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7139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湖北省咸丰县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将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选择题用2B铅笔答题。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上,在本试卷上或指定区域外答题无效。

3.本次试卷共22道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吉祥文化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条重要的支流。

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的核心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会表现在吉祥文化之中,构成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一进腊月,中国各地春节市场上的民间的剪纸生意就异常红火起来。

在铺天盖地的剪纸作品中,吉祥和祝福图案的最多,四个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花瓶里插枝牡丹意味“平安富贵”,莲花上的两条鱼是祝福“年年有余”。

除了剪纸,还有窗花、年画、红春联、红灯笼、红鞭炮等,到处一片红火,把年烘托得热热闹闹。

有人粗略地统计过,我国有201个吉祥用字,吉祥符号、图案有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从一种符号中衍生出来的。

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吉利”与“祥和”。

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

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是“四灵”。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这四者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人生活中恒定认同的吉祥物。

麟指麒麟,称为仁兽。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凤指凤凰,为百鸟之王。

麟、凤、龙,都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创造的虚拟动物。

如龙,《尔雅·翼》中讲其“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蚕,麟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而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的龟也是备受人们推崇的灵异之物。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动物很多。

如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深受人们喜爱。

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类的动物,人类对猴子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还因为猴与“侯”同音,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

以动物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复合。

如龟称“万年”,鹤称“千代”,龟鹤合一就构成了一幅龟鹤齐龄,象征延寿吉祥的图案。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植物,有花草,有树木,有果实。

如“岁寒三友”“天地长春”。

前者大都用梅、竹、松来表示,后者则多数用天竹、南瓜、长春花来寓意。

还有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橘象征大吉,佛手象征幸福,芙蓉象征荣华富贵等等。

吉祥文化早已深入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包含有吉祥文化。

近年,它还广泛地存在于国家层面的活动、仪式上。

中国社会这种浓厚的吉祥观,可谓是鲜明的中国文明的一大特色。

毫无疑问,吉祥意识、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以至于有凡物皆可为吉祥的特点。

这么说当然有点绝对,但是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之多,大概没有其他国家可比的。

(选自沈光旦《寻根》,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凝聚着中国人对自己生命的认知、人伦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等。

B.在中国,每年一进腊月,剪纸、窗花、年画、春联、灯笼、福字等传统吉祥物就能把年烘托得红红火火。

C.我国有201个吉祥用字,另有吉祥符号、图案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从一种符号中演变而产生出来的。

D.作者说,“吉”就是吉利,就是“善”;“祥”就是祥和,就是“福”。

吉祥就是好兆头、好运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四灵”是中国最早吉祥物的代表。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它们是吉祥物。

“四灵”中的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B.“四灵”中的麒麟、凤凰、龙,都是现实中没有的动物,只有龟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它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等。

C.很多动物植物被赋予了吉祥的意义,以动植物图案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组合。

组合图案如“万年”“岁寒三友”“天地长春”等。

D.在传统文化中,“羊大为美”,头顶大角之羊形,便成了吉祥的象征;民间也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因猴与“侯”谐音,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吉祥文化丰富多彩,且已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追求,是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B.凡物皆可为吉祥,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一点:

吉祥文化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已遍及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C.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是全世界最多的。

可以说,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人。

D.吉祥文化不只是在过年的时候,与老百姓相关的大事中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这也是中国文明的一大突出特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小公务员之死

契诃夫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第二排座椅上,正拿着望远镜观看轻歌剧《科尔涅维利的钟声》。

他看着演出,感到无比幸福。

但突然间……小说里经常出现这个“但突然间”。

作家们是对的:

生活中确实充满了种种意外事件。

但突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了……他放下望远镜,低下头,便……阿嚏一声!

他打了个喷嚏,你们瞧。

无论何时何地,谁打喷嚏都是不能禁止的。

庄稼汉打喷嚏,警长打喷嚏,有时连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

人人都打喷嚏。

切尔维亚科夫毫不慌张,掏出小手绢擦擦脸,而且像一位讲礼貌的人那样,举目看看四周:

他的喷嚏是否溅着什么人了?

但这时他不由得慌张起来。

他看到,坐在他前面第一排座椅上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头和脖子,嘴里还嘟哝着什么。

切尔维亚科夫认出这人是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他在交通部门任职。

    “我的喷嚏溅着他了!

”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

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切尔维亚科夫咳嗽一声,身子探向前去,凑着将军的耳朵小声说:

   “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

    “没什么,没什么……”

    “看在上帝份上,请您原谅。

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请坐下吧!

让人听嘛!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了,他傻笑一下,开始望着舞台。

他看着演出,但已不再感到幸福。

他开始惶惶不安起来。

幕间休息时,他走到布里扎洛夫跟前,在他身边走来走去,终于克制住胆怯心情,嗫嚅道:

    “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宽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够了!

……我已经忘了,您怎么老提它呢!

”将军说完,不耐烦地撇了撇下嘴唇。

    “他说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凶!

”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不时怀疑地瞧他一眼。

“连话都不想说了。

应当向他解释清楚,我完全是无意的……这是自然规律……否则他会认为我故意啐他。

他现在不这么想,过后肯定会这么想的!

……”

    回家后,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

他觉得妻子对发生的事过于轻率。

她先是吓着了,但后来听说布里扎洛夫是“别的部门的”,也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她说,“他会认为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

    “说得对呀!

刚才我道歉过了,可是他有点古怪……一句中听的话也没说。

再者也没有时间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找布里扎洛夫解释……走进将军的接待室,他看到里面有许多请求接见的人。

将军也在其中,他已经开始接见了。

询问过几人后,将军抬眼望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倘若大人还记得的话,”庶务官开始报告,“我打了一个喷嚏,无意中溅了……务请您原……”

    “什么废话!

……天知道怎么回事!

”将军扭过脸,对下一名来访者说:

“您有什么事?

    “他不想说!

”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清楚……”

    当将军接见完最后一名来访首,正要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科夫一步跟上去,又开始嗫嚅道:

    “大人!

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谅解,大人!

    将军做出一副哭丧脸,挥一下手。

    “您简直开玩笑,先生!

”将军说完,进门不见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

”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不是开玩笑!

身为将军,却不明事理!

既然这样,我再也不向这个好摆架子的人赔不是了!

去他的!

我给他写封信,再也不来了!

真的,再也不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么思量着回到家里。

可是给将军的信却没有写成。

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这信该怎么写。

只好次日又去向将军本人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了大人,”当将军向他抬起疑问的目光,他开始嗫嚅道,“我不是如您讲的来开玩笑的。

我来是向您赔礼道歉,因为我打喷嚏时溅着您了,大人……说到开玩笑,我可从来没有想过。

在下胆敢开玩笑吗?

倘若我们真开玩笑,那样的话,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

    “滚出去!

”忽然间,脸色发青、浑身打颤的将军大喝一声。

    “什么,大人?

”切尔维亚科夫小声问道,他吓呆了。

    “滚出去!

”将军顿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

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

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懵懵懂懂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后来就……死了。

 一八八三年七月二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向布里扎洛夫将军前后进行了多达六次的“道歉”,而且一次比一次显得郑重、真诚而又卑怯、悲戚。

B.小说灵活地运用了语言、心理、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这一典型形象。

C.小说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胆小怕事、敏感多疑的具有奴性心理的小公务员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恨,也表达了其对罪恶的等级制度的控诉。

D.小说的格调幽默诙谐,语言幽默辛辣、简洁明了的,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5.小说中切尔维亚科夫回家后和妻子谈话的情节可以删去吗?

请简要分析。

(5分)

6.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公务员的死亡?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生物节律让我们与地球同步——解读2017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①北京时间10月2日17:

30,2017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诺贝尔委员会将此奖项颁发给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C.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W.Young),以表彰他们在生物节律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②生物节律是什么呢?

说得通俗点,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

比如我们人类以及很多其他动物的睡眠控制就与体内的生物节律有关系。

有意思的是,生物节律并不是高等动物才有的什么高级功能,几乎所有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甚至是单细胞的细菌,都有着生物节律性。

③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果蝇展开的。

在果蝇的细胞内有两种蛋白质,名为PER和TIM。

其中,PER的量会随着时间呈现节律性的变化,当夜晚的时候,PER在细胞内越聚越多,最终结合TIM蛋白,形成一个异源二聚体,就会进入细胞核内,抑制period基因的转录。

而period基因正是编码PER蛋白的基因。

于是,在白天的时间里,PER蛋白的量越来越少,被细胞不断降解。

随着PER量的减少,它对period基因的抑制作用就会减弱,于是PER蛋白的生产量在晚上又重新恢复了。

这样一轮变化的周期恰好就是24小时。

至于TIM蛋白,它是由一个叫作timeless的基因编码的,这个基因与果蝇对光的感受性有关。

所以说,果蝇的生物节律既是一个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自身准时运转的稳定系统,又是一个在长时间内可以受到光线影响,重新定义自身周期的动态系统。

④我们人类所属的哺乳动物的生物钟还要再复杂一些,但其核心仍然是像PER-TIM这样一对能够调节自身表达水平的自反馈系统,分别被称为CLOCK和BMAL1蛋白。

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物的结构在2013年得到了解析,发表在了Nature上。

这个结构研究工作揭示了CLOCK与BMAL1相互作用的模式,指出了关键的氨基酸残基。

有意思的是,对于这些关键氨基酸残基的突变虽然能够有效破坏这两种节律蛋白的相互作用,但是对于生物节律系统的冲击却非常有限,不过是不足半个小时的延长或缩短而已。

这说明,生物节律系统的复杂性和抗干扰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⑤实际上,生物节律系统几乎可以说是一个魔法般的存在。

试想一下,仅仅依靠基因与蛋白质这样的生物材料,大自然竟然搭建出了一个如同钟表一样准确的计时系统,而且还是光控可调的,自稳抗干扰的。

发现这一系统背后奥秘的人,获得诺奖无疑是当之无愧的。

或许,这样一个神奇的系统又会像眼睛或鞭毛一样,让神创论者或设计论者拿来当作可以依赖的“证据”。

但实际上,这恰恰是进化的结果。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它们都是进化的产物,而进化的目的——如果说真有什么目的的话——都是为了让他们尽可能地去适应自己的环境。

而地球自转所导致的24小时的昼夜更替,恰恰是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在内的所有生物都要去面对的一种“环境”因素。

⑥其实,生物节律可以随光照调节的这种属性对于生物的生存也是非常重要的适应性。

当然,上亿年前的恐龙不会来一次跨时区的旅行,也用不着倒时差。

但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间都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的生物节律每天也都在做着相应的微调。

跨洲飞行导致的倒时差,则是一种剧烈的调节行为,带给我们的体验也是相当痛苦的。

对于生物节律机制的研究,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开发出一些药物或疗法,让人类能够更快、更轻松地应对时差效应。

⑦不过,生物节律也并不都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

比如筑造出了巨大珊瑚礁的小小珊瑚虫,他们排卵排精的时间非常精确,总是在月圆之夜的同一时间开始,于是能看到珊瑚礁附近像雪一样飘向海面的珊瑚卵,场面蔚为壮观。

这种精确性是为了确保了受精的高成功率,而其背后的机制同样与生物节律有关。

这套机制同样靠两种基因配合完成,其蛋白产物水平会随着时间周期性波动。

只不过,它感受的主要是月光,只有在月光最强的时候,才会开启引发排卵排精行为的基因。

⑧凡是有机会在月圆之夜到珊瑚礁潜水,见识过珊瑚排卵排精的壮观场景的人,无不感慨于自然的伟大。

其实,当我们熬夜犯困、瞌睡连连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同样的伟大机制在发挥功能呢?

今天获得诺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人类引领进入了生物节律研究的大门,而门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未知等待着后来者的探索。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物节律并不是高等动物才有的什么高级功能,所有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甚至是单细胞的细菌,都有着生物节律性。

B.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物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研究果蝇细胞内的蛋白质来研究生物节律性。

C.在果蝇的细胞内有两种蛋白质,名为PER和TIM。

PER蛋白的量在白天会越来越少,在晚上又重新恢复。

这一轮变化的周期恰好就是24小时。

D.果蝇细胞内的TIM蛋白,是由一个叫作timeless的基因编码的,这个基因与果蝇对光的感受性有关。

果蝇的生物节律在长时间内可以受到光线影响,重新定义自身周期与此有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地球自转所导致的24小时的昼夜更替,使地球所有生物的生物钟都以24小时为周期。

B.对于生物节律机制的研究,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减轻跨洲飞行导致的倒时差的痛苦,让人类能够更快、更轻松地应对时差效应。

C.上亿年前的恐龙不会来一次跨时区的旅行,也用不着倒时差。

所以恐龙没有生物钟。

D.生物节律系统几乎可以说是一个魔法般神奇的存在,就像眼睛或鞭毛一样,被神创论者或设计论者拿来当作理论依据。

E.珊瑚虫总是在月圆之夜月光最强的时候同一时间开始排卵排精,这种精确性确保了受精的高成功率,其背后的机制同样与生物节律有关。

9.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应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①。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③,周门人方之游夏④。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

“安乐公⑤何如?

”密曰:

“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

“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沙⑥。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

“孔明言教何碎?

”密曰: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或曰:

自古忠孝难两全,百善孝为先。

人之常情,先孝后忠,此所以官吏有良知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注】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

②烝烝,zhēng,淳厚。

③谯周:

人名。

④游夏:

孔子学生子游、子夏。

⑤安乐公:

蜀汉灭亡后,后主刘禅投降,随后被迫迁往洛阳,魏帝封其为安乐公。

⑥虫沙:

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B.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C.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D.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B.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C.少仕蜀,为郎既自以心为形役

D.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鹏之徙于南冥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

B.李密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

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

吴人称赞他。

蜀汉平定后,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

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

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2)人之常情,先孝后忠,此所以官吏有良知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滕王阁诗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

高阁临江;第二句写出滕王阁的现状:

歌舞升平。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

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最后三句的意思是:

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D.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E.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过于抑郁消沉。

15.本诗的第三四句“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广受后世称道,请从抒情方法或炼字的角度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①《阿房宫赋》中作者对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诗句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

②《醉花阴》下片暗写菊花的句子是:

③《望海潮》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2017年5月,勒索病毒全球大爆发,至少150个国家、30万名用户中招,中国部分Windows操作系统用户遭受感染,校园网用户首当其冲,受害严重。

②今年,大尺度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一经上线即火爆大江南北,剧中饰演“达康书记”的老戏骨吴刚可谓是老当益壮,凭借个人魅力和实力演技强势圈粉,一夜之间成为中老年网红爆款。

③高二六班小强同学学习刻苦,成绩扶摇直上,开学后成功升入了重点班。

④丹麦驻华大使馆微博发布生蚝泛滥求解救的文章后,中国网民纷纷主动请缨,愿意去助丹麦一臂之力,并放言给中国吃货一个机会,能把你们泛滥物种吃成濒危物种。

⑤说起中国股市,在股海中几经沉浮,早已厌倦了跌宕起伏朝不虑夕的投资生活的中国股民们,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

⑥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每逢毕业季,大学的象牙塔内,萍水相逢的毕业生们就不得不面临就业还是考研的两难选择。

A.①②⑥B.③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上映以来,《战狼2》的票房数字像坐上了喷射机,势如破竹一路飙升,截止8月28日12点为止,票房累计已突破54亿!

B.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女性首先面临的是“生”还是“升”的艰难抉择,即陷入家庭和职场的两难选择。

生得起也要养得起,很多人期待国家、企业在产假、托幼等配套政策上给予女性更多支持。

C.今年全国两会,“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今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在践行并提倡“工匠精神”,同时,“工匠精神”不只是一种精神坚守,更是一种技能追求。

D.滕王阁景区在国庆期间举办的背《滕王阁序》免门票活动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支持,吸引了不少游客踊跃参加,小到十岁孩童,大到80岁老人,而且好多人完完整整的把《滕王阁序》给一字不落的背出来了。

19.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艺苑雌黄》云:

“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

以下古诗文的用典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乌鸟私情,愿乞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