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7523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docx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的教育意义

蒙特梭利感官教育

一、什么是感官教育?

以系统的感观教具为依据,采用能个别刺激感觉的感官教具为媒介,从不断训练、强化的过程中来获得智能教育中不可欠缺的各种概念,从而为发展知觉和思维奠定基础。

感官教育的内容包括视觉教育、触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及嗅觉教育。

二、感官教育分为二个阶段:

接受和认知

蒙氏教学法是一整体教育,除了日常生活、感官教育、数学、科学文化五大领域之外,在这五大领域的经验获得中,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运用与接触才有办法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感官学习分为接受和认知。

外界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进入大脑进行分析,形成刺激印象而被接收,帮助儿童形成基本概念,再返回至效应器,形成自学思考及研究探讨。

三、感官教育的意义

感觉或知觉分别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所获得的个别或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幼儿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直接感知来认识事物的,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幼儿的思维常为感知觉所左右,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动,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

因而感官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感官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个体心理的发展。

(二)感官教育可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概念是进行智能活动的必要材料,因而感官教育是智能发展的基础。

(三)感官教育可以完美儿童的人格。

(四)感官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表达。

四、感官教育的目的:

直接目的:

从生物学角度,0-3岁是儿童感觉的发展期,而3-6岁是感觉的形成期,所以在此阶段我们所强调的是把握机会,帮助儿童感官自然发展,同时掌握儿童全面性自我教育。

蒙特梭利认为感官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精确心理。

精确的心理是蒙特梭利从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那里引用过来的。

帕斯卡曾说,人的心理天生就是精确的,一切知识和进步都来自精确的观察。

就象一门语言的结构是其字母的发音和词语的排列规则所决定一样,人的心理结构基本上也是有序的。

感官是我们和环境之间的接触点,心灵可以凭借感官经验变得极其灵巧,这种敏锐的辨别力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锻炼出来的,儿童为了适应现实生活以及未来的时代,必须对环境有敏锐的观察力,因此必须养成观察时所必要的能力和方法。

这是因为适应环境必须以观察为基础,因此蒙特梭利认为感官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要训练每个人变成一个观察家。

感官教育还是高级心理活动发展的基础。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很多人对数学都有一种心理障碍,但是如果儿童的心理发展植根于感官教育基础之上,那么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进而蒙特梭利认为感官教育最终点站还会促进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任何人创造性的起点都是他们心理中的某些规则和精确的东西,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必须注意感官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儿童人格的塑造和创造力的培养。

    间接目的: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因为人类是群居动物,所以一般人是难以离开社会群居生活而独立生存,那么幼儿期适当的感官来刺激可以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敏锐的环境观察者,使他更容易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蒙特梭利数学教育

一、什么是数学教育?

数学是一连串的逻辑思考和串联,必须经过比较分类、归纳找出他们的相关性,借着计算的方法得到理想答案,所以蒙氏数学重点放在思考过程和思考方式上,它采用的方式是提供给幼儿如何接触数学,练习思考及归纳结合的方法。

蒙特梭利由孩子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从以下三方面考察数学,即:

(1)算术——数科学;

(2)代数——数的抽象;

(3)几何——抽象的抽象。

蒙特梭利的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并不是一般人所指的综合的数学,而仅指其中的算术部分而已。

因此,凡是今后所谈的蒙氏数学教育,均指的是算术教育。

二、数学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

通过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孩子熟悉数量,积累数学经验,初步形成数学概念,掌握简单的数学运算方法,促进数学学习。

   间接目的;培养孩子有条理的思考,使孩子养成数学的头脑,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幼儿对整体文化的吸收和学习,以及形成人格时所需要的抽象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判断力。

三、数学教育的意义: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

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从小到日常生活,中到各项工程,大到巨型计算机、航空航天等,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人类正在建设的信息社会本质上就是数字社会。

有人把数学对于人类的意义,比作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盐一样。

离开了数学,人们的生活将寸步难行。

所以世界各国都把数学教育列为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而幼儿数学启蒙,作为数学教育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倍受各国教育重视。

首先,数学是幼儿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适应环境的工具之一。

幼儿在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与成人一样需要计数、计算和逻辑推理与判断力。

其次,幼儿数学教育有利于幼儿数学逻辑能力的发展。

数学逻辑能力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幼儿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排序、分类等数学活动,学习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为进一步发展复杂的、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做准备,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幼儿期是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是数学启蒙教育的关键期。

数学教育让孩子“学会”不是唯一目的,而是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

四、蒙氏数学教育的特色:

1.以感官教育为基础。

“感觉是精神的入口,一切的认识先由感觉获得,对外界的精神认识的基础就是感觉认识。

收集各种事实加以区别比较,就是形成精神的第一步。

”蒙氏幼儿数学教育注重教育过程中系统的数学感受知经验的积累,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发展规律。

感觉教育中的“配对”、“序列”、“分类”这三种基本操作是数学教育的预备课程,通过这些基本练习可以培养幼儿明确事物或现象结构的能力。

2.从数量的计数开始。

3.重视数量、数字和数词(名)三者间的关系。

数量有实际的东西;

数字是书写上的;

数词是语言上的。

4.采用三段式教学法。

5.使用阿拉伯数学并统一字体。

6.重视0的概念和十进制系数的演算。

7.合成分解的操作基础是十。

8.以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位数。

9.错误控制的方法是用验算或者订正版来完成。

蒙特梭利认为”错误订正”是使蒙氏教具的操作效果趋于完美的科学原则之一。

订正错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每个幼儿能够认识到自已的错误,而且有检验错误的方法。

同时她发现,幼儿的天性倾向于得到准确的结论,获取准确结论的方法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因此,她为幼儿设计的每一个教具都有严格的错误订正标准,以便在操作过程中让幼儿对照该标准自已发现并自动纠正错误,从而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培养细心、耐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由于教具本身具有订正错误的功能,幼儿可以凭借自已的智慧去发现和改正错误,而无需成人的提醒,所以这也是一种“自动教育”。

10.要先掌握基本的数概念,再向统合方面进行。

11.有固定流程,自成一体由简到难。

五、在做教学展示时要注意的原则

1. 创设数学环境;

2. 老师要坐在孩子的右侧;

3. 分解每一个动作,使幼儿看清楚每一个提示;

4. 要有适当的说明文字,简单、明了、清晰;

5. 注意孩子的表情和反应;

6. 在展示过程中是否让孩子接触教具,要有正确的判断;

7. 注意提示每一个有错误控制的地方;

8、 每次展示后要有引导性的问题提出;

9、展示后要有引导性的问题提出;

10、孩子有自由操作反复练习或不工作的权利,不要勉强;

11、对于孩子的提问要给予正确的答案;

12、如何整理工作要给予孩子提示。

 

蒙特梭利语言教育

一、语言概述

1.语言是思想的集合,智慧的工具。

2.文化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

3.语言发展是有敏感期的,错过敏感期,就会阻碍语言的发展。

(0~2岁——听的敏感期;6个月~3岁——说的敏感期;2~6岁——阅读、书写的敏感期)

4.语言的学习来自于听、看、模仿、练习、正确的辅导。

5.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口语)和书面语言(文字)两种。

前者为听说能力,后者为阅读与书写能力。

二、语言文字教育的意义

1.表达与沟通。

2.吸收知识与发展智慧。

3.对文化的继承与创造。

三、语言文字教育的目的:

六岁之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加强语言学习;不仅强调母语教学,同时培养多种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发展。

其直接目的如下:

1.培养幼儿认识的字汇和加强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读及书写能力;

3.培养幼儿听、说能力;

4.欣赏文学作品,促进语文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早期阅读;

6.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间接目的:

扩展语言的经验,开拓知识和文化领域,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陶冶儿童情操。

四、语言文字教育的特点

1.尊重民族文化的语言。

2.注重语音、语调、文字应用并进。

3.通过感官与操作,获得实际的经验。

4.赞同双语和多语教学。

五、语言教育的发展

1.幼儿语言的发展同成人学习方式不同,是在自然环境下学习的。

2.听觉器官与语言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首先有健全倾听的习惯,保护耳朵)。

3.语言机能结构复杂,要先能听,然后再说。

4.语言机制在3岁前就已形成。

六、语言教育的方式

1.口语教育:

  ①要从交谈身边的事物开始。

  ②要把孩子放在预备的环境中,要得到成人的帮助。

2.文字教育:

  ①孩子对文字较感兴趣。

熟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标记和符号。

      ②文字教育必须按心理过程,从具体到半具体到抽象进行。

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练习

幼儿日常生活练习的必要性

日常生活练习在整个蒙特梭利教育体系中具有起始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与蒙特梭利其他领域的教育密不可分。

感官教育要求发展的视、触、听、味、嗅的感知觉能力以及运动觉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就得到了训练。

如,幼儿用手或工具拿、夹各种不同大小、软硬的物品,有用水的活动中直接感知水温、水性等;又如,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中需要计数物品的数量、形状,又与数学学习密不可分;在照顾动植物方面与科学学习更是直接的关系;又如文明礼貌的学习和习惯更是依赖各国家与民族文化历史的传统与背景教育;幼儿的语言与日常生活练习的关系更是犹如鱼和水的关系,脱离生活实际与实物的语言,对幼儿而言,将是抽象与不可理解的空洞声音和词汇,因此,幼儿需要在丰富的日常生活练习中形成对各种事物的概念。

幼儿的日常生活练习绝非孤立于其他领域,相反要密切融合其他领域的练习,重视相关学科的综合价值。

一、日常生活练习的含义

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练习是指一国社会及文化传统的环境下,按照人类成长的自然规律,帮助幼儿习得大、小肌肉的动作、社会文明礼貌等生活技能、样式和程序,使幼儿反复不断地自发学习,并以此作为一个社会的完整人格形成的必要过程。

日常生活练习是帮助孩子真正融入蒙氏环境的基础阶段,是最先介绍给孩子的内容。

二、日常生活练习的意义

(一)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

蒙特梭利是站在人类学和生物学的立场来探究日常生活练习的目的的。

1.人类学角度

在不同时代、国家及民族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模式也不同。

儿童学习日常生活的活动,本身就意味着继承这一民族、国家的遗产,同时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古今融合。

通过日常生活练习,儿童养成了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础能力与品质。

他们一边活动一边学习自我调整,以达到其进展型人格的最高目标。

日常生活练习并非模仿性的游戏,而是现实环境中运用实际的物品进行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

例如,儿童会拧干毛巾中的水分去擦脸,用衣架把衣服挂上去;用器械将黄豆磨碎榨成豆浆,学习各种文明礼貌等等。

儿童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发展生存能力,寻求与建构生活秩序,在吸收古今文化遗产中,使个人同化于社会环境之中。

由于日常生活在家庭中可随时进行,这些活动也构成了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核心,通过儿童参与家庭中的各种日常生活,孩子成为家庭生活的贡献者,这会使儿童感到自己被需要,对家庭成员有价值,从而获得自信心与荣誉感。

2.生物学角度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在完成日常生活的一系列活动时必须依赖“运动”,她强调“儿童是通过个人努力和从事活动而得到发展的。

动作是生活的基础。

因此,她的发展既依靠心理的因素也依靠身体的因素。

”她说:

“心理和动作属于同一个统一体,是一个整体一两个部分。

”“运动对儿童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是创造性的能量在功能上的体现,并使人达到种的完善。

通过运动,他对客观环境起作用,由此履行他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

运动不仅仅是自我的一种表现,而且是意识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运动是自我跟客观现实建立一种明确关系的唯一真正途径,因此,运动或体力活动是智力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

”换言之,在人格形成上所必要的身、心、知各方面都是由“运动”所促成的。

她说:

“实际生活练习是塑造儿童性格的活动,它包括激发灵感,重复动作和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

”这是一种“为适应环境而进行的有效活动,是有成果的教育的实质所在”。

蒙特梭利认为:

“儿童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通过手的活动才能发展自我,因此儿童需要有一引起能使他工作的物体,以便给他提供活动的动机。

但在家庭里,这种需要被忽视了。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这些日常生活的教具与练习正是提供给儿童一种环境和条件,以支持和满足他们的愿望,使他们的潜力得以发挥,经验得以增长。

她说:

“确实,我们不能创造天才,我们只能给每个孩子实现其潜能的机会,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有安全感且平衡的个体,让每个孩子的学习在适当的时机,自然而愉快地产生。

综上所述,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儿童的日常生活练习,以满足社会性人格形成为深远目的。

而社会性人格,是儿童作为未来公民,继承和发展本国与本民族文化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行为方式所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从现实意义上看,也是为儿童进入小学独立生活、学习做好准备。

其次,从儿童生理与心理学意义上看,日常生活练习以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锻炼运动能力、促进独立性、理解力、专注力、意志力、秩序感、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对物体的认知等的发展为其目的。

由此可见,儿童日常生活的练习与教育是蒙特梭利教育的基础,也是蒙氏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不得不指出的是,在我们的社会和家庭中,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以上这些认识与理解的。

正如蒙特梭利所指出的,在我们的社会中,“成为没有思想准备去认识和接受儿童要求做自己事情的愿望”,因此,当儿童表现出这种愿望时,他们不仅感到震惊,而且还加以阻挠。

她说:

“我们习惯于为儿童包办一切,这不仅表现了对他们的奴役,而且是危险的,因为这样会窒息儿童有益的自发的活动能力……”

蒙特梭利还在观察中指出“成人不理解儿童在活动中需要运用他的手,不把手的运动看成是儿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现,就可能成为儿童工作的障碍”,这并不能都归咎于成人的一种防御心态(如,把东西打坏了,把东西弄脏了等等),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是,成人注意的是他自己行为外在目的”,“即最大效益的规则”,她又说,“如果一个儿童要自己梳头,成人并没有为这种可能的想法感到高兴,反而认为是对他个人的一个攻击。

他知道儿童不会很快地梳好头,也不可能很快地达到他的标准,而此时成人却能将儿童的头发梳得既快又好,”“当成人看到儿童试图穿衣服或系鞋带时,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也就是说,成人不能理解与认可儿童与他有着“不同节奏”与“不同的行为方式”。

蒙特梭利将儿童要求独立工作的愿望遭到成人阻挠的现象,曾幽默地比喻为“儿童生活中遇到的第一个敌人”。

(二)现实意义

联系到中国现状,由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现代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出现,很多父母习惯性地为孩子操持一切,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看成潜在的危险。

由于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独生子女越来越依赖父母,最终的结果是习得生活能力的机会被剥夺了,缺乏自信心,独立生存能力差、经受不了挫折和失败。

这也是学习与继承蒙氏的教育理念,指导家长科学地认识儿童、对待儿童和正确教育儿童的现实意义。

三、日常生活练习的目的

第一,通过日常生活练习,使幼儿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保护,自然地建构独立自主的内心需

为此,日常生活练习的主要目的应有以下两点:

要、自信心和相应的技能,为今后可持续发展以及学会生存打下基础。

    第二,通过各种运动,生活技能的练习、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对周围人、事、自然的照顾与服务中,养成爱心与责任意识,为建构幼儿完整而优良的人格奠定基础。

蒙特梭利科学文化教育

一、科学文化教育概述

科学文化教育包括动物、植物、历史、地理、科学、音乐、美术、天文、地质等,讨论这些在我们的环境中人、事、物的关系。

1.蒙特梭利认为孩子是环境的一部分,孩子是离不开文化的,是文化的一部分。

2.集于一种自然的倾向,一种生活化的东西。

3.如果人类对文化认同越多,就越能适应那里的环境。

4.孩子学习文化,不只是要他们更聪明,最重要的是使他们了解环境,进而尊重环境,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使孩子爱学习,喜欢研究,增进自信心,对人、对世界充满爱。

二、科学文化教育的特点:

1.科学文化教育是全球性的,是关于宇宙观和系统性的;

2.透过操作,透过感官的学习,是一种体验式的方法;

3.科学文化教育给予孩子基本能力、想象空间和兴趣的研究;

4.科学文化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三、科学文化教育的意义:

1.探讨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自我概念;

2.认识不同民族和社会的文化特质;

3.建立宇宙观;

4.21世纪是科技主导的世纪,了解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各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科学文化教育的目的:

在蒙特梭利教室里,具备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天文、地质等教具,让孩子学习如何照顾动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环境、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认识各种矿物等。

1.直接目的:

使孩子对其生存的环境,对人、对事、对物有一定的浓厚兴趣,从自己的环境中建构自我的概念。

①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②培养幼儿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

③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④引导幼儿接触周围世界。

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科学经验;

⑤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2.间接目的:

   从欣赏、观察、认识中培养孩子对宇宙和大自然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幼儿在未来有足够的能力和适应力、独立工作和自我发现。

五、科学文化教育的原则:

1.由具体到抽象;

2.由已知到未知;

3.应该具有秩序性;

4.将内容设计成可操作的工作;

5.通过感官引导学习。

六、科学文化教育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1.设计时,需用什么样的方式带入工作。

(摸得到,看到到,体验得到)

2.用什么样的态度带入活动。

3.如何让孩子获得概念。

    4.如何教幼儿欣赏、观察和探索。

蒙特梭利教师的成长之路

成为一名真正的蒙特梭利教师,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成长之路;

唯有不断的自我学习、反省与鞭策,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

  与孩子长期相处的蒙氏教师都知道,必须研读许多与孩子相关的知识领域,才能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发展和掌握幼儿的现况,引导着他们的未来。

愈深入探究幼儿的发展,就愈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及时解读他们的所作所为,营造出和谐的教室氛围。

   现已是蒙特梭利教师或即将走上蒙氏教师岗位的工作者,对自己的蒙氏教师成长之路是否感到茫然?

要成为一位蒙氏教师是一条漫长的成长之路,不管是已在道路上斩荆辟棘行走的人;或是走走停停,如坠浓雾之中的人;甚至行走多年认为已经领悟到蒙氏教育精髓的人。

每个学习领域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需要突破的学习瓶颈。

蒙氏教师应经常反观自己在蒙氏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困境是什么?

甚至当自己遇到障碍而举棋不定时,是否要放弃当初信誓旦旦所追求的理想?

还是寻求外援?

或向蒙氏教育的资深人士请教解惑?

而已经在蒙特梭利教学领域深入多年的资深教师,更要思考自己是否仍在原地踏步?

或是能从过去的学习历程中,将自我体现的经验,作为辅导后来者的资源,让这些对孩子有充满爱意、胸怀理想的教师,有很好的咨询依托。

   蒙特梭利教育理论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它赋予教师许多的责任,去支持、滋润和启发孩子的成长。

为了达到此目标,教师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并认为个人的成长是永无止境的。

一位熟练的蒙氏教师能应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去满足孩子的个别需求,同时也要让儿童之家或幼儿园的管理者及家长一起来关心孩子的问题。

蒙氏教师需要运用很多技巧,遇到不可预料的情况发生时,也会随着需要改变方式。

而这些技巧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才能使教师具有经验?

如何引导和支持初学者,尤其在他们预备当蒙氏教师的期间,需要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不同的能力。

学习有关“教”与实践“教”是不同的,研究这样的技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个复杂且个别的学习过程是如何产生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的分类学,在1984年创造了一个学习模式(见图一),说明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障碍,而且每个成长阶段都环环相扣,下一个阶段必须建立在上一个阶段中,整理理论以知识为基础,且具有阶段性的学习模式。

这个理论提出了一项惊人的想法----学习不是直线性的,而是向上来回移动的过程。

皮亚杰曾提出:

当一个新资讯产生时,会造成学习的不平衡,接着,调试或同化会接踵而至,新的思想在往前推进时,我们会回到旧经验做整合后,再产生新的认知。

如同胃部消化食物,产生新的营养素,再供给身体各器官。

蒙特梭利教学理论涵盖不同知识领域,也有不同的层次人,所以每位蒙特梭利教师都有不同阶段的领悟。

     

第一阶段:

知识的获取

   刚进入蒙特梭利教学领域的初学者,通常是以灌输性、记忆性的方式记取授课内容,机械化的照单全收。

由于处于知识的启蒙期,比较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仅止于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教师通常会学习到儿童的身心发展、蒙特梭利教育哲学、教育示范、环境设计、观察记录等知识,他们用心预备,想要去“教”孩子,以实现想要成为蒙特梭利教师的愿望,但还未能以孩子的角度思考他们想要“学什么?

第二阶段:

理解

   理解是比知识更复杂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每项学习的说明是必须的,如同应用题要经过理解才能做出有效性的回答。

为了溯本求源、研究学问、探讨问题,因此收集资讯、增加知识是很需要的,也因温故而知新,使得现阶段与前阶段交错在一起。

这时期的教师会观察孩子在教室里的状况,去思考“为什么?

”而频频寻求解释之道。

第三阶段:

应用

   应用是将获得的知识及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应用在工作上。

然而所学还只是一种“方法”,固定式的应用先前所理解的模式,称之为“这是我所学习的模式”。

而当应用的过程遇到盲点时,又会回到理解的阶段去寻求突破,如此反反复复的过程,又为下一个阶段学习打基础。

第四阶段:

分析

   透过分析将观念解析成各个不同的部分,而每个部分的特质,及部分与整体的关联性是什么,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架构出一种组织,这种分析能力能让你更明白彼此间的关系。

蒙特梭利教师从应用所学到考虑孩子的个别需要,必须时时修正方法,有时方法不是上课所学的,而是自己思考出来的。

每一年,要依个人能力设计新的学习活动,不断开发新的领域,但又不脱离蒙特梭利教学领域,这时再进修或咨询贤达者,就变得很重要了。

此时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因此会让人无所适从,但当你度过这个时期,你又会产生新的信心,突破心理障碍,真正看到孩子是什么,会为孩子的个别需求去研究探索,去思考“孩子要什么?

”,而不是“我想教什么?

”在这阶段你必须经常阅读与蒙特梭利教育相关的书籍,你会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