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0875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学博士经验.docx

社会学博士经验

现在申请香港博士终于尘埃落定了,认真写个总结,既是对自己这段历程的回顾,也是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

  读博士一直是我的理想,因为我做学术的愿望很清晰,很强烈,所以在硕士入学之前的那个暑假就一直在收集关于读博的信息,不过那时对出去读博没有概念,关注的都是国内考博的信息。

所以最后能够拿到香港大学的offer,也是一种偶然。

  

  1、个人教育背景

  本科和硕士在两所不同的985高校,都是社会学专业。

  由于种种原因,本科期间成绩非常一般,60、70多分的课程不在少数,也有不及格的。

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符合自己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如“城市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成绩较好。

没有获得过奖学金。

英语成绩较为稳定,一年时间内一次性通过四级和六级考试,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

公开发表论文1篇。

本科期间成绩较差,这恐怕是我申请不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硕士期间成绩稳定,仅有一门课程低于80分。

跨院系选修了数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

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荣誉和奖学金共5次。

公开发表论文共计7篇。

参加过一次院系级的学术论坛,递交论文入选优秀论文集并做PPT报告。

  

  2、英语考试

  2007年9月雅思考试,7分。

  

  3、申请缘起

  女朋友有很多次向我提出申请出国读博的建议,我有一些认识,但没有认真查阅相关信息。

一次关注某个我感兴趣的教授的履历,香港中文大学的,忽然间觉得似乎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出去读博的事情了。

不过确实是对出国读博的困难性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把目标锁定在香港。

加上随后就得知了提前毕业的同学和师姐申请香港成功的消息,在跟同寝室同学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对申请坚定了信心。

  申请自然首先需要英语成绩,香港的英国殖民地身份,加上一个同学的建议,于是就跟同寝室的其他两个同学一起糊里糊涂的选择了雅思。

4月报名正式准备,9月考试,有半年的时间充分准备。

8月整整一月都待在学校里苦读英语。

与同学共同学习、互相激励也很有帮助

  

  4、对香港高校的直接了解

  7月参加了一个由香港学联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到深圳和香港参观了一星期。

期间参观了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树仁大学,有讲座等活动。

尤其是在科大的讲座还是很有帮助的。

对香港的城市生活和高等教育有了直观的了解。

  

  5、学校选择

  申请之前对香港高校了解最多的就是香港中文大学,在申请过程中中大也一直是我最中意的学校。

不过老牌学校香港大学也一定要考虑。

其他学校了解的不多,一是名气稍差,二是专业设置不是很符合我的兴趣。

最终只选择了中大和港大。

其实后来才发现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可以试试。

  在专业上我也有一个选择过程。

之前考博一直是做跨专业的打算,所以申请时也想跨到该专业。

但在与中大联系的过程中,发现跨专业困难确实较大,加上2007年11月跨校跨专业考博因为单科差3分受限而惜败,虽然还有一次跨专业考博机会,但信心很受打击,所以随后把目标依然锁定在本专业社会学。

  

  6、研究计划

  9月考了雅思之后,主要精力都放在准备11月跨专业考博上,所以这段时间基本没有为研究计划做准备。

但在备考过程中读了很多书,有一位老师写的两本书让我非常有启发,我觉得我找到了从事我的相关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框架。

因为考博的题目中经常有关于博士期间做什么研究之类的题目,所以认真准备了相关回答。

这些是我写研究计划的最初框架。

  考博结束成绩尚未出来的时候,也就是12月初,我开始认真写研究计划。

一开始先把之前写的东西翻译成英文,然后就开始直接用英文增加和修改内容。

使用的写作框架是香港大学提供的。

在很短的时间里需要看很多书和论文来扩充内容,尤其是要看英文资料,很费大脑,而且写综述也需要对有关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虽然费了不少功夫,但恐怕也是挂一漏万,单是英文原著就欠缺很多。

  写了一个初版之后让一个本系的教授看,也是我导师的得意门生。

不过感觉本系的教授都很忙,很难联系到,所以只当面跟他谈过一次,顺便让他帮我写了推荐信。

不过谈话还是很有启发的。

之前我的研究计划完全是一种理论综述,缺乏进行实地研究的详细设计。

在这位教授的建议下,我又选取了一个个案,详细写了研究设计,包括个案基本情况、资料搜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可能的结果等。

这样才像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

最后写了25页。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打算跨专业,但其实两个专业的交叉点很多,所以研究计划的基本论题没有变化。

只是要申请社会学,所以要刻意的加入很多社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理论。

而我久已不看非常“正统”的社会学了,所以还真是遇到一些困难。

后来本系那个教授也说欠缺社会学的经典理论。

  

  7、成绩单和学位证明

  本科成绩单以及学位证、毕业证是让在本科所在学校读研的同学在学校档案馆办了寄给我的。

成绩单中文的直接打印盖章,英文的按照模板翻译了发过去打印盖章。

毕业证、学位证是把原件用相机拍下来,然后放在WORD文档模板里填好一起发过去盖章。

要了盖章的学校信封用于密封。

  硕士成绩单先到系里复印中文成绩单后盖章,然后按照模板翻译成英文,再到研究生院盖章那信封。

不过手写输入的中文成绩单实在让我深不以为然,有的课程没有登记成绩或学分,害的我跑了好几次才办好。

另外在研究生院开一个在读证明。

  8、推荐信

  港大中大各两封推荐信,一共四封。

分别找自己的导师和帮我看研究计划的本系教授。

导师是国内社会学界的元老人物,那个教授是目前社会学界在西方社会理论方面比较活跃的学者,所以两人的分量都还比较重。

港大的推荐信是WORD格式,我全部打印了找老师签字就行了;中大的推荐信是PDF格式,用ACROBAT打字上去显示的很奇怪,只好麻烦老师抄上去了。

  

  9、报名和缴费

  网上报名,感觉港大的报名系统比较好,查询状态也方便。

到招商银行办了一张YOUNG卡,网上支付申请费,比用汇票又省钱又方便。

感觉招行的服务不错。

  

  10、个人简历

   在网上找到模板,认真写了2页。

包括contactinformation,education,experience,personal,publication,award.

  

  11、材料寄送

   顺丰速运,材料一公斤之内都是30元,一般第二天就能到香港,很不错。

材料包括研究计划、本科硕士成绩单、本科学位证毕业证证明、硕士在读证明、雅思成绩单复印件、简历、发表论文复印件、奖学金证书复印件。

  1月底港大截止日期当天寄到港大,因为当时正闹雪灾,整个城市都被大雪埋了,高速公路封了,快递公司送不出东西。

当时我简直要疯了。

幸好29号放晴,下午发出材料,31号终于达到港大。

  2月下旬寄到中大。

因为想精益求精,所以寒假在家里又做了修改。

  

  12、联系导师

   之前因为想着跨专业,所以跟那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大的教授有几次邮件联系。

后来确定了申请社会学之后,急急忙忙在港大和中大网站上搜集到所有老师的邮箱,把自己研究计划的论题简单讲了几句,然后全部一一发过去。

大多数老师都回复了,不过大多说不熟悉我的研究方向。

有几个则说描述太笼统,希望详细讲讲研究计划。

不过我那时还没写完,也拿不出手。

所以总体来讲我基本算是没有联系导师。

  

  13、等待

   2月中旬全部寄出材料,一直到3月初收到港大的面试通知。

说实话我对申请香港的学校一点底都没有,毕竟一直都没有像很多人一样把它正经当一个事业在做,而是当作业余活动,主要目标总是考博,中间一直有其他事情干扰。

  2008年年初还想正儿八经准备第二次考博,是本校跨专业,一直在准备,本来还非常有信心。

但在2007年底报名的时候突然发现考试科目改了,当时就懵了,凑合着先报了名。

等到正式备考的时候才发现在短时间内重新准备一个自己不喜欢不了解的新的考试科目难度实在太大。

于是心里越发没底。

所以2008年初开始,实际上我是同时在做三件事:

申请香港学校、准备考博、找工作。

投了不少简历,参加了几个面试。

因为自己之前兼职做过房地产策划,对此有相当了解,所以想在这方面也努力一把。

结果寒假在家的时候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公司通知我被录用了。

  考虑再三,我最终放弃了希望渺茫的第二次考博,选择了去该公司实习,于是在随后两个月在两个城市实习。

进入公司我才发现,把房地产策划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偶尔搞搞挣点小钱还感觉不错,要是正儿八经的全职去做,我实在是无法接受,因为在心底里,我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是搞学术的。

而且发现公司的体制建设不规范,工作内容也不是我喜欢的策划,而是偏于数据分析,不令人满意。

于是内心总是处于挣扎之中,对实习越来越消极了。

  

  14、电话面试

  3月初当我接到港大社会学系的电话通知我电话面试的时候,我内心可以用狂喜来形容,仿佛前景一下子光明起来。

于是开始查阅各种相关信息,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面试技巧,还发动我的女友全力帮助我搜集资料。

因为在外地实习,所以在面试之前的两天跟单位请假,到当地一个亲戚那里全力准备,认真的看资料,练习英语听力和口语,通过QQ语音跟女友模拟面试。

  面试开始的还比较准时,港大直接打我手机,一共24分钟,属于较长的一次。

面试的老师我已经不记得是谁了,不过感觉主考官的英语非常标准,应该是英美人士。

问题包括简述你的研究计划,你用什么方法对你的个案具体展开研究,你还申请了什么其他学校。

全部是英语提问,我回答的还算流利。

  中大3月底邮件通知我电话面试,4月初进行。

准备过程跟上次的差不多,时间还更充分。

第一个问题是用英语自我介绍,然后其他问题都是用普通话问的专业问题,包括研究方法是什么,如何界定你研究资料选取的时间段,分析资料采取定量还是定性等,非常细碎,也问了是否申请了其他学校。

普通话的提问让我大感轻松。

一共用时10分钟。

两次面试应该都是各自学校的第二批了,大概因为我寄送材料比较晚。

  

  15、WAITINGLIST

  港大用邮件通知我网上查询申请结果,结果是WL。

中大却没有任何通知,我发邮件问了只得到非常模糊的回答,之后自己在网上查到同样是WL。

得知都是这样的结果,我真是万念俱灰。

我觉得自己在申请方面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了,读博的梦想完全破灭。

实在不想在那个房地产公司待了,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换了工作,被一个高校录用做行政工作,发现还是高校的氛围吸引我。

  之后直到毕业我只上网查过一次申请状态,依然是WL,也完全放弃了奢望。

我的计划是先在那个高校做行政工作,同时不放弃看书,然后在2008年年底再跨校跨专业考一次博士。

毕业前听说很多同学都考博成功了,我心里更不是滋味,有些自惭形秽。

原本我可是读博的目标最明确的,结果却是这样。

  

  16、CONDITIOANLOFFER

  来到那个高校工作的第二天,7月2号,看到港大的邮件,说目前正在做我的conditionalofferletter,希望我确认一下地址。

我当时还没回过神来,就回了我的地址,其他什么都没问。

当天下午才兴奋起来。

先弄清楚了什么是conoffer,之后让港大提前把电子版的发给我。

知道主要内容是要硕士期间成绩单,并且平均成绩80分以上,还有硕士毕业证、学位证证明。

顺便查了一下中大的申请状态,已经明确被拒。

  因为已经在外地工作,于是又请还在硕士所在学校即将读博的同学帮忙办理。

办理还是老办法,社会学系和研究生院两个地方,都有模板。

不过糟糕的成绩单管理方法再次害了我。

办了之后港大收到说成绩单不完整,因为第三年的没有记录。

实际上我研三确实没选课,但成绩单上也没任何说明。

关键的是早就已经通过答辩了,成绩单上关于毕业答辩的地方依然是空白,没有任何相关记录。

  此时学校已经放假,我又特意联系了系里的教务员,让她把成绩单补充完整再开一份,然后跟研究生院联系,让他们在方便的时间再回一次学校帮我办一下。

终于搞定,此时已经是7月21号了。

  

  17、申请香港入境许可

  因为听说办理很慢,我拿到conoffer之后就立刻准备材料申请,还特意申请10月入学,以免时间不够用。

填好ID(C)936表、港大担保书、信用卡支付授权书,准备户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offer、简历、信用卡的复印件,寄到CEDARS。

户口是落在单位的集体户口里,就到派出所,他们给我一张盖章的户口登记表,就让我自己填一下就行了。

  

  18、UNCONDITIONALOFFER

  7月23号收到offer的电子版,用universitynumber申请港大宿舍,申请了所有4个宿舍:

GraduateHouse,MorrisonHall,PRH,StJohn’s。

本来时间就已经很晚了,网上申请之后忘了传过去offer,到8月中旬才把offer的扫描文件用邮件发过去。

不过非常幸运的是8月20号看到MorrisonHall邮件给我发offer了,双人间。

于是赶紧签字之后传真过去,很快得到确认以及hall的一系列通知。

第一年搞定宿舍还是很重要的,省的人生地不熟的还要辛苦租房。

  学费的事情还真是费了好多神,因为购汇办汇票比较麻烦。

最后发邮件给CEDARS申请延期交,很快就被批准了。

收到package之后签好offer和studentship,填好personalrecordform,寄回港大。

8月5号。

申请状态转为acceptance。

  

  19、办理逗留签注

  入境许可的办理比我想象的快,8月5号收到。

然后再拿户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入境许可、护照照片、到单位所在区公安局办理逗留签注。

寄到香港的那张户口登记表不行,又到派出所打印了一张户籍证明才行。

发现香港那边其实不太在乎大陆的户口,所以上次那张简陋的户口登记表也没有问题。

  因为通行证是在2007年去香港前在硕士学校所在地办的,说是还要花时间调查,所以要多花一星期时间,一共三个星期。

办理了加快,不过感觉就是强制使用EMS邮寄,因为只多交了40元的邮寄费。

实际上只一个星期就收到了签注。

  

  20、户口和档案挂靠问题

  问了说单位所在城市的人才市场不接受我这种情况的户口和档案,于是决定迁回家。

  先到单位集体户口所在单位打印一张户籍证明,寄到家里,家里帮我到派出所办,耗时之长实在让人惊讶,居然说最短要20天才能办好准迁证。

至今仍在等。

办好之后拿着准迁证到单位集体户口所在派出所,办一张准迁证,这样再拿回家里所在派出所,户口才算完全办好。

  档案要挂在家里所在城市的人才市场。

单位把档案用密封条封好之后交给我,另外有一个转档回执单,让我带回家里。

等待户口落到家里之后,自己带档案到人才市场挂靠,让人才市场填好回执单,盖章,然后寄回单位,表明档案已经成功转交。

  

  21、网络资源

  我利用的并不充分,除了港大和中大的研究生院网站之外,主要是寄托论坛、留学之家和学校的BBS。

  寄托上的信息非常多,对我帮助很大。

不过寄托的发帖设置我觉得不太合理,帖子太容易沉,所以我发的贴都不太容易得到别人的回复,因为我一般不会自己顶。

  学校BBS的信息不是很多,出国的信息居多。

不过发帖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沉,所以一般都能得到不错的回答。

  

  最后要说的是,我在8月中旬收到香港入境许可后跟单位辞职,还在试用期内。

单位没有为难我,很快捷的给我办理了离职手续。

我要感谢我的单位。

这是大陆第一所具有国际背景的高校,管理非常规范,环境非常好,就工作本身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12人大社会学专业课备考经验分享

因为人很懒,做事速度又堪比蜗牛,所以帖子拖到现在才写,还望大家见谅。

写此贴目的有二:

一为回报论坛和在我最绝望时无私帮助我给我希望的小梅姐;二也希望能给后来的孩子们一些帮助~我能理解你们现在所经历的迷茫和困惑,因为自己也曾在无数次失败中跌跌撞撞的走到现在。

关于公共课如何备考,网上的资料汗牛充栋,这里就不再赘言,主要分享一下我的专业课备考经验,大家酌情参考~

汇报一下我的专业课分数:

方法147;理论110。

这里提醒一下大家不要觉得我分数高的那一门就一定是因为有很好的方法,因为一直以来我的复习重点和主要精力都是放在理论上,成绩出来的时候自己也很意外,以为老师把分数写反了,不过后来和战友学姐交流,才发现与他们相比,自己在理论上的知识积累真的还远远不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所以咯,希望大家在复习任何一门功课的时候都要脚踏实地的把基础打牢,不要心存侥幸!

全文内容有三:

参考书目、初试经验、复试经验。

下面来分条介绍~

一、        参考书目

科目一:

《社会研究方法》

【重点书目】

1、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北大版)

2、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最新版)

3、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社科文献出版社)

【略读书目】

4、  《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最新版)

5、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郝大海(人大版)

6、  《属性数据分析引论》史希来

7、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

科目二:

《社会理论》

【重点书目】

1、《社会学概论》郑杭生(最新版)

2、《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人大版)

3、《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高教版)

4、《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人大版)

5、《老年学概论》邬沧萍

【略读书目】

6、《人口学》佟新

7、《新人口学》王洪春

8、《人类学概论》庄孔韶

9、《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

10、        《社会政策导论》杨伟民

PS:

  由于专业课二《社会理论》是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口学、人类学、老年学、民俗学六个专业的题目在同一张卷子上,考的都是一样的,所以各门专业的内容都需要复习!

大家要做到深挖洞、广积粮哦~

补充内容(2012-5-1417:

13):

补充:

1、佟新的书应叫《人口社会学》。

写错了不好意思

2、中央党校出版了本书叫《人口理论概要》,近几年真题的人口学部分的题上面都有答案。

二、    初试经验

1.    阶段任务

阶段一:

XX—暑假

主要任务:

全局扫描,一轮复习。

因为每个人开始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暑假之前该如何复习就不好说了,但总的来说暑假之前的任务是很轻的,这时可以多搜集些相关信息,买全参考书和资料。

闲的话还可以读一读专业著作,提升一下自己的学科思维深度。

我在暑假之前理论主要看吉登斯的那本《社会学》,方法则是看艾尔.巴比的那本《社会研究方法》,这两本书读起来比较有趣,能大大提升你对社会学的兴趣和热爱~

暑假的时候就可以正式开始第一轮复习了,这一阶段是全局扫描。

此时要时刻警醒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太强求速度,而应从宏观上对每本书(尤其是重点书目)的内容有所把握,进行全景式扫描。

阶段二:

9月初—10月末

主要任务:

重在理解、初步记忆。

开学后的这两个月是考研的关键时期之一,由于大部分同学在暑假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复习,所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记忆。

具体做法因人而异,我自己喜欢做读书笔记,边写边记。

这里提醒大家第一遍记忆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仔细、全面,每一个知识点都不要放过,因为很有可能你所忽视的知识点就是未来试卷上的考点,像我个人当初一直很讨厌布希亚这个人,所以对他的观点从来都是

视而不见,结果今年就悲催的考了他的“拟象三序列”,看到试题时悔死了都。

当然,这时的记忆并不是要你死记硬背,而是侧重于理解的记忆,如果你能做到用自己的语言自如的表达各大思想家的观点,就非常牛了。

阶段三:

11月份—12月份

主要任务:

分析真题、深度记忆。

这个时期可以开始看分析真题了,结合真题来挖掘重点,特别是对重点书目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多次重复,保证记忆的准确和全面。

建议大家在看每一套真题的时候最好自己先做一遍(尤其是10年以后的真题,参考价值极高),做完之后再回过头去看课本寻找答案,这样的效果会好些。

这一时期其实是比较辛苦的,相信所有经历过考研的人都会深有体会,因为经过之前持久的战役和心里的煎熬,疲惫是在所难免的,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容易迷茫和浮躁,甚至产生放弃和动摇的念头,还没上战场就倒在黎明前的黑夜里,实在可惜。

大家既然选择了远方,便要不畏艰辛、风雨兼程。

阶段四:

1月份—初试

主要任务:

查漏补缺、模拟自测。

这个时期是模拟自测、查漏补缺的时期。

这时首先应该做到熟练掌握已知内容,然后适当把握未知内容,结合真题来记忆。

具体方法是“翻课本或笔记”,

凡是遇到掌握不熟练之处就迅速回头查找,有课本的翻课本,有笔记的翻笔记,这一过程一定要做到快速而高效,快的话一两天就可以把所有的真题翻完。

如果你能做到对每一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哪一页都有所想象时,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要提醒大家的是:

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奢求自己能记住每一个知识点了,要做到抓大放小、大胆舍弃,因为到冲刺阶段,只要是坚持下来的每个同学都背住了一定的知识量了,但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烂熟于心,尤其是重点中的重点。

因此,如果想要力压群雄的话,你就锁定最最重点,哪怕是两三个,然后疯狂的背,做到万无一失,那样一旦考到这个知识点,你就基本可以拿满分。

2.      时间安排

由于人大社会学是上午考方法下午考理论,所以建议大家上午的时间主要看

方法,下午主要看理论,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一种生物钟似的思维惯性。

等到晚上临睡之前,再把一天所看的内容复习一遍。

  同时,在复习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把握节奏。

根据你看书的速度,将这些书的内容细分到每天看多少页,这样你就可以做到心理非常有底,知道自己完成的进度怎样,同时你的节奏也就出来了!

请再次记住,考研是持久战,节奏非常重要!

不要时缓时急,要找准自己的节奏并坚持到初试前一天。

第二,把握每本书的逻辑框架。

因为这关系到你以后的答题思路,尤其是试卷的大头论述题,只有当你在心中形成了清晰的框架后,才能很快的找到书中的相关内容,并且按体系进行发散式思考,答题方能做到思路清晰,逻辑缜密。

第三,背诵专业课知识点时要做到严密而全面,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因为理论这门课中的任务很多,每个人的思想又都是博大精深。

如果不能厘清各学者思想之间的联系和脉络,很有可能就会迷失在他们的思想中。

大家要保持好的心态,千万不要急躁,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熟方可生巧,要相信自己一定能理得清记得牢~

3.      答题技巧

(1)名词解释

应对名词解释这一题型,保险的方法是整理出一个应对名词解释的万能模板,依照模板对每个小点加以解释,当然在解释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用语精炼、言简意赅,否则就太浪费时间了。

(2)简答题

简答题主要考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复习时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打牢基础、扎实记忆。

这里要题型大家注意的是:

所谓简答简答,就是简要地回答,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不要废话一箩筐,那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见得能拿高分,老师都是踩点给分,你废话多了只会加大老师的阅卷负担,不会讨喜~

(3)论述题

论述题主要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

其实质上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

答题的具体步骤:

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

第二,分条罗列问题的相关要点。

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

第三,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

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

第四,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4.十大临场应试技巧

1、临考前和进入考场后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情绪平稳

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是一种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