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6115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docx

二年级上校本教材数学特色校本

目录:

1看看、想想、比比

2单数与双数

3巧数图形的个数

4火柴棒游戏

5植树问题

6找规律

7等量代换

8简单的枚举

 

1看看、想想、比比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么就运用这些符号来排序,排序就是把互相不等的一些数通过比较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或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把一些东西排列起来。

例1.把下面圈里的数从小到大排排队,并用“<”连接起来。

(1)一位数比两位数小;

(2)比较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个两位数时,要看它们的个位数字,个位数字小的那个两位数小。

4<15<25<28<32<38<65<78

例2.仔细看看下面各图,比一比哪一种水果最重,哪一种水果最轻?

谁只在最上面呆过,谁最轻;谁只在最下面呆过,谁最重

2.单数与双数

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1、3、5、7、9……叫做单数,2、4、6、8、10……叫做双数.可你们知道吗?

单数和双数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只要大家多留心观察,多善于总结,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双数和单数的问题.

研究单数和双数的特点

单数、双数相加减的时候,它们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举例来算一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双数+双数=(双数)双数-双数=(双数)

2.单数+单数=(双数)单数-单数=(双数)

3.双数+单数=(单数)单数+双数=(单数)

4.单数-双数=(单数)双数-单数=(单数)

这些特性大家都记住了吗?

应用我们发现的这些结论,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知识应用

观察下面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按规律填空。

2=1+14=2+26=3+38=4+4

10=5+512=6+614=7+716=8+8

20=_____+_____26=_____+______

42=_____+_____22=_____+______

18=_____+_____60=_____+______

 

每两个动物为一组,用线连起来。

要求它们两数的和是双数。

 

3巧数图形个数

数图形包括:

数线段、数角、数长方形、数正方形、数三角形等等,这看似简单,其实其中的学问可大了,为了能准确的数出结果,我们必须有次序、有条理的数,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只要我们掌握了数的方法,就能数的又快又对。

(一)按照线段的左端点的位置分为A,B,C三类;

以A为端点:

AB、AC、AD

以B为端点:

BC、BD

以C为端点:

CD

3+2+1=6(条)

(二)按照一条线段是由几条小线段构成的来分类;

由一条小线段构成的线段有3条

由两条小线段构成的线段有2条

由三条小线段构成的线段有1条

3+2+1=6(条)

例2:

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锐角?

2

1

3

2

1

3

 

1+2+3=6(个)

4.火柴棒游戏

四方一张床,

住着白木郎,

头戴乌纱帽,

碰墙就发光。

授之以渔

小朋友们爱玩游戏,火柴棒游戏你玩过吗?

火柴棒游戏很好玩也很有趣。

我们可以用火柴棒搭成许多有趣的算式,也可以搭成有趣的图形。

在游戏中可以长见识,长智慧,培养聪明才智哦!

火柴棒的作用真不小,除了擦火用,还能摆数字,电脑上显示的0~9这十个数字的形状,我们用火柴棒也能摆出来:

 

例题1请你移动一根火柴,使算式正确。

2、请只移动一根火柴棒,帮小猫把错题改正过来。

火柴棒可以摆成数字也可以摆成漂亮的图形

5.植树问题

要想了解植树中的数学并学会怎样解决植树问题,首先要牢记三要素:

①总路线长、②间距(棵距)长、③棵数、只要知道这三个要素中任意两个要素.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1、在长5米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要栽)每五米一棵,可植多少棵?

2、在长1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要栽),每五米一棵,可植多少棵?

那么在长15米和20米的小路上呢?

①若题目中要求在植树的线路两端都植树,则棵数比段数多1.

全长、棵数、株距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棵数-1)株距=全长÷(棵数-1)

②如果题目中要求在路线的一端植树,则棵数就比在两端植树时的棵数少1,即棵数与段数相等.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

全长=株距×棵数;棵数=全长÷株距;株距=全长÷棵数。

③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数就比②中还少1棵。

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株距=全长÷(棵数+1)。

6找规律

7等量代换

生活中有很多相等的量,如等式两边、平衡的天平、平衡的跷跷板两边的重量相等。

根据这些相等的关系进行推理,进而可以等量代换,得出答案。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

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

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

“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

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

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

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

“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另一个说:

“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

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

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大家说:

“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

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

真叫人为难了。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

“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

“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

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

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

“走!

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

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

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

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

“好办法!

好办法!

”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

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

“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等量代换:

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

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叫做等量关系,等量关系可以用等式来表示,表示等量关系的等式就是等量关系式。

8简单的枚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