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24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docx

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5、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美籍华人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把“一些物理现象理论上对称,但实验结果不对称”、“暗物质问题、暗能量问题”、"类星体的发能远远超过核能,每个类星体的能量竟然是太阳能量的1015倍"、“夸克禁闭”称为是21世纪科技界所面临的四大难题。

无论是现存理论间或理论与事实间的微妙冲突都会引导代表人类的思维拓展科学发现的新疆界。

近10多年来,关于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的研究前景也十分诱人,非平衡相变、耗散结构、协同学等就是其中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地。

这几年,人们注意到,远离平衡的系统可能经过突变进入混沌(chaos)状态,而且混沌态可能并不比时空有序的状态更“无序”,混沌态和耗散结构还可能交替出现。

现在,人们大体上已了解到,混沌是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混沌状态比无理数要多得多,而且混沌序(内在随机性)比自然界存在的有理序(周期性)、无理序(准周期性)更“高级”,即使在通常认为由决定论统治的牛顿力学中,也普遍地存在着内在随机性,完全确定论的描述在牛顿力学中倒是少如风毛麟角。

但是,混沌决不是简单的无序,而更像是不具备周期性和其他明显对称特征的有序态。

在理想情况下,混沌状态具有无穷的内部结构,只要有足够精密的观察手段,就可以在混沌态之间发现周期和准周期运动,以及在更小的尺度上重复出现的混沌运动。

正因为如此,我国学者才从古汉语中引用“混沌”一词(气似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来描述这种奇特的现象。

混沌转变和非平衡相变都是经过突变而不是渐变实现的,这说明混沌状态的出现也与对称破缺有关。

现在重整化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混沌转变的研究,已有一批反映通向混沌道路的数学模型,而且新的实验报道也在不断涌现。

这个成为80年代重要研究课题的进展,也许不仅会导致数理科学中基本观念的又一次革新,而且可能导致对偶然性和必然性、确定论和概率论等哲学范畴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更深刻的认识。

(一)弦理论家提出的理论物理问题

2000年弦理论会议上,弦理论家提出了跨世纪的十大理论问题:

(1)表征物理宇宙的所有(可测量的)无量纲参数是否原则上都是可计算的,或其中某些仅仅是由历史或量子力学等偶然因素所确定,因而是不可计算的?

这是由超弦会议组织者之一,因夸克渐进自由研究后来获得2004年诺贝尔奖。

物理学奖的戴维.格罗斯所命题的。

《纽约时报》知名的科学记者乔治.约翰逊在报道中对这第一个问题进一步作了展开说明:

“Einstein的表述更为清楚:

上帝在创造宇宙时是否有选择?

想象上帝坐在控制台前,准备引发宇宙大爆炸。

‘我该把光速定在多少?

’‘我该让这种叫电子的小粒子带多少电荷?

’‘我该把决定量子大小的普朗克常数定在多大?

’‘上帝是不是为了赶时间而胡乱抓来几个数字?

抑或这些数值必须如此,因为其中深蕴着某种逻辑?

(2)量子引力如何有助于解释宇宙起源问题?

(3)什么是质子的寿命?

理论上如何解释?

(4)自然是超对称的吗?

若是,超对称怎样破缺?

(5)为什么宇宙看来只有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

(6)为何宇宙学常数会有其值?

是零吗?

是常数吗?

(7)何为M理论基本自由度?

果真描述自然吗?

(8)如何解决黑洞的信息佯谬?

(9)引力尺度和基本粒子的典型质量尺度之间的差异如此巨大,什么物理可予以解释?

(10)如何定量解释量子色动力学中的夸克胶子的禁闭,以及质量间隙的存在?

(二)格罗斯教授提出的理论物理问题

理论物理学家、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凯乌利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大卫•格罗斯教授,于2005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前沿科学论坛”做了题为《物理学的将来》的演讲,讨论当前物理学面临的25个问题,及它们如何引导物理学未来25年的发展。

(注:

《引领物理学发展的25个问题》摘自2005-3-15[国际数学动态]科学时报2005年3月7日作者:

黎明)

问1.宇宙起源:

宇宙学观测表明宇宙是膨胀着的。

通过对微波背景辐射和宇宙大尺度结构等的观测,宇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极早期发生的大爆炸。

我们所知的基本物理,比如广义相对论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在那里都不适用。

为理解宇宙起源,需要了解大爆炸时期的基本物理。

问2.暗物质的本质:

现代宇宙学观测表明宇宙中存在暗物质和暗能量。

但是它们的起源仍然是个谜。

问3.暗能量的本质。

问4.恒星、行星的形成:

天体的形成是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适合生物存在的行星,在银河系中出现的几率到底是多少?

问5.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在所有尺度上都是正确的吗?

 

问6.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描述的是自然的最终理论吗?

也许它会在很小的距离上和非常复杂的系统中失效,是否可用来描绘整个宇宙也还值得探讨。

问7.标准模型: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无疑极为成功,但人们并没有理解夸克和轻子的质量混合的物理起源和中微子的质量等。

问8.超对称:

存在低能超对称吗?

超对称伴子的质量谱是什么?

问9.量子色动力学(QCD):

量子色动力学可以完全求解吗?

问10.弦论:

超弦理论是一个有望成功地统一自然相互作用的理论,但它到底是什么?

问11.时空的观念:

时空是什么?

超弦理论最终可能会放弃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

问12.物理理论是否与环境相关:

物理的基本参数和规律都可以计算,还是仅由历史的或量子的偶然性决定,或者是由人择原理来确定?

景观的图像是对的吗?

问13.新物态:

存在常规实验可探查的一般非费米流体行为吗?

问14.复杂性:

对一般的复杂大系统而言,其内在的混沌特性决定了系统的不可预测性。

如何运用计算手段来分析这类系统、鉴别哪些特征?

问15.量子计算机:

如何防止量子计算中的“退相干”?

如何实际制造量子计算机?

问16.物理学的应用:

如何得到室温甚至室温以上的超导材料?

如何用电子材料(如半导体)制造室温铁磁体?

问17.理论生物学:

生物学的理论是什么?

理论物理学有助于生物学研究吗?

需要新的数学吗?

如何描述生物体这样呈现出多时间尺度动力学的体系?

问18.基因组学:

物理学家如何参与基因组的“解密”?

可能拥有一个定量的、可预测的进化理论吗?

甚至能否直接从基因组出发“计算”有机体的形状?

问19.意识的研究:

记忆和意识后面的自组织原则是什么?

有可能在幼儿期测量到意识的发生吗?

什么时候?

如何发生?

如何测量?

能否制造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机器?

问20.计算物理学:

计算机能代替解析计算吗?

如果是,那么将来物理学家所受的训练该如何相应改变?

问21.物理学的分化:

物理学自身发展日益分化,如何面对这种状况?

问22.还原论:

是否应该怀疑这个物理学的根本逻辑?

是否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

问23.“理论”应该扮演何种角色:

“理论”是否应仅仅靠实验来判断正误,或者应该是由基本物理原理发展出来的对自然“更高”层次的理解,而可以不顾及是否能在实际中实现?

在对复杂系统的细节描述中,如何估价物理学家一贯坚持的“简洁性”和数学“优美性”等原则?

问24.物理学未来发展中潜在的危险:

如何面对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实现的物理学实验计划?

在这种形式下,新的研究途径该是怎样的?

理论在探索自然方面应该起什么作用?

问25.物理学是否仍将是最重要的科学?

(三)欧洲在天体粒子物理领域的发展战略

2008年9月29日布鲁塞尔消息,欧洲今天向全世界宣布了欧洲在天体粒子物理(AstroparticlePhysics)领域的发展战略。

什么是暗物质(DarkMatter)?

宇宙射线(CosmicRay)的起源是什么?

宇宙中星体经历的剧烈过程起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是否可以探测引力波(GravitionalWave)?

物理学家们期望通过这七类大型天体粒子物理项目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七类项目分别是:

1.CTA:

用来探测高能宇宙伽马射线(CosmicHigh-EnergyGammaRay)的大型契伦科夫望远镜阵列(ArrayofCherenkovTelescope);

2.KM3NeT:

放置在地中海中的一个千米见方的中微子望远镜(NeutrinoTelescope);

3.搜索暗物质的吨级探测器;

4.测定中微子质量和基本性质的吨级探测器;

5.研究中子衰变(ProtonDecay)、中微子天体物理(NeutrinoAstrophysics)以及探测中微子性质的百万吨级探测器;

6.探测带电宇宙射线的探测器阵列;

7.第三代地下引力波探测器(GravitationalAntenna)。

来自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实验室(DESY:

DeutschesElektronenSynchrotron)的ChristianSpiering是路线图委员会(RoadmapCommittee)的主席,他说:

“新的激动人心的发现就在我们前面;在下个十年中能否引领潮流取决于我们现在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在花了两年的时间规划战略路线图之后,《欧洲天体粒子物理战略》(TheEuropeanStrategyforAstroparticlePhysics)的发表标志着欧洲在这个领域日趋国际化的探索过程中为谋求领导地位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从海底到地下、再到无垠沙漠以及外太空的实验室,天体粒子物理实验接受了激动人心的挑战。

这个领域是粒子物理(ParticlePhysics)、宇宙学(Cosmology)和天体物理(Astrophysics)的交叉学科,它的目标是探测难以捉摸的粒子,探索宇宙最深层次的奥秘,是一个非常有希望取得重大进展的领域。

为了确保欧洲各国在天体粒子物理学研究方面能够相互协调,来自十三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加入了欧洲天体粒子物理研究网(ASPERA:

AstroParticleERA-Net),这是一个由欧洲委员会(EuropeanCommission)资助的欧洲研究网(ERA-Net:

EuropeanResearchAreaNet)。

经过欧洲天体粒子物理研究网的努力,欧洲国家第一次有一个共同的平台一起参与项目,并分享他们在天体粒子物理方面的成果。

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将联合欧洲国家一起开启一扇探索宇宙的窗口,并于2012年启动像CTA和KM3NeT这样一批最为先进的项目,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

这个项目的全部预算达到数十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现在开始就逐年增加对于天体粒子物理的投入,并在十年之后达到百分之五十的增幅。

欧洲天体粒子物理研究网的协调员StavrosKatsanevas教授说:

“要按时地实现这个七大项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非常自信,这些项目不会像电影里发生的那样被突然砍掉,因为欧洲的研究机构都非常支持这几个优先发展的项目,在其它几个洲也是同样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天体粒子物理研究网将于2008年9月29日和30日欢迎来自欧洲之外的全世界200位科学家以及基金会的官员,以谋求国际合作。

欧洲的天子粒子物理学家们重申了他们支持致力于探索暗能量(DarkEnergy)现象的地面和空间计划。

他们还呼吁建立一个地下实验室之间的合作网、以及天体粒子物理领域中进行技术创新。

此外他们还表示希望能建立欧洲天体粒子物理理论中心(EuropeanCentreforAstroparticlePhysicsTheory)。

(四)来自于网络的几个问题

1.为什么几十年来在高能粒子加速器碰撞实验中,喷射出来所有碎片的自由粒子,所有粒子分裂衰变整个过程的所有过渡产物粒子,包括最终稳定的质子、电子、中微子、光子,不是电中性的,就是只带一个单位电荷的粒子?

2.基本粒子最基本组成单元是什么?

为什么所谓带分数电荷的36种“夸克”(含反粒子)居然会全部被禁闭?

如果确实存在,那么禁闭的原因又是什么?

为什么无穷小的点电荷一直未见能量“发散”?

3.为什么所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特征?

我们至今仍不知道它们的形成原理和具体运动规律!

为什么核能是E=mc2?

是什么原因导致原子核内和所有粒子的质量缺失?

4.为什么质子、中子、电子及几百种原子核素都有固定不变的静止质量、磁矩值和相应的电磁场空间分布范围?

它们的能量、磁矩是怎么形成的?

又该如何精确计算?

5.为什么质子、中子、所有的基本粒子内部和原子核内都存在强、弱、电、磁相互作用?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各相互作用形成原理如何?

强度又该如何精确计算?

6.为什么天然放射系起始核Th232、U235、U238的总核子数都接近234?

为什么已经合成核电荷数为114的重原子核仍然是极不稳定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核素稳定岛的预言失败?

为什么稳定的结束核是Pb206、Pb207、Pb208?

为什么原子核在高能快中子面前竟是完全“透明”的?

它们内部到底呈什么样的结构?

7.为什么原子核会发射电子射线和加码射线?

它们是原先就存在原子核内?

还是后来转化形成的?

它们是如何转化的?

能谱、强度又该如何计算?

8.为什么电子在原子表层会形成所谓的“s、p、d、f型电子云”?

各个电子在“电子云”中具体运动特征、规律如何?

电子激发、跃迁中能谱(尤其是表层多个电子的原子中)又该如何精确计算?

如果电子确实是以几率状态分布,那么,固定不变的轨道磁矩和发射、吸收光谱能级又该如何解释?

9.重原子内层K、L层众多电子的运动特征和x荧光射线谱能量又该如何分析计算?

10.宇宙中为什么存在2.73K微波黑体背景辐射?

它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

光子是电中性粒子,为什么有电磁波的特性?

为什么光速c刚好是299792458m/s?

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为什么热力学实验中获取近0.0K的超低温相当困难?

11.既然质量较大的中子星必将导致引力塌缩形成黑洞,黑洞缩小时引力塌缩又必将导致引力势能趋于无穷大,也就是黑洞质量必将趋于无穷大。

由此必将导致引力场强度、引力作用范围都趋于无穷大的“发散”现象。

那为什么我们发现的所有星系中央星系核内都有巨大质量的黑洞,却从未见到质量、引力场强度、引力作用范围的“发散”现象?

12.既然我们已经知道所有的星系都是由大团星云收缩形成的。

那么,从宇宙热大爆炸充分膨胀扩散形成稀薄的超大团星云,到星云分裂收缩成星系的过程中,密度和万有引力场又该是如何变化的?

为什么有的形成椭圆星系,有的形成旋涡星系,有的又形成棒旋状的星系呢?

星系的旋臂是怎么形成、演化的?

整个星系在形成、演化过程中,是逐渐收缩的?

还是逐渐扩散的?

13.现在天文学界一致认定宇宙年龄约150亿年。

该年龄是指恒星年龄、古老球状星团表面恒星年龄、星系核中央黑洞的年龄、还是整个星系的年龄?

宇宙中占90%以上的暗物质到底是什么东西?

它们算不算宇宙中的主要成员?

这90%以上的暗物质年龄又是多少?

14.宇宙真的是在不断膨胀吗?

宇宙真的是由一次热大爆炸中形成的吗?

如果真的是,那么大爆炸之前的所谓数学奇点是什么东西?

它是怎么形成的?

大爆炸前一秒钟的激发机制又是什么?

15.宇宙深处超高能量的加码射线爆是怎么形成的?

超高能量的质子射线是怎么形成的?

近年来观测到的所谓强度和规模仅次于宇宙创生的大爆炸又是怎么形成的?

16.为什么类星体具有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辐射?

它内部应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部分类星体光谱超常值红移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所有的天体光谱红移都是多普勒红移吗?

17.相对论中的孪生子佯谬、不同时空之间的对钟难题该如何解决?

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与爱因斯坦的相对时间和空间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光线在万有引力场作用下的弯曲现象,应理解为光子的运动轨道弯曲呢?

还是所谓的空间弯曲?

18.量子物理学、宇宙物理学和相对论之间的所有基本物理学定律该如何统一?

现代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之间的强、弱、电、磁相互作用与万有引力场作用又该如何统一?

现代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的所有基本物理定律又该如何统一?

……。

19、基本物理常数的数值会随时间改变吗?

自然界的基本常数为什么具有现在的数值?

为什么物理学的基本方程都具有时间反演不变性?

20、为什么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为什么热水比冷水冻结快些(Erasto Mpemba问题)?

运动物体的温度会改变吗?

开放系统的熵具有什么物理意义?

湍流形成的机理是什么?

21、地球磁场极性颠倒的原因是什么?

南极空洞是怎么形成的?

生物体内有核反应吗?

地震前的地光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闪电多‘之'字形少球形?

22、能否解决强关联多电子系统的基态和元激发问题?

能否解决低维凝聚态物理新现象的理论问题?

 何时能揭开狄拉克的大数之谜?

可控轻核聚变能否实现?

 激光热核反应的点火条件(劳森判据)能否达到?

常温核聚变能否实现?

冷核聚变能否实现?

量子混沌确实存在吗?

最后一个超重元素的质子数是多少?

热中子辐射俘获疑问的实质是什么?

原子核磁矩能否准确计算出来?

 Gamow-Teller巨共振问题gA(核内核子)!

=gA(自由核子)能否解决?

 奇异电子峰是怎样形成的?

EMC效应能否解决?

质子自旋危机能否解决?

电子与核散射中,纵向响应形状因子问题能否解决?

有限核的结合能与能极能否一一准确算出来?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GP)物质态是否真的存在?

 

23、宇宙种子磁场的来历是什么?

  有无胶子球存在?

存在第四代基本粒子吗?

 e-u-t之谜何时能解开?

亚夸克结构仅仅是推测吗?

质子的寿命有多长?

 电子有无结构?

 光子有无结构?

有无奇异物质存在?

C,Ψ物理中的ρπ疑难能否解决?

24、量子理论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描述微观空间中的物质运动,简单地说,就是用宏观的仪器测量微观粒子在各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可由运动学和动力学表述的变化过程,它由二部分内容构成:

一部分是由长度标度确认的实验结果;另一部分是沿用“欧氏几何学空间模型”的思路对实验结果的解析,即微观空间与宏观空间存在着反向自然律的解析,也就是描述理论的对称性与实验结果不对称的解析,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解析,因果律与态叠加的几率解析,真空态和真空破缺的解析,强子“色优惠”和“夸克幽禁”的解析,人为附加场和测不准原理的解析,等等,并把这些解析作为整个量子理论的“补充性假设”,这里明摆着的一个问题同样是,在微观空间,“几何学空间模型”的使用存在着确定的边界条件,这些边界条件是由微观空间的物理学内容决定的。

量子理论只是告诉我们,微观空间的物理学内容是由定义空间的量子化分割加上“补充性假设”完成的,如果定义空间稍有闪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物理量必需表述为(与坐标无关的)几何量”稍有闪失,20世纪量子理论的全部“补充性假设”面临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只要用“庞加莱空间”置换出量子理论实际使用的欧氏相对空间,量子理论近30项“补充性假设”就没有一条是可以存活的。

当然也包括已被科学界接受的“重整化”和“测不准原理”。

25、声音在密度高的物质中(例如在水或钢中)要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但它在暖空气中又比在冷空气中传播得快,而暖空气的密度却比冷空气低。

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为什么会形成晶体?

为什么晶体总有一定的形状?

什么是戈德尔证明?

戈德尔证明是否说明真理是不可得知的?

红光通过棱镜时的变化最小,而在通过衍射光栅时变化最大,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当两道光束互相干涉并产生暗区时,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数学家为什么对素数感兴趣?

当一个不可抗拒的力遇到一个什么力都不能使之运动的物体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增殖反应堆是什么东西?

我们得把氢加热到多高的温度和保持这个温度多长的时间,才能使聚变反应持续进行下去?

为什么人们说“宇宙空间的低温?

”一个空虚的宇宙空间怎么会有温度呢?

什么是宇宙尘?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什么是脉冲星?

气泡室是怎样工作的?

恒星的温度能达到多少度?

在一颗恒星上,聚变反应可以进行到什么程度?

如果太阳的表面温度是白热的,太阳黑子为什么又是黑的呢?

如果黑子真是黑的,它们就该也是冷的。

太阳上的东西怎么会是冷的呢?

为什么所有行星的轨道都近似地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冥王星与其它各行星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彗星为什么有尾巴?

时间是一种幻觉呢,还是确实存在的东西?

怎么来描述时间呢?

时间的最小可能单位是什么?

(五)梅晓春先生提出的理论物理问题

1.带电粒子任意运动产生的推迟电磁场不满足宏观电磁场运动方程和电磁场相对论变换。

宏观电磁场相对论变换导致电磁场运动方程解的唯一性破坏和其他严重问题,因而是不可能的。

写成四维电磁势的形式后,不考虑电磁场相对论变换,宏观电磁场运动方程的形式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可以保持不变,但洛伦兹条件不可能保持不变。

因此经典宏观电磁场理论不存在相对性,爱因斯坦时空相对性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被破坏。

2.狭义相对论逻辑系统中存在三个基本问题:

1.采用纯惯性参考系建立时空理论的超验性问题。

2.参考系相对运动速率V’=V与真空光速不变c的相容性和一致性问题。

3.基本时空佯谬不可消除性问题。

3.为了能与地球近平直参考系中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必须将弯曲时空中对引力问题的计算换算成用平直时空中的标准尺和标准钟(或局部惯性系的标准尺和标准钟)来计量。

这在弯曲时空引力理论中被认为是基本原则,但目前广义相对论对具体问题计算的过程中却普遍地忽略了这个原则。

采用标准尺和标准钟计算的结果表明,水星近日点进动是实际观察值的4.8倍,而且方向相反,雷达波延迟只是观察值的53%,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广义相对论实际上并未得到实验证实,除非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描述的已经是平直时空中的结果,不是弯曲时空中的结果,但这与爱因斯坦弯曲时空引力理论的前提相矛盾。

4.按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计算,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中心会出现奇点,表明时空奇异性是采用弯曲坐标的描述方法引起的,不是自然本性。

所谓奇异性黑洞、白洞和虫洞以及时间旅行等在自然界中都是不存在和不可能的。

5.由于地球观察者与宇宙物质间存在相对运动速度,描述膨胀宇宙必须采用动态能量动量张量,不能采用静态能量动量张量。

采用动态能量动量张量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不可能用来描述均匀且各向同性膨胀的宇宙,现代标准宇宙学面临基础缺失的危机。

(六)夸克同宇宙建立联系:

新世纪的11个科学问题(转载)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宇宙物理学”的跨部委工作小组,2004年5月初发表了“宇宙物理学”报告。

该报告是对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02年的报告—“建立夸克同宇宙的联系:

新世纪的11个科学问题”做出的响应。

该工作小组成员包括能源部、宇航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科技政策办公室和预算管理局的代表。

NSTC是1993年11月23日根据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布的行政命令建立的,是总统协调不同部门之间在科学、太空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机构。

委员会主席由总统担任,其成员由副总统、总统科技顾问、负责科技的内阁级部长和各直属局局长,以及其他白宫官员组成。

NSTC的主要目的,是在诸如信息技术、卫生保舰运输系统和基础研究等领域,对联邦政府的科技投资设定清晰的国家目标。

  

“宇宙物理学”工作小组的这篇报告检查了联邦政府现有的投资状态,并为国家研究理事会2002年报告中提出的11个科学问题推荐了应采取的优先步骤(该报告由19名权威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联合执笔)。

现将这11个科学问题介绍如下:

1、什么是暗物质?

天文学家已经证明:

宇宙中的天体从比我们银河系小100万倍的星系到最大星系团,都是由一种物

质形式所维系在一起的,这种物质既不是构成我们银河系的那种物质,也不发光。

这种物质可能包括一个或更多尚未发现的基本粒子组成,该物质的聚集产生导致宇宙中星系和大尺寸结构形成的万有引力。

同时,这些粒子可能穿过地面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LANL实验室的液体闪烁体中微子探测器、加拿大Sudbury中微子观测站和日本超级神冈加速器实验的最新结果给出有力的证据:

中微子以各种形式“振荡”,因此必定会具有质量。

虽然质量很小,但宇宙中大量的中微子加起来可使总的质量达到相当高。

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新的加速器实验MiniBooNE和MINOS将研究中微子震荡和中微子质量。

   尚未发现的其它粒子有可能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