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3645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 专题六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docx

高中地理专题六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学案

六、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专题

知识点

(一)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

 1.位置:

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纬度对气温的影响:

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

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大气:

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

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

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

暖锋相反。

(2)天气状况:

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

 3.地形:

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因此同一热量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另外,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因此山间盆地、河谷气温往往偏高。

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略高。

 4.洋流:

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

主要指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因其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

 6.水文:

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

 7.人类活动:

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都有很大影响。

  例1.(2014广东)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下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其合理解释是()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答案:

B

解析:

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水增多,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上升流为寒流,则气温增高,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气温偏低。

知识点

(二)影响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及水文

1.位置:

主要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大气:

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1)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中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中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多,高压相反;西风带内西岸降水多于东岸,信风带内东岸降水多于西岸。

季风环流中,夏季风降水多于冬季风。

(2)锋面:

冷、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

(3)气旋对应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反气旋对应高压,气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如新疆气候干燥的原因除了深居内陆以外,还由于周围高大山脉对水汽的阻挡。

  4.洋流:

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例如,澳大利亚的荒漠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的广大地区,除副高控制外,还受信风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再如,英国和挪威的海港终年不冻就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5.植被和水文状况: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

 6.人类活动:

城市湿岛效应是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雨岛效应是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雾和低云比效区多。

  例2.(2014新课标II)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回答:

 

(1)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控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乳畜业

 答案:

(1)A。

地图信息显示该岛纬度大部分位于南纬42°—46°,地处太平洋中,中部山脉海拔较高(超过3000米)、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河流、湖泊众多。

南纬42°—46°,地处西风带,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大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丰富。

岛屿西南部受西风漂流(寒流)影响较大,而非暖流。

反气旋(高压)控制、降水少,错误。

 

(2)D。

降水丰沛、气候温和(南纬42°—46°,岛屿、气候海洋性强),多山地,适合草类生长,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最合适。

如果能判断出是新西兰,则直接选D。

练一练

如图甲地气温年变化较小,5—8月降水稀少。

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  

(2014天津卷)读图,回答第3-4题   

3.在图2所示的时段内,风向从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4.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5.

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答案:

1.B2.B3.D4.B

解析:

1.气温年较差大小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只有纬度较低,甲地冬季气温不会比夏季降得很多,气温年较差较小,B项符合。

2.8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高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正确。

3.压线分布图上判断风向时,首先画出过某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然后加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

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摩擦力,画出该点风向。

5月6日14时,风向为东南的城市有北京、上海;5月7日02时,风向为东北的城市有北京、台北。

符合条件的是北京。

4.旱灾的原因是水资源不够用(不能满足需要,或供不应求),可以主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该地水资源短缺,二是该地需水量大。

A、C、D仅说出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B最全面。

5.答案:

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任答两点即可)

知识点

(三)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

1.海拔高度:

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海陆分布:

因海陆存在热力性质差异,所以海陆间气温与气压随季节发生变化。

北半球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相反。

  3.气温:

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则气压低,反之气温低则气压高。

  4.空气垂直运动:

上升气流处往往气压比同一水平面略低;下沉气流处相反。

  例3(2014江苏卷)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

(1)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

 A.甲 B.乙C.丙D.丁

(2)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答案:

1.B2.C

解析:

(1)读图可以看出,图中虚线内乙地位于蒙古国境内,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少,沙源丰富,与其他三地相比,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劲,更容易发生沙尘暴,故选B。

(2)读图可以看出该锋线位于低气压中心西侧,形成的是冷锋系统,M地位于冷锋锋线钱,所以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时气温较低、风力增强、天气转阴,可能出现降水,气压升高,故答案选C。

练一练

(2014山东卷)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1-3题。

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2.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C.冷锋 D.暖锋

3.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B.为冬至日 

C.日落时间为18时 D.昼夜等长

答案:

1.B.2.C.3.D.

解析:

1.从高空等压面倾斜情况看,甲地高空气压低于乙地,故近地面气压高于乙地,近地面空气从甲流向乙,即从南向北;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风向偏转为西南风。

2.乙地位于60°N附近,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应为冷锋。

3.甲、乙两经度相同,若同时日出应为春或秋分日。

春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知识点

(四)影响盐度高低的因素

  1.气候:

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状况不同,则蒸发量与降水量不同。

全球的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2.洋流:

同一纬度,有暖流流经时则盐度偏高,有寒流流经时则盐度偏低。

  3.河流:

同一纬度,沿岸有淡水河流注入时,海水盐度偏低;同一河流不同季节对沿岸海水盐度的影响也不一样,雨季河流流量大,海水盐度偏低;旱季相反。

  4.距海远近:

同一纬度,距海岸近的海水盐度偏低,距海岸较远的海水盐度偏高。

  5.结冰或融冰:

高纬海区结冰时盐度偏高,融冰时盐度偏低。

  6.海区封闭性:

海区较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流少,盐度走极端。

 例4(2012四川卷高考文综36)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南海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图13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据图11、图13,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

(表见答题卡)(8分)

答案:

(5)

 

东部海域

西部海域

盐度差异

盐度高(1分)

盐度低(1分)

成    因

东部海区有暖流流经;西部海区有长江等河流的淡水注入(2分)

盐度季节变化

小(1分)

大(1分)

成    因

东部海区终年受暖流影响;西部海区长江等河流的淡水注入量冬、夏季变化大(2分)

解析:

(5)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

盐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洋流、淡水注入及海域是否封闭等方面。

练一练

(2011上海卷地理,42—43)读伊比里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

(1)说明图中C所示的海峡两侧海域海水盐度的差异及表层海水的流向。

(2分)

盐度差异:

表层流向:

答案:

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海水盐度较小,密度小;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或自西向东)

(2)自然界中洋流的形成往往受综合因素的影响。

根据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说明,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对C海峡洋流产生影响?

(2分)

答案: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C海峡密度流会受到风海流的叠加作用影响

解析:

以上2个小题考查直布罗陀海峡密度流的流向、成因以及风向对密度流的叠加作用。

 

知识点

(五)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或纬度:

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强。

  2.海拔高度: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3.天气状况:

晴天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例如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消弱强,太阳辐射成为我国最低值区。

  4.大气透明度:

大气透明度高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5.白昼时间的长短。

  6.大气污染的程度:

污染重,则对太阳辐射消弱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

  例5(2014新课标I卷)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  )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0 C.全年日P<1  D.冬至日P>1

答案:

1.A2.C3.D

解析:

1.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虚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其它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较少,所以A对。

2.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热能制造蒸汽,来推动发动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所以选C。

3.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6.5°,影子不为0,影长与塔高比重P不等于0,A错;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影长为0,P=0,B错。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3°,影长大于塔高,P>1。

练一练

(2014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26分)

材料一: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

图4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1)读图,填出A、B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

(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

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图5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图6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3)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4)结合图6,判断图5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

(1)A:

资源;B:

知识(技术)。

(2)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3)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近地面降温,大气稳定。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4)方向:

南(偏南);

理由:

盛行风向为西风(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沙丘两翼顺着风向延伸),缓坡坡向为西(偏西)

知识点

(六)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1.纬度:

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

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

  2.洋流:

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

  3.季节:

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

  4.深度:

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七)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因素

  1.深度:

沿海大陆架海域,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氧气充足,为海洋生物提供好的生存环境。

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2.温度带:

温带海区水温适宜,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3.洋流:

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海水上泛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渔业资源丰富。

如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

  4.河流:

河流入海时从陆上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例如我国舟山渔场的形成就得益于长江。

例6.(2014四川卷)(24分)图7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

著影响。

请在答题卡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

 ,寒流

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4分)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10分)

(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10分)

2.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

为什么?

(4分)

答案:

1.

(1)在图中北纬45°以北的线划上填绘“”,箭头指向东北;在北纬45°以南的线划上填绘“”,箭头指向西南。

(2)冬半年M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仍盛行西风,二渔场M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3)原料导向型;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工资水平低;临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西邻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

2.较多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知识点

(八)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

  1.雨水:

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补给量大小及季节变化因各地气候类型而异。

  2.冰雪融水:

分为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

①季节性积雪融水:

主要指温带、寒带地区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后带来的流量。

如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现象。

②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

主要指内陆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河流主要靠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流量随气温变化。

  3.地下水:

地下水与河流是互补关系。

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4.湖泊(水库):

与河流也是互补关系。

有削减河流洪峰、补充枯水期水量的作用。

  5.植被: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水量的作用。

特别是河流源头和上游山区的水源林。

  6.人类活动:

河流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都会影响到下游的流量。

练一练

1.(2014广东卷)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

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少 

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2014福建卷)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

km)。

读图回答2~3题。

2.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3.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

(2014安徽卷)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图8,完成4-5题。

4.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变现为()

A.含沙量小、冰短期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答案:

1.D2.A3.C4.B5.B

解析:

1.坝后,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水库调蓄作用不存在了,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2.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根据图示判断冰川面积在减小,冰川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大。

3.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说明该流域冰川面积进一步缩小,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气温升高,蒸发加剧。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剧,所以干旱程度加剧。

4.图中马尾藻海和欧洲的位置可知,必须通过北大西洋暖流从北美东海岸到达欧洲西海岸,选项B正确。

5.受海洋影响,该地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均匀,导致的河流水文特征为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选项B正确。

知识点

(九)盐场区位选择

  地形平坦;泥质沙滩;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或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或地处背风坡)。

  (十)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1.温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

全球雪线高度分布的总趋势是两极最低,向低纬度逐渐升高。

同一山体,一般阳坡,日照强,气温高,雪线高于阴坡。

  2.降水量:

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相关。

同一山体,一般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雪线;海洋性冰川雪线低于大陆性冰川。

 3.地表起伏影响:

平坦的缓坡,积雪易遭风吹蚀,而使雪线抬高;陡峻的山坡,往往发生雪崩,而使雪线下降。

  (十一)农业区位选择:

1.自然因素(光热水土)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

练一练

1.(2014大纲卷)(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

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图6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2)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8分)

(3)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

(12分)

答案:

(2)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4分)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4分)

(3)优势:

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2分)市场需求量大;(2分)原料(棉花)供应充足;(2分)优良港口多,利于棉花和棉布进出口运输。

(3分)

2.(2013高考题大纲卷)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

(1)~

(2)题。

(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

答案:

(1)C

试题立意:

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

试题难易度:

中等偏难。

解题思路:

海南岛纬度较低,水热充足,西瓜成熟早,上市早,而其他地区西瓜还没上市时,属于反季节销售,海南西瓜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利润高。

C选项是正确的。

海南岛人口较少,本地的市场较小。

D选项是错误的。

易错点拨:

该题容易选错的选项是B。

海南岛水热充足,但经济相对温州来说要落后,所以种植的成本较低,相对于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其种植的成本也不是最低的。

(2)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答案:

(2)D

试题立意:

主要考查的是农业的区位选择。

试题难易度:

中等。

解题思路:

5-8月全国各地的西瓜相继成熟上市,而且北方西瓜由于光照强,日较差大,质量优于海南西瓜。

海南距离全国大部分地区市场距离较远,运输费用较高,竞争力较弱。

D选项是正确的。

易错点拨:

5-8月是农忙时节,可能误认为瓜农先回温州干农活后再来海南种瓜。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瓜农的主要工作是种瓜,5-8月仅几个月的时间匆忙赶回温州耕地、种瓜、卖瓜是不符合常理的。

3.(2013高考题北京卷)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图2示意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