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458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docx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1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导学】

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端——先秦时期

[重难点透析]1、线索•思路①原始社会。

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为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②奴隶社会。

从夏朝建立到春秋为奴隶社会时期,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

紧扣“开端、发展、强盛、衰落”这八个字做文章,掌握并理解夏、商、西周及春秋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地位。

A、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

如何理解“开端”?

从政治上看,国家政权开始确立,就形式而言,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就实质而言,军队、刑法、监狱等国家机器建立了起来。

还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开国之君和第一个亡国之君(夏桀)。

从经济文化上看,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出现了灌溉农业,据传有了最早的历法——夏历。

B、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其发展表现在政治方面,疆域辽阔,为当时世界大国,且政局长期较稳定(盘庚迁殷后)。

经济方面,农业和畜牧业远超过前代,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更具世界先进水平。

C、西周乃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期。

强就强在两个“制”上,即政治上的分封制(上层建筑)和经济上的井田制(经济基础),这些为西周的强盛提供了政治和经济保障。

D、春秋为东周前一阶段,是我国奴隶社会的衰落期。

这是一个社会急剧动荡时期,西周奴隶制赖以强盛的“分封制”和“井田制”逐步遭破坏。

政治上,大国群起争霸(先后出现春秋五霸),王室衰微。

经济上,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出现铁器和牛耕技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新的剥削关系逐步产生。

政治经济的剧变,反映到思想文化上来,就是道家和儒家学说的产生。

面对渐行渐远的奴隶制,老子绝望了,而孔子则试图以“仁”的学说拯救“周礼”。

③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确立阶段,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大变革时期。

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三个方面去把握。

A、政治上,注重两点:

一是封建制的确立。

二是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积极因素。

封建制的确立是通过变法这一途径实现的,各诸侯国的新兴地主阶级纷起变法,革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大约在前4世纪中期,我国封建制最终确立起来。

这一时期另一政治特征是大国之间的战争更加激烈,但七雄并立较之春秋诸侯国林立,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局部统一是迈向统一的重要一步,其中秦国的全面崛起令人瞩目,堪担统一大任。

同时,战乱连年,人民饱受苦难,更是渴望统一,这些都是有利统一的因素。

B、经济上,虽然战乱频繁,但战国的经济却获得了较大发展,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活动尤其是新兴封建城市的兴起,令人印象深刻。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封建制度的确立,新的生产关系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从而有利于统一。

C、思想文化方面:

继春秋之后,社会大变革促进了科技文化的更一步繁荣。

出现了我国古代极为罕见的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名家辈出,群星灿烂,对后世影响极大,尤其是他们学说中普遍存在的人本思想,更是一直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份珍贵的资源。

同时,科技和文学艺术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2、辨析•感悟①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算不算社会进步?

这是一种非常大的社会进步。

与原始社会一百多万年的历史相比,历时1600余年的奴隶社会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后者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远远超过前者的总和。

为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奠定了基础。

无庸讳言,奴隶社会存在触目惊心的压迫和剥削,但不能因为人类文明进步付出了这些代价就否定其进步性。

因为我们判定历史进程进步与否的终极标准是看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基础上的,并非先民们的自觉选择;奴隶社会“天下为家”局面恰恰是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而且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同理,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也是巨大的社会进步。

②如何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它们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其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可谓动机不纯。

惨烈的战争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破坏和灾难,人民深受其害,因此有“春秋无义战”一说。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不应忽视这类兼并战争还有其客观进步的一面。

如在战争过程中,诸侯国的数目逐渐减少,形成局部统一,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各国为了增强实力、战胜对手,都比较重视生产和延揽人才(即“养士”),实施军政改革等,到了战国后期,人民厌恶战乱,渴望统一成为时代呼声,这就为秦统一提供了历史机遇。

③如何看待“仁”和“仁政”?

“仁”的学说是孔子在春秋末创立的,战国时,孟子把它发展为“仁政”。

就其目的而言,两者是基本一致的,都希望当权者讲究统治方法,注意缓和阶级矛盾,做到长治久安,从根本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但两者的政治价值取向不同,前者力图挽救没落的奴隶制,后者则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

就内容而言,两者一脉相承,其本质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仁”是较抽象的理论,只是笼统地主张和提倡察民情,惜民力,重德治等,而“仁政”则是较具体的政策,更具操作性,涉及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

在生产资料方面,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在产品分配方面,轻徭薄赋,调动生产者的劳动兴趣,在社会关系方面:

放宽刑法,舒缓社会矛盾等。

“仁”和“仁政”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孔孟之道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与“仁政”相对立的就是“暴政”,两者基本构成了一部封建社会的治乱兴衰史。

往往在朝代初期,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生产关系,也就是实行“仁政”,结果社会渐趋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甚至出现所谓“大治”、“盛世”局面。

到了朝代中后期,“仁政”渐失,“暴政”日显,如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赋役繁重等,结果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从而导致朝代灭亡。

3、了解古代历史的途径。

①古人的文化遗存。

教材在讲叙原始社会的概况时,大量采用考古新发现及历史遗物遗迹。

这些写在化石上的历史是最为客观可信的。

②参阅史书典籍。

这类史料浩如烟海,是我们了解古代史的主要途径。

历史是由人记录书写的,难免主观色彩,更何况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因此,不能不加分析地接受和运用。

③借助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

这类史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两种途径的不足,但应慎用。

因为尽管它们是现实生活的某种折射,但存在太多的想象和夸张等虚构成分。

第二单元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秦汉时期

[起止时间]公元前221年——220年,即课本5—9节。

[阶段特征]本单元包括秦朝、西汉、新、东汉四个朝代。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全面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具体特征如下:

1、政治上:

国家统一,几度强盛。

②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得以巩固。

2、经济上:

①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3、民族关系:

①边疆少数民族的兴起和发展,为开发边疆作出巨大贡献。

②边疆各

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4、中外关系:

国门开启,初显开放与进取意识。

与东邻朝鲜、日本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丝绸之路则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5、科技文化:

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②气势恢宏,多项成就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③影响巨大且深远。

[重难点透析]1、线索•思路

①、秦朝: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这是一个极富开创性的朝代,对后世影响颇大。

紧扣“统一”、“中央集权”、“多民族”等关键字眼来理解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

A、关于“统一”要注意两点,一是实现统一,二是巩固统一。

承接战国后期的统一趋势,凭借自身的优势,采取一系列正确的策略(如远交近攻),秦先后灭掉了东方六国,结束了长达5个世纪的诸侯争霸局面,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

为了巩固这一伟业,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被后人称道并产生积极影响的有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制,经济文化方面的“三统一”(即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等,历来为后人所诟病并被视为暴政的是禁锢思想的“焚书坑儒”等。

秦开创的这种大一统局面,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B、“中央集权”问题:

为巩固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中央集权制。

首先确立皇帝制,赋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

他还设立“三公制”和郡县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通过对“三公”和郡守县令的任免,有效地控制全国上下。

这一制度影响深远,为历代所沿用。

C、“多民族”问题:

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是由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融合凝聚成的命运共同体。

秦始皇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设三郡大量移民,开发珠江流域,使不同民族生活在同一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开创了多民族国家的新局面。

D、其它问题:

a、秦朝貌似强大,但仅存在15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可谓短命。

其迅速败亡的原因是失在“政”而不在“制”。

秦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而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制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并为后世所继承。

秦灭亡的教训对后世统治者具有相当大的警醒作用。

b、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评价封建帝王,应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

主要看其统治政策是否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促进民族融合,捍卫国家主权等。

秦始皇是一个“功”与“过”都很突出的封建统治者,总体而言,功大于过,不失为一个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应注意其“作为”往往是为了满足一已私欲,而不计国力民力。

②西汉:

经过短暂的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楚汉战争之后,刘邦建立了西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而持久的封建王朝。

A、西汉初年面临社会贫困、地方王国势力膨胀和匈奴威胁北部边境等三大社会问题。

这三大问题的相继成功解决,使西汉步入了全盛时期。

a、为解决社会贫困问题,从根本上巩固封建统治,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训,崇尚无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并保持60余年不变,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封建社会是难得一见的,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至汉武帝时,国家富强,为王国问题和匈奴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物质基础。

b、王国问题反映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是指地方势力膨胀,从而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

它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从这一点来看,王国问题不是孤立的历史现象,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再地遇到。

直接原因是刘邦错误地吸取秦亡教训,以为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是秦灭亡的重要原因(即失在“制”),于是大封“同姓王”,在地方搞郡国并行制,并赋予王国极大的权力。

数十年后,地方王国势力坐大,引起统治者中一批有识之士(如晁错)的忧虑,强烈要求“削藩”。

后经景帝、武帝几代人的努力,王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终获解决。

这就为匈奴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政治条件。

C、匈奴犯边长期困扰西汉的北部边郡。

汉初刘邦曾想解决,但由于客观条件不具备,结果遭遇“白登之围”,差点成了俘虏。

到汉武帝时,国力空前强盛,反击匈奴的条件已经具备,汉武帝一改汉初以来的“无为”,开疆拓土,三击匈奴,安定了北部边郡;两度派张骞出使西域,为西域都护的设置奠定基础;同时在西南设郡县,加强了对那里的统治。

西汉由此进入了全盛时期。

B、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流民问题突出,乱象丛生、王莽乘机代汉建立新朝。

新朝虽“新”,但矛盾依旧,就这一点而言,可以把新朝视为西汉末的历史。

王莽力图通过改制来缓和阶级矛盾,但因措施不当,更由于阻力过大,问题积重难返,反而加剧了各种矛盾,并引发赤眉、绿林起义,新莽灭亡。

③东汉(25—220年)

东汉也是一个较长而强盛的王朝。

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文化发展方面有自己的贡献和特色,但整体来说,没有达到西汉水平,至多算是恢复性增长(即“光武中兴”)。

A、东汉前期,光武帝刘秀调整统治政策,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为后来大败北匈奴,重新建立与西域各族的联系打下了基础。

东汉政治的重要特点是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是东汉政权的政治基础,但对中央集权却是一大隐患,并对以后的历史产生恶劣影响。

B、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日趋腐朽黑暗。

这是东汉政治的又一个特点。

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黄巾起义爆发。

C、东汉末期,在黄巾大起义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成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不休,经济残破、生灵涂炭,最后形成曹操,孙权和刘备三股较大势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直到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魏时,东汉才正式结束。

因此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著名战例是在东汉末发生的,《三国演义》的主角之一曹操其实不是三国时期人!

④秦汉文化。

A、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民族联系的加强,对外交往的开辟,为秦汉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B、在自然科学方面,造纸术、地动仪的发明,天文、历法、数学、医学方面的高度成就,万里长城和秦兵马俑的修建,奠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在当时的世界领先地位。

在社会科学方面,太学和郡国学校的设立,初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系统,汉赋、乐府诗、纪传体史书等突出成就在我国文化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

C、秦汉文化,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促进了当时政治经济的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以及对外交往。

同时,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2、辨析•感悟

①怎样认识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的理论是战国时的法家韩非子提出的,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要听从中央的统辖(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其二是集中到中央的权力全部交给君主,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居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

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后经历代统治者改善与强化,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

这不是偶然的,既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客观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组织大规模的水利兴修和抵御自然灾害,从而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同时,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来确保他们的政治经济特权,镇压农民的反抗。

中央集权制较之于奴隶社会盛行的分封制,是一个进步。

因为它巩固了国家统一,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但这套以专制为特征的制度内部有两对基本矛盾,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时隐时现,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因此不可小视。

②如何理解西汉前期统治政策的“无为”与“有为”?

汉初统治者崇尚道家的“无为”思想,实行宽舒的休息生息政策,到汉武帝时“独尊儒术”,转而推行积极的“有为”政策。

这种政策的转变,说到底是由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不同。

汉初社会极端贫困,当务之急是恢复发展经济,舒缓民困,从而保证统治长治久安。

于是刘邦停息干戈,让士兵复员生产,国家尽量不搞劳民伤财的工程,减免徭役,并在土地、赋税等方面调整生产关系。

后来文帝、景帝等进一步丰富了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

这种政策看似“无为”,但结果却是大有作为。

到武帝时国库充盈,军事实力大增。

这就为汉武帝的“有为”创造了条件,加之王国问题和匈奴威胁问题长期困扰西汉中央政府,也亟待解决,于是,汉武帝顺势而为,一改前辈的无为,大举出击匈奴,推行“推恩令”,大力兴修水利,经营西域和西南等,使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

“无为”和“有为”不是绝对的。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干,也不一定就意味着消极,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要视当时的客观条件而定。

而“有为”也要顺时顺势而为,而不能胡作非为。

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统治者耐得住寂寞做到“无为”的实属不易,而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的“有为”则史不绝书。

从西汉的社会实践来看,“无为”与“有为”都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运用得当,都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起止时间]220—589年,即课本第10—12节。

[阶段特征]本单元上承强盛的秦汉,下接全面繁荣的隋唐,处在封建社会两大鼎盛时期之间,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整体特征是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1、政治上:

①国家分裂,较多的表现为南北民族政权的对峙。

②政权更迭频繁,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③内迁少数民族逐步封建化。

④士族兴衰,其历史影响较大。

2、经济上:

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北方经济是破坏与恢复交替。

北重南

轻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3、民族关系:

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形式上为汉化,实质上是封建化。

4、科技文化:

①不少领域取得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就。

②宗教盛行。

[重难点透析]:

1、线索•思路

①三国(220—280年)。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就其社会根源而言,是东汉豪强地主势力膨胀造成的。

就经济根源来说,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带来的结果,再者三个政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相互制约平衡,彼此均无力消灭对方。

因而导致三国鼎立。

B、相对东汉末的军阀割据混战,三国鼎立局面不失为一个历史进步。

因为形成了局部统一,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三国的统治者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都很重视生产的发展,魏对黄河流域经济的恢复,吴对江南的开发,蜀对川西平原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都功不可没。

这一切又为西晋再次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①两晋(280—420年)。

A、西晋的短暂统一。

西晋的统一只维持了几十年时间,原因在于西晋政治一开始就很腐败,导致社会矛盾丛生,争权夺利的统治者阶级内部矛盾与反抗封建压迫和剥削的阶级矛盾以及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其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是西晋衰亡的主要原因,民族矛盾实质是阶级矛盾的反映,由此而引发的流民起义和少数民族人民的反晋起义,则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B、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

a、东晋政权是在南北士族地主的支持下建立,偏安江南,不思进取,不支持祖逖北伐,导致北伐夭折。

b、十六国是指东晋时我国北方及西南地区先后出现的少数民族政权。

其中氐族贵族苻坚建立的前秦一度强大,于4世纪晚期统一黄河流域,并进而想统一中国,但淝水之战被东晋打败,与祖逖一样,这次统一活动也失败了。

两次统一活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融合尚待时日,民族矛盾仍很尖锐,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和民族基础。

②南北朝(420—589年),历时170年。

A、南朝。

南朝在经济上的最大亮点是开发江南。

在吴和东晋的基础上,南北人民共同开发,使江南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赶上北方。

在政治上比较突出的是两点,一是士族制度的形成,二是统治者都崇佛,导致佛教盛行。

士族地主是由东汉豪强地主逐渐演变而来,是南朝政权的政治基础,也是政治长期分裂的社会根源之一。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种种特权,因而是极端腐朽的势力,南朝末期日渐衰落。

B、北朝。

北魏顺应当时黄河流域业已出现的民族大融合趋势,实行以汉化和封建化为中心的孝文帝改革,使民族融合进入高潮,并使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北周继承了北魏的汉化和封建化政策,由弱变强,灭了北齐,再度统一北方,为以后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

A、民族大融合,江南的开发和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促进科技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同时,佛教的盛行、政治分裂战乱以及士族制度的兴衰,对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学艺术产生深刻影响。

B、自然科学:

数学方面有祖冲之的圆周率和《缀术》,农学方面有贾思勰总结北方农牧业生产经验的《齐民要术》。

这些成就都具世界水平。

社会科学:

文学方面有陶渊明的田园诗与北方民歌。

艺术上、书法艺术产生,出现书圣王羲之,山水画形成,还盛行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宗教画及石窟艺术,思想上出现了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著《神灭论》,反对佛教。

(东汉时的王充也是无神论者,他著有《论衡》)

2、辨析•感悟如何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统一是我国历史的主流,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由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一旦中央集权被削弱或者遭破坏,就会出现割据势力甚至政治大分裂,但这只是历史长河的几个拐弯处,从来没有改变统一的大趋势和走向。

即便如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样的大分裂时期,也同样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其主要表现为:

A、经济上:

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北方黄河流域经济的恢复,使南北经济趋于平

衡,经济交流和联系的加强,奠定了统一的经济基础。

B、民族关系上:

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使导致南北民族政权长期对峙的民族矛盾得以消除。

C、政治上:

形成了局部统一,这是迈向统一的重要一步。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一直相对安定,北方则先后出现了三国,前秦、北魏、北周等四次统一黄河流域。

D、长期战乱使人民深受其害,人民渴望统一。

到了南北朝后朝,统一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隋唐时期

[起止时间]589—907年,即课本第13—18章。

[阶段特征]本单元包括隋唐两朝。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这种繁荣是全面而辉煌的,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政治上:

①国家统一,疆域空前辽阔。

②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渐趋完

善。

2、经济上:

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较开明,民族关系和睦,各民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

展作出贡献。

4、对外关系:

①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

②中外交往频繁,极具开放意

识和活力。

5、科技文化:

①兼收并蓄,全面辉煌。

②泽被深远,是“中华文化圈”的渊源。

[重难点透析]1、线索•思路

①隋朝:

(589—618年)隋朝是一个虽短命却很重要的朝代,其历史地位与秦非常类似,都起承上启下作用。

它们揭开了强汉和盛唐的序幕,是我国历史两个华丽乐章的前奏。

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学习掌握隋朝的历史。

A、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顺应历史统一趋势,实现了国家大统一。

B、都开创了一系列新制度,并为后世所继承。

秦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C、两朝都留下一批惊世工程,虽然本朝人民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却使后人深受其惠,秦有万里长城和兵马俑,隋有大运河和赵州桥。

D、两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均有贡献。

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越族,开创了统一的各民族国家局面。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又派人去西域,密切了边地和中央的联系。

E、两朝都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二世而亡。

其教训对后世都起到警醒作用。

②唐朝(618—907年)。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

课本用几乎5章的篇幅来讲述大唐盛世的5个方面,约占古代史的六分之一,足见其地位有多重要。

A、唐朝的政治兴衰。

a、唐前期政治清明,出了三代明君,呈现空前强盛局面。

唐太宗首开贞观之治,奠定强盛基础。

他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任用贤臣,

善于纳谏,形成“贞观之治”局面。

女皇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她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保持了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使国力不断上升。

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积几代之功,国力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由此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这是历史上继汉武帝之后的第二个盛世局面。

b、唐中后期政治黑暗腐败,盛极而衰,最后灭亡。

B、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a、原因:

一般从政治、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着手,同时应考虑前代打下的基础。

b、表现: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主要包含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部分,农业事关吃饭穿衣、政权存亡,向来被统治者视为“本业”,而工商业则是前者的一种补充,被视为“末业”,往往不受重视,尢其是商业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