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364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docx

上海侨光中学校本课程

 

上海市侨光中学校本课程

管理手册(试行)

姓名谢翠凤

年级初二

课程名称小珍珠文学社

课程类别拓展课

 

上海市侨光中学课程管理委员会

二O一六年一月

目录

1、校本课程实施中的日常管理(试行)……………………………………………1

2、学生点名表(表一)………………………………………………………………2

3、课程实施计划(表二)……………………………………………………………3

4、课程实施情况记载(表三)………………………………………………………5

5、课程实施学期小结(表四)………………………………………………………7

6、校本课程实施评价量表(表五)…………………………………………………9

7、附件(自编课程教材)

 

表格填写要求与说明

一、表一、表二、表三、表四均需填写,其中表三的填写要求教师对每一次活动情况作如实、简明的记录。

二、表格填写需用碳素墨水钢笔填写,字迹端正、清楚;亦可打印。

三、表格均可在上海市侨光中学网址()下载,下载后不得改变原稿格式,均用A4纸打印,以便统一存档。

四、表格由课程工作小组收集,收集完毕后于每学期末倒数第2周统一交至课程管理委员会。

 

侨光中学课程管理委员会

二OO七年三月

 

校本课程实施中的日常管理(试行)

一、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的管理

1、接到课程管理委员会下发正式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课,做好学生出勤记录(如有缺席应及时报课程工作小组);

2、教师在开课第2周向课程工作小组上交课程教学进度表,并按教学进度组织教学。

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教学计划,经课程管理委员会同意后执行;

3、教师应根据学校要求,做好所开设课程的学生考核工作,在学期结束前(或课程结束后)应将该课程实施的书面小结交课程工作小组归档;

④教师开设校本课程将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中,作为学校评等评级内容之一,所开课时要记入教师工作量。

二、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的管理

1、学生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愿选择校本课程,接到学校正式上课通知后,应按要求认真参加学习,不得随意缺课,如无故缺席2次或因故缺席4次,则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并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由老师提出课程管理委员会同意可以取消其该课程的学习;

2、学生在达到出勤率要求,参加该课程的考核,成绩按优秀、合格、不合格记录归档。

三、校本课程实施中工作小组的管理

1、作好学校课程的计划、安排及开设各项准备工作;

2、做好学生选课指导的宣传和选课登记工作;

3、做好日常教学检查管理和师生的考核工作;

4、做好学校课程资料收集、归档工作。

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

2007年3月

1

_____小珍珠文学社__课程学生点名表

序号

姓名

日期

2.13

2.20

2.27

3.5

3.12

3.19

3.26

4.9

4.16

4.23

4.30

5.7

1

杨煜晨

2

益晓婷

3

陆智艺

4

陆奕琦

5

洪事成

6

唐若钦

7

邓玉杰

8

董佳祺

9

何昊

11

朱子浩

12

孙同轩

13

朱欣瑜

14

曹睿哲

15

袁烨森

16

程泽健

17

韩印

18

黄玉芳

19

王信文

20

徐圣杰

21

黄亦凡

23

蒋晓筱

24

孙昕瑜

2

____小珍珠文学社____课程学生点名表(续)

序号

姓名

日期

2.13

2.20

2.27

3.5

3.12

3.19

3.26

4.9

4.16

4.23

4.30

5.7

5.14

25

唐佳琪

26

吴羽昕

27

李梓豪

28

唐俊杰

29

侯灿

30

陆欣羽

31

张雨欣

32

徐楠洋

33

陆思颖

34

蔡雨佳

35

罗吉豪

36

葛晶晶

37

蒋颖

2

___小珍珠文学社课程实施计划

课程目标

(要求写出4--6点,必须全面、适当、清晰,涉及目标的三大领域与学习水平)

1、学习相关写作知识和技巧,能在原有写作基础上有所提高,写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文。

2、学习相关文学常识和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

 

进度安排

第1次:

主题

第2次:

选材

第3次:

语言

第4次:

开头

第5次:

结尾

第6次:

过渡

第7次:

照应

第8次:

层次

第9次:

线索

第10次:

虚实结合

第11次:

抑扬

第12次:

叙事

第13次:

描写

3

_小珍珠文学社课程实施情况记载

日期

第1次

教学内容

主题

教师授课情况

一、什么是主题

主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心思想。

二、主题的作用

主题在文章中的作用,就好比是人的灵魂,军队的统帅,主宰着全篇,是写好文章十分重要的因素。

三、作文中的主题

如果用一个句子来表达主题的话,这个句子应该是一个很明确的肯定句,而且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主题就表达为:

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解决它们,最后就会战胜巨大的困难,取得胜利。

四、主题的特点

主题应该是鲜明正确的、单纯集中的、深刻新颖的。

对于我们初一同学来说,最应该做到的就是主题鲜明、集中。

学生反馈情况

学生普遍作文基础较好,但也有个别学生基础一般。

反思

文学社对学生入社的要求和门槛稍微有点低。

日期

第2次

教学内容

选材

教师授课情况

一、怎样才能做到有材可选?

1、首先是广泛积累生活素材。

2、收集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最易带有个性色彩,也最容易触动情感。

3、不妨借助联想,合理“虚构”一下。

这里的“虚构”并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编造,而是在遵循现实的基础上的“创造”,通过生动描绘使其生动具体。

4、在选材时,还可以对原有材料进行翻新。

选取一个全新的角度,从原有的材料中引申出去,赋予其新的含义,反用材料。

  

5、另外,对原有材料进行适当剪裁也是一个好办法。

俗话说“量体裁衣”。

如果把文章比作裁衣,“体”即中心思想。

“裁”就是对材料的裁割取舍,只有根据中心思想剪裁材料才能“缝制”出好文章。

  这些都是让材料丰富、有用的重要途径。

学生反馈情况

学生很喜欢读社刊,笔记也记得很认真。

反思

学生的读后感有的太注重内容介绍,自己的思考太少了

日期

第3次

教学内容

语言(上)

教师授课情况

一、追求入题美

1.形象设喻,灵动深刻

用一个或一组比喻句,表达自己对写作话题的感受和思考;这种入题开篇方式有利于展现作者的不凡文采和新妙思想。

2.诗意排比,情意充足

用一组与文章主旨相关联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构成排比;这种入题开篇方式,或者气质如兰,或者气势如澜。

3.设置悬念,扣人心弦

设置悬念,可以用费解的现象其人思考,可以用突兀的情节使人吃惊,可以用鲜明的反差令人困惑。

这样便“抓住”了读者的眼睛,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学生反馈情况

学生讨论题目构思时思维比较活跃

反思

讨论延伸环节时间较仓促,没有深入开展,应让学生在充分搜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

日期

第4次

教学内容

语言(下)

教师授课情况

4.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抓住事件片段动情描写,使之具有动人心神的力量;或者抓住景物环境动情渲染,使之具有特别动人的魅力。

这样的开篇入题方式,有意境,有氛围,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5.直接开篇,干净利落

不拐弯抹角,不曲径通幽,直叙事件,直抒感情直发议论;这样的开头方式,简洁明了,如运用得当,同样具有美感。

二、追求行文美

1.设置标志语句

在文章中设置标志语,能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内容,眉目很清楚。

2.穿插精美片段

在行文的过程中,穿插一组精美的片段,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更能让阅卷老师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审美愉悦,至于能得到高分就不言而喻了。

 

学生反馈情况

学生讨论题目构思时思维比较活跃

反思

作文开头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事先搜集一些比较好的,课上点评,再加以归类

5

日期

第5周

教学内容

掌握作文审题方法

教师授课情况

命题作文审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认真研读“提示语”,善于捕捉审题信息。

(1)打开写作思路,拓展写作范围。

(2)展开联想,挖掘文题内涵,明确文题含义。

2、分析文题结构,把握写作重点。

从文题结构看,命题作文一般有独词式、短语式和句子式,审题时要善于分析文题结构,寻找“题眼”,把握写作重点,从而为文章写作确定正确的方向。

(3)句子类文题。

寻找题眼时要全面考虑。

(4)题目中带有副词,要弄清隐含的要求。

三、几点温馨提示

学生反馈情况

作文交上来的约有一半同学,写得较好也有不少。

反思

分组交流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倦怠心理。

形式还可更多样些。

日期

第6次

教学内容

半命题作文命题与补题方法(上)

教师授课情况

一、结尾的重要性

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围棋对弈中棋局终了前的收官阶段,一招不慎,可能导致全局的失利。

古人把好的文章结尾称为“豹尾”,足见结尾在一篇文章中的力度和重要性。

二、常见的结尾的毛病

1画蛇添足。

即全文已结束,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多说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

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

③拖泥带水。

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淡了文章的主题。

三、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2.照应开头,浑然一体。

3.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4.抒发感情,动人心弦。

5.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6.展望未来,寄意深远。

学生反馈情况

半命题作文比全命题作文难,学生补题还是太大众化,不够深刻。

反思

形式可以更多样些,让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实行加分鼓励。

6

日期

第7次

教学内容

照应

教师授课情况

一、什么是照应

照应就是文章中在前后相应的部位上的观照、呼应,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以不作详细叙述,只作简单交代。

然后,在后面的适当地方,对于前面的伏笔加以点明或详述。

这一伏一应,形成了文章的前呼后应,使全文的内在线索伏而不露、明断暗续、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

二、照应的类型

1、题文照应

2、首尾照应

3、前后照应

学生反馈情况

这几篇作文题目较难,学生虽然审题无大碍,但要写得好还是有难度的。

反思

形式可以更多样些,让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实行加分鼓励。

10

 

小珍珠文学社课程实施情况记载

日期

第8次

教学内容

文学社社长改选大会

教师授课情况

一、唐佩军老师向学生解读文学社的宗旨、成就以及社员的权利和义务

二、候选人进行竞选演讲

从初预到初二,分别是刘安琪、王吉、陶胡昀和朱晨蕾。

其中得票情况分别为:

63票、票、69票和票,最终陶胡昀当选为文学社社长。

三、由上届副社长唐祎瑶演讲,与社员分享担任社长的心得

四、竞选大会结束

学生反馈情况

社员认真倾听竞选演讲并投票

反思

日期

第9次

教学内容

场面描写辅导

教师授课情况

一、简单场面描写的概念、要点

二、场面描写的方法

1、让学生举例一般的场面描写有哪些

2、场面描写的方法:

A点面结合,以点为主

B远近结合,以近为主

C动静结合,以动为主

D纵横结合,以横为主

E多种描写结合,以言行描写为主

三、欣赏范文

亢如《又见花开》

四、大家来修改

一起讨论另一篇《又见花开》,看看这篇文章的场面描写有什么不足之处?

五、小结

大作文中集中描写一个时间、地点的最感人、最生动的场面,不要分散内容。

学生反馈情况

学生举例回答场面描写思维还不够开阔,当场写运动会时的场面描写有的人速度太慢

反思

场面描写不局限于运动会等一些活动,大作文中如何把场面写好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日期

第10次

教学内容

一人一事作文写作技巧

教师授课情况

一、一人一事作文写作技巧

1、一人一事的记叙文中,叙事是为了写人,叙事的语言每一句都是为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内心世界等服务的,所以,叙事的语言后面一定要注意随时穿插人物描写。

2、一人一事的记叙文中,最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内心世界的片段,一定要重点描写。

3、一人一事的记叙文中,不能忽视对环境的描写。

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渲染文章浓厚的氛围,可以起到余音缭绕的效果。

二、欣赏范文

三、布置作业

学生反馈情况

学生点评文章时还不够踊跃

反思

讨论延伸环节时间较仓促,没有深入开展,应让学生在充分搜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

日期

第11次()

教学内容

点评学生习作

教师授课情况

一、选择几篇学生习作(包括写的较好的及写的一般的),朗读给学生听

二、请学生点评:

这几篇文章哪篇写得较好,好在哪里;哪几篇写得一般,原因是什么

三、教师分析:

以小见大一定要抓住细节、着眼现实来挖掘材料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回去修改文章

学生反馈情况

以小见大这种写作手法比较难,可能用一节课的时间讲的还不是很透。

反思

形式可以更多样些,让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实行加分鼓励

5

日期

第12次(12.8)

教学内容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教师授课情况

一、教师解释什么是意象:

诗歌中能象征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的具体物象

二、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月亮—思乡、梅兰竹菊—高洁人格、

蝉——高洁人格、

三、积累诗歌名句并背诵

学生反馈情况

学生对意象的理解仅限于月亮这种常见意象,其他则不是很了解。

反思

分组交流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倦怠心理。

形式还可更多样些。

日期

第13次(12.15)

教学内容

记叙文中的抒情技法

教师授课情况

一、记叙文中的抒情技法:

直抒胸臆、细节生情

二、直抒胸臆的具体方法:

具体形象型、虚实相生型

三、细节生情的片段赏析

四、当堂练习:

用直抒胸臆的方法,以“感动“为题,写一个片段

五、当堂讲评

学生反馈情况

较好

反思

形式可以更多样些,让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实行加分鼓励

6

日期

教学内容

教师授课情况

学生反馈情况

反思

__小珍珠文学社__课程实施学期小结

一、开展活动

(1)建立健全了文学社机构,明确了办社宗旨,规定了活动时间,强调了活动纪律,为今后文学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在文学社指导老师带领下,社员们经常在学习之余开展讨论、交流,给文学爱好者们一个放逐梦想、发挥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使社员们能够较好地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并提高文学水平。

文学社活跃了校园生活,成为校园文化的亮点之一。

(3)请故事大王夏友梅老师来学校为社员做讲座,获得学生好评。

二、基本经验

在工作过程中,文学社也取得了一些办社经验:

(1)作为学生性文学组织,应在最大限度上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创办,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从中学到经验。

始终坚持以“文学”为主,认真选举机构成员,使之能负责地办好社团,不断充实文学社,发展文学社。

(2)在办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办社宗旨,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上开展文学社工作。

(3)举办文学讲座、出版文学专栏、开展写作竞赛等是提高社员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4)加强与各类期刊的联系,为学员早出成果、快出成果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几点思考

(1)要通过努力,让那些真正热爱文学又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学加入到文学社,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进一步支持。

(2)今后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对外交流,通过交流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

(3)文学社应与时代同步,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文学社及社刊《湖滨》的宣传,使之成为校园文学发展的见证。

 

文学社的成长,是校园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愿所有热爱文学的园丁都来沐浴这诗神之光,在这片净土中引导莘莘学子踏入神圣的文学殿堂。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中学时代的校园生活,让快乐之泉流进每一个学子的心中。

11

12

校本课程实施评价量表(草稿)

课程名称

开发者秦晓怡

评价时间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第一部分:

对校本课程的整体评价

 

整体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者是否了解社会、学生、知识与课程的关系?

●是否邀请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参加本课程的开发?

●如果采用已有的教材作为课程内容,是否根据学校的环境、学生集体、教师本身、教学设施等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改变?

●课程的开发过程是否包括了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几个阶段?

第二部分:

对校本课程的局部评价

 

1、对课程目标的评价

●课程目标是否阐述清楚?

课程目标是否全面、科学、均衡和现实?

●必要时,是否允许对课程目标作出修改、删除或补充?

●学生是否理解课程目标对他们提出的期望以及提出期望的原因?

●课程目标是否细化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否分类?

2、对课程组织的评价

 

●课程开发者是否选择了合理的课程组织方案?

●课程开发者是否选择了有价值的课程内容?

●课程开发者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已确定的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的排列顺序是否建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原理的基础之上?

是否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课程开发者是否向执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相关的教学资料?

●是否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等?

3、对课程实施的评价

●课程开发者是否向学生、学生家长和有关教师充分介绍了本课程及其实施的要求和步骤,并且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教学工作是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教师是指导下的学习过程到自我指导下的学习?

●是否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是否注意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否考虑和利用了学校、社区和其他媒体的教育资源?

●教学活动是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4、对课程评价的评价(元评价)

●是否积累了比较完整的相关课程资料?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否关注学生、家长等有关人员的评价意见?

●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13

●是否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本课程建设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