将:

东风:

三、《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

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品味“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

2、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

B颔联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C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陷

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解释词语:

干戈:

寥落:

四周星:

风飘絮:

雨打萍:

零丁:

汗青:

丹心: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

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

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

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解释词语:

把酒:

归去:

琼楼玉宇:

不胜:

弄:

何似:

但:

婵娟: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3、“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4、“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

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B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D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

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7、解释词语:

结庐:

人境:

见:

悠然:

尔:

日夕:

相与:

七、《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垂钓碧溪一一B乘舟梦日边一一C长风破浪一一

2、、、、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

激荡变化。

3、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4、解释词语:

羞:

直:

箸:

安:

云帆:

济:

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

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事件。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的深刻含义是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

5、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

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C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D称之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

6、解释词语:

长:

坳:

俄顷:

漠漠:

向:

丧乱:

庇:

寒士:

突兀:

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

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填2字)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3、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

4、解释词语:

浩荡:

吟鞭:

落红:

花:

十^一、《赠从弟》

(东汉末年)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1、解释词语:

亭亭:

瑟瑟:

一何:

惨凄:

罹:

2、赏析名句: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3、赏析名句:

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4、试简要本文的语言特点角度赏析本诗。

十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解释词语:

之:

城阙:

宦游:

无为:

比邻:

歧路:

沾巾:

2、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

3、这首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十三、《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ang然而涕下。

1、解释词语:

刖:

后:

念:

悠悠:

怆然:

涕:

2、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

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

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同时由于它是在平

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的的爱国情感。

3、“古人”、“来者”指的是。

独字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的感情基调。

十四、《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解释词语:

中岁:

道:

家:

陲:

胜事:

值: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

请就其某一方面鉴赏。

十五、《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解释词语:

逢莱文章:

长风:

此:

清发:

逸兴:

览:

2、请从语言表达和情感两方面,对“抽到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简单品赏。

3、有评论说“明朝散发弄扁舟”中的“散”和“弄”两个动词用得精妙,请你大胆发表见解,说出你的认识。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5、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6、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

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E、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

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7、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十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解释词语:

天街:

酥:

皇都:

绝胜: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十七、《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解释词语:

东风:

残:

泪:

镜:

夜吟:

殷勤:

看:

丝:

2、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

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

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3、选择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暮春时与心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字使有凄楚的感觉。

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所爱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

C•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尾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

D•全诗把别后相思写的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4、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

6、选出对李商隐《无题》赏读有误的一项:

()

A.首联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

此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颔联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颈联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尾联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

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

全联的大意是:

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讯。

7、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十八、《相见欢》

(五代时期)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解释词语:

离愁:

般: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无言”“寂寞”“清秋”等词语营造的凄婉、哀愁的情调,甚是感人。

B•“丝”与“思”谐音,以麻丝喻秋思,生动贴切,深刻感人。

C.作者身经亡国之痛,故而发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痛彻心扉的凄婉之声。

D•“剪不断,理还乱”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但因为形象的比喻,更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

3、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所表达的是一种离愁之绪,实际是表达作者的之思。

4、请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进行赏析。

十九、《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解释词语

千寻:

浮云:

缘: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

3、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二十、《苏幕遮》

(北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解释词语

黯:

追:

思:

2、上片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3、上篇描写的秋景有哪些特点?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下阕的“好梦”指什么?

为什么说“明月楼高休独倚”?

5、下阕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含义是什么?

表达情意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低沉愤懑高昂乐观

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

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所描写的画面必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解释词语:

酬:

以诗相答

置:

放置

长:

增长,振作

闻笛赋:

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

二、《赤壁》

1、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

(折戟一一小;赤壁之战一一大;国家的

命运大)

2、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

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

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而是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

“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3、

4、解释词语:

折戟:

折断的戟

销:

销蚀

将:

拿起

东风:

指火烧赤壁事

三、《过零丁洋》

1、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2、A(首联是概述自己的身世)

3、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4、解释词语:

干戈:

代指战争

寥落:

荒凉冷落

四周星

四年

风飘絮

形容国势如柳絮

雨打萍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

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

代指史册

丹心

比喻忠心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B

2、A

3、解释词语:

把酒:

端起酒杯

归去:

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

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

经受不住

弄:

赏玩

何似:

哪里比得上

但:

婵娟:

指月亮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1、D(最主要的原因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一个朝代兴起,往往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故云“兴,百姓苦”。

(意近即可)

3、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4、解释词语:

聚:

聚拢;包围

怒:

指波涛汹涌

西都

指长安

伤心

令人伤心的事

经行

经过]

六、《饮酒》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心远

3、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

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

4、自然情趣5、B(应是“如此”之意)

6、C(“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趣。

7、解释词语:

结庐:

构筑屋子人境:

人聚居的地方

见:

同“现”,出现悠然:

自得的样子尔:

这样日夕:

傍晚相与:

相伴

七、《行路难》

1、A吕尚B伊尹C宗悫2、停、投、拔、顾

3、高昂乐观

4、解释词语:

同“馐”,美味的食物

通“值”,价值

筷子

哪里

云帆:

咼咼的船帆1

济:

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安史之乱

2、遭乱以来,忧时念国,本来就经常失眠,置此秋夜漫长,床上沾湿,更难度过这宵。

3、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

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4、兼爱天下、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和纯真心灵。

5、A

6、解释词语:

秋高:

秋深

号:

号叫

三:

表示多

罥:

长:

坳:

水边低地

俄顷:

一会儿

漠漠:

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

渐近

丧乱:

战乱,指安史之乱

庇:

遮盖,掩护

寒士:

贫寒的士人

突兀:

高耸的样子

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2、送别

3、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4、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5、诗句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

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6、解释词语:

胡天:

指塞北的天空

控:

拉开

铁衣

铠甲

瀚海

沙漠

阑干

纵横交错的样子

惨淡

阴暗

掣:

拉,扯

十、《己亥杂诗》

1、诗人以“落红”自比

2、花有情,死而不已,尚能化泥而护花

3、B

4、解释词语:

浩荡:

广阔深远的样子

吟鞭:

马鞭

落红:

落花

花:

比喻国家

十^一、《赠从弟》

1、解释词语:

亭亭:

高耸的样子

瑟瑟:

形容风声

一何:

多么

惨凄:

凛冽、严酷

罹:

2、赏析名句: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答案:

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

突出了松不畏严寒可贵品格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3、赏析名句:

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答案:

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4、试简要本文的语言特点角度赏析本诗。

答案: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十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解释词语:

之:

至1」、往

城阙

长安

宦游

出外做官

无为

无须、不必

比邻

近邻

歧路

告别的地方

沾巾:

挥泪告别

2、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忧伤

3、这首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知心朋友同在四海之内,即使相隔天涯也如同近邻。

表现了诗人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

十三、《登幽州台歌》

1、解释词语:

过去

未来

想到

悠悠: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

悲伤的样子

涕:

眼泪

2、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

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的思想感情。

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的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3、“古人”、“来者”指的是像燕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