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425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docx

自控仪表调试方案

 

一、编制说明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工程概况 .....................................1

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五、热工仪表及装置单体调试 .......................2

六、仪表系统试验 .................................8

七、安全技术措施 .................................9

八、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10

九、主要标准仪器配置表 ..........................11

 

0

一、编制说明

本工程中设备、管道内的介质多为剧毒、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加强对防爆环境自控仪表调试的

技术管理,从而保障施工使用的安全和可靠性。

为了给工人创造一个安全的操

作环境,杜绝和减少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达到预定的安全质量目标,特制订

本调试方案。

二、编制依据

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产品说明书及技术文件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 3521-2007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31-2007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GB20237-1994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电气装置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99

《自控安装图集》HG/T21581-2010

三、 工程概况

---------项目分馏区自控仪表调试工程。

本工程包括 400#工段、600#工

段、冷凝水回收系统的自控仪表安装。

分馏区装置主要仪表类型:

1 温度测量,选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隔爆铂

热电阻及双金属温度计;2 压力测量,选用智能差压变送器、智能压力变送器、

智能绝对压力变送器及各种类型压力表;3 流量测量,选用节流装置配智能差

压变送器、金属管浮子流量计、质量流量计及电磁流量计;4 液位测量,选用

一体化磁耦合液位计、智能浮筒液位变送器及双法兰智能差压变送器;5 执行

器选用气动薄膜调节阀、气动蝶阀及气动切断球阀;6 可燃气体检测选用可燃

气体变送器 7 冷凝水回收系统中随汽水分离器配套的仪表选型由设备成套供货

商提供。

 

四、施工准备

4.1 组织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并且有专业上岗证的热工调试人员组成现场调试

组。

4.2热工调试人员须熟悉本工程的施工图,理解设计意图,了解相关的工艺

1

 

过程。

4.3根据工程调试内容准备调校用的标准仪器和设备。

所有工程用的标准仪

器仪表必须都具备有效检定合格证,并在有效使用期内使用。

(标准仪器配置见

附表)

4.4 根据工程调校设备,准备齐全调校用的各类工器具和调试用材料。

4.5 根据工程调试内容,做好参与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五、热工仪表及装置单体调试

2.2.1 仪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校准和试验,确认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及产品技术

文件所规定的技术性能。

2.2.2 仪表安装前的校准和试验在室内进行,调校室具备下列条件:

a 室内清洁、安静、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无振动和较强电磁场的干扰;

b 室内温度保持在 10~35℃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c 有上、下水设施。

2.2.3 仪表试验的电源电压应稳定,交流电源及 60V 以上的直流电源电压波动不

超过±10%,60V 以下的直流电源电压波动不应超过±5%。

2.2.4 仪表试验用的气源应清洁干燥,露点比最低环境温度低 10℃以上。

气源压

力稳定。

2.2.5 仪表调试人员应持有有效的资格证书,调校前应熟悉产品技术文件及设计

文件中的仪表规格书,并准备必要的调校仪器和工具。

2.2.6 校验用的标准仪器,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

宜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 1/3。

2.2.7 仪表校验调整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a 基本误差应符合该仪表精度等级允许误差;

b 变差应符合该仪表精度等级允许误差;

c 仪表零位正确,偏差值不超过允许误差的 1/2;

d 指针在整个行程中应无抖动、摩擦和跳动现象;

e 电位器和可调节螺丝等可调部件在调校后留有再调整余地;

f 数字显示表无闪烁现象。

2.2.8 智能仪表通电前还应对其硬件配置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

a 确认电源线、接地线、通讯总线连接无误、保险丝完好无损、插卡位置正

确;

b 相关的 DIP 地址开关、跳线设置符合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c 所有连接螺钉均应紧固。

2.2.9 仪表校准和试验的条件、项目、方法、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设计文件的

规定,包括使用产品技术文件已提供的专用工具和实验设备。

2.2.10 对于现场不具备校验条件的仪表可不做精度校验,但应对其鉴定合格证

明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2.2.11 仪表校验合格后,及时填写校验记录,要求数据真实、字迹清晰、并由

校验人、质量检查员、技术负责人签认,注明校验日期,表体贴上校验合格证

标签(带有仪表位号)。

2

2.2.12 仪表应整齐存放,并保持清洁。

经校验不合格的仪表,应会同监理、采

购单位等有关人员进行确认后,退库处理。

2.3.0 温度检测仪表

2.3.1 高压及接触有毒、可燃介质的温度计保护套管应随工艺管道一同进行压力

试验。

2.3.2 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应进行示值校验,校验点不应少于两点,若

有一点不合格,则应做不合格处理。

工艺有特别要求的温度计,应作四个刻度

点的校验。

2.3.3 热电偶、热电阻可在常温下对元件进行检测,不必进行热电性能试验。

2.3.4 动圈式仪表的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可动部分进行平衡检查时,仪表向左、右、前、后倾斜 5~10°,其指针

偏离刻度不得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

指针在零刻度与满刻度之间的上升与下降过程中,可动部分应灵活,指针

移动平稳,无卡针、摇晃、迟滞等现象。

2.3.5 自动平衡显示仪表的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将仪表通电预热 30min,分别输入仪表刻度的 10%、50%、90%三点的信

号值,指针应摆动两个半周期以后停在刻度处,划线记录仪表的指针摆动应为

平衡摆动;

b 仪表指针正反行程的市值误差均应符合被校仪表技术指标的规定,指针

速度应均匀,不得有卡涩或跳动现象。

2.3.6 数字温度显示仪的精度校验不得少于五点,其中四点应在测量范围之内。

2.3.7 具有室温补偿作用的温度仪表校验方法在下列三种方法中选一种:

a 将冷端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确保热电偶的冷端处于 0℃

b 输入标准校验值时减去室温的热电势,校验时应待温度确定后进行;

c 自动补偿法。

2.3.8 与热电偶配套的温度仪表有断路保护要求时,应做断路保护试验。

2.4.0 压力检测仪表

2.4.1 压力仪表的精度校验应按其不同使用条件分别采用下列信号源和校验设备

进行:

a 校验测量范围小于或等于的压力表,宜用仪表空气作信号源,与测量

范围相适应的标准压力表进行比较。

b 校验测量范围大于 0.1MPa 的压力表,宜用活塞式压力计手压泵加压,与标准

压力表或标准砝码相比较,当使砝码比较时,应在砝码旋转的情况下读数;

c 校验真空压力表时,应用真空泵产生真空度,与测量范围相适应的标准真空

表比较;

d 校验禁油压力表时,应用专用校验设备和工具,或在被校压力表与活塞式压

力 计之间安装一套油水隔离器压力表不得与油接触;

e膜盒式压力表和吸力计的精度校验宜用大波纹管微压发生器,用补偿式微压

计作准表。

2.4.2 压力表和双波纹管差压机的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按增大或减小的方向施加压力信号,压力仪表指示值的基本误差和变差不得

超过仪表精度要求的允许误差,指针的上升与下降应平稳、无迟滞、摇晃现象;

b校验点应在刻度范围内均匀选取,且不得少于五点,真空压力表的压力部分

不得少于三点,真空部分不得少于两点,但压力部分测量上限值超过 0.3MPa

3

时,真空部分只校验一点;

c轻敲仪表外壳时,指针偏移不得超过基本误差的一半,且示值误差任不得超

过仪表允许误差。

2.4.3 压力开关的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做高报警校验时,将压力缓慢增大,当增大到报警压力时,用万用表测量其

常开关或常闭触点应动作,然后继续加压,至报警压力的 105%时,停留

1min,在缓慢降压直至触点动作,恢复值应在允许范围内;

b 在低报警校验时,加压高于报警压力后,缓慢降压至报警压力时触电应动作;

然后继续减压至报警压力 95%时,停留 1min,在缓慢升压至触电动作,恢复值

应在允许范围内。

2.4.4 压力仪表校验合格后应加铅封及标示。

2.5 流量监测仪表

2.5.1双波纹管差压流量计的测量范围在 10KPa 及以下时,宜用气压球加压。

测量范围在 10KPa 以上时,宜用仪表空气通过定值器或气动手压泵加压。

校验

前连接管线应作气密性实验。

当无差压时,示值与零点的偏差不得超过基本误

差的一半,附加积算机构的双波纹管压差计应做积算精度检查。

2.5.2 除差压流量仪表外,其它流量仪表、流量元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校验报告,

且报告应在有效期内时可不经过精度校验(即流量标定)但应通电或通气检查

各部件工作正常。

出厂合格正及校验合格报告超过有效期时,应重新进行计量标定,标定单

位有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配合。

电远传与气远传转换器应做模拟校验。

2.5.3 气远传、电远传及机械指示型转子流量计可用手推动转子上升或下降进行

检查,其指示变化方向应与转子运动方向一致,且输出值应与指示值一致。

2.5.4用水校验上述仪表时,应确认工作各部件适合与水接触。

用水试验后应

用干燥空气吹干,密封、防止生锈。

2.5.5 质量流量计调试主要是对流量变送器进行配置,配置步骤如下:

a 在流量计第一次投入使用时一定要保证力量及里充满物料,然后进行零点

标定;

b 组态需要完成下面参数设置 :

1)设置变量的单位;

2)设置输出变量和量程范围;

3)查看报警信息

2.5.6 流量计算机的调试只要是设置屏幕显示,内部组态通讯。

组态设置包括下

列内容 :

a)一般设置

b) 数字点设置

c) 模拟点设置

d) 运行设置

e)工作点设置

f) 流量设置

g) 流量计设置

2.5.7 超声波的流量计的调试只要是设置屏幕显示、管道的管径、压力、直管段

长度值、信号输出设定及通讯参数,包括下列内容:

4

a) 基本参数设置:

1)检查系统设定

2)设置输入、输出通道

3)设置全局的 I/O;

b) 设置通讯数据

2.6 物位检测仪表

2.6.1 浮简液面变送器宜用水校法校验 。

校验时,应确保零点液面准确,输出

和输入信号应按介质密度进行换算。

2.6.2 浮球式液位变送器校验时,应手动操作平衡杆,使其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

+11.5°、0°、-11.5°,变送器输出信号分别为 0、50%、100%,其基本误差及

变差均不应超差。

2.6.3 浮球式液位开关检查时,应用手平缓操作平衡杆或浮球,使其上、下移动,

带动磁钢使微动开关触点动作。

2.6.4 放射性同位素物位计的校验必须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

2.6.5 电容式物位开关检查时,使用 500V 兆欧表检查电极,其绝缘电阻应大于

10MΩ。

调整门限电压,使物位开关处于翻转的临界状态。

将深头插入物料后,

状态指示灯亮,输出继电器应动作。

2.6.6 音叉式物位开关检查时,将音叉股向上放置,通电后(有指示灯的应亮)

用手指按压音叉端部强迫停振,并用万用表测量,其常开或常闭触点应动作。

2.6.7 超声波物位计校验时,通电后液晶显示面板及状态指示灯工作应正常,参

数设置开关应符合工艺测量要求。

2.6.8 组旋式物位开关检查时,通电后用手指阻挡叶片旋转,调整灵敏度弹簧,

输出继电器应动作。

2.6.9 重锤式物位计校验时,当分别给传感器、控制显示器送电后,液晶显示面

板及状态指示灯工作应正常,参数设置开关应符合工艺测量要求,定时工作时

间占空比不应大于 50%,并按下列步骤校验:

a 仪表稳定 10min 后,调整零点电阻器,使输出电流为 4mA 或 20mA;

b 按下启动按钮,使重锤下降到料仓的底部,当电动机开始反转时,输出电流

为最大或最小;

c 待重锤返回到原位,运行指示灯熄灭后,调整量程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 20mA

或 4mA。

2.6.10 浮子钢带液位计校验时,应用手动装置升、降浮子至罐体的顶部或底部,

分别调整仪表指针和输出信号,使指示值和输出值符合该仪表精度要求。

2.7 气动仪表

2.7.1 气动仪表效验前,应检验查效验连接管路,并应通入 0.1MPa 的空气,用

肥皂水检查管路的气密性。

仪表及管路应无泄漏。

2.7.2 气动信号管路宜采用 Φ6×1 或 Φ8×1 的尼龙管或铜管,不应使用乳胶管。

2.7.3 气动变送器应进行精度效验。

沿增大及减小方向分别输入

0、25%、50%、75%、100%的输入信号,输出应分别为

20kpa、40kpa、60kpa、80kpa、100kpa,基本误差及变差应符合被校仪表的精

度要求。

5

2.7.4 带输出压力表的变送器应同时进行输出压力表精度效验。

2.7.5 压力变送器效验的输入信号源及设备应符合本规程 6.3.1 条的规定。

2.7.6 气动差压变送器的效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进行零点效验时,应切断输入信号测定值器的气源或将变送器的正压室放

空;

b)具有负迁移机构的压差变送器,宜先将迁移量调整至零,按一般压差变

送器效验,然后加入迁移量;亦可在负压室加压,按迁移量的量程效验;

c)经清洗脱脂后重新装配的差压变送器应进行静压误差检查,用无油活塞

式压力计或手压泵向正、负压室同时输入额定工作压力的

0、25%、50%、75%、100%,变送器的输出均应为 20kpa,静压误差不得

超过基本误差的 1.5 倍;

d)单法兰、双法兰膜片差压变送器在效验过程中拧紧法兰时不应使膜片受

压。

2.7.7 压力式温度变送器的输出值,应在恒温槽温度稳定的情况下读数。

2.7.8 气动靶式流量变送器可按图 4 所示连接效验线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变送器应水平安装在支架上,撤下靶板,用细线穿过测量杠杆尾部螺孔,

挂上砝码盘,受力点应通过靶中心;

b)在砝码盘上逐点增加砝码,砝码的重量分别为最大流量靶面的

0、25%、50%、75%、100%,输出应分别为

20kpa、40kpa、60kpa、80kpa、100kpa,允许误差为±0.8kpa,输出压力

与砝码重量的关系按公式(8)计算。

P=80f/F+20……………………………………………………….(8)

式中:

P——检验点的输出压力,kpa;

f——对应于该输出压力的砝码重量,g;

F-----输出为 100kpa 时砝码的重量,g.

2.7.9 气动指示(记录)仪、色带指示仪、气动指示(记录)调节器的现实单元

应进行下列试验;

a)在 0.1MPa 的气压下进行气密性试验,用肥皂水检查应无泄漏,且 5min 内

压力变化不应大于 0.7Kpa;

b)在测量范围的 0、25%、50%、75%、100%各点进行正、反行程效验,基

本误差和变差应符合精度要求;

c)两针指示仪或气动指示(记录)调节器的测量针和给定针在同时输入任

何测量压力时,两针的同步误差不大于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d)记录纸在 24h 内,走纸累计允许误差为±5min;

e)附加报警机构的显示仪表,应按工艺设计给定值或在测量范围的 20%和

80%两点进行报警动作试验,报警允许误差为测量范围的±1%。

2.7.10 气动调节单元的性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控制点误差宜采用开环试验,效验点数不应少于三点,允许误差应符合精

度要求;

b)比例度试验不应少于三点,允许误差应按表 1 的规定取值;

c)积分时间试验不应少于三点,试验时,积分时间刻度值及其允许误差按表

6

2 的规定:

d)微分输出变化应与图 5 所示的曲线相一致。

2.7.11 气动指示(记录)调节器应进行下列检查与效验;

a)在给定测量值指示时,进行精度效验,并应符合本规程 6.7.9 条的规定;

b)调节性能试验应符合本规程 6.6.10 的规定;

c)进行手动控制机构检查时,使输出小表指示从 0 变化到 100%,输出压力

应从 20kpa——100kpa 均匀变化,输出压力表的允许误差为±2.5%;

d)切换机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行手动——自动位置切换时,手动柄动作应轻便,工作状态应与位置

一致;

2)仪表应能实现无扰动的自动——手动切换,静差应小于 1.6kpa。

2.7.12 气动积算器的效验不得少于三点,宜选择流量测量范围的

30%、60%、100%,用秒表测量累计规定字数的时间时间误差应按表 3 的规定

取值。

2.8 电动仪表

2.8.1 电动仪表效验,送电前应确认下列事项;

a)电源电压应符合仪表铭牌的要求;

b)接线与仪表端子排列图一致,信号线、电源线正、负极连接正确。

c)输入、输出信号应为 4mA-20mA,或 1V-5V。

2.8.3 电动Ⅲ型压力、压差、温度仪表及页面变送器均应进行精度效验,沿增大

及减小方向施加测量范围的 0、25%、50%、75%、100%的测量信号,输出电流

应相应为 4Ma、8Ma、12Ma、16Ma、20Ma,误差值应不大于仪表精度的允许

误差,变差应小于仪表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2.8.4 电动Ⅲ型安全保持器的效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 0、25%、50%、75%、100%五点进行输入、输出特性效验时,允许误

差和变差应小于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b)短路电流测试值不应大于 35mA;

c)开路电压试验值不应大于 35V。

2.8.5 开方计算器效验时应按表 4 所示数值施加输入信号 Vi,进行下列项目测定;

a)用数字电压表逐点测量输出电压 Vo,测量结果应符合表 4 中的规定,基

本误差应不大于仪表精度的允许误差;

b)用频率计数器测量积算输出脉冲周期,测量结果应按表 4 中的规定取值,

基本误差应不大于仪表精度的允许误差;

c)小信号切除,输入 1%以下的信号时,输出为 0.

2.8.6 比率设定器的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输入指示允许误差应为测量范围±0.5%;

b)置“测量—校验”开关于“校验”位置,测量指针和设定指针均应指示

50%,允许误差为±0.5%;

c)进行偏差校验时,应使偏置为 0;当输入为 0 时,转动设定轮,使比率在

0.3~3.0 之间变化,输出应为 0±0.5%;使比率设定刻度为 1 时,当输入为 100%,

输出应为 100%+1%

2.9 执行器

2.9.1 执行器应进行耐压强度试验。

试验在阀门全开状态下用洁净水进行,试验

7

压力为公称压力的 1.5 倍,所有在工作中承压的阀腔应同时承压不少于 3min,

且不应有可见的泄露现象。

2.9.2 调节阀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将 0.1MPa 的清洁气体(空气或氮气)输入薄

膜气室,切断气源后 5min 内,气室压力不得下降。

2.9.3 事故切断阀及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的调节阀进行泄漏量试验,试验介质为

清洁空气,试验压力为 0.35MPa 或规定允许压差。

2.9.4 泄露量采用排水取气法试验应收集 1min 内调节阀的泄漏量。

2.9.5 调节阀应进行行程试验,行程允许偏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2.9.6 调节阀的灵敏度试验可用百分表测定,使调节阀薄膜气室压力分别为

30Kpa、60Kpa、90Kpa,阀位分别停留于相应行程处,增加或降低信号压力,

测定使阀杆开始移动的压力变化值,该值不得超过信号范围的 1.5%,有阀门定

位器的调节阀压力变化值不得超过 0.3%。

2.9.7 事故切断阀和设计文件明确规定全行程时间的执行器,必须进行全行程

时间试验,在执行器处于全开或全关状态下,操作电磁阀,使执行器趋向于全

关或全开,用秒表测定从电磁阀开始动作到执行器完成全行程的时间,该时间

不得超过设计文件的规定。

3.1 仪表单体调校应做好调校记录,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和有关行业部门颁

发的规范标准或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

3.2 对用于保护、联锁、报警用的开关量装置或仪器,应依据设计部门提供

的数据整定其动作值,动作应准确可靠,无抖动、触点接触良好。

3.3 在调校或检验过程中发生由于设计或设备原因,须进行变更、修改的项

目应按照相应的管理文件中的程序进行。

3.4 热工仪表或装置单体调校记录,数据应准确,字迹要清楚,仪表单体调

校工作结束,应将单体调校记录编制成册,交主管部门审查后,存档备案。

六、仪表系统试验

6.0.1 仪表在投入运行前,应进行系统试验。

6.0.2 系统试验应具备下列条件:

a 仪表设备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安装完毕,验收合格;

b 取源部件位置适当,正、负压管正确无误,测量管道经吹扫、试压合格;

c 气动信号管道经导通试验检查,配管与回路图一致,接头紧固,气密性

试验符合要求;

d 气源管道经吹扫、试压、气密性试验合格,已通入压力稳定的仪表空气;

e 电气回路已进行校线及绝缘检查,接线正确、端子牢固、接触良好、标

识正确;

f 接地系统完好,接地电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g 电源电压、频率、容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h 总开关、各分支开关和保险丝容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j 综合控制系统完成调试,已具备使用条件。

6.0.3 参加系统试验的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及仪表系统工作原理,并具有熟练的

调试技术。

8

6.0.4 参加系统试验的施工人员应配备无线电对讲机或直通电话等通讯联络工具。

6.0.5 系统试验应会同监理、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共同进行确认,并及时做好

系统试验记录。

6.0.6 回路试验在系统投人运行前进行,试验前具备下列条件:

1 回路中的仪表设备、装置和仪表线路、仪表管道安装完毕;

2 组成回路的各仪表的单台试验和校准已经完成;

3 仪表配线和配管经检查确认正确完整,配件附件齐全;

4 回路的电源、气源和液压源已能正常供给并符合仪表运行的要求。

6.0.7 回路试验根据现场情况和回路的复杂程度,按回路位号和信号类型合理

安排。

回路试验及时做好试验记录。

6.0.8 检测回路的试验符合下列要求:

1 在检测回路的信号输人端输人模拟被测变量的标准信号,回路的显示仪

表部分的示值误差,不超过回路内各单台仪表允许基本误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值。

2温度检测回路可在检测元件的输出端向回路输人电阻值或 mV 值模拟信

号。

3 现场不具备模拟被测变量信号的回路,在其可模拟输人信号的最前端输

入信号进行回路试验。

6.0.9 控制回路的试验符合下列要求:

1 控制器和执行器的作用方向符合设计规定。

2 通过控制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