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3512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docx

辽宁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

2016-2017学年辽宁省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2.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

3.《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  )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

4.《三字经》写道: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郡县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5.“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军国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

上述“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

A.协理奏章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

6.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井田制的破坏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D.生产力的发展

7.我国实行的省级管理体制开端于(  )

A.秦朝B.唐朝C.元朝D.清朝

8.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

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9.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

“皇帝为丞相起。

”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西汉初B.唐朝C.宋朝D.明朝

10.首创于隋朝的科举制的主要进步意义在于(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11.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B.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

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

12.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

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D.枢密院和三司使

13.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

A.贵族制和民主制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D.寡头制和僭主制

14.对古希腊的地理自然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处地中海东部,以希腊半岛为中心

B.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

C.通过海外贸易出口粮食、葡萄酒

D.冬季多雨,夏季干热

15.对希腊公民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B.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城邦政务

C.参加奥林比亚竞技会D.绝对服从城邦和权威

16.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  )

A.梭伦执政时期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D.亚历山大统治时期

17.公民大会的主要职能是(  )

A.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B.审议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C.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D.制定章法

18.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公职人员实行普选制

C.奴隶主阶级和有产者的民主D.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

19.在古代希腊、罗马都能享有同等政治权利的是(  )

A.奴隶B.妇女C.外邦人D.成年男性公民

20.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最初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的,但罗马法更重要的是成文法。

要研究罗马习惯法首选的历史文献是(  )

A.自然法B.公民法C.万民法D.《十二铜表法》

21.“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22.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

(  )

A.法官B.陪审法庭成员C.律师D.公诉人

23.1688年“光荣革命“主要解决了(  )

A.国家政权的归属B.人民的自由权利

C.贵族地主的特权D.责任内阁的建立

24.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

A.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1832年的议会改革

25.金融危机横扫全球,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方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卡梅伦首相可以(  )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26.美国总统掌握的权力是(  )

A.最高立法权B.最高行政权C.最高财政权D.最高军政权

27.美国法律生效需经(  )

A.参议院通过B.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

C.总统批准D.最高法院通过

28.《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

A.专制主义色彩B.军国主义色彩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D.议会有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力

29.标志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是(  )

A.《人权宣言》

B.1791年的法国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0.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间接民主制的形式

B.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利

C.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议会拥有立法权

3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虎门销烟损害英商的利益

B.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

C.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和财富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2.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

A.战争中交战双方实力的对比B.军事武器的优劣

C.军事指导思想的先进与否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33.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使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

34.太平天国运动暴发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B.拜上帝会的创立

C.永安建制D.定都天京

35.造成太平天国与古代农民起义具有新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领导阶级不同B.所处时代不同C.指导思想不同D.组成成分不同

 

二、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2个小题,36题14分,37题16分.)

36.(1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薝曝杂记》

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

2、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

3、材料一的制度有什么特点?

4、材料四中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37.(16分)代议制又称为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材料一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

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提出弹劾……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

”……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四、宪法第15条: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

以上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分哪几种类型?

(2)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献分别对其本国社会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3)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谈谈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

 

2016-2017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考点】14: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的分析理解.

【解答】依据题干“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可知,说明商朝政治制度是将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故B现正确.

血缘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商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

民主色彩在材料中不能得出,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查对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

【考点】13:

西周的宗法制.

【分析】解答本题的依据是正确把握宗法制的含义,即宗法制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解答】A.分封制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B.“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体现了对亲情和血缘的珍视,结合所学知识,宗法制是以血缘为纽带,肯定了亲情、血缘关系.

C.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D.科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通过考试选拨人才为官的制度.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宗法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

 

3.《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  )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

【考点】13:

西周的宗法制.

【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需要掌握宗法制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宗法制特点的识记.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特点是按血缘亲疏确定财产继承和权力分配.因此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以《说文解字》解释内容为切入点考查宗法制,考查对宗法制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4.《三字经》写道: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郡县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考点】12:

西周的分封制;13:

西周的宗法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清楚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解答】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紧密结合,在家庭范围内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内为分封制.故①②两项正确;

③郡县制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才开始推行,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④中央集权制度是秦始皇开创的.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做.

 

5.“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军国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

上述“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

A.协理奏章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

【考点】1S:

明朝的内阁.

【分析】本题考查明朝专制主义加强措施,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的含义,特别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实际上是需要一个能严格执行他决策的机构.结合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容进行思考.

【解答】根据材料中明太祖废除丞相大权独揽后,一切大事由自己决策,但如何去执行这此决策,他仍不放心,于是需要一个特别部门去执行他无法承担的工作.根据题意,应该是C项正确;

AB项与材料中明太祖“独自处理军国大事”不符,故排除;D项与他“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说明明太祖需要能完成执行决策的官员,故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意义都要掌握.

 

6.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井田制的破坏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D.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12:

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作为我国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井田制这一经济基础上的.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点评】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但次要矛盾有时也居主导地位.

 

7.我国实行的省级管理体制开端于(  )

A.秦朝B.唐朝C.元朝D.清朝

【考点】1E:

元朝行省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行省制设立的时代要求学生结合元朝行省制设置的基础知识来回答.

【解答】A.秦朝地方上是郡县制.

B.唐朝地方实行道州县制度.

C.元朝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D.清朝不是最早设行省的朝代.

故选C.

【点评】行省一词,源于金朝.金国因地方上战争的需要,设行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非定制.元世祖时,开始设置中书省.中统、至元年间,在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8.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

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考点】17: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官僚机构,主要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中,御史大夫执掌君臣奏章,负责监察事务.

【解答】根据秦朝的三公九卿,御史大夫的职责主要是协助丞相执掌君臣奏章,并负责监察事务,故B符合题意;而A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涉及的秦朝三公九卿制的职责,是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难度较小.

 

9.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

“皇帝为丞相起。

”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西汉初B.唐朝C.宋朝D.明朝

【考点】1J: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汉到明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皇帝为丞相起”的理解和对汉代、唐朝、宋代、明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措施的把握.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题干中“皇帝为丞相起”说明皇权对相权的控制力很小,应该是在封建社会早期,所以最有可能发生在西汉初年,故A项正确.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加强,不可能出现题干现象,故B项错误.

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相权进一步削弱,不可能出现题干现象,故C项错误.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不可能出现题干现象,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考查对汉到明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状况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首创于隋朝的科举制的主要进步意义在于(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考点】1O:

科举制.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需要掌握科举制的积极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科举制的影响的理解.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隋唐实行科举制的实行有助于打破豪门大族凭借血缘门第对参政权的垄断,使社会底层民众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参政的权利,官员的素质得以提高,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和巩固了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

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皇权不起制约作用,故B项错误.

科举制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但对自然科技的发展推动作用不明显,到明代由于实行八股取士反而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故C项错误.

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对科举制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能力.

 

11.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B.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

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

【考点】1U: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的趋势.解题的关键是对历代王朝君主专制措施的识记,从中得出趋势即可.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君主权力在不断加强,宰相权力在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是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查对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的趋势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能力.

 

12.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

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D.枢密院和三司使

【考点】1H:

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需要掌握宋朝的二府三司制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内容的识记.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二府是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指盐铁、度支、户部,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13.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

A.贵族制和民主制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D.寡头制和僭主制

【考点】43:

古希腊城邦.

【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城邦,古希腊城邦政体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最流行的政体:

贵族制和民主制.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即贵族制和民主制,故A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排除.

故选A.

【点评】在古代希腊人建立的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以其民主政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而著称.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的阿提卡半岛,主要居民是爱奥尼亚人和阿卡亚人.境内多山,矿产丰富,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却缺乏良田,适于发展航海业和工商业,而不利于农业发展.公元前8世纪,阿提卡全境开始形成以雅典城为中心的统一的城邦.

 

14.对古希腊的地理自然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处地中海东部,以希腊半岛为中心

B.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

C.通过海外贸易出口粮食、葡萄酒

D.冬季多雨,夏季干热

【考点】42:

古希腊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需要掌握古希腊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解题的关键是对古希腊的地理自然环境的特点的识记.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以希腊半岛为中心,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属于地中海季风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干热,故AB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古希腊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的生产,因此海外贸易不可能出口粮食,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考查对古希腊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15.对希腊公民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B.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城邦政务

C.参加奥林比亚竞技会D.绝对服从城邦和权威

【考点】43:

古希腊城邦.

【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城邦,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

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解答】希腊城邦孕育出了希腊公民突出的特性,他们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故D错误,符合题意;

ABC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在古代希腊人建立的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以其民主政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而著称.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的阿提卡半岛,主要居民是爱奥尼亚人和阿卡亚人.境内多山,矿产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