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0265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单元小结与测评

一、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目的

解决社会危机(直接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目的)

性质

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

特点

在当时皇帝支持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有曲折性、复杂性

结果

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而失败

中心内容

整顿吏治

富国(理财)

改革程度

局部改革

经济、军事、教育全面改革

历史地位

作用和影响更大

内在联系

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二、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中的土地政策

(1)梭伦改革规定了贵族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使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了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

(2)商鞅变法制定了“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等措施,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3)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即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一措施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缓和了阶级矛盾。

三、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1.相同点

(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2)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4)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

(1)背景不同:

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2)根本目的不同:

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3)性质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四、对封建主义性质改革的总结

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或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1.确立封建制度: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

(1)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

(2)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生产技术的一场运动,就整体而言,是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在内政外交方针上所作出的调整。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洋务运动则发生在近代时期。

它们的改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对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如北魏孝文帝

改革。

(时间:

5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是(  )

A.以整顿吏治为改革中心

B.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目标

C.都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D.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变法人才

解析:

选C 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而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B、D两项均属于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2.1043年,范仲淹应诏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明黜陟、择官长、厚农桑、修武备”等十项改革措施,这封奏折拉开了一次改革的序幕。

请问这次改革的中心是(  )

A.整顿吏治        B.整顿军队

C.完善监察制度D.发展农业

解析:

选A 由材料中的“1043年”“范仲淹”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这次改革是宋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其中心是整顿吏治。

3.王安石:

“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

”司马光:

“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谨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  )

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

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

解析:

选C 王安石认为政府实施青苗法,贷款给农民,可以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司马光认为政府贷款利息偏高,对农民仍是沉重的负担。

可见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A、B、D三项都与材料无关,因此选择C项。

4.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

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

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

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基础知识的掌握。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为富国强兵,中心在财政与军事,故A项错误;题中设置机构提出要求的做法是将财权更加明确和细化,并未完全剥夺三司的财权,故B项错误;同上,并未体现“积极节流”,故C项错误;这两点措施都是针对财政运行机制的,故D项正确。

5.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积贫——富国之法B.积弱——强兵之法

C.“三冗”——取士之法D.保证时间——免役法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结合变法的影响可知A、B、D对应正确,“三冗”造成积贫积弱局面,而取士之法的目的是保证变法顺利进行,以选拔人才。

6.王安石以“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

王安石变法中触及大地主、大贵族利益的有(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选B 以上①②④项内容都触犯了大地主、大贵族的利益。

③鼓励开垦荒业,兴修水利,有利于农业发展。

7.“歌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十日、五日一雨风。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稻子);龙骨长乾挂梁梠。

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

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  )

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果完全不同

B.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

C.描综了南宋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

D.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

解析:

选D 由材料中“宋神宗”“王安石”及其他信息可得出,这首诗描绘了北宋中叶王安石变法取得的一些成效,并描绘了作者的政治和社会理想。

A项中“过分”“完全不同”说法绝对,错误;B项中“真实描写”是错误的,诗作带有作者的理想化成分;C项中“南宋”与元丰年间时间不符;D项表述客观、准确,符合题意。

 

8.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

A.保守派的反对、用人不当

B.变法措施过急

C.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民族矛盾尖锐

解析:

选A 图1体现出了保守派的反对,图2可知是用人不当,故选A项。

B、C两项也是原因,但不是材料提供的原因。

D项在图中没有体现。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今人认为王安石变法作用明显,影响深远,而宋人却对其颇多非议,理学家们对其批评尤为激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专用己意,训释经典,倚威为化,以利为罗……故五十年间,经术颓靡,日入于暗味、支离,而六经置于空虚无用之地……轻用已私,纷更法令。

兴利而忘义,尚功而悖道,人皆知安石废祖宗法令,而不知其与祖宗之道废之也。

——(宋)胡宏《五峰集》

材料二 “然其(指王安石)为人,质虽清介而器本偏狭,志虽高远而学实凡近……今谓安石之学,独有得于刑名度数,而道德性命则为有所不足……夫以佛老之言为妙道,而谓礼法事变为粗迹,此正王氏之深蔽。

——(宋)朱熹《读两陈谏议遗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中哪些具体措施引起了胡宏的不满?

(7分)

(2)据材料二,朱熹从哪些方面对王安石提出了批评?

(4分)

(3)据上述材料,胡、朱二人批评王安石变法的相同原因是什么?

其目的何在?

(4分)

解析:

(1)问材料中“训释经典,倚威为化,以利为罗……兴利而忘义”说明胡宏对王安石的不满,结合所学从王安石变法中与“利”和“训释经典”有关的措施来作答。

(2)问从材料二中“质虽清介而器本偏狭,志虽高远而学实凡近”可以概括出答案。

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而不知其与祖宗之道废之也”与材料二中“德性命则为有所不足……而谓礼法事变为粗迹,此正王氏之深蔽”来归纳二人的相同原因;第二小问目的从发展理学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

(1)措施:

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重新编纂教科书(重新解释儒家经典)。

(2)批评:

人品和学问。

(3)原因:

变法轻礼、义。

目的:

弘扬理学。

10.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

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吸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苏)辙曰:

“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

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

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

(4分)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

抨击的理由是什么?

(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的经济工作的建议。

(6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市易”“市易司”说明是实行市易法,材料二中“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说明是均输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府收入和市场垄断视角分析成效。

(2)问第一小问从“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说明是青苗法;第二小问从“吏缘为奸”“州县之事不胜烦”等信息中概括答案。

第(3)问属于开放题型,建议可以从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关系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

(1)措施:

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

成效: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措施:

青苗法。

理由:

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3)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关注民生。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

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各地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

王安石于熙宁四年(1071年)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分派。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1072年)下令各地清量土地,按土地肥瘠定为五等,以此为依据收税。

——摘编自XX百科

材料二 王安石,两次任宰相,两次被罢免,历来颇具争议,褒贬不一。

宋高宗赵构“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神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

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

”列宁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对他的改革高度赞同。

1944年,美国华莱士说青苗法对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扭转有参考价值。

——百家讲坛资源网: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

(6分)

(2)请从材料二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综合上述材料给予王安石身份评价,你认为恰当的说法应是哪一种?

(9分)

解析:

(1)问,其措施,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即可;其指导思想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之入手分析。

(2)问,对于历史改革的评价必须要回到当时历史背景之下客观公正的去分析,且不可过多苛责前人,阐述时注意要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在北宋积贫积弱的背景之下毅然决然推行社会改革必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故王安石是中国历史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答案:

(1)措施:

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思想:

积极开源,增加政府收入。

(2)评价:

①赵构的说法错误。

理由:

宋亡是历代政策导致积贫积弱的结果。

王安石变法虽实行了十几年,在富国强兵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与宋亡没有关系,宋高宗的说法罔顾事实,是安于现状不思改革的托辞。

②列宁评价正确。

北宋政策不当出现三冗危机,内忧外患,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变法。

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③华莱士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解决危机的方法之一是需要利用政府的力量干预经济,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

王安石变法就是利用政府力量,解决当时北宋面临的危机,对当时美国解决危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身份:

王安石是改革家、政治家。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467-499)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

485年冯太皇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

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立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

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复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处。

(4分)

(2)从内容看两次改革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改革的成效如何?

(4分)

(3)两次改革各自的反对势力有哪些?

列举王安石变法中“反对者”最不满的措施。

(4分)

(4)我们从以上改革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分)

解析:

(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2)问两次改革中一个是少数民族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的,一个是为摆脱危机而进行的,故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改革的成效”实际上就是要求回答改革的积极作用。

第(3)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属于难度较低的题。

第(4)问回答启示时要结合当前的实际。

答案:

(1)背景:

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和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

目的:

都是维护其统治。

(2)侧重点:

前者是汉化政策;后者是理财策略。

成效:

孝文帝改革促使了北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推动了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促进了经济发展。

(3)孝文帝改革:

鲜卑上层旧贵族和守旧势力。

王安石变法:

大官僚大地主等势力。

措施:

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4)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策略得当、用人得当;改革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古代三大改革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

‘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令行于民……”上述故事表明商鞅(  )

A.玩弄百姓        B.决意变法

C.立信于民D.顺应民意

解析:

选C 材料说的是“徙木立信”的故事,其表明了商鞅立信于民。

2.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提道: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

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

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

”该论述中秦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在(  )

A.编制户口,加强国家管理

B.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

C.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制

D.推行一夫一妻制,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学生容易错选A项,其误认为推行一夫一妻是为了户籍改革,由材料中的“经济办法”可以排除。

其实,推行一夫一妻制既整顿了社会风俗,也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3.右面为明末刻本《新列国志》的插图,反映了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其族人被诛的情景。

商鞅变法成就巨大,但个人结局悲惨的根本原因是(  )

A.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违反了历史的发展潮流

C.推行严刑峻法

D.焚烧儒书,禁锢世人思想

解析:

选A 商鞅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等改革措施触犯了贵族阶层对土地和官职的垄断特权,因而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忌恨。

这是商鞅个人结局悲惨的根本原因。

4.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族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今河北张家口一带),计口授田。

”这实际上是(  )

A.废除土地私有制B.均田制的雏形

C.实行方田均税法D.均田制已大规模推行

解析:

选B 由“413年”“计口授田”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均田制的雏形。

A项,当时仍然是土地私有制;C项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D项是在孝文帝变法后,“大规模”与材料信息不符。

5.“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D.庆历新政

解析:

选B 根据题干“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开创均田制,故A、C、D三项排除,B项正确。

6.图1与图2是某时期的墓葬壁画,下列可能与图1到图2中变化相关的是(  )

A.井田制盛行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D.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

选C 图1体现的是少数民族从事游牧活动,而图2中从事农耕活动,再结合服饰风格的变化可知,这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汉化,选项中只有孝文帝改革符合。

7.王安石一派新官僚,如吕惠卿、章悖、蔡确都因推行新政得到高位。

这表明(  )

A.统治者重视文官的选用B.王安石变法成效显著

C.宋神宗支持新政D.老百姓拥护变法

解析:

选C 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才会任用新政人士,故C项正确。

8.关于王安石变法对农民的影响,今天史学界仍然存在极大的分歧,有的史学家认为变法起到了保护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的史学家认为很多措施实际上是扰民。

对此,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应持怎样的立场(  )

A.封建大官僚大地主阶级B.封建小农阶级

C.客观立场,综合看待D.封建中小地主阶级

解析:

选C 王安石变法综合调节了封建国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关系,对各阶级的影响各有不同。

而研究者对王安石变法评价不一,主要是受其研究角度、阶级立场等的影响。

对此,我们应持客观的立场,综合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它。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

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

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6分)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4分)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5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比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概括提炼以及调动运用知识进行论证的能力,同时渗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1)问难度不大,材料的阅读理解障碍较小。

(2)问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再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作答。

第(3)问结合两次改革的成功原因,从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措施、改革者、最高统治者等方面综合回答即可。

答案:

(1)商鞅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

采取均田制。

原因:

商鞅变法:

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

土地兼并严重。

(2)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

10.在古代改革中,往往会涉及土地制度的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

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粥”(“粥”同“鬻”,音yù)的原则。

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

“封疆”是指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

材料二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国有土地还授的规定。

按照这个规定,凡成丁男子(年十五至七十)则从国有土地中授给露田(只准种庄稼,不准栽树之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此即所谓“正田”。

如果需要休耕,则加倍授露田,称之为“倍田”。

——摘编自田雨《谈北魏均田制的内容与性质》

(1)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变法对土地制度所作的改革。

(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北魏均田制的施行所发挥的进步作用。

(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和北魏均田制在土地所有权方面改革的不同点和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的相同影响。

(6分)

解析:

(1)问,回答时要突出土地制度在改革前后的变化。

(2)问,应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侧重答出改革对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影响;第二小问要答出两次改革对社会转型的促进作用。

答案:

(1)开阡陌,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下的土地国有制,确立了封建的土地私有制。

(2)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一部分土地的使用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不同点:

商鞅变法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北魏均田制并没有改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分配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

相同影响:

都促进了两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11.发展经济以及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是古代改革的相似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

——田昌五等《秦汉史》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商君列传》

材料二 熙宁二年七月,为了供应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费,又要避免商人囤积,在淮、浙、江、湖六路设置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