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7905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寄宿中学高二年级2015-2016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

9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后被称为“六经”。

政府表彰“六经”,开始提升儒学地位可能出现于(  )

A.春秋B.战国

C.秦朝D.汉朝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这反映出(  )

A.该言论鼓励了社会暴力革命B.科举制促进了社会知识进步

C.中国古代对政治学科的重视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3.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巴金在其著作《家》中描写了孔教会会长冯老爷遭到以觉慧为代表的新知识青年的猛烈批判。

这一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4.孙中山曾讲:

“现在是民国,是以民为主的,国家的大事人人都可以过问。

这就是把国家变成大公司,人人都是这个公司的股东,公司内无论什么事,大家都有权去管理。

这便是民权主义的精义。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这反映了孙中山(  )

A.具有直接民主倾向B.学习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C.具有现代企业思想D.主张社会精英治理国家

5.1956年2月后,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有关经济建设问题调查研究的汇报。

同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的背景是(  )

A.“一化三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B.调查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鼓舞

D.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6.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游行时,北京大学学生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

这实质上反映了人民群众(  )

A.崇拜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B.希望“文化大革命”早日结束

C.拥护邓小平理论的提出

D.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基本上局限于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几任教皇、红衣主教等高等级神职人员。

这主要表明(  )

A.文艺复兴的参加者是社会上层

B.文艺复兴运动处于萌芽时期

C.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十分弱小

D.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社会基础

8.“宗教改革的遗产是多方面的,它引发了不同教义间的冲突和互不相容,并导致了一系列血腥的宗教战争。

由此造成西欧基督教世界的解体,迫使各宗教派别认识到任何一种教派要获得垄断地位是不可能的,因此各教派也都逐步学会了宽容……当然这一过程进展得很慢也很艰难,以至于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

”作者意在说明宗教改革(  )

A.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肯定人的价值、地位

C.使各教派认识到宽容的必要D.解放宗教束缚中的人

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

1919年后,爱因斯坦的理论却无人质疑,并且全球掀起了爱因坦热斯,世界各地纷纷邀请他前去讲学。

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量子力学理论被实验验证B.广义相对论被实验验证

C.爱因斯坦的大力宣传推广D.战后人们渴求科学技术

10.2013年,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墓被发现。

2014年1月,其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

以前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

这印证了(  )

A.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B.陈寅恪的“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

C.王国维的“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D.梁启超的“对旧史不可轻信,十之七八应取存疑态度”

11.下表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后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速度(单位%)统计情况。

据表格信息可知区域贸易自由化

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

总进口

区内进口

区外进口

总进口

区内进口

区外进口

总进口

区内进口

区外进口

1990-1994

15.3

10.2

17.8

9.03

9.10

9.82

18.2

1.16

22

1995-1999

9.06

11.7

8.11源:

Z,xx,k.Com]

5.67

6.36

4.99

21.6

2.02

169

差额

-6.24

1.5

-9.69

-3.36

-2.74

-4.83

3.4

0.86

147

 

A.使美国对产品需求从区内进口转为区外进口

B.极大冲击了加拿大国家经济安全

C.给墨西哥带来了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机遇

D.促进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动

12.17、18世纪采煤、开设铁业作坊或开采建筑石料则如同把土地租给佃农一样理所当然是庄园开发的一部分,地主和管家们当然不会只从纯农业的角度去考虑土地”。

特别是“米德兰和北部地区,很多土地家族是靠煤炭和铁矿,而不是靠谷物和绵羊致富的”。

这表明工业革命

A.重工业是其主要部门B.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

C.开始于采煤冶铁行业D.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13.熙宁二年,苏辙《上皇帝书》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这表明

A.唐代四民界限模糊B.唐代商品经济繁荣

C.宋代小农经济衰落D.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14.《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

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

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

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

由此可知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要为自由提供经济上的保障”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15.王守仁说“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

”又说“四民异业而同道”。

与他的观念相吻合的时代现象是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朝廷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C.徽商“贾而好儒”风气形成D.明清学术彻底背离传统轨迹

16.“为了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大企业纷纷转向更贫穷国家,雇佣那里的廉价劳动力,并且在国内或者跨国购买其他公司,以求做得更大。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全球化深入发展B.全球化给贫穷国家提供发展新机遇

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D.全球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资本扩张

17.有位历史学家说: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丰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B.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C.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D.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18.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

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

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C.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19.1929年到1933年,中国垦业银行、中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新华商业银行、中国农工银行、东莱银行等众多银行纷纷自北京、天津等地迁至上海。

这反映出

A.日本入侵京津冲击当地金融业B.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得到巩固

C.经济危机促进金融业战略调整D.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

20.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这些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是

A.想象丰富,寄情人道感化B.深刻剖析,批判社会现实

C.荒诞怪异,渲染精神创伤D.典型刻画,讴歌劳工大众

21.《郑观应集》记载:

余见上海租界街道宽阔平整而洁净,一入中国地界则污秽不堪,非牛溲马勃即垃圾臭泥,甚至老幼随处可以便溺,疮毒恶疾之人无处不有。

通商各埠、江边、海边之地,当道理宜填筑马路,如洋人租界一式,以便往来。

材料表明租界

A.激发了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向往

B.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扩张的结果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封闭状态

22.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

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

材料主要说明

A.儒学观念的世俗化B.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C.程朱理学的系统化D.外儒内法的社会化

2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经济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

24.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

“治国就是治吏。

礼仪廉耻,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

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25.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启蒙与救亡并重B.推动中国近代化

C.救国与救民并重D.实现国民西化

26.描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埃及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成果时,共同采用的关键词是

A.政治民主B.民族独立

C.富国强兵D.近代工业

27.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

A.甲午战争的取胜B.1889年宪法的颁布

C.“殖产兴业”的政策D.军事工业的刺激

28.王安石同僚韩琦说:

“官放息钱,与初抑兼并、济困乏之意绝相违戾,欲民信服,不可得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六十八)韩琦批评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

A、青苗法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D、农田水利法

29.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产生

D.推动了秦国封建化进程

30.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都由自己亲自任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咨议会没有实权B.维护专制集权

C.仍仿效欧美民主制度D.改革了政治机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40分)

31.(本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所有这些(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包括其改进的策略,都完全可以由中国人在14世纪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中研发出来。

但其时的中国人却没有加以制作或利用,以致后来这些机器由于无人使用而消失了。

因此,我们必须推断在纺织业的领域中,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而在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智识思想力量的减弱。

——马克·尔文《中国历史发展的型式》

材料二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少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材料三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

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这也与明代专制政治和清代异族统治下法网严峻和地方势力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在此情境下,“浪费人力的文化”逐渐成形:

妇女裹小脚,坐八人大轿,妻妾奴婢成行,都是浪费人力的社会文化行径。

与此对应,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便变为“非当务之急”了。

——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迁》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古代科技与工业革命存在何种关系?

(2分)

(2)材料二中论及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你是否认可,为什么?

(6分)

(3)材料一和材料三在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方面作了阐释,其共同认识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的?

(6分)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32.(24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

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三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

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

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

(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8分)

(4)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4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儒家经学兴起,影响有限,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经孟子和荀子发展的儒家学说影响扩大,但并未被统治者采纳,故B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对儒学的巨大打击,故C项错误;西汉中期,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学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统治的主流思想,儒学成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因此儒学地位进一步提高,故D项正确。

考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D

【解析】

试题分析:

社会暴力革命是对材料言论的错误理解,故A项错误;材料阐述的是社会制度对社会阶层的影响而非促进了社会知识进步,故B项错误;对政治学科的重视材料缺乏论据支持,故C项错误;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各社会阶层人员因社会制度的促进而急剧变革,故D项正确。

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3.D

【解析】

试题分析:

封建地主阶级主导的洋务运动着力借鉴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并未造就具有先进民主思想的广大知识群体,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上层份子主导的戊戌变法社会影响力极为有限,故B项错误;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群体主导的辛亥革命主要依靠资产阶级并未广泛发动下层民众,更不可能在思想领域掀起不同知识群体之间的尖锐对立,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时期具有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新知识分子与传统思想强烈对抗,故D项正确。

考点:

新文化运动

4.A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这就是把国家变成大公司,人人都是这个公司的股东,公司内无论什么事,大家都有权去管理”可知孙中山具有较强的直接民主倾向,故A项正确;代议制民主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故B项错误;孙中山以企业组织形式形象阐述民主思想,故C项错误;社会精英治理国家材料缺乏论据,故D项错误。

考点: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5.A

【解析】

试题分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有益实践为中共领导核心决策提供理论来

源,故A项正确;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是中共决策的行为准则,与材料不相符合,故B项错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中共决策的外部推动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之时,故D项错误。

考点:

毛泽东思想——《论十大关系》

6.D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北京大学学生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是个人崇拜,故A项错误;“文化大革命”在1976年结束,故B项错误;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与材料不相符合,故C项错误;1978年中共中央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北京大学学生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是对其肯定和拥护,故D项正确。

考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7.D

【解析】

试题分析:

文艺复兴的参加者是社会上层是对材料的简单理解,故A项错误;材料着重论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参加人员的构成而非发展阶段,故B项错误;影响力的强弱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的参加者是局限于社会上层使得其并不具备广泛的社会推动基础,故D项正确。

考点:

文艺复兴

8.C

【解析】

试题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材料并未论及,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肯定人的价值、地位材料并未论及,故B项错误;材料“由此造成西欧基督教世界的解体,迫使各宗教派别认识到任何一种教派要获得垄断地位是不可能的,因此各教派也都逐步学会了宽容”宗教改革导致不同派别的对立,但由此也是的各派别认识到宽容的价值所在,故C项正确;解放宗教思想对人的精神禁锢并未提及,故D项错误。

考点:

宗教改革

9.B

【解析】

试题分析:

量子力学理论是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的杰出成果并非爱因斯坦个人的贡献,

与材料不相符合,故A项错误;广义相对论的逐渐被科学实验论证成为爱因斯坦理论有被怀疑到支持的巨大转折,故B项正确;爱因斯坦更人的大力推广虽然会改变人们对其理论的认识但作用极为有限,故C项错误;战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渴求有一定作用,故D项错误。

考点:

相对论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材料缺乏依据,故A项错误;“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材料缺乏依据,故B项错误;上官婉儿墓志和正史记录截然不同印证了“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的观点,故C项正确;“对旧史不可轻信,十之七八应取存疑态度”材料缺乏依据,故D项错误。

考点:

史学理论——史料使用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后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速度。

结合材料可知,墨西哥的总进口和区内进、区外进都大幅增加,因此给墨西哥带来了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机遇,因此选C。

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北美自由贸易区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17、18世纪,地主和管家们当然不会只从纯农业的角度去考虑土地”。

特别是“米德兰和北部地区,很多土地家族是靠煤炭和铁矿,而不是靠谷物和绵羊致富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工业革命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

【名师点睛】英国工业革命从原因说,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厂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要,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本题材料反映了国内的煤炭和铁矿生产也积累了资本。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熙宁二年,苏辙《上皇帝书》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读书考试的社会范围扩大到农、工、商贾之家,因此选D。

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科举制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题干时间1936年说明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材料中“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信息说明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A中罗斯福是国家干预经济体现,不符合“为私营企业”题意;罗斯福体现两种结合,故B项错误;D中“政治自由”与材料中“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的信息不符。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

【名师点睛】评价罗斯福新政:

1、积极作用:

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为二战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保证了美国的民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美国以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首先是改变了美国人的政治生活。

美国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和特别是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联邦政府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

正是因为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所以美国的共和制也称为总统制共和制。

其次是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

在危机期间初步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2、成功的原因:

①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②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③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3、局限性:

只是制度内部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

”“四民异业而同道”中可以看出,王守仁主张发展工商业;根据所学知识,A项与材料相反;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名师点睛】宋明理学的影响:

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