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747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

九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业

问题:

简括《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

答:

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8项发展任务。

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二是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

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

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

六是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七是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育。

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九、《规划纲要》多次强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谈谈中小学教师当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答: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

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公平相对容易做到,但教育质量的公平,即让人人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则不易做到。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

我的看法是:

政府应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半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都是应该完全由(如前者或多半由(如后者政府所提供的。

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受益者虽然主要是个人,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政府是提供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

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公平无法实现。

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

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

尽管我国政府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0世纪末要达到4%,但直到2003年,还只有3.28%。

目前中央要下大决心确保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力争在2010年前后接近4.5%。

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应严格按照我国《教育法》第55条的规定要求,教育投入应做到“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人大要加强对同级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以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

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政府应考虑逐步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全免费。

此事可从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始,除已免学费外,再免杂费、教科书费,也可先从小学免起,再免初中。

在农村首先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已具有现实可能性。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生约为0.85亿人,初中生约为0.45亿人。

按人均GDP与生均财政经费比例的国际平均数算,小学生每年每生需500元,初中生每年每生需1000元,两者合计约875亿元。

如从国家级贫困县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贫困县592个,农村人口1.98亿,约3000万学生,其中2000万小学生,生均500元,约需100亿元;1000万初中生,生均约1000元,也需约100亿元,两者合计约200亿元。

因此,无论是875亿元,还是200亿元,从目前迅速增加的国家实力和每年5000亿元左右的教育总投入来看,只要下定了决心,都是有能力首先从农村(特别是从最急需的国家级贫困县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

建议按“分类承担、分步实施”的原则,尽快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对现有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义务教育,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拨款为辅来解决;对较发达的地区,则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为辅来解决;对发达的地区,则完全由地方政府自己解决。

有条件的地方,应先行一步。

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部门要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向少数重点中小学和大学的局面。

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基础教育内部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高等教育内部专科、本科与研究生之间等等,都应有个合理的比例,不宜畸轻畸重。

应该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对于基础教育,要强调均衡化(但不是平均化,应取消重点学校制度,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治薄、扶差”上来,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对于高等教育,则更多的是要为各类院校(包括民办院校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氛围。

对政府投入较多的重点中小学和大学,要加强监管和评估,以防止教育资源浪费。

对民办学校应一视同仁,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

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

目前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加快改革的进程。

与此同时,还应大力推进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的创新等等。

十、结合《规划纲要》相关内容,谈谈语文教育要更新怎样的人才培养观念?

这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有什么一致的地方?

答:

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开展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与针对性。

(2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3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养成健康人格。

(4加强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开齐开好艺术类课程。

(5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人人成才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人人都能成才,人的才能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但环境和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只要为每一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他都能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2人人都有权成才,接受教育发展自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每一个人成才服务。

(3为人人成才服务,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在集体教学的情境下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才的机会。

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

多样化成才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人人成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成为相同的“标准件”,也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为“拔尖人才”。

人才是有规格和层次的区别的。

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各种复合型人才、实用技能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我们的成才理想。

(2要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成才培养就要多渠道、多模式、多规格、多途径,要办好各种类型的教育,为各种人才的成长铺就广阔的道路。

(3人才的多样化发展要建立在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尊重个性特点和个性选择是培养多样化人才的关键。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树立系统培养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是现代人才培养观念的重要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不是学校培养的,是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造就的。

学校教育要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学校应该做好“夯实地基”的工作,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和教师要想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传承;学校教师要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手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十一、分析论述题:

一位家长讲,我孩子上小学3年级,语文老师每天布置

的作业特别的多,基本上光语文作业完成都需要2个小时,做作业到晚上10点以后是经常的事情,每天写一篇日记,难为的我天天上网找,抗议这种添鸭式的教育方式;忘了说了,这个语文老师是农村学校的老师招聘到市里的学校的,估计是由于招聘的,工作压力大,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作为一名家长,我提议学校的知识在学校解决,不要将应在学校进行的练习变成作业的形式占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

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时少不了必要的练习,完全可以在自习课上由教师指导进行。

想一想,现在的小学生每天能有自习时间吗?

教师还像我们当年上学时那样用心辅导学生的练习吗?

小学生回到家里做作业,得家长辅导,但有时家长辅导不了。

有时,家长的辅导和教师的要求不一致,结果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1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学课业负担原因?

《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哪些要求?

(2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

学课业负担原因?

《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哪些要求?

答:

(一价值观问题

1.考分决定了能不能考上大学,由于有这样一个价值目标,就产生了为分数不惜一切代价的学习态度,在行为上现为不择手段,甚至不顾自己的长远利益,不惜付出身心健康为代价。

2.“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传统观念。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加重学生负担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情况下,谁要是不能承受重负就被指责为不求上进,老师不对学生加重学业负担就被指责为不负责任。

(二教育自身问题。

教育本来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应该以社会需求作为评估教育质量的标准。

而在现实中,我们的评价被最直接的升学考试作为标准,也不得不让教师注重成绩,以考分来“说话”。

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改变,校长要求教师提高升学率的压力就不会改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老师之间的盲从和攀比心理。

看到其他老师都布置自己科目的家庭作业,自己却没有布置,时间一长,个别老师和家长认为自己教学不认真,不下工夫,只好多布置家庭作业。

(四利益驱动问题。

当应试成为教育目标,在考试中追求高分为最大的功利价值的时候,当学校采取低效率高消耗的过程来促进学习的时候,课后补课、假期补习、暑期讲座、练习题、考试题、模拟题、题库、题海等出版物大行其事。

教师为的是补习班和补习出版物都已经形成产业,而与其相呼应的就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总而言之,减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1《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

答:

1、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授课时数,不得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新课。

各科要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得任意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

如因教学改革试验或教育发展基础的特殊需要,对课程、授课时数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时,应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2、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必须经过国家教委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未经审定的,一律不准在教学中使用(实验教材按有关规定办理。

教科书的选用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小学一般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初级中学由省或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并应积极创造条件赋予学校选用教材的权利。

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一律不准组织学生购买练习册、习题集或其他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

教育、出版发行以及其他部门也不得采取强行搭配等办法向学生推销这类图书资料。

教学中如必须补充习题或其他资料,可由教材编写单位编入或附录在供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中(出版单位应在书的封面写明“供教师使用”。

初中毕业年级如需补充练习,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审定,限在本省(区、市内使用。

3、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认真备课,精心授课,因人制宜地选择和布置作业。

作业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

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

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以上均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测定。

不要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更不得以多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应负责控制、调节学生每日课外作业的总量。

4、认真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开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以及活动课程。

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课外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做到时间落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要使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

要积极安排集体教育活动,如组织运动会、远足、参观、社会实践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管理,严格控制竞赛的次数。

5、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认真完成小学劳动课和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育教学任务。

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适当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和职业预备教育或劳动技艺教育。

6、必须保证学生在课间、节假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指导学生自主地支配好课余时间。

学校和教师都不得占用假日给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7、改革考试办法,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

学生的学习成绩应以平时考查为主。

考试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着重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要把考试权交给学校(农村小学亦可由学区中心小学负责。

除初中毕业年级的毕业考试外,废止其他年级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

农村小学毕业考试可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学区中心小学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命题。

要采取措施减少学生留级现象,并积极创造条件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留级制度。

8、努力办好每一所小学和初级中学。

义务教育阶段不应当分重点学校(班与非重点学校(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各类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出特色。

要注意指导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在教育改革中起示范作用。

9、改革初中招生制度。

在基本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地方,学生读完小学后就近升入初中一年级学习,不另举行初中招生考试。

10、应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制订办法对学校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从德、能、勤、绩几方面,全面考核教师;根据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鼓励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或升学率高低评价学校和教师,更不得给学校,或给教学班和教师下达学生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的指标,不得以此排列学校、班级和教师的名次。

学校也不得按考试成绩排列学生名次,张榜公布。

国家教委过去颁发的有关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定,凡与以上各项无抵触的,均应继续执行。

(2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答:

就教师而言,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是要建立宽松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聪明才干。

二是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相互信任,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才会在学生头脑里畅通无阻地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态势,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是要建立鼓励的机制,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予以信任和期待,会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一是要全面把握教学目标,要重视知识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课堂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主要途径。

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障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练习、思考、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是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注重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身心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第三,提升自身修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

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着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

其次,教师要博学多才。

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多才多艺的教师易受学生欢迎,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积极影响。

再次,教师的行为举止要端庄自然。

教师语言要明白、清晰、简练,课堂语言要生动、形象、有趣,富有节奏感,快慢得当。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基础,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同时还要认真贯彻实施《规划纲要》,只有这样,我国教育事业之花才能开得更灿烂、更持久。

十二、材料辩析题十二、材料辩析题:

近几年来,互联网上有一些反映教师的痛苦、无奈、烦恼和职业倦怠感的文章在教师群体中广为流传,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例如这是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亲历,他说,我所在的中学是***省***县山头中学,我每天5.30起床,早自习从6:

20开始,初一初二20:

50放学,学生在校时间14小时30分钟,全天共11节课,节节课都要求老师上课,初三别外还要再加一节课自习,即初三每天要上12节课,另外,初三的学生每周日还要补一天课,对于学生而言,这无疑是对他们身心的巨大摧残,而对老师而言,也大大加大了他们的工作强度.而老师的待遇怎么样呢,以我为例,我1994年参加工作,近16年的教龄,每月能领到手的钱1300多,平时一分钱的福利没有,一年两次过节费,一次150元,这就是我的全部收入.按理说,最能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应该是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制度了,可是学校对此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他们实行加分制,即校领导每年加7分(以当领导的年限累加,班主任每年加5分(需考评,普通教师无任何加分项目,校长不代课,中层领导以每周六课时为满课时,考试评比以只占职称晋升的25%,高于平均分的,无论你高出多少,不加分,低于平均分的,低多少分扣多少分,25分扣完为止.试想,这样的制度能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吗?

我自毕业一直在该校任教,教学质量每况愈下.老师住的怎么样呢,每人一间单身宿舍,且年久失修,屋顶,墙上的泥巴直掉.....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可是这种不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奉献者心寒,不公正的分配制度让奉献者心酸……”对类似这些文章进行认真梳理和审视之后,有人认为是教师道德精神正在日益走向世俗化;也有的认为这些文章所描述的现象以及所揭示的问题虽然不无偏激,但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当前教师的生态状况。

结合《规划纲要》请就此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素养(心态)建设的看法。

答:

教师的职业素养,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辨职业活动中的是非善恶,从而增强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在道德生活中,一个具有顽强道德意志的人,即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能抵制外部的腐蚀和引诱,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

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必要条件。

要有充分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正规还不失独特的教学方法。

要完成国家对教学要求,教育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但又不要成为教条的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教学中,具有自己的的特点,使你的教学从容不迫,就像高山流水般自然流畅,给学生艺术般的体验。

再次,教师自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

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即使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

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

最后,教师要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只有体会到这种感情,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总之,教师职业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它要求教师必须时刻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知识分子模范作用,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答:

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

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

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

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二、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开发网络学习课程。

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

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

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三、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

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