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7100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docx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初、中级应用型人才,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步入社会从事各项社会工作,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及后续发展。

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语文课程的任务是: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强调文化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文化底蕴的积淀。

所以,为了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课题将着力研究中职学校的语文实践教学。

政策依据: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则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所以,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这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温家宝总理也多次说过,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

2005年9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强职业教育工作,指出: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

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技能培养是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下必须提倡和坚持的重要改革精神。

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的根本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而中等职业教育则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尤其是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所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必须重视中职学校的语文实践教学。

二十一世纪需要全面发展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际能力能恰当的待人接物,准确的处理合同问题,能恰如其分的表现自己,在今后的就业应聘中能应对自如。

加强语文实践教学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对于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具有现实意义,也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的任务是: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

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尤其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拓展视野,重视积累,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语文实践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要使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实践,乐于实践。

因此,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如何让语文课堂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多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让同学间有更多讨论、交流、欣赏、评价、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语文实践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提高语文能力,体现语文在职业学校的自身价值。

(1)在建构主义理论体系支撑的前提下,提出语文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2)大语文教学论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与人文性、实践性的统一。

“大语文教育”是语文的素质教育,它要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

语文教育自身的多特性(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知识性),语文教学任务的多职能(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审美教育、能力训练)和语文能力训练的多项目(听、说、读、写、看、想等),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确立大语文教育观,要依靠立体的综合性教育。

(3)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促进教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实践的可行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为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或通过对口高招,进入大学深造,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必须要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标准,同时要体现职教特色,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实践性特点,在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三.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背景: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为专业学习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文化课程。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能力。

那么语文教学究竟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达到怎样的目的?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明确认识到: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

人文性凸现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和价值取向。

实践性事实现课程理念转变的突出特点。

时间的内容和对象不仅只限于教材,还应当包含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内的自主探索与创新。

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

民族性则包含了思想文化表达形式等特点。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很强。

其实践活动是以实践性、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为基本理论,强调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

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存量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语文知识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实践的时空,崇尚个体化理解,注重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的实践。

它要求在学习活动中,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教语文就是教做人。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主要任务,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拉近和社会的距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语文教学在教书和与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如今学校教学和成绩考评中重笔头轻口头的情况还普遍存在;重作品的学习轻实用文体的训练还相当严重,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发展。

口语表达作为社会交际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事业的成败。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个人的适应力、竞争力、推销力等都需要靠口才加以展示。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知识面相对狭窄,对生活的感悟少,缺乏科学的口语训练和锻炼的机会,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私下与同学朋友相处时很善谈,一旦在公众场合露面,则脸红心跳,手足无措,神态紧张,语无伦次,重复罗嗦,语言匮乏,漫无中心。

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面临社会的挑选,在面试求职时,一个个显得很木讷,负责招聘的人员问简单的问题,有的学生说话结结巴巴颠三倒四,辞不达意,没有重点。

声音不够洪亮。

有的学生回答问题,语病较多,甚至答非所问,没有什么条理。

语法逻辑根本无法顾及。

有的学生仪表仪态不端庄,无疑会给人能力不佳、不善交际的印象。

所以,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中职学生在学校经过两年半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要面向社会,语文教育就要担当其这个重任,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成功走向职场做好准备。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外的教坛一直十分重视建立母语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并将这种观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就国内而言,语文生活化,就是实现大语文教育思想,加强语文实践教学。

语文实践教学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这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①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教育教学理念。

②教材内容开始按生活实践内容编排,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③各种语文教学报刊、书籍中,关于“加强语文实践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④各地的“语文实践教育”实验如雨后春笋。

我们学校在2005——2008年进行了“语文实践教学”的课题实验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已有经验;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丰富其文学底蕴;写作中倡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与作文教学的结合,加强实用文的训练。

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锻炼中提高。

“语文实践教育”实验的意义在于,它解决的是长期困扰我国语文教学的语文与生活关系的根本问题,即语文的性质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将大大促进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此,我们愿意倾注全力,让我们学校的学生沐浴在语文实践的阳光之中,充分体验语文的丰富多彩,综合素养在学习与活动中得到全面的提高。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通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自主自助的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其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2)以语文活动课为基点,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独特的审美意境、师生和乐的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真正创设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讨论、辩论、座谈、演讲、表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以师生间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推动教学的进程,日臻成熟和完善“两自一境”的教学艺术。

(4)通过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教改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将学生生活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成长和提高。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费县职业中专是国家级重点学校,优美的育人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优异的教学成绩,优良的教学设施。

学校领导尤为重视教育科研,目前学校有省、市、县课题15个,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重要学科组都在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科研意识强,学校科研氛围浓厚。

(2)本课题所在的语文教研组,是历年来学校的优秀教研组,县先进教研组,参加实验的八位教师年龄结构合理,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每人均有区以上论文、优质课等奖励,,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强。

(3)学校拥有藏书五万余册的图书馆、阅览室,为教师学习和科研提供了便利。

(4)目前,学校承担的山东省十五重点课题“构建大语文教学圈”的研究已经结束,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一致认为如果能趁热打铁,对课题进行进一步地研究和深化,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新起点和新契机。

(5)在山东省“十五”重点课题“构建大语文教学圈”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省市教科研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尤其是在教改策略、教改方法、教改实践方面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匪浅,并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当前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我国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课程理念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维度极大地改变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但是,职校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相对比较陈旧,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落后,教学上还囿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略显疲软,已然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职校学生在语文课上出现了“兴趣危机”,更有甚者,对语文产生了厌恶感、畏惧感,职校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次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对全市范围内的中职校进行相关调查。

谨以课题组所在的费县职业中专为个例来说明目前我市语文教学的状况,问卷共设计了16道题,内容涉及语文课堂教学的多个方面,如教材、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果等。

调查对象是为本人所执教的08年级的3个班级,共122位同学参加了调查,发放问卷122份,回收120份,回收率98%。

综合调查结果来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一些情况:

1、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忽视语文学习。

根据调查,虽然有45.8%的同学学习语文有兴趣,但仅有5%的表示会在课前预习语文,表示在课堂上会主动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的同学更是寥寥无几,仅23.6%的认为语文学习对专业学习帮助非常大,有4.5%的认为对专业学习没帮助,这表明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度不高。

语文学习是双向的,教师教授是一方面,学生主动学习更重要。

2、学生对语文教学现状不太满意。

仅31.5%的对语文教学现状表示满意。

不过,大多数学生对语文教学还是认可的,认为通过语文学习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中职校就业班的学生来源大多是“直升生”(即:

经过初中毕业考试就进入中职校,未参加升学考试),且有些学生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

不仅如此,职校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包括语文课在内的文化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社会择才偏重本科甚至名牌大学毕业生,学生觉得无论如何达不到,因而学习缺乏动力,还有教师本身观念手段的滞后等。

针对诸上原因,对如何采取适当措施来激发语文课堂活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学习动机和激发学习热情的必要条件,语文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语文课不仅可以学到必要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学到其他学科无法学到的知识,比如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明白学好语文对以后人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萌发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激发出“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学习热情,自觉承担语文学习的责任,从而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淡化教师主导地位,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课堂设计逐句逐段深挖掘、透分析,似乎教师不传授不讲解,就不是在上课,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被动的写,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要改变“一堂言满堂灌”的现状,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授课过程中尽量缩短讲析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彻底改变师生之间纯粹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通过师生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善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

记得有位伟人说过: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

”学生人在教室,但并等于注意力在教室。

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必须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虽然我们现在的教科书,形式上已一改往日的死板,增加了许多彩色插图;内容上已更换了一些贴近现代人生活的美文。

但长期以来,教师使用的是同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昏昏睡,甚至于做其他的事情。

为此,教师应通过变更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求新求变”的心理诉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录像、摄影、幻灯、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学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和谐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润滑油,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真诚和蔼的与学生交流互动,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提问,高度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感到受温暖,被重视,学生的逆反心理必将荡然无存,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自然形成。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自然“亲其师,信其道”,会主动自觉地配合协助教师教学。

很难想象,教师一脸严肃、冷若冰霜,学生正襟危坐、诚惶诚恐,这样的课堂能够充满活力,学生能喜欢语文学习。

(5)、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激励性的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

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并提出努力的方向;在指出学生不足时要委婉,不能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爱上语文。

诚然,影响语文课堂活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手段,抓住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变消极为积极,必将打破语文课堂沉闷呆滞局面,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结合专业课课程特点,寻找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1、在新生中进行口语训练。

主要包括复述、交谈、协商、即席发言。

如协商,学习案例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谈判过程中周恩来总理和基辛格的对话(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28-29页)

2、对全体学生实施普通话训练。

语言是交际工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语言能被别人理解,同时也希望能听懂对方表达的意思。

如果都能说好普通话,就能大大提高彼此的交际质量和效率。

参照山东普通话标准进行练习培训。

同时举办普通话朗诵、古诗文朗诵或演讲比赛;在班级内与同学交流说好普通话的心得体会,练习形式有聊天、访谈、劝慰、请教和谈心等,以求共同提高普通话水平。

3、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实用文体的训练。

学习写作通知、介绍信、证明信、感谢信、贺信、签订合同和计划总结等一些实用文体,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学习。

4、对毕业班进行应聘和自荐的训练。

(1)模拟面试的场景。

同学轮流扮演主考官、考官和求职者,主考官负责向求职者提问,并与其他主考一起对求职者的问答情况和面试表现进行点评。

(2)毛遂自荐去应聘。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面试时做到语言得体、态度诚恳、表情自然、随机应变,在面试场上战得先机。

 

五、课题研究的时间为(2010.3---2011.6)

前期阶段:

(2010.3—2010.6)

主要是确立研究方向、拟定研究计划、申报课题立项工作。

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也得相应提高,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缺少学习目标,动力不足。

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都趋向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我们正好抓住机遇,通过语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针对当前的状况,课题组根据当前职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确立了实践性教学研究这个方向。

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并向众多的专家咨询,最终确定课题题目定为: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研究。

课题组全体成员召开多次会议,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和申报课题立项的各项工作。

具体实施分为四个阶段:

(一)展开社会调查阶段(2010.6---2010.9)

对最近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就业前、中、后的状况展开调查。

对06级毕业生进行跟踪走访,了解学生在实习、就业、创业中遇到的思想上、心理上和实际中的困难,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学生的单独交流,做好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记录。

对在校生进行全面调查,摸清语文实践教学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应用情况。

重点分析语文综合实践教学在就业创业中的具体应用和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课题研究中确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策略。

课题组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积极调整相应的策略,以便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阶段负责人:

闵祥春刘洪国

(二)制定措施阶段(2010.7---2010.9)

面对21世纪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也应与时俱进,“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理念应贯穿实践教学的始终,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着力于它的应用。

努力做到“学生愿意学,老师愿意教,企业愿意要”即“学习—教学---服务”为一体的教学思路,为学生的学习创业创造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三)具体步骤如下:

1、口语交际课的实验研究。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形象地道出了口语交际能力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和职业的语题,采用灵活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从而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头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新课标把以前的“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这是教学理念的改变。

听说训练是以单向活动为主,而口语交际则是多向互动的,是语言交流和人文素养的统一体。

口语交际不仅要训练口语交际的技巧,还要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素养以及言谈举止中传情达意的能力。

  现在的职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将面临求职、应聘、公关等各个方面的挑战。

而一些学生说话时常常有头无尾、任意粘连、?

嗦、重复、没有重点且语病和口头禅较多,什么中心、条理、语法、逻辑全然不顾,根本无法谈及语言的严密、准确、活泼、言简意赅。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毕业后就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培养学生敏捷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职校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我们认为,应以教材为依据,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普通话训练以《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口语教程》为依据,为学生设计训练作业,让学生逐字逐词标声调,个别字还要加拼音,此后重点放在读上,或默读,或自由读,或齐读,或分角色读,或教师范读;然后,让2~3名学生面向全班同学逐个读自己的作业,要求声音洪亮,音准、调准、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不倒字。

读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议,肯定优点,纠正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